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13课 《致蒋经国先生信》

一、作家作品

1、廖承志(1908—1983),是廖仲恺、何香凝之子,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2、《致蒋经国

先生信》摘自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作者是

廖承志

,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劝告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二、字词积累

廖liào咫zhǐ尺会晤wù 瞬shùn逾yú同袍páo憾hàn事悬xuán念

珍摄shè妥tuǒ协诠quán察悖bèi谬miù 东隅yú梗ɡěnɡ概ɡài 厝cuò放

盍hé不 抉jué择 聆línɡ听纷纭yún祺qí瑞 伫zhù候 苟ɡǒu同

1、幼时同袍:形容幼年时很亲密。

2、政躬违和:文中指蒋经国患病。政躬,对对方身体的尊称。违和,不平和,即生病。

3、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4、难辞其咎jiù:难以推卸罪责。咎,罪过。

5、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6、经纬万端:指形势错综复杂。

7、毋庸赘zhuì言:无须说多余的话。

8、旨哉斯言:这话说的对啊。旨哉,赞美之词。斯言,这番话。

9、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指要抓紧时间。

10、未雨绸缪chóumóu:原指趁着天还没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修缮。

11、束装就道:整装上路。

三、重点问题:

1、主题:本文是书信,围绕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为中心进行阐述。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主旨,接着从不同角度,采用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劝说。感情强烈,推心置腹。论证灵活、逻辑严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2、结构:

第一部分(1、2)叙旧,问候,说明致信的原因。

第二部分(3—6),为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作者从三个不同角度劝说蒋经国为和谈作出贡献。

第三部分(7-8),表达对祖国统一、兄弟合欢的盼望之情。

3、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他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首先从民族利益角度进行劝说;其次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进行劝说;再次从蒋经国的个人抱负角度进行劝说。

信中针对蒋经国所声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了全面驳斥。还分别反驳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错误言论。

4、课文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在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中起了什么作用?

用“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这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利益而至个人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话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5、请收集有关资料,批驳“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谬论: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有“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大陆的教育和科举制度移植台湾等。

四、写作方法

1、说理与驳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本文首先树立正面观点,从国内、国际角度,通过鲜明的事实来劝说,又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道理,再次正面劝说,最后又引用所谓“罪人”之说反驳对方。

这样既可以把正确的观点阐述得更加深透,又可以加强议论的针对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语言特色:多用文言,庄重恳切。

五、书信常识

一般书信格式:

1、称呼: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

2、问候:单独成行,前面空两格。

3、正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空两格起写正文。

4、祝颂语或致敬语:正文写完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也可紧接正文)写上“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

5、署名和日期:再换一行,在右半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在署名的下边写上发信的日期。

第14课 《给儿子的一封信》

一、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是刘亚洲,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随后又创作了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

二、字词积累

抢掠lüè 锐ruì减 谄chǎn媚 露馅xiàn 胡同tonɡ 熟稔rěn 穿梭suō 羞愧kuì 屡lǚ次

蹂róu躏lìn 希冀jì 挫cuò折 发酵jiào 呛qiànɡ死 诀窍qiào 涅槃pán 疮chuānɡ痍yí

倚yǐ马万言: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鸡皮鹤发:像鸡皮那样粗糙而发皱的皮肤,像白鹤羽毛那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容颜衰老的样子。

瘦骨嶙峋línxún:形容人瘦得好像要露出骨头。嶙峋,消瘦、骨头突出的样子。

微不足道:微小到不值得一提。

三、重点问题

1、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信上提出了儿子的优点: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诚实,不说谎;还对儿子提出了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2、这封信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寄托着父辈对子女浓浓的真情,其中主要有几种情感?

一、赞许、欣赏之情;二、担心、忧虑之情;三、希望、渴盼之情。

3、概括文中列举的事例,并说说文中大量的事例有何作用?

爸爸妈妈都是十五岁参军:爷爷外公都是十六岁参军“闹红”;邓爷爷三起三落;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之妻催人泪下的事迹;儿子喜欢平民胡同,不以高干子女自居;儿子在街上拾别人扔下的废纸放进垃圾桶。

文中列举的事例,有儿子的,也有他人的。前者可以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有充分的依据,更有说服力,也可以更好地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注,拉近父亲与儿子的距离。后者则为儿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对儿子的希望更具体,更容易落实。

4、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才能培养博大的胸怀?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首先应该理解父母对我们寄寓的希望,之后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从小事做起,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和理解;要有理性,坦然面对困难、挫折等。

5、列举文中思想深刻,文字精练的警句并简要说明作用?

