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7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7单元考点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7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3第7单元

考点1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课前自主学习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背景:科技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大力扶持:19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发展尖端科技。改革开放后提出“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成就:

(1)国防科技:①原子弹:1964年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②导弹:20世纪60年代从仿制到自制成功,钱学森作出重大贡献。③卫星:1970年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进入预定轨道。

(2)医学:1965年首次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3)农业:1973年 袁隆平 培育出被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的籼型杂交水稻。

(4)航天技术:①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②20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 神舟5号 ”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 杨利伟 )。

(5)信息技术领域:①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1亿次的“ 银河 ”巨型计算机系统。②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 超级 计算机。

(6)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相继建立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成就为何如此巨大?

指点迷津: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素质。由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因此取得很大成就。

二、“双百”方针

1.提出:

(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激发了 文艺工作者 的创作热情。

②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提出: 1956 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它是一个 基本性 和 长期性 的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3)成就:使20世纪50年代科技文化呈现繁荣景象,代表作有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

2.挫折阶段:

(1)原因:“左”倾错误影响,政治运动扩大化,文学艺术问题上升为政治乃至阶级斗争问题。

(2)表现:20世纪60年代大批作品被批判,作者被批斗;“文革”时期《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几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3.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的春天:

(1)邓小平提出:文艺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贯彻“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指点迷津:可以从实质和所代表的群体来阐述。“双百”方针是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国家的代表,为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发展而推行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提出的自由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属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次“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有前提,那就是必须在社会主义的范围内,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现代中国的教育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新中国成立: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 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刘少奇提倡两种教育制度:即 全日制 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

(4)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主要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同时加强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

2.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文革”初期,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考制度被废除。1968年底,掀起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运动。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文革”使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教育的复兴:

(1)1977年 恢复高考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2)加快教育改革: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高校实行“211工程”计划。

(3)教育投资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社会力量办学启动了“ 希望工程 ”。

(4)加强西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指点迷津: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科技的进步能带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教育是基础,国家才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课堂精讲精练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时期背景侧重点影响

20世纪

80年代

以前(1)美国敌视新中国,想扼杀新生政权

(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了国防实力(1)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时期背景侧重点影响

20世纪

80年代

以后(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3)改革开放日益深化(1)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

(2)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50、60年代的时间限定,回忆该时期中国国际国内背景进行分析。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对峙,西方主要国家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需要和平和安全的社会环境进行经济建设,因而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是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目的。

答案:C

变式训练: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研制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它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有重大作用。而且尖端科技的发展对于民用工业的带动作用也非常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很大。

答案:B

2.认识“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①提出的依据: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的理解;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评价的变化。

②必要性:经济建设的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

(2)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②“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③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实践中曾经偏离的历史教训:处理好三大关系。

①科学、艺术工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科学、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③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2010广东高考)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答案:D

变式训练: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1956年”等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目的不言而喻。

答案:D

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意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重视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解析:每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可从具体的时代特征出发,“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么这一时期的教育也深受其影响。故选B符合题意。A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发生在突出重工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旧思想,为人民教育铺路。

答案:B

变式训练: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此题隐性考查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答案:A

特别提示

1.“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分属于核技术和航天技术,尤其要明白“两弹”不是指原子弹和氢弹,二者均属于核弹,只是核反应的方式不同,原子弹是核裂变,氢弹是核聚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发展高科技,主要是打破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20世纪60年代面对恶劣的国际形势,发展高科技主要是为了冲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积极发展高科技是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济。

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所指的含义有所不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技术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说来,“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3.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既要看到人民教育、新时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成功之处,也要看到以“文革”为代表的教育问题。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3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3第3单元

考点6中国古代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

课前自主学习

一、辉煌灿烂的文学

时期

题材

代表

春秋

诗歌

《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战国

楚辞

屈原的《 离骚 》

汉朝

汉赋 

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张衡

唐朝

唐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孟浩然、王维、 李白 、杜甫;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

宋朝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元朝

元曲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明清

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古代诗、词和曲有何区别。

指点迷津: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的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二、书法艺术

1.汉字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总趋势:由 繁 到 简 。

2.书法艺术的发展:

(1)两个阶段:

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

②魏晋开始进入 自觉 阶段。

(2)发展状况:

字体

基本情况

楷书

发展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

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实用 价值)

成就

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欧体、颜体、柳体成为临摹范式

字体

基本情况

草书

发展

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

特点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 价值)

成就

张旭、怀素都是草书大家

行书

发展

成熟于晋代

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成就

“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他所书《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古代汉字为什么成为一门艺术?

