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专题六中国近代文化生活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专题六中国近代文化生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专题六中国近代文化生活

一、温故知新

列强侵略:、、、、

仍占主导地位但已开始解体的

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的

清朝:

经济结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

民国:

出现:

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发展:

黄金:

衰微:

阶级结构:、、、。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说说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演变情形。

阶段背景内容意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

阶段时期著作内容

萌芽

形成

成熟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近代以来,儒家思想是如何被利用的?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著有《孔子改制考》,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主要阵地是《新青年》,主要活动基地是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主要内容是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成为文学革命的先声)。打倒孔家店是当时响亮口号,儒学受到了严重冲击。

2、近代以来我国文教方面的政策变化情况: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在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游历。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方面,学校不败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民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加大初等教育阶段在整个学习年限中的比重,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为基本思想,日语被定为必修课,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B.保护工商C.奖励实业D.土地革命

3、中国出现“西学东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宏《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资政新篇》

5、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7、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共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立时期

8、近代中国人在实践中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始于

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后

9、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D.列宁服

10、下列日常生活所见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乘坐火车②穿机织棉衣③使用塑料水桶④看电视

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11、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①三跪九叩②长拜作揖③鞠躬④握手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2、中国近代航空事业起步于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3、下列有关中山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基础是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体现了中国服饰对西装改革的推动作用

C.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主要特点

D.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广为流行

14、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目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5、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③

17、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最具代表性的是

A.旗袍B.铁路C.京剧D.电影jAB88.Com

18、“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精选阅读

专题五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专题五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五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一、温故知新

演变含义:政体从到

外来冲击(5次战争):

抗击侵略:

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

旧:

民主革命

新:

内部反映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农民阶级:

救国方略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激进派:

无产阶级:

演变结果:名为实为,可谓名不副实。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勒索战争赔款: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放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攫取关税特权:

大搞商品倾销:

进行原料掠夺:

2、洋务运动

背景:

两类企业:

类型名称

军用企业第一家:

规模最大:

民用企业第一个:

评价: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企业或人物原因

出现19世纪70年代

初步

发展甲午战争后

黄金

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萎缩

时期民国时期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位?尽管如此,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能用史实说明吗?

地位:在中求生存

原因:(、、)的挤压。

登上历史舞台,领导、,政体从

史实变为。

登上历史舞台,诞生,成立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清朝以来,历代经济方面的措施、政策或主张各有哪些?

清朝前期,统治者重农抑商,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二者都未真正实行。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戊戌变法时期,经济方面的措施有: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没有实行。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没有实行。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在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存在哪些经济和阶级成分?这样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经济成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阶级成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自然经济和农民地主的演变:自然经济自从在战国时期确立以来,一直在我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虽受到严重冲击逐步瓦解,但仍占绝对优势。

外国资本的演变: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但此时外资仍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资本输出才逐渐占主导地位。

官僚资本的演变: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官办企业居多,可谓是最早的官僚资本。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发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民族资本的演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0世纪初年,中华民国的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等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亿3千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升兄弟是民族工商业的楷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破产。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时人(1846年)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A、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夭折

C、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民族纺织企业兴起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决定的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C.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阻碍D.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3、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D.目标转移,与洋人分利

4、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企业的一张火柴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A.抵制洋货运动B.“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轻工业发展较快

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北洋海军

C创办京师同文馆D创办开平煤矿

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A、洋务企业B、外资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7、红金龙香烟广告图(注意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由此反映出

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9、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10、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中国近代史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专题二中国近代史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删除三元里人民抗英)

(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原表述为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对峙: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原表述为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增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原表述为挺进大别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增加林则徐与魏源的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增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原表述为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复习时注意这三条主线的交融与影响,准确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2.注意理清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统治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时间概念与近代化历程的关系。

3.本专题以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近代史知识,揭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时,应了解近代化(现代化)史观的基本内容,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4.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近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

一、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一定发展。思想上从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再到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大大推进了我国的近代化脚步。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中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客观上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体会中国近代化的曲折与艰难。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的;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化

四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一、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背景:

①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激化。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是西方列强由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

③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结果: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略。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背景:①鸦片战争及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未能满足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求(为什么?);②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③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处于困境。

2.简况:1856年英国进攻广州,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叶名琛被俘,柏贵投降。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随后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战争再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签定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略)。签定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略)。

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规定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共84万平方公里土地。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清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同时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

二、鸦片战争后半个世纪的中国:1840—189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兴起的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的出现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2.准备:①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②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撰写宗教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③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发展信徒;④形成前期六人领导核心。

3.前期斗争(1851—1856年):`①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②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③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都,正式建立政权;④1853—1856年,北伐、东征和西征,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⑤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和产品分配办法(评价?)。

4.后期斗争(1856—1864年):①天京变乱;②重建领导核心;③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评价?);④安庆和天京的先后陷落。