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途。

⑵自古人们就如此:当别人强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

⑶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

⑷生命是一种宣泄,生命是一种咆哮,生命也是一个有无。

⑸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

⑹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

⑺十四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

⑻思想会发酵,心理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

⑼豁达,豁达,再豁达。

⑽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

(11)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

(12)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格言凝练深刻、言简意赅,用在文章有既有哲理性,又起到了教育作用,生动鲜明地论证中心。

第15课 《给女儿的信》

一、作家作品

1、《给女儿的信》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本文选自《爱情的教育》。

2、本文(这封信)运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回答了“什么是爱情“这一抽象深奥的问题,讲明了一个人只有在爱情问题处理得明智、恰当,你才能获取得真正的幸福的道理。

二、字词积累

萌ménɡ发 渗shèn透擅shàn自蕴yùn藏纽niǔ带

不可思议: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

忐忑tǎntè不安:形容心神很不安定。

三、重点问题

1、结构: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女儿提出爱情问题的思考。

第二部分(4-22):通过奶奶讲述的童话,回答了什么叫爱情。

第三部分(23):回答女儿什么是爱情。人类不仅延续自己的后代,还要懂得爱,只有把爱提到人性的高度者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2、课文结尾“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这句话有何含义和作用?

含义是: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神圣的感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应该得到呵护。如果有对它不忠贞、不珍惜、亵渎它,他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而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这句话用在文章结尾,既是对中心的总结,又是对主题的深化。能使所要表达的问题更明确,中心更突出。

四、写作方法

借事说理,即借助上帝造人的童话论证大道理,形象地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

 童话是用丰富的想像和幻想及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它能使语言更丰富,表达的事物更清晰、具体、鲜明形象。

第16课 《给巴特勒的信》

一、作家作品

1、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政治和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法国有很高的威望。创作长达60年以上,作品合计79卷之多,他的全部作品,都把仁爱当作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2、雨果名言: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3、本文的原题目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4、本文是一封回信。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批驳了当时流行在西方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的谬论,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焚烧圆明园罪行的谴责。表现了雨果的正义、良知,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展现了一个作家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二、字词积累

赞誉yù恍huǎnɡ若连缀zhuì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ɡ 惊骇hài 晨曦xī 

箱箧qiè成绩jì赃zānɡ物给jǐ予yǔ

1、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状:描绘。

2、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而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

4、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5、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6、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三、重点问题

1、结构: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写信的缘由。

第二部分(2-10):盛赞圆明园和谴责侵略者的罪恶行径。

2、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即赞美圆明园和谴责侵略者的罪恶行径。

3、作者在回信中是怎样回答对远征中国的意见的?从中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1)作者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的罪行,指出这所谓的文明人其实是野蛮的。

(2)认为法兰西帝国将赃物拿来展出,实属恬不知耻,希望有朝一日物归原主。

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和厚颜无耻的狡辩的谴责和鄙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正义感。

4、作者极力渲染圆明园的美丽精致有什么作用?

1)为下文写圆明园的被破坏作铺垫,以“美”衬“丑”,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强盗所犯的罪行越是不可饶恕,更加深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愤怒。2)盛赞圆明园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5、文中列举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有什么作用?

进行类比,突出圆明园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6、雨果是法国人,他在文章里大骂欧洲人是“野蛮人”,英国、法国是“强盗”,身为法国人却骂法国——雨果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国家?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不是,他骂的是法国政府,而不是法国人民,因为爱国是要自己的国家变得文明,而不是包庇自己国家的缺点。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有正义的良知,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热爱和尊重人类文明成果,所以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7、结合《世界遗产公约》,谈谈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理解。

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四、写作方法

1、高超的语言艺术:第3段运用对比“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突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高;比喻“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形象地表现出圆明园是艺术的珍品。

2、运用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往往要比正面说感情更强烈、更发人深思。)

如: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更彻底,更漂亮”运用反语,意在说明破坏得更残酷、更丑恶、更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3)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

4)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全部赞誉”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赞誉”其实是有力的谴责、控诉。

相关阅读

语文版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资料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语文版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资料”,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版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本单元重点

1、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的。

2、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并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5、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

第5课《孔乙已》

一、文学常识

《孔乙已》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集等。《孔乙已》是鲁迅继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创作的又一白话小说。

二、字词

荤(hūn)菜颓(tuí)唐羼(chàn)水 蘸(zhàn)水 阔绰(chuò) 舀(yǎo)水 

唠(láo)叨(dao)打折(shé)腿咸亨(hēnɡ) 蒲(pú)包 附和(hè)

拭(shì)去 模(mú)样 涨(zhànɡ)红 涨(zhǎnɡ)价 绽(zhàn)出 笔砚(yàn)

侍(shì)候荐(jiàn)头间(jiàn)或 哄(hōnɡ)笑

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去辩解。

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固,安守。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间或:偶尔,有时候。

营生:谋生,规划如何生活。

三、文章思想内容

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断腿前和断腿后悲惨遭遇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小说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当时一些人们的冷漠麻木、昏沉可鄙的精神状态。

四、写作特点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3、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以“乐境”写哀情,愈见其悲。

4、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五、重点问题

课后习题

1、孔乙已的性格矛盾不矛盾?从哪些具体描写中可以看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这种性格悲剧?

