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下册《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分析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分析北师大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分析北师大版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2)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同位角,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能力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能够正确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在图中的位置。
难点: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三角板、量角器、三根均匀的小木条、图钉,预习教材内容。
教师准备:三角板、量角器、三根均匀的小木棒、图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
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相交、平行)
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哪些?(是什么?)
3)怎样判别两条直线平行?(怎么做?)
(二)探究问题,获得新知
1)多媒体展示图片,这几幅图片直线,它们中有平行线吗?
小结:这几组图片,看上去视乎都不平行,实际上它们是平行的,只是由于背景造成的视觉误差,所以按照定义仅凭观察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够的。
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哪些?
探究活动一、认识三线八角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
如图:∠1和∠5是同位角,像这样的角还有(∠﹍和∠﹍,∠﹍和∠﹍,∠﹍和∠﹍)
如图:∠3和∠6是内错角,像这样的角还有(∠﹍和∠﹍,∠﹍和∠﹍),
如图:∠3和∠5是同旁内角,像这样的角还有(∠﹍和∠﹍)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可以把它们总结为: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探究活动二、寻找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固定直线b、c,当直线a转动的过程中,观察∠1的变化以及∠1与∠2的大小关系,你发现木条a和木条b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木条a何时与木条b平行?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
l动手做一做,摆一摆,量一量,只有当∠1=∠2时,木条a和木条b平行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总结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其推理过程为:∵∠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巩固新知,利于创新
1)利用一副三角尺过直线外一点p做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
总结为:一搭,二靠,三推,四画。
依据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木工师傅,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沿垂直时,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沿所成的角是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3)课堂做一做,课后练习。
(四)教材回归,小结课堂
本节课能学到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需要在那些方面改进?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
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1、认识三线八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2、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为:∵∠1=∠2(已知)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习题讲解

延伸阅读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第六章证明(一)
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上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习中,学生对动手操作、猜想、说理、讨论等活动形式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主要是针对几何概念、运算以及几何的初步证明(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几何证明体系,上一节课安排的《为什么它们平行》和本节课安排的《如果两条直线平行》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证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入手,逐步形成一个更为清晰的证明思路,为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2)能熟练运用这三条性质证明几何题。
(3)进一步理解和总结证明的步骤、格式、方法.
(4)了解两定理在条件和结构上的区别,体会正逆的思维过程.
数学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严密性,更关注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认识论证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境引入——探索与应用——反馈练习——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
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B是13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
说明: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出∠C的度数,需要我们研究与判定相反的问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出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熟悉,因此,在学生回忆起这些知识后,能很快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环节:探索与应用
活动内容:
①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CD,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平行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a∥b(已知),
∴∠1=∠2(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师:由此我们又得到了平行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给出板书: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同旁内角是互补的.并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第三条性质.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订正推导过程并写出第三条性质,形成正确板书.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180°(邻补角定义)
∴∠2+∠4=180°(等量代换)
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在今后我们经常要用到它们去解决、论述一些问题,所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符号语言分别为:
∵a∥b,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已知),
∴∠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板书在三条性质对应位置上)
活动目的:
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使学生对证明的步骤、格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认识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效果:
在前面复习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此时学生已能够进行推理,在这里教师不必包办代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
活动内容:
①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1)若∠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2)若∠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3)若∠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②变式训练:如图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A=115°,∠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解:∵AD∥BC(梯形定义),
∴∠A+∠B=180°.∠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80°-∠A=180°-115°=65°.
∴∠C=180°-∠D=180°-100°=80°.
③变式练习:如图,已知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57°
(1)∠DA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EA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3)∠BAC、∠BAC+∠B+∠C各等于多少度?
④如图,A、B、C、D在同一直线上,AD∥EF.
(1)∠E=78°时,∠1、∠2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F=58°时,∠3、∠4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对证明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更认识到数学严密性与证明的必要性,做到每一步都有根有据。
教学效果:
在教师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把理由写成推理格式.对于学习困难一点的同学允许他们相互之间讨论后,再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解题过程.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反思与小结
活动内容:
①归纳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②总结证明的一般思路及步骤
活动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一对互逆定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总结出证明题的一般思路及步骤。
教学效果:
应让学生积极讨论,说出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能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不同,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
课后练习:课本第236页的习题6.5第1,2,3题

四、教学反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要学好证明,必须学会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初学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对于几何语言不甚清楚,几何语言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老师有必要强调:将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是学好证明的基本功,画图时按要求将符合题意的图形画出来。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所画图形的多种情况;
(2)能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掌握“题”与“图”的对应关系,一般图形不要画成特殊图形,否则就意味着人为增加了已知条件,反之,特殊图形也不要画成一般图形,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真实的表达题意;
(3)图形力求准确,便于观察,有利于解题。

§6.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6.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2.证明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并能总结归纳出证明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重点证明的步骤和格式.
●教学难点理解命题、分清其条件和结论,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上节课我们通过推理得证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道它们的条件是角的大小关系.其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如果我们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之后得到的命题是真命题吗?
Ⅱ.讲授新课
议一议: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公理,能证明哪些熟悉的结论?
1、讨论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1=∠2.
①学生说明证明思路②学生书写证明过程
2、讨论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①学生独立写出已知、结论和画出图形②学生说明证明思路③学生书写证明过程
3、说说证明的一般步骤吗?大家分组讨论、归纳.
证明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先根据命题的条件即已知事项,画出图形,再把命题的结论即求证的内容在图上标出符号,还要根据证明的需要在图上标出必要的字母或符号,以便于叙述或推理过程的表达.
第二步: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把命题的条件化为几何符号的语言写在已知中,命题的结论转化为几何符号的语言写在求证中.
第三步,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有些题目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写好了已知、求证,这时只要写出“证明”一项就可以了.
Ⅲ.课堂练习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Ⅳ.课时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
2.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Ⅴ.课后作业
2.预习提纲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七年级数学下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学案分析湘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数学下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学案分析湘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下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学案分析湘教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2、能够测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点到直线距离。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三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二、探究:1、做一做。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宽度。要注意什么问题?刻度尺要与课本两边互相垂直。
2、公垂线、公垂线段的概念
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如图形中的直线AB与CD都是公垂线,这时连结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
的公垂线段。图中的线段AB和CD。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也可以看成是两平行直线中一条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的垂线段。
3、公垂线段定理:两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
4、两平行线上各取一点连结而成的所有线段中,公垂线段最短。
如图m∥n,直线m、n上各取一点A、B,连结AB。
再过A作n线段的垂线段AC,垂足为C,则有AC<AB。
从而得到上述定理。
5、两平行间的距离: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三、精导:
例如图设直线a、b、c是三条平行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5厘米,b与c的距离为2厘米,求a与c的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然后按教材写出解题过程:
解: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A,过A作AC⊥a,分别交b、c于B、C两点,
则AB、BC、AC分别表示a与b,b与c,a与c的公垂线段。
AC=AB+BC=5+2=7,因此a与c的距离为7厘米。
四、提升:
1、练习题
2、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560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