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政治上册《生命最宝贵》复习提纲鲁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年级政治上册《生命最宝贵》复习提纲鲁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政治上册《生命最宝贵》复习提纲鲁教版JAb88.com

第1课:生命最宝贵
1、怎样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在自然界中,生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着。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和其他生命均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
(2)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人的生命和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不同,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2)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所以更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4、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是一个过程,它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也正是它们构成了多彩的人生。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5、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1)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相关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看戏》复习提纲鲁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看戏》复习提纲鲁教版

一、字词

屹立收敛蜃楼

屏住气奸谗忠心耿耿

膨胀婀娜一笑一pín

二、作者简介

叶君健(1914年-1999年1月5日),湖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民盟成员。

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

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归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三、课文背景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穆桂英挂帅》根据《杨家将》改变。故事发生在北宋时代,西夏入侵中原,边关告急,宋王下旨比武选帅。穆桂英的女儿杨金花、儿子杨文广参加比武,夺得帅印,宋王见他俩年幼,就命令穆桂英挂帅。为了保卫祖国,穆桂英捐弃私嫌,挂帅出征,充分表现了杨家满门的爱国精神。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先生的晚年杰作。

三、中心思想

主要写了人们冒着强烈的署气在剧院观看由梅兰芳同志创造的戏剧,赞扬了梅兰芳精湛的演技,表达了‘我’对戏剧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梅兰芳同志的深深敬意。

四、课后练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其中的字注音。

颦收敛屹立屏住蜃楼奸谗矫健铿锵婀娜忠心耿耿

2、根据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没有详写《穆桂英挂帅》剧情,却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表现上面?

2.课文写天气的闷热和现场的静寂,有什么作用?

3.“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到每一个人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如果加点的词互换位置,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这两个句子是从哪个角度来写京剧演出的艺术魅力的?

答案:

颦pín皱眉。

收敛:liǎn(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屹立:y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屏住:bǐng抑止住(呼吸)。

蜃楼:shèn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

奸谗:chán奸邪,说坏话。

矫健:jiǎo强壮有力。

铿锵:kēngqiāng形容锣、镲等乐器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婀娜:ēnuó(姿态)柔软而美好。

忠心耿耿:gěnggěng形容非常忠诚。

七年级政治(下)复习提纲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政治(下)复习提纲”,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政治(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3.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3.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4.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3.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3.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4.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法律的作用: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4.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防患于未然