孔乙已是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一生热衷功名,却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受人欺凌,又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又死要面子、自欺欺人。但也有诚实忠厚、善良纯真的一面。

孔乙已的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心灵,导致他这种病态性格的产生。

2、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的态度怎样?

孔乙已既有迂腐可笑、好吃懒做的一面,也有诚实忠厚、善良纯真的一面,他可气可笑又可怜可悲,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旁人还在说笑,他们为什么笑?这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理?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孔乙己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甚至和他一样的“短衣帮”也鄙视他;在他被打折腿后,众人仍取笑他,这是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长期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使他们变得麻木冷漠。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冷漠麻木的心理;小说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4、假如孔乙己“会营生”,也不“好吃懒做”,能不能改变穷困潦倒的命运?

不能,因为封建科举制度使读书人清高,认为“万般皆下品”,他不会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去营生,所以不会改变。再者,孔乙已的这种命运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决定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孔乙己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5、小说开头介绍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有什么作用?(写“短衣帮”和“长衫客”不同的喝酒方式,掌柜对“短衣帮”和长衫客“的不同态度,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孔乙己活动的这样一个势利虚伪、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出场作铺垫。

6、小说用第一人称“我”,一个12岁的小伙计作为叙述人,有什么好处?

(1)“我”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给人真实感‘

(2)以纯真少年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悲惨故事,“我”对孔乙己的冷眼旁观和鄙视,更映照出社会的冷漠。

7、课文中多次写到不同人物的笑,请分析一下掌柜和短衣帮的笑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掌柜的笑是自私卑劣、冷酷无情的笑;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8、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已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以乐写哀,更显其哀。一边是悲惨命运,一边是无情哄笑,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悲凉的意味,更增强悲剧气氛,也揭示出整个社会的冷漠无情和民众的愚味麻木。

9、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按情节分为:

开端和发展(4-9):通过四个片段记叙了孔乙已几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写出孔乙已的性格、经历、社会地位。四个片段分别是:1、酒客们取笑孔乙已偷书被打。2、酒客们取笑孔乙已没有进学。3、孔乙已教“我”识字。4、孔乙已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高潮(10-11):写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折腿的不幸遭遇。

结局(12-13):交代孔乙已悲惨的结局。

重点语句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这句话写出了他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站着喝酒”表明他经济拮据,社会地位低下,和“短衣帮”差不多;“穿长衫”表明他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甘与“短衣帮”为伍,自命清高,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很深。“惟一”标志了他的特殊身份,欲“上”不能,居“下”又不甘心。

2、“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排”字表现出了孔乙己又穷酸又想炫耀的心理,也是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

3、“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句话反复出现,渲染了哄笑的气氛,透露出强烈的悲凉意识,勾画出人们穷极无聊、麻木不仁的嘴脸,同时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

4、“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掌柜反复说了四次,刻画出掌柜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也暗示孔乙已穷得过不下去了,必将死去。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猜测,说明人们对孔乙己漠不关心;“的确”是对猜测的肯定,说明被封建制度吞噬是孔乙己在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

6、“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外貌描写。“身材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具备谋生的身体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生活贫困,温饱没有保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说明他因偷窃经常挨打:“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说明他年岁已老,精神萎靡颓唐:“又脏又破”说明他穷困潦倒而又好逸恶劳。

7、“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孔乙己竭力掩饰自己劣行时又羞又恼的心理,表现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的性格。

8、“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神态描写。写出了孔乙己被戳到内心最大隐痛时的失望、沮丧心理,说明他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思想僵化,迂腐不堪。

9、“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

孔乙己用手“走”,说明他腿被完全打断,只能用手支撑身体,突出他受伤惨重,也突出了丁举人的冷酷凶残。

第6课《一厘米》

一、文学常识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二、字词

皲(jūn)裂挑剔(tī)脱臼(jiù)咂(zā)嘴狡黠(xiá) 按捺(nà)戳(chuō)穿

矜(jīn)持 豁(huō)口雄赳赳(jiū)吝(lìn)惜 入场券(quàn)烤烙(lào)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锲而不舍(qiè):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冥思苦想:深沉的思索和想像。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战战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狡黠(xiá):本指狡猾奸诈,文中指耍小聪明。