指点迷津:

(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功能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素材。

(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为汉字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三、中国画的发展

1.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鹳鱼石斧图》。

2.演变:

(1)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

(2)秦汉,门类丰富《夫妇饮宴图》。

(3)魏晋, 士大夫 画家活跃于画坛,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4)隋唐,绘画的高峰。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

(5)两宋, 风俗画 最大亮点,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

(6)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高,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写意画 。元朝的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的郑板桥《墨兰图》。

四、京剧的出现

1.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进京,形成“ 徽汉合流 ”,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 成熟 。

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

指点迷津:

(1)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

①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②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线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③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

(2)中国画的特点:

①以有书法性质的墨线来表现主要物体,强调线条的变化及内涵。

②不过于强调明暗,但追求笔墨的变化韵味。

③比例与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不追求西洋画的精确。

④画面留白,或让主题突出,或让意境更深远、空灵。

⑤因为材料的原因,以写神为主,不以写实为能。

⑥追求诗境与超然物外之美。

⑦完整的中国画,至少盖有印章。通常的中国画,有印章、题字等画外的内容。

课堂精讲精练

1.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辉煌繁盛的原因。

(1)唐代开放的社会、繁荣的经济,促进了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特别是科举“以诗取士”,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中外之间和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也是推动唐诗辉煌发展的原因。

(2)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另外,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构成了宋词辉煌的基本原因。

(3)明清政治、经济出现新的景象,社会剧变,为小说繁荣提供了沃土;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此外,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小说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俱进有契合性,因而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2010·重庆文综)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解析: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答案:D

变式训练:“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唐诗的繁荣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④话本的出现

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②③④

解析:唐代诗歌不属于通俗文学,故跟市民阶层的扩大无关,排除①,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儒学复兴运动中二程、朱熹等人吸取道教、佛教以及阴阳家的一些合理的思想成分而形成的,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故排除②。话本是说唱艺人的脚本,词是便于演唱的一种新文学体裁,都是适应市民生活需要。

答案:C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民族交往给各时期的文化打上了历史烙印,从而显现出各自的特色。

时期

时代特征

先秦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秦汉

西汉儒家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魏晋

反省汉末社会危机,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

时期

时代特征

唐代

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取士、盛世气象、文学艺术全面辉煌,产生了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宋元

宋代重文,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明清

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2010·安徽高考)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

答案:D

变式训练:(2010·海南单科)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

解析: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抒发个人情感。

答案:A

3.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是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艺人,称为优伶。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在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流传甚广。

京剧的产生: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汉剧相互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

右图所示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至今有着无穷魅力的瑰宝。下列关于京剧的确切表述正确的是()

A.源于昆曲和汉剧

B.京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C.形成于乾隆末期

D.同治、光绪年间日臻完善、成熟。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是京剧服装。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这时是京剧的孕育时期,而不是形成时期。道光年间“汉剧”进京与“徽班”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元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答案:D

变式训练: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10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行,中国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C.京剧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D.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答案:C

特别提示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2.甲骨文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最成熟的文字。对秦朝的“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不是隶书。

3.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前者是宋代时形成的,后者既可以作为文学形式,也可以作为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来看待。宋代绘画有两种形式,文人画和风俗画。因为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不断壮大,宋代文人画进入繁荣时期;而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风俗画兴起。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2第7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2第7单元

考点1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前自主学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强大军事攻势,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特点:兼有“ 战时 ”和“ 共产主义 ”两种特色。

(4)主要内容:实行 余粮收集 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 普遍义务 劳动制。

(5)评价:一方面,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损害了 农民 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诱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2)制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①农业: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②工业:解除了部分企业 国有化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 租让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 商品交换 。

④分配:废除 实物分配 制,实行按劳分配。

(4)评价: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向 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指点迷津: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

①1922年底, 苏联 成立;

②1924年,列宁逝世。

(2)内容:

①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优先发展 重工业 方针。

②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 和高度集中的 计划 经济。

③推行了农业 集体化 运动。

(3)评价:

①功绩:斯大林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 市场经济 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工业化 模式;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 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弊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 苏联解体 重要原因。

如何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条件”?

