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O《孟子》二章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O《孟子》二章”,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O《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m.jaB88.COM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孟子》两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第十八课、孟子二章


第十八课、孟子二章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了解和学习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3、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初三语文孟子二章教学案


初三语文孟子二章教学案

十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解题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3、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

(2)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4、让学生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5、学生质疑、讨论,疏通句子含义。

6、下面,请大家一边小声读课文,一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连举古代几位名人的事例,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③、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7、检查学习讨论效果

①、请举手的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答出: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②、本题难度较大,教师注意引导

估计学生答出:本课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③、学生自由发言。

估计学生答出: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

8、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收集有关孟子或人才造就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课前作业

一、内容概括

本文论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二、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通“”,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

3、入则无法家拂士通“”,

四、优美语句摘抄、鉴赏

鉴赏

课后作业

一、积累运用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3、管夷吾举于士士:4、百里奚举于市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于:是:

6、苦其心志苦:7、劳其筋骨劳:8、饿其体肤饿:

9、空乏其身空乏:10、行拂乱其所为拂:

11、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忍:

12、曾益其所不能曾益:13、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1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1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名著

1、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这部作品叫《________》。

2、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答案:

课前作业

二、战国儒三、略四、略

课后作业

二、1、经常犯错弄断

2、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从这件事情之后,孟子就不再遗忘了。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现实事物的现象以物示人,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道理:①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贵在坚持②专心致志的学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③做任何事情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三、1、星期五、鲁宾逊、鲁宾逊漂流记2、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明确: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

呼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复习把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鱼我所欲也》作业

【课前作业】

一、资料助读

1.作者及题目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2.“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3.《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二、预习题

⒈加点字注音。

死亦我所恶一箪食一豆羹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⒉解释下列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兼: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⑤贤者能勿丧耳丧:_______________

⒊读出语句的停顿。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⒋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

一、巩固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找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__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

则凡可以得生者____________得之则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

⒉重点语句翻译

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⑶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⑷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⑸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⑺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④故不为苟得也()

2.翻译句子(2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①在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可用文段中的“”四个字概括。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4.“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种设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5.人生要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课后作业】二、参考答案:

1.①同时得到②同“避”,躲避③因此④苟且

2.并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会丧失罢了。

3.①舍生取义②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生与义 形象生动地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5.示例: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98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