三、文章思想内容

小说围绕“一厘米”展开。一厘米虽小,却关系到小男孩的尊严,关系到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

本文通过母亲给儿子“买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母亲自发的对完美的执着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和宽容,对正直、善良、责任感的褒扬。

四、写作特点

一、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二、独特而形象的比喻

三、曲折有致的情节

五、重点问题

1、课文中哪些情节表现了陶影为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的艰辛努力?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1)为满足儿子小小男子汉的尊严,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多买了一张票。

(2)放弃了保存票根报销的想法,不给儿子留下弄虚作假的印象。

(3)吃西瓜时,只要儿子在,决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

(4)面对红衣青年的刁难,她强压怒火不与其吵架。

(5)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等一个多月,最后又拒绝了赔款和赠票,只要别人向儿子说明自己没错。

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深爱儿子,对儿子的爱使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善良、正直、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而她自己的言行对儿子的影响很大。

2、如何理解陶影逃票的行为?这是否有损其追求的“完美”母亲的形象?

陶影逃票是因为经济拮据,她知道不对,心中充满不安和愧疚而编造逃票的“理由”。因为如此,才反衬出她为儿子所做的一切难能可贵,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

陶影形象:

她是个普通并不完美,但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善良、正直、大度、有自尊的伟大母亲。

陶影自身并不完美,家境也不富裕,但她坚持对孩子进行“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用心良苦吗?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新的体验和认识。

理解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成才。无论家境多么困窘,客观条件多么不利,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把孩子教育好。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如父母利用休息日为自己进行兴趣培养学书法、画画、弹琴等。

重点语句分析

1、体会文中多处心理描写的作用。

(1)“为什么一定要买票……也不会少烧汽油。”

她不买票是因为经济拮据,这句话是她为安慰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找的不能成立的理由。

(2)“她很普通……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深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3)“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吃四天的菠菜。”

突出她经济拮据,生活俭省;也道出她不买票的主要原因。

(4)“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她不愿撒谎。”

表现出她既要节俭生活,又要维护在儿子面前正直诚实形象的良苦用心。

2、体会文中多处独特而形象的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形象地表明了培养贫寒家境的孩子成为具有大家风度的人的艰巨性,也表明了陶影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2)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形象地写出了陶影看儿子的目光中充满温柔和慈爱,母爱像蚕丝般绵绵不绝。

(3)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空中。

形象地写出陶影意识到儿子对自己不信任后的惊愕、不安、恐惧。

(4)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

用日子的空虚与苍白,形象地写出陶影焦急等待回音的心理。

第7课《差半车麦秸》

一、文学常识

姚雪垠(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李自成》,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二、字词

麦秸(jiē)喷嚏(tì)擤(xǐnɡ)舔舐(shì)忌讳(huì)瞟(piǎo)谩(màn)骂

谄(chǎn)媚 蹿(cuān) 分泌(mì) 歼(jiān)灭羞涩(sè)咕(ɡū)哝(nonɡ)

茶盅(zhōnɡ)霹(pī)雳(lì)绰(chuò)号毕毕(bī)剥剥(bō) 捻(niǎn)碎

瘫(tān)痪(huàn)坷(kē)垃(lā)慌窘(jiǒnɡ)战栗(lì)膨(pénɡ)胀(zhànɡ)

枯燥无味: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自告奋勇:指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谩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问好,讨好人。

三、文章思想内容

“差半车麦秸”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中国农民身上反抗侵略的巨大潜力,他们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逐渐觉醒,走向新生,预示了中国反抗侵略的斗争必将获胜。

四、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的写法。

作者抓住人物生活中的小事,反映抗战中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和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反侵略的巨大潜力。

2、通过个性化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特别是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3、语言风趣幽默,多用北方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五、重点问题

1、人物形象

“差半车麦秸”是个憨厚、质朴、善良的农民,初到游击队时,愚昧落后,有许多陋习,有占老乡便宜的自私观念,不理解反侵略的意义,但后来逐渐觉醒,不断进步,成为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2、“差半车麦秸”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们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差半车麦秸”给队友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引出主人公;这样写也是为了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1)“……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看了一看,拿进鼻尖闻闻,再放一点到舌尖尖上品品滋味……”

“捏、捻、看、闻、品”这一系列动作细节,生动地写出了他对土地痴迷般的热爱,这是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才会有的动作。

(2)“‘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就抹在鞋尖上。”

生动地写出他拘谨、粗俗,不讲卫生,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3)“我看见他噙着小烟袋……就倒下去了。”

细腻地写出了他看着夜晚灯火通明十分心疼又不敢吹熄的心理,表现了他的质朴善良又愚昧无知。

(4)“当把他抬上担架床的时候,他的热度高得怕人,嘴里不住地说着胡话:‘嗒嗒!咧咧!黄牛呀!……嗒嗒!……”