5.特点: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时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把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发展到顶峰;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1.洋务派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2.洋务运动是指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防、创办近代教育的活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并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开展的中央机构。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3.洋务运动具体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兴办的直接目的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和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造局。这些民用工业的特点是①机器生产;②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有商人投资入股,带有部分资本主义的性质。

筹建近代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生产方式,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洋务运动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的背景:

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表现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增强,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剩余劳动力;欧美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生产方式也随之传入中国。这一切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市场、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条件。

②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中国官僚地主和商人将剥削所得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作用。

2.产生情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沿海通商口岸一带;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巢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影响: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四)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向西方学习思想的萌发:

①1840年前后,林则徐在广东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还仿制西方战舰,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之后,魏源编写《海图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科技和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受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思想,成为60-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3.早期维新思想。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19世纪60年代以后从洋务派分化出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推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但为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通过对外扩张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②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具有极强的对外扩张性,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并控制了朝鲜政局。

④慈禧太后采取避战求和方针,不做战争准备。

2.简要战况: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半岛海面挑起战端。8月清被迫对日宣战。9月中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相继失利,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日军进攻辽东,制造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日议和。

3.结果: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规定①②③④略

4.失败原因:清统治的腐败和实行避战求和的方针;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欧美列强对日本侵华的纵容。

5.影响:

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商品和投资市场,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政策”一、二期的目标,助长了日本扩大对外侵略的气焰。

③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借款掌握中国经济命脉和控制清政府。

④在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壮烈殉国的精神和反割台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四、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00年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

1.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洋务运动的破产使洋务派垄断近代工业和国内市场的局面被打破,出现“实业救国”的主张。

2.情况: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商办厂矿企业数和投资金额数均有很大的增加。主要是棉纺织业。

3.影响: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1.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①俄法英德的三次大借款;②获取铁路修筑权;③开设工厂;

④开设银行

2.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三)戊戌变法:(广义、狭义)

1.背景:

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产生。

②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统治腐败、财政危机、连年灾患、阶级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需要实行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④早期维新思想逐渐形成为社会思潮,为维新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2.康有为、梁启超等实施维新变法的活动: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经典相结合

①撰写理论著作: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②创办报刊学堂:主要报刊有北京的《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主要学堂有长沙的时务学堂。

③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论战焦点是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学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实质)

④组织政治团体:主要有1895年的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1898年的保国会和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⑤上书光绪帝:1888年第一次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1897年第五次上书,1898年《上清帝第六书》。

3.百日维新: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变法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举荐人才,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方面: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奖励创新发明,改革财政,兴办邮政。

文教方面:废八股,设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创办学堂、报馆、学会、设译书局。

军队方面:建立新式军队,增添海军。

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传播,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4.戊戌变法的失败:

(1)失败原因:

①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破坏。(史实)

②袁世凯的背叛和出卖

③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

④处于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历史教训: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②中国近代化路程漫长、坎坷。

(3)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②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为终极目标。它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开了中国社会风气之先。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扶清灭洋”旗号下,势力迅速发展。1900年——控制京津地区,形成反帝斗争高潮。

2.简况:1900年6月,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遭阻击,7月攻占天津,8月攻占北京。

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①②③④⑤略。

4.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六、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901年——1919年

(一)辛亥革命:(广义、狭义)20世纪初——1912年

1.背景:

①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未收到实效,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③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大量传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创立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流亡海外发展革命力量等)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2.革命进程:

A、辛亥革命的兴起:

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和孙中山等为代表人物。

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的相继建立。主要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B、辛亥革命的发展:

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基础、成立地点、成立大会内容、同盟会的性质、成立的意义。 

②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核心,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③组织与保皇党(康有为等)的论战。中心是要不要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④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

C、辛亥革命的高潮:

①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12日,文学社和共进会,熊秉坤和金兆龙。

②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

③颁布《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保障民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性质和意义。

D、辛亥革命的失败: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位,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③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④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改变。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二)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1.反袁斗争:

①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善后大借款”、复辟帝制、签订“二十一条”。

② 反袁斗争: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

2.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①1917-1918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②1920-1922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③1924年发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年)

1.出现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我国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了投资的热情。

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的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发展的表现:

①实业救国成为两大社会思潮之一,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出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一批著名实业家。

②厂矿和投资数有很大增长,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为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行业。

3.影响:壮大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四)新文化运动:1915—1918—1919年

1.兴起的背景: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主要社会思潮,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情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蔡元培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新青年》迁到北大,与北大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概况:

①前期:1915-1918年

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

a.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历史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科学的发展。

c.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②后期: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开始转变为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斗争史(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从对比中体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振兴。

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1923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加之军阀之间不断混战,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给中国人民指明解放道路。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斗争情况: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至6月4日,以北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力,采用游行示威和罢课的形式,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果遭到镇压和逮捕。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至6月28日,以上海为中心,工人阶级为主力采用罢工、罢课、罢市的方式,运动波及全国。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三人职务,拒绝在巴黎和会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在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向俄国学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主要表现在:

(1)发表文章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出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2)与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3)有计划的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适合工人的通俗理论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办补习学校和识字班,组织“五一”纪念活动。

(4)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包括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壮大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3)干部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8个)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南湖

主要内容;(1)通过党的纲领(2)规定党的中心工作(3)成立中央局

意义:(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1922.7,上海

内容;(1)分析当时中国国情(2)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3)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意义: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20世纪初“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共两党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斗争目标。

②国共两党在过去斗争的教训中都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③共产国际努力促成国共合作,指示中共召开三大,作出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和方针。

2.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广州)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国内各民族平等的主张和实行“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由于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是一种党内合作的形式)。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二)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发展

1.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潮;

2.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举办和农民运动的开展(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根据地。

(三)北伐战争的进行

1.时间:1926.7——1927.7;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4.成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湘鄂赣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大革命局部失败;

2.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

3.失败原因:

①客观方面: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镇压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主观方面:中共缺乏斗争经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4.大革命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领导权。

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1.发动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后转战湘南和海陆丰。

意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召开“八七会议”: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实践斗争: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领导经济建设。

②理论研究: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要素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意义: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①到1930年夏,在全国十多个省建立了大小十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十万人。

②在毛泽东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导下,连续粉碎了敌人三次大规模“围剿”。

③1931年冬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

(三)红军的长征:1934.10-1935.10-1936..10

1.长征的原因: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了党中央领导权,反对和排斥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领导权;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李德和博古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

2.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1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完成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长征最后胜利结束。

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推动了革命的不断发展;

③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转移到了北方,开创了抗日救国斗争新局面。

四、进行抗日战争:1937-1945,这一时期称为抗日战争时期,也称八年抗战。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成为最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日本政局法西斯化。为转嫁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占有了东北三省,并控制了华北地区;

③中国内战不断,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侵略情况:

①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同年8月13日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2月攻陷南京。此后先后攻占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②在占领区制造南京大屠杀,成立“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研究细菌战,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合作的条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放弃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2.情况:国共两党达成协议、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

3、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1.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官兵(姚子青、谢晋元为代表)英勇奋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丧师失地。

2.抗战后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1942年还派远征军赴缅甸同日军作战,救出了被围英军并确保了滇缅公路,1945年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中共的抗日斗争

1.与国民党达成两党协议,促成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聂荣臻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3.取得平型关战役(林彪)、百团大战(彭德怀)等重大胜利,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4.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建立。

5.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七大规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五、进行解放战争:1945~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

1.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未解决军队和人民政权地位问题。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二)进行解放战争:1946.6~1949.4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8,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主力决战和胜利阶段:1948.9~1949.4,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敌军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三)实行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四)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1.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内容:

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的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②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对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1949.3河北西柏坡追歼残敌,解放全国领土

3.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规定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为建国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4.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性质和各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

②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意义:①为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组织准备工作;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既是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又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因而标志着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

1.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对个人而言,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两个方面。

(1)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两个方面。

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正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予以重大影响。(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亦步亦趋)

反作用(提示:不同的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

①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成为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侵略他国的武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联系当前国际竞争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必要性+重要性)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目前的形势: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上都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先进文化也可以促进我国民主程度不断提高。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从微观上看)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从宏观上看)注: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3)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影响的过程看)。

(注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从影响的效果看)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热点链接一振兴文化产业

2009.7.22,国务院讨论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明显,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冷战结束后,国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3)意义: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怎么办

(1)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振兴文化产业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

(2)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热点链接二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关键词不良网站低俗信息的传播

净化网络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向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什么要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思路点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人的成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净化网络环境,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社会主义网络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国家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实施方案》就是加强对网络管理和引导的重要举措。

(4)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即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成就,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3.如何尊重(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这样,世界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①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文化活动。

②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5.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

①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②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

④大众传媒的特点和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6.为什么要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④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如何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措施)

①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充分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和大众传媒等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⑤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8.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①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把握各自地位和影响,参见学案33页提示点拨1)

③特点: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C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辨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9.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选择)

①对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正确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对个人来讲,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

10.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时代精神,实现文化的创新。在社会实践中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11.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关系: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问题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的传承。

处理二者关系: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13.如何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新课标第一网

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14.为什么要实现的文化创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的作用: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看,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文化继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从创新与借鉴、交流融合的关系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要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正确方向、采用正确方法进行。

(4)从文化创造的主体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要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16.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17.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同外来文化的关系?

(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

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应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4)坚决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应高度警惕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18热点链接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③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问题两个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把儒学代入即可)

(2)如何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①传统文化既包含精华,又有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要辨证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③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结合任课老师的要求,使用本讲义。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专题33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


专题33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近代时期,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子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促进了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法、道三派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
②传统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期
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官方化、经学化、神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家思想与玄、佛、道教相互批驳与相互渗透;宋元明清理学化,至五四运动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索,随后出现许多思想流派。鸦片战争时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第二,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其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文革结束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教条主义和对个人崇拜的思想束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因此它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革命的胜利。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政治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77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