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标志、疆域、意义及覆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3、如何评价秦的统一;评价秦始皇;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社会基础:的提高。之间、之间联系加强。
②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①秦国变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赢政广用,部署统一全国的和。
①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
②统一,加强对的统治。
③击退,取得。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局面,符合的要求。
②为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为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提供了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皇权:至高无上。凡、、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
御史大夫:掌,下达,兼理。
太尉:管理。
地方:实行制,县下设、等基层行政组织。
制订:参照,制订秦律,通行全国。
评价:集中体现了意志,对后世律令制订很有影响。
措施①承认,纳税。
②统一。
③统一:以秦国钱为统一货币。
④统一、修。
①:以为标准字体,后又流行更简易的。
②,加强控制。
③;教育只能官府办,严禁私学,实行政策。
①加强了。有利于发展;
②对祖国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以及形成以族为主体的
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人民处境。
①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筑、
戍边塞,修驰道,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大量人口脱离生产。
②严酷: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③沉重:有田租,有户赋,还有苛捐杂税。
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爆发:、发动,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不久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刘邦军至咸阳附近,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沉重打击了,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
③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评述这一史学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2:(西汉人严安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史记》
材料3: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乱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秦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2)依据材料3,指出作者的着眼点和思想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法治。法家的这些学说为秦始皇所采用,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并以严刑酷法镇压人民的反抗,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6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实施“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秦朝实行苛政、重役、酷法,违背了孟子的思想,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为农民起义推翻。费正清的观点符合秦朝的历史,是正确的。(4分)
(1)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举措暴众,用刑太极是秦失天下的主要原因。(5分)
(2)着眼点:用秦亡的教训告诫西汉统治者,劝其休养生息,以巩固统治。(3分)
思想特征:无为。(2分)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秦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从此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商鞅变法的意义?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主观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赢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措施:
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
取消“逐客令”,搜罗任用外来人才;
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
2.统一的过程及措施
灭六国:结合《秦灭六国形势示意图》,讲清: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
10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
都咸阳。
平越族:
A.越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散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
流域。他们有的以农耕为主,有的靠渔猎过活。
B.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
南海、象郡,派官吏进行管理。
C.秦朝迁徙50万中原人到这些地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
随之传人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生产事业的发展。
D.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
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击匈奴:结合《秦朝长城》讲清以下内容:
A.秦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
B.秦朝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C.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
伸出去,西起临挑、东抵辽东。这道城防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
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农牧分界的一个最显著标志,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秦朝的疆域(对照《秦朝疆域》图)
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政治方面: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A.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自“始皇帝”;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
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C.影响: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在中央设“三公”及“九卿”。
“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三公”以下设“九卿”: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分掌政要。
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这些机构负责管理百
姓,收取赋税,征发兵徭。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C.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
地方权力。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A.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同时也参照了东方六国的律令。
B.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销毁天下兵器,迁徙六国富豪,其目的是防止百姓造反和六国贵族的反秦势力。
经济方面。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保护土地私有制,有
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加重
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
统一度量衡;
A.引导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
B.指出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统一货币;
A.引导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
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
B.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
的统一。
统一车轨、驰道和邮驿。
A.规定全国大车两轮之距为六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
史称“车同轨”。
B.“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
书同文,即统一文字。
A.指出小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C.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A.主观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客观消极影响:毁灭了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A.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
官吏)。
B.秦朝只许官府办学,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方面: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
徭役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等;征发徭役,筑长城,开灵渠,
戍边塞,修驰道等。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
刑罚严酷。秦的刑罚名目繁多,对农民和奴隶往往轻罪重刑,从严惩处,一人犯罪,