他身负中伤,昏迷中吆喝黄牛,深刻地反映出他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4、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引子 用绰号打趣

开端 初到部队里----初次见面的情景

发展 集体生活里----受到教育和锻炼

高潮和结局伏击战斗中-----英勇战斗、光荣负伤

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

一、文学常识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小说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二、字词

热衷(zhōnɡ)茶卤(lǔ)呵(hē)斥(chì)名伶(línɡ)哆(duō)嗦(suo)

乖觉(jué)熠熠(yì)嘀(dī)咕(ɡu)檐(yán)廊(lánɡ)薪(xīn)水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呵叱:大声斥责。也写作“呵斥”。

乖觉:机警、聪明。

三、文章思想内容

这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四、写作特点

1、戏剧化的情节。

小说采取倒叙的方法,开头便交代清兵卫放弃对葫芦的爱好,转而热衷绘画。这样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清兵卫痴迷葫芦,把老头的秃脑袋看成葫芦,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五、重点问题

1、理请情节结构

中心事件:清兵卫痴迷、发现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葫芦变价,清兵卫改变爱好。

2、清兵卫形象

清兵卫是一个有个性、执着、做事认真,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和鉴赏力的少年。

3、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课文2-6段集中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如:他将买来的葫芦的籽掏出,用茶卤泡,还不停地把表面擦亮;把老头的秃脑袋看成葫芦;每次走在街上看到葫芦都呆望;每次上学放学都要收拾葫芦、看葫芦,永远不倦;街上大概所有的葫芦都被他一一看过了。

4、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块钱的高价卖出去。这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哪些内容构成对比?

这说明了那只葫芦非同寻常,显示了清兵卫的天赋和独特的鉴赏力。

对比:(1)这个结果与大人们的批评形成对比;(2)葫芦当初是花一毛钱买的,与六百块钱形成对比,突出葫芦价值高;(3)清兵卫对葫芦的热衷与最终被大人们扼杀形成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大人们的固执、蛮横、自以为是,也突出了清兵卫的独特审美眼光。

5、大人喜欢奇特点的葫芦,清兵卫却喜欢形状周正的平常的葫芦,对有名的马琴葫芦他也不觉得好。这体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他并不是盲目痴迷葫芦,而是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眼光,说明他有个性。

六、重点语句分析

1、“清兵卫沉默了。”

“沉默”:刻画了清兵卫执拗坚持己见,不愿屈服,对父亲的斥责不予理会的心理。

2、“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 伤心、欲哭无泪

语文版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总复习资料


语文版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总复习资料

第1课《白杨礼赞》

一、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现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代表做:“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

二、字词

主宰(zǎi)锤(chuí)炼恹恹(yān)虬(qiú)枝晕(yùn)圈秀颀(qí)

婆娑(pósuō)倦怠(dài)倔强(juéjiànɡ)驰骋(chěnɡ)宛(wǎn)然

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无边无垠(yín):没有边界,形容极为辽阔广大。

诸如此类:许多像这一类的。诸:众多。

参(cān)天耸立:(树木等)高耸地直立着。

不折不挠(náo):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折:折断。挠:弯曲。

三、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四、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2、有扬有抑、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五、重点问题

1、文章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作者先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它生活在辽阔坦荡的黄土高原之上。再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不平凡,笔直的干、枝,叶子片片向上,皮朴实无华。最后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正直,不折不挠。

2、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极普通”,说法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不矛盾。说白杨树普通,是因为它生长在西北高原,生长环境和外形都是极普通的。但它的内在气质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不平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以形、景的普通,突出其神的不平凡。

3、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扬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精神的?

作者由白杨树的干“笔直,绝无旁枝”联想到北方农民的“正直”,由白杨树的枝“笔直”“枝丫一律向上,紧紧靠拢”联想到北方农民的“团结”,由白杨树的叶“片片向上”联想到北方农民的“上进”由白杨树的皮“光滑淡青色”联想到北方农民的“质朴”。作者就是由对白杨树的品格的赞美,通过联想过渡到对人的礼赞上。这里,白杨树就是人格化的树,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4、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5、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却从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色开始?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2)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反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6、作者为抒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突出白杨树内在精神的不平凡,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先说白杨树算不上“好女子”,再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7、第七段中的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难道……只觉得、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用排比和反问,由浅入深、由树及人地强调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文章达到高潮。

8、第八段的作用何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主题。

9、结尾为什么要提到贵族化的楠木?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10、品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第2课 《囚绿记》

一、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著有《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散文集》,翻译外国作品《葛莱齐拉》《罗亭》《烟》《鲁滨孙漂流记》《希腊神话》等。

二、字词

陆蠡(lí) 瞥(piē)见孔隙(xì)涸辙(hézhé)移徙(xǐ)脉络(mài luò)淅沥(xīlì) 浆(jiānɡ)液 葱茏(cōnɡlónɡ) 猗(yī)郁镶嵌(qiàn) 蕈菌(xùnjūn)纤(xiān)细

揠(y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揠,拔。

急不暇(xiá)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淅沥:形容轻微的雨声。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瞥见:一眼看见。

至宝:最好的宝物。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三、中心内容

作者通过写自己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四、写作特点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2.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行文,并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五、重点问题

1、“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后来又“放绿”?

