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语文下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

2.读准“菲”、“碾”、“虱”、“钵”、“簸箕”、“忸怩”、“屑”、“呵叱”、“诅咒”等字音。

3.理清这首诗的抒情脉络,把握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

4.进行文本细读,仔细品味、分析诗中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展开联想、想象,把握大堰河这一丰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诗人的感情。

5.能理解第2节、第11节中人称变化在表达上的作用。

6.能具体分析诗中的对比、反复、排比等手法,体会它们对于表现主题思想及诗人浓烈情感所起的作用。

7.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关注身边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

【教学重点】

1.能进行文本细读,仔细品味、分析诗中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展开联想、想象,把握大堰河这一丰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诗人的感情。

2.能具体分析诗中的对比、反复、排比等手法,体会它们对于表现主题思想及诗人浓烈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具体分析诗中的对比、反复、排比等手法,体会它们对于表现主题思想及诗人浓烈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问题: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课件展示)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冬天的一天,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艾青其人做简介。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听取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学习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件展示)

檐头、瓦菲、青苔、虱子、掐死、火钵、碾、忸怩、冰屑悉索、团箕、凌侮、叱骂、给予等字音。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

1.范读诗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并有感情朗读。

2.试读诗歌,进一步体会感情。

抽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

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1.指导学生标出诗节序号,归纳诗歌层次,便于理解、把握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

2.问题:这首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全诗可以按照四个部分进行理解(课件展示)

第一部分(1—3节)交代我和大堰的关系,我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这是写本诗的缘起。

第二部分(4—8节)追述大堰河一生中对我的抚爱。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我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写着对大堰河的赞美诗。

1.默读诗歌,标出诗节序号,逐节理解本节所写内容,在此基础上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参与交流讨论。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启发学生自主对本课时内容进行小结

参与小结

六、布置预习思考题

1.诗歌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2.大堰河有哪些高贵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3.大堰河的形象有什么代表意义?

课外按要求预习

相关推荐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
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侵犯,欺压。侮: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节: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联想、想象──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诗节):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

第四节: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

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诗节):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12─13诗节):讴歌与赞美。

第十二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作文: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学目标(三维):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侵犯,欺压。侮: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节: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联想、想象─一冷落凄清的画面----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诗节):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

第四节: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

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诗节):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12─13诗节):讴歌与赞美。

第十二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作文: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83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