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秦朝的田租、户赋要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已是相当沉重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捐税,农民很难承受。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经过:(注意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
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
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C.陈胜、吴广兵败被害;
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
刘邦、项羽领导起义
A.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B.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
C.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意义
直接意义:
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C.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间接意义:
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造;
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两汉的统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节两汉的统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措施;西汉灭亡;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混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所给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2.通过对文景之治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通过具体史实的讲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光武中兴”与西汉初年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的关系,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5.通过分析豪强地主对东汉政治、经济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人民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为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集中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巩固东汉统治,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促成“光武中兴”的出现。
4.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和外戚宦官专权的黑暗政治,是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和社会政局混乱的根源。
教学要点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2.刘邦建汉
二、汉初休养生息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主要内容和作用
三、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2.文景之治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大一统的背景2.大一统的措施
五、西汉灭亡
六、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2.光武中兴
七.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八、外戚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党锢之祸
九、东汉的名存实亡
1.东汉后期统治的腐朽
2.黄巾起义
3.割据势力的形成
4.军阀混战和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两课时,为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汉承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汉时期得到巩固。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更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汉兴衰史的发展过程。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教材有关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对史料的分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一目,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学。
1.关于楚汉战争,应注意讲清以下问题:(1)楚汉之争的背景及概念。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秦亡之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亡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矛盾。根据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自然要求践约称王。项羽虽不是先入关者,但是在歼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中,实际上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以“定天下者”自居,认为楚怀王是项梁所立,没有战功,无权主约。不久,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2)楚汉之争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战争性质是否相同?然后指出:二者性质不同。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农民战争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为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逐渐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楚汉之争不再具有农民起义的性质。(3)刘邦取胜的原因和楚汉之争的影响。教材中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比较,由学生概括得出刘邦取胜的三点原因:①收揽民心;②善于用人,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③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影响:①消极方面,给人民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灾难;②积极方面,打败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势力,消灭了封建割据因素,为汉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2.关于西汉建立,首先应明确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之一。《西汉疆域》图应指导学生识读。
三、“汉初休养生息”一目,其原因和作用为本节重点之一。
1.关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1)客观原因。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2)主观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不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要求恢复社会经济,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最后教师应指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巩固封建统治。
2.主要内容:教材指出,汉高祖在铲除异姓王,稳定边疆的同时,采取了宽舒的统治政策。重点提出重农抑商的五条措施,即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1)罢兵归农,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士卒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经济。(2)复故爵田,既扶植和保护了一批地主经济,又有利于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3)释免奴婢,是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口,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途径之一。(4)抑商政策,目的是防止农业劳动力流散,保护小农经济,用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5)减轻田租,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只是减轻“田租”,而未涉及其他。与秦相比,汉朝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3.休养生息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1)有利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2)使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3)增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
四、“文景之治”一目,教师应讲清以下内容:
1.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2.汉文帝在位时期,是西汉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此时,汉代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依然十分复杂。社会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虽有所好转,但尚未从根本上好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汉初曾一度缓和,此时又趋于表面化;而且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旧问题未解决,新矛盾又出现;文帝的谋臣贾谊作《过秦论》,提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主张以安民为立国之本,被文帝采纳;因此,许多安定社会的措施得以出台,包括:(1)重视农业,多次减免田租;(2)鼓励生产;(3)改革法律;(4)提倡节俭。