“我”囚绿的原因是想借助自己喜爱的绿色来驱散自己心中的郁闷,为生活增添一点亮色。后来,作者要走了,出于对它的挚爱;也是因为作者被它顽强抗争的性格、追求光明自由的执著精神所感动了,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所以放了“绿”。

2、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

“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象病了的孩子”。

3、作者描写“绿”被囚的生长状况以及自己的心态有何用意?

展现青藤形象,突出青藤的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个性特点,而叙述自己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青藤的不屈与执著。

4、文章临近结束,写了“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对文章起何作用?

既点明文章的时代背景,又暗示出“绿”的象征意义,突出文章主题。

5、“绿”的象征意义?

象征不甘被囚、顽强抗争、执著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象征永不屈服于黑暗势力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6、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好象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即写出了常春藤生生不息、蓬勃兴盛的活力,又表现了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和赞美之意。

(2)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是珍惜敬重的意思,这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对光明和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第3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一、文学常识

邓颖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

二、字词

海棠(tánɡ)甬(yǒnɡ)道短暂(zàn)丰硕(shuò)头颅(lú) 花轿(jiào)

热血(xuè)澎湃(pénɡpài)卖国贼(zéi)

无边无际:形容没有边际。

含笑九泉:带着笑容离开人世,形容死而无憾。

在所不惜:指绝不可惜。

患难与共: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困难或灾祸。

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浮想联翩(piān):指头脑中的感想连续不断地涌现。

心潮澎湃: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激荡。

甬道:这里指庭院里居中的路。

三、中心内容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文章,时年84岁的邓颖超同志观赏西花厅前的海棠花,引发对过去与周恩来总理革命生活等经历的回忆,表达了深深的追念之情,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情怀。

四、写作特点

1、用朴实、平淡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感情。

2、运用多种抒情方式表达感情。

(1)融情于事。

(2)直接抒情。

五、重点问题

1、作者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总理喜欢的花,二十六年来,他在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居住,日理万机之余,常在花下散步休息,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海棠花依旧繁盛,果实累累,而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怎能不引起对过去日子的深情怀念?所以文章以海棠花写起,以引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2、文章第一段是第三人称,而从第二段开始却变成了第二人称,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第二段开始,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二人称“你”,这是邓颖超与相依相伴数十年的周总理的在天之灵的心灵对话,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感人,直接抒情,获得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3、收集周总理的故事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问周总理何以60多岁了依然神采奕奕,显得年轻又英俊,周总理坦然说:“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

(3)又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西方记者故意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意在嘲笑新中国的贫穷。

周总理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全场愕然。

周总理解释说:“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中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言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第4课 《草莓》

一、文学常识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有诗集《酒神》、《日收与夜书》等10多部,小说《月亮升起》、《红色的盾牌》等,剧本《假面舞会》等,曾多次获波兰国家文学一等奖和波兰建设者勋章。

二、字词

枝柯(kē)湛(zhàn)蓝禀(bǐnɡ)赋荒诞(dàn)浸(jìn)透槲(hú)树 玫瑰(ɡuī)璀(cuǐ)璨(càn) 酣(hān)然韶(sháo)华顷(qǐnɡ)刻弥(mí)漫 垂涎(xián)

惴(zhuì)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担忧而不安。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沁(qì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到舒适。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荒诞:指不真实、不近情理。

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三、中心内容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换、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四、写作特点

1、情理相生、咏物抒情。

2、联想丰富,耐人寻味。

五、重点问题

1、课文一、三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一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第三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从文章的思路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1)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2)从全文行文的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2、季节更替、生命演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归律,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观察和感受。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迪。

可先从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珍惜之情谈起,而后可围绕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在有限的人生中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来谈。

3、体会“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因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从中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七单元

背诵篇目:25《论语》十则26《鱼我所欲也》29《诗词五首》

第25课 《论语》十则(背诵、默写)

一、文学常识

1、《论语》: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它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核心思想“仁”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著有《尚书》《春秋》等。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回答)