指点迷津:

①经济因素:苏联当时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②政治因素:过渡时期斗争激烈,外部环境险恶。

③思想文化因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迷信。

④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专断独行。

课堂精讲精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间1918~1921年1921~20世纪20年代末

目的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全面国有化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实行配给制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他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评价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把题干材料与选项对照,也许学生很容易做出选B的判断。但要讲清理由似乎不易。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选项与材料的相关性程度看,选B。另有一个捷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1917)——列宁格勒(1924)——圣彼得堡(1991),从同一个城市名称的变化出发可以迅速排除C、D。内战导致粮荒,粮荒引出余粮收集制,其目的是巩固困难重重的新生政权,故A排除。

答案:B

变式训练: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解析:本题立足于两种政策内容的比较,要注意选择不正确的。显然,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答案:D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它的历史作用?其在实践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政治上:

①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②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③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④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经济上: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⑤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历史作用:功绩:

①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②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③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⑤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弊端: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3)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2010江苏)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工业化的局限性的理解。第一小问不准确,因为苏联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第二小问优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局限:有明显的倾向性。

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变式训练: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冷战格局形成美苏对峙

C.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析:本题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A、B、D三项都发生在二战之后。

答案:C

特别提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被取消;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过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3第6单元单元总结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决

问题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民族

复兴

模式走欧美式的道路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大

理论

实践辛亥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思想精髓爱国主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夺取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作用推翻了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三个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前两个转变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后一个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始的。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道路和根本保证。

3.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

(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

(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为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热点关注

1.运用历史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不同的思想理论成果必定对现今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为镜,反省现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认识与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例如邓小平理论中改革开放的思想对中国走向国际社会,融入国际市场产生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对台湾问题、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原则指导。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是我们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由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鲜明的阶段特征,由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相关的史实较多,以及相应的理论专著较多,识记较困难,需分时期分别记忆。从党的创立到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十年对峙时期: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考点1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前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袁世凯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

(2)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等。

(3)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 。

(4)指导思想:民主和 科学 。(前期)

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 愚昧 与 专制 。

(2)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

(3)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4.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 启蒙 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①冲击了 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

②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消极影响:

①对 传统文化 的批判有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 民族文化 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犯绝对否定的错误)

②把一切 西方文化 都看做是进步的。(犯绝对肯定的错误)

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

指点迷津:①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②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③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与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主要原因: 十月革命 和 五四运动 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2.代表人物:李大钊是举起 社会主义 大旗的第一人,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传播的社团及刊物:北京创办了“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影响: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要性。

指点迷津:①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与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条件。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成为世界革命的潮流。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使得人们认识到其革命理论的价值。

⑤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课堂精讲精练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评价。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是新文学的典范。

评价:(1)进步性: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对封建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是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真理的组成部分,属旧民主主义范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主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酝酿和准备。

后期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

(2)局限性:

①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②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

(2010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解析:“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即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答案:D

变式训练: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

解析:“赛先生”的意思是“科学”,即指西方自然科学。

答案:C

2.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1)国际原因: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2)国内原因:

①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得以壮大。

②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③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屡次失败的教训。

影响:

(1)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09四川文综)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19年4月”、“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A、B项反映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态度变化,排除。D项须在1921年中共成立之后。

答案:C

变式训练: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提出革命纲领

解析: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答案:C

特别提示

1.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斗争的新阶段。

2.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子和儒学的不同态度。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而新文化运动中则提出打倒“孔家店”,主要是针对儒家思想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复辟帝制的理论基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0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