3.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我国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即“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重点指出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教师也要分析其负面影响:减免田租,地主获利最大;活跃市场,工商地主地位提高。归根结底,获利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助长了兼并势力的扩展,为西汉中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讲授本目内容时,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封建社会“治世”“盛世”的概念。许多学生对于“治世”“盛世”的概念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
五、关于“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师应视作本节重点进行教学。主要讲清下列内容:第一,何为“大一统”。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的背景。(1)经济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武帝初年社会状况的史料,回忆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残破景象,形成前后鲜明对比。说明武帝即位时,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方面:让学生认识汉初所奉行的政策,虽然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也为诸侯王势力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汉朝的社会矛盾再次加剧。加强集权,成为客观现实的要求。
第二,汉武帝为实现封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教材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资料,给予说明,但不可过多。(1)政治:①改革官制。主要措施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大量选拔人才,广泛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有用之才,扩大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专制统治;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抑制豪强地主。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农民因此破产。汉武帝此举有利于维护小农的经济地位,稳定劳动力的数量。既可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又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军事:汉武帝的军事改革,使皇权与军权合一,皇帝成为各军队最高也是唯一的统帅。出兵匈奴,进兵南越。(3)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有利于经济发展(看教材插图,让学生回忆秦始皇时的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盐铁官营、征收工商业者税收,增加了汉政府的财政收入。(4)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一种为巩固君主专制的思想理论由此出现。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在武帝时期代替黄老之术,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大一统”思想,为中央集权的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此外,武帝还尚法,尊儒尚法是汉武帝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在教育上,创建太学和郡国学,确立封建官学制度。
最后归纳出中央集权至此空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六、西汉灭亡
关于西汉衰亡,应讲明原因及标志,并顺带简略介绍王莽改制的情况。
七、“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一目,可分两部分讲授:
1.东汉建立:教师通过提问西汉死亡的原因,说明西汉末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东汉政权就是建立在社会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背景下。
2.光武中兴:这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光武帝采取安抚政策,以“柔道”治天下的原因和具体措施。二是“中兴”局面的出现。
教师可将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对比,说明这是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两者存在相同点:主要都是通过解决劳动力问题,并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不同点是:光武帝的措施中增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内容,避免西汉初年中央集权相对较弱的弊端,从而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在经济上,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在解决劳动力的同时部分抑制了豪强地主强迫贫民为奴的问题。奴婢问题是导致西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之一,王莽试图解决而未果。光武帝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光武帝的这些措施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因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这种情况和西汉前期从高祖到“文景之治”一样,形成封建社会前期的盛世。
八、“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一目是本节的难点。需要首先分析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进而说明其对东汉统治的影响。
豪强地主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到西汉后期有了较大发展,东汉时期势力迅速膨胀。东汉政权的基础就是豪强地主势力。刘秀本身是南阳大地主,其母舅樊宏在南阳广占田庄,绿林、赤眉起义时“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刘秀的功臣大将多为豪强地主,帮助刘秀夺取了政权。以后,“累世公卿”集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就构成了豪强地主政治上把持大权的特点。东汉初光武帝加强皇权,对豪强地主尚有一定约束力。汉元帝后,朝廷逐渐对豪强失去控制能力。东汉后期皇权削弱,其原因就是豪强地主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地方政权的结果。经济上,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很大,能自给自足,且拥有大批“徒附”农民和奴婢,建立私人武装,设置坞堡壁垒,在地方形成强大势力。这是黄巾起义后出现群雄割据局面的缘由。
因此,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主要社会现象:外戚与宦官专权,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混战,其源盖出于豪强地主势力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讲清这一点,东汉统治的特点就迎刃而解。
九、“外戚宦官专权”一目,包括两部分内容:
1.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上黑暗的突出表现。教师可结合小字内容,扼要说明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但重点应分析这种现象的实质。外戚是豪强地主的代表之一,宦官是皇帝的贴身亲信,都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黑暗势力。光武帝和明帝时,由于皇权的强大,外戚与宦官的势力还有所约束。章帝以后,这两大势力交替专权,政治愈来愈黑暗。其恶果,一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时都疯狂掠夺财富,欺压百姓,激起了黄巾大起义;二是下层豪强地主借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和斗争,发展各自的实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导致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和各地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
2.东汉统治集团内部“鲠直派”官吏对宦官专权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这种斗争具有进步性。宦官制造“党锢之祸”,对“党人”严酷镇压,这是封建统治者钳制舆论、加强专制统治的表现。
十、“东汉的名存实亡”一目,应讲清以下内容:
1.东汉后期统治的腐朽:在前两目分析了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加强的基础上,应强调豪强地主霸占大片土地,拥有大规模田庄,造成土地高度集中,加之皇帝、权贵、宦官直接疯狂剥削压迫,搜刮无度,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是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
2.黄巾起义的特点:这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这一特点的表现:①利用宗教形式。张角创立“太平道”,通过传教和行医进行号召,组织群众反抗。②口号鲜明。明确了斗争目标和起义时间,统一了行动计划。③组织严密。这一特点是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的首创。
3.起义的历史作用:直接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瓦解了东汉政权。
4.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地主势力因镇压农民起义而群雄并起,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分裂取代了统一,地方的军阀割据取代了中央集权的皇朝。
5.在分析东汉末年分裂混战的内容时,可指出其中存在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趋势。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恢复农业生产,使其势力不断壮大。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对结束群雄割据而过渡到三国鼎立起了推动作用。在结束本课时,可点拨一下统一与分裂的辩证关系,为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这一主题的展开留下伏笔。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66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