1、吾日“三省”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达观点相似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提倡做人要将心比心,宽以待人的句子: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对读书人的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屈原实践了这个观点,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相同观点的句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8、孔子的为官之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体现孔子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句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的句子: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三、解释成语

1、见贤思齐: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3、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4、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5、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四、读准字音 

三省(xǐnɡ)吾身不成人之恶(è)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 从吾所好(hào)

沂(yí)雩(yú)喟(kuì)恕(shù)

五、通假字莫“通“暮“,傍晚。

六、一词多义

是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动词)2、小人反是。(这,此,代词)

恶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厌恶)2、不成人之恶。(坏事,不好的事)

道1、任重而道远。(道路)2、不以其道得之。(方法,仁义之道)

行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遵循,奉行) 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实行)

而1、任重而道远。(表并列)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顺接)

3、富而可求也。(表假设)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表顺接)5、咏而归。(表修饰)

之1、君子成人之美。(的)2、不以其道得之。(它,代词)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为1、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2、吾亦为之(做)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作,欣赏)

七、词类活用

1、成人之美(美德,形作名) 2、成人之恶(恶行,形作名)

3、冠者五六人(戴帽子,名作动) 4、风乎舞雩(吹风,名作动)

5、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动作名) 6、见贤思齐(贤人,形作名)

八、翻译全文(内容理解与联系实际)

1、(一)-(三):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

(四)-(八):讲人要有追求和抱负,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

(九)-(十):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2、课文涉及许多人生道理:修养、为官之道、金钱观、理想、艺术、自然等。请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谈理解与体会。

答:例1、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时刻反省自己,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敌人。

例2、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合理合法获得财富,而不应财迷心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最后毁了自己。

例3、人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艺术修养,这样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丰富和多彩。

第26课《鱼我所欲也》(背诵、理解)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称之为亚圣。他的思想与孔子合称孔孟之道。《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与言论的书。

二、理解性背诵

1、课文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表达孟子“人性本善”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故不为苟得”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4、“故患有所不辟”的原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5、“生而有不用也”;“可以避患而有不为”的原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

三、读准字音

箪(dān)羹(ɡēnɡ)蹴(cù)屑(xiè)死亦我所恶(wù)苟(ɡǒu)欤(yú)

四、通假字: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感激(恩德)。

五、一词多义

(1)为:1、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介词;做,动词)

2、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3、或异二者之为(指以上的两种心情)

4、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得到)

(2)得:1、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恩德)3、得之则生(得到)

(3)是: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2、是亦不可以已乎(这、这样)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动词) 4、由是(这个原因)

5、小人反是(这,此)6、于是焉(这时候) 7、是故(这)

(4)生、1、生,亦我所欲也(生命)2、得之则生(活下来)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存的手段)4、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5、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来)

(5)向:1、向为身死而不受(从前)2、向吾不为斯役(假如)

3、寻向所志(原来的,旧的)4、向若而叹(对着)

(6)之:1、蹴尔而与之(他,那人)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的)

3、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得之则生(它,指食物) 5、人皆有之(这种思想,这种天性)

6、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它,指万钟)

(7)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介词) 2、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介词)

3、生于忧患(由于,介词) 4、苛政猛于虎(比,介词)

5、告之于帝(向,给,介词)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介词)

(8)而: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表修饰)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却,表转折)3、舍生而取义者也(表并列)

4、向为身死而不受(表假设)5、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却,表转折)

6、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顺接)

六、内容理解

1、本文主旨:本文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赞扬重义轻身,舍生取义的人,斥责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课文三段各采用的论证方法:一段: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二段:举例论证;三段: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课文从“鱼”与“熊掌”导入的作用: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引出中心论点。

4、“非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可以理解成:“舍生取义”之心:或“善心”。孟子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表达这种思想。

5、第二段举的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6、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当的句子,它们局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其作用: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情感强烈,使道理说得更清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7、指出下列句子包含“义”的实际内容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大丈夫不被富贵、贫穷、武力改变的骨气。2、自由。3、爱国赤诚之心。4、革命信仰。)

第27课 《订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王充,(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无神论著作《论衡》。

2、“订鬼”的意思: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二、读准字音

寝(qǐn)衽(rèn)庖(páo)丁椎(zhuī)

三、通假字

1、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按着

2、昼日则鬼见:“见”通“现”,出现

四、一词多义

(1)若:1、若见鬼把椎(或者)2、若有所畏惧(如果)3、仿佛若有光(好像)

4、若毒之乎(你)5、望洋向若而叹(指海神)

(2)精:1、二者用精至(精神)2、夫精念存想(专一、纯正)

(3)用:1、二者用精至(使用)2、俱用精神(因为)

(4)传:1、传曰(指古代的文字记载)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5)自:1、自见异物(自然)2、身自疾痛(由于) 3、自此(从)