1.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沪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沪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复习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
第1课中华文明的曙光
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70万到20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北京人居住在洞穴里,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并且学会了在山洞里保存火种。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抵御野兽的侵袭,推进了人类由生食向熟食的转化。
考古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旧石器时代”。
传说中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分别是:黄帝和炎帝。黄帝:姬姓部落;炎帝:姜姓部落。
第2课原始农耕的形成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特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这种建筑能够通风防潮,适应了南方潮湿、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他们使用的是经过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他们能用苎麻织成布做衣服,会挖掘水井,还饲养猪、狗、水牛、鸡等畜禽。
考古学家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村。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在地上。这种建筑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粟、黍等谷物。
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形成了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格局。
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是指:黄河。抗洪排涝、兴修水利成为早期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的是开挖沟渠、疏通河道的治理方法。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兴起,标志着农耕文化的进步。
第3课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启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夏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
西周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的领土,实行分封制。西周还实行以血缘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第4课商周文化的瑰宝
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因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中国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甲骨文所记载的都是有关占卜的内容,所以也称为卜辞。甲骨卜辞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
夏代,人们已经开始把铜、锡、铅熔化在一起铸造青铜器。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其工艺技术在世界上也居于领先水平。
商周时期,人们为了纪念祖先、记录赏赐、记述战功或王命等,常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这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拓展
第5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提出“尊王”和“攘夷”的口号,首先称霸。
齐桓公之后,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争霸,史称“春秋五霸”。其中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秦、楚、韩、赵、魏、齐、燕。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是由春秋时期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秦孝公起用商鞅,实行变法。主要内容: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努力耕作者可免除徭役;鼓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赏赐爵位和田宅;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一人犯罪,株连邻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还限制宗室特权,贵族子弟若无军功,就没有爵位。
第6课生产技术的进步
铁农具和牛耕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在战国时期广泛使用。铁犁和耕牛的结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秦昭王时,为了保障灌溉,发展生产。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有平原兴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
中国的学校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将早期的学校统称为“庠”、“序”。
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战国的墨子是墨家学派,他著作《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战国的孟子是儒家学派,他著作《孟子》的主要思想民贵君轻,“仁政”,反对兼并战争。战国的孟子反对一切战争,用“仁政”治国,主张“施仁政于民”。
战国的庄子是道家学派,他著作《庄子》的主要思想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的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他著作《韩非子》的主要思想是历史进步,法治,中央集权。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儒家学派,他著作《春秋》的主要思想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他著作《道德经》的主要思想是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的孙武是军事学派,他著作《孙子》的主要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单元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
第8课秦帝国的兴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实现全国统一,定都咸阳。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机构,实行郡县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秦始皇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计全国货币,以小篆为标准文字,以后又推广了便于书写的字体—隶书。为了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修筑以驰道、直道为主干道的交通网络。
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秦始皇下令将战国时期秦、赵、燕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伸,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沉重的劳役和赋科使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不到半年,起义宣告失败。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关中,占领咸阳,秦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
第9课汉朝的兴盛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西汉。
汉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到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
为了寻求共同抗击匈奴的盟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是西域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第10课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三国鼎立。
孝文帝即位后,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北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措施包括:禁止鲜卑服装和语言,提倡汉服、汉话;改鲜卑姓为汉姓;采用中原王朝的官制和法令;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与汉族通婚等。
第11课科学技术的发展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纸的推广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用麻造纸。
南朝时期,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他的数学名著《缀术》被列于官学中的教科书。他擅长机械制造,精通天文历法,制定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
第12课文化与宗教
西汉时期,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共130篇,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形式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了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以后历代史学家都仿效、继承这一体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道教思想体现了关注现世和人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佛教起源于印度,汉代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宣扬现世的苦难,认为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第13课统一的隋唐时代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重新建立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走向强盛。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的统一虽然短暂,但承上启下,为唐朝的繁盛创造了条件。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我国官吏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初创于隋朝,并在唐朝得到充实和发展。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众多,其中进士科最为人们所重视。实行科举制度后,官吏选拔的权力由中央掌握,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世族门阀把持选举权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为审议机构,负责审阅奏章和诏令;尚书省为行政机构,负责政令的实施,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分管各部门事务。三省长官共同参决军国大政,相互制衡,均受制于皇帝,从而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是奠定唐朝盛世局面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唐朝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周边关系融洽,百姓安居乐业,后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第14课繁盛的经济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西南),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都城。
第15课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唐太宗李世民被西北各民族奉为“天可汗”。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唐朝中央与吐蕃的政治关系,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日本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鉴真东渡日本,推动了日本佛教发展,传播了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16课唐代的诗与画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杜甫是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被尊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入衰的过程,故被后世称为“诗史”。
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画家。
第五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第17课两宋新格局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第18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1038年,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
1115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先后灭辽、北宋。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与金达成“绍兴和议”。
第19课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集中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风貌,是宋代城市生活的缩影。
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了货币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20课辽阔帝国的统治
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于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设立“行省”制度。
第21课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战国时期,人们制作“司南”用于指示方向;北宋时,人们创造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漂浮式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后制成“罗盘”。
北宋末出现了爆炸性火器“霹雳炮”,南宋时出现了利用火药爆炸力来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突火枪”,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
第22课宋词与元曲
词是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的新体诗歌,婉约词和豪放词是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流派。
元代最有创造性的文艺作品形式是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由诗、词演变而来的新的诗歌体裁;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通常所说的元曲,主要是指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杂剧作家。
第六单元拓展与停滞的明清文明
第23课专制皇权的强化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选拔部分官员任内阁大学士,协助处理全国政务,创立了内阁制度。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为了维护专制统治,明代帝王先后建立了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第24课文明的交流
明朝前期,为了发展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代表人物是利玛窦。
第25课工商业城镇的繁荣
宋元时期,景德镇已经以制瓷闻名,明朝以后,逐渐成为全国制瓷的中心,被誉为“瓷都”。
苏州城是明清时期江南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也因此享有“丝绸之都”的美誉。
第26课边疆的巩固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获台湾。
康熙时,清朝进军台湾,设台湾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
清朝初期,清政府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认定与册封制度。乾隆年间,清政府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并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有利于西藏政局的稳定和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第27课文学与科技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并称“四大古典小说”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约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明代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是长篇神话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描写以宋江为首的水泊梁山群雄传奇故事的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景象。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技巨著。
第28课禁锢与封闭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从格式到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新规定,称为“八股取士”,它是统治者推选愚民政策的产物。
明代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场大浩劫。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5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