(6)实:1、未必有其实也(真实的事) 2、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真相,本质)

(7)见:1、昼日则见鬼(同“现”,出现) 2、存想则目虚见(看见)

3、路转溪头忽见(同“现”,出现)

(8)为:1、非人死精神为之(变成)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作,欣赏)

3、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9)之:1、非人死精神为之(指鬼)2、见鬼之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欧击之(他,指病者)4、何以效之(这种事)

5、犹伯乐之见马(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宋之庖丁解牛(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五、主旨

王充认为鬼是不存在的。鬼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而且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在两千多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这对现代人中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第28课 《马说》

一、文学常识

1、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世称昌黎先生。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马说”就是谈马或论马。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句子回答)

1、中心论点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写千里马悲惨的句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或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写出食马者愚昧昏庸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读准字音

祗(zhǐ)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

其真无马邪(yé)食(sì)之不能尽其材粟(sù)

四、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饲养、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吗”。

五、一词多义

常1、千里马常有。(经常)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其1、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2、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

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4、策之不以其道?(它,指千里马)

食1、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饲养,喂养)2、食不饱,力不足(吃)

3、一食或尽粟一石(顿) 4、身上衣裳口中食(食物)

能1、食之不能尽其材(能够) 2、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策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动词)2、执策而临之(鞭子,名词)

3、策勋十二转(记载)

之1、策之不以其道(它,指千里马)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3、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4、虽有千里之能(的)

5、何陋之有(提宾助词,表宾语前置 不译)

而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顺接)

3、执策而临之(表修饰)4、而山不加增(然而,表转折)

5、富而可求也(表假设)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以1、不以千里称也(用、按照)2、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以啮人(如果)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6、以君之力(凭借)

六、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充分发挥出来。

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完。

七、指出句式1、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日行千里的马。

八、内容理解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会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课文三个自然段末字“也”表达的语气,分别是:一、陈述语气,二、反问语气,三、感叹语气。包含的情感对应是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二、对埋没人才的愤怒,三、对愚妄无知的统治者的嘲讽。

3、课文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起的作用是:是立论的依据,说明伯乐对于千里马起决定的作用,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4、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三种修辞是:排比、反问、引用。作用:增强语势,把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作者辛辣的嘲讽。

5、举两个“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1)萧何月下追韩信,使韩信成为汉代著名的将领。(2)、舜在田间耕作的时候被尧发现并起用。

6、应该如何对待“千里马”:要善于发现千里马,要善待千里马,让它充分施展才能。(或要善于识别人才,善待人才,善用人才)

7、结合实际,谈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

(答:它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在封建

君主专政的社会里是很有道理的。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不能坐等机遇,而应毛遂自荐、自我推销、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主动去发现“伯乐”,做时代的弄潮儿。)

九、熟记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十、积累成语

1、头字马:马到成功、马失前蹄、马首是瞻、马革裹尸

2、二字马:快马加鞭、万马奔腾、走马观花、老马识途

3、三字马:车水马龙、人高马大、兵荒马乱、蛛丝马迹

4、后字马:千军万马、青梅竹马、塞翁失马、害群之马

第29课 《诗词五首》(背诵、默写)

一、文学常识

1、《闻军官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的唐代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被人称为“诗圣”。

2、《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七言绝句,属于山水诗。

3、《约客》作者赵师秀(号灵秀),南宋词人,与徐玑(号灵渊)、翁卷(号灵舒)、徐照(号灵晔)合称“永嘉四灵”。

4、《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南宋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号稼轩,字幼安,豪放派的代表。

二、理解默写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能体现“快”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颔联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春望》中表现忧国思家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望岳》中富有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滁州西涧》同情无声无息者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连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暗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约客》中用景物渲染单调寂寞的诗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用一细节描写生动体现主人失落、无奈的绝妙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如梦令》中体现词人无忧无虑生活的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运用多种修辞写出词人急切更正,并透露对美好事物的依恋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她在《渔家傲》中表现自己理想的句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怀念故乡及抗金军民的诗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比喻民众抗敌恢复失地的意志不可阻挡的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流露出忧国忧民,要像鹧鸪但南不北投奔南宋坚定自己的报国志向的心迹的句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在《西江月》中暗示丰收的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平乐·村居》表现农村老夫妇和谐、闲适、恬淡的生活乐趣的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三、诗的主题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抒写了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2、《滁州西涧》诗中歌咏了西涧在晚潮时雨中的景物,描述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

3、《约客》本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刻画,展示了一个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感受。

4、《如梦令》女主人通过对海棠花的关注,展现出她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关切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人借江水抒发了追惜抚今,望故乡不得回的忠愤之情,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意志不可阻挡的必胜的信心,同时也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110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