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变法导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变法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4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变法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________的重要时期。

2.表现

(1)经济上

①农业:________和______出现并逐步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②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③商业:邯郸、______、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2)政治上

①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封邑制局面需要打破。

(3)军事上:战争更加频繁,春秋以____________为主,战国以____________为主。

(4)文化上

①____________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②____________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国别主持者内容目的性质

春秋齐管仲①发展____________

②整顿和发展军备

③改革赋税制度,______________富国强兵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改革

鲁初税亩

战国魏李悝①发展农业生产,“____________”

②稳定经济,推行“________”

③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

楚吴起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______

②变相没收________的土地

③裁官、削俸、养兵和奖励军功

④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不利形势

(1)秦国偏居______,比中原各国都要落后。

(2)初步改革成效不大。

2.有利条件

(1)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2)____________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民风质朴,____________充斥。

3.历史机遇

(1)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力量削弱。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进行改革。

4.直接原因:商鞅来到秦国,受到________重用。

2、课堂识真

知识点一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出现新气象,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

①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②出现了邯郸、临淄等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③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 ④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春秋时期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相地而衰征”

C.生产力的提高D.井田制瓦解

知识点二 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4.春秋前期齐国的管仲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A.经济实力增强B.军事力量加强

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

5.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吴起镇的得名与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吴起相关,在吴起镇至今还有吴起的雕像(如图)。吴起改革的措施不可能包括()

A.强化“世卿世禄制”B.限制贵族的权力

C.奖励军功D.严禁私门请托

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知识点三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7.《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A.政治清明B.经济发达C.民风强悍D.矛盾重重

8.从地理位置分析,春秋时期秦国争霸中原的最大障碍是()

A.晋国B.齐国C.楚国D.宋国

3、课后见功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

请完成:

(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和孟子的用人标准。

(2)上述用人标准的提出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根源。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欲其法也,测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何访焉!”——《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谶焉。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对季康子主张的态度如何?

(2)简释材料二中“初税亩”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4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课前导学

一、1.大变革2.(1)①铁农具 牛耕 ③临淄 (2)①封建专制统治②世卿世禄 (3)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4)①私人讲学 ②法家学说

二、①农工商业 ③“相地而衰征” ①尽地力之教 ②平籴法 ①分封制 ②旧贵族

三、1.(1)关中2.(2)法家学说 (3)尚武精神4.秦孝公

2、课堂识真

1-8DACCAACA

3、课后见功

9.(1)墨子:选举贤能,根据才干来确定爵位、俸禄及其任免。孟子:根据国人的评价,并结合考察进行推举。

(2)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选贤任能成为时代的要求。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新兴地主阶级和广大自耕农要求进行上层领域的变革,解除封建束缚。

解析 回答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第(2)问,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选拔对诸侯国的重要性。回答第(3)问,要结合当时经济基础和上层领域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析。

5、拓展空间

10.(1)西周实行的井田制。反对按田亩多少征收田赋的办法。

(2)含义:“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原因:周王室衰微,吏治败坏;私田大量出现;为增强鲁国的实力。

(3)鲁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客观后果: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解析 第(1)问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回答。第(2)、(3)问考查“初税亩”实施的背景、含义、目的、后果,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作答。

延伸阅读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历史背景:新气象——春秋战国时期(必然性)

☆春秋战国概念:

①平王东迁,东周开始: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

②东周的分期:两个时期——春秋(前770—476奴隶制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前475—221封建制确立时期)

③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

·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封建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大发展:随着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表现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1、经济上(生产力的进步):大发展

①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兴修水利;农田施肥;开垦荒地。

②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

③商业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

2、政治上:大动荡

①(生产关系的变动):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A、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阶级关系变动;

B、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和自耕农阶级,要求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②上层建筑的变化

A、目的: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B、途径:变法与改革;

C、变革的内容: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取代世卿世碌制;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3、军事(战争的需要):大国争霸——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①春秋: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

②战国: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战争更加频繁。

4、文化(意识形态的推动):“百家争鸣”

①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私学兴盛(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学在官府是指奴隶主阶级垄断教育)。

②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

③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法家学说的主要主张: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以法治国

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李斯、韩非子等

“兵家和法家都重视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和战胜攻取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①原因: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国兼并战争迫使各诸侯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兵家思想产生于战争实践。②关系: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二、大变革: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高二历史知识点-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商鞅变法前)

备注:

①齐国“相地而衰征”:“衰”即等级次第;含义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用实物地租代替力役地租,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②鲁国初税亩(BC.594年):“履亩而税”含义是:按亩收税;实质是: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③“尽地力之教”: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

④“平籴法”:是李悝平抑粮价的措施,

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

其做法是: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上等歉收年卖上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中等歉收年卖出中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下等歉收年卖下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只有“民不散”,政权才能巩固,这就是“平籴法”的目的。

⑤《法经》: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

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及汉代的法律,都受到它的极大影响,它为历代封建法典所宗。

⑥战国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的原因:

A、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B、新兴地主势力壮大,要求通过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C、春秋时期的改革增加了国家收入,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但主要是改革经济基础,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战国改革由经济基础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2、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及其根本原因:

①同:

A、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②异:

A、目的:春秋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战国是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

B、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战国变法是在春秋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更加彻底。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政治,确立了封建制。

C、改革成效的不断深化:春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战国变法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D、性质:春秋是奴隶制改革;战国是封建制改革。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改革必要性

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称霸西戎:但没有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

秦国地理位置位于西部;秦穆公称霸西戎,步入春秋强国之列;但与东方诸侯相比,秦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

②秦献公改革(BC4初):

A、内容: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制定户籍制度

B、结果:没有改革落后的整体面貌

2、改革可能性(商鞅变法的具体背景)

①秦国面临的有利条件:A、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B、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发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C、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主要介绍了秦国质朴、强悍、尚武的民风。急公斗勇的民风士气,只要有合理严格的制度约束,就能凝聚成统一的意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②历史机遇

A、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B、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抓住历史机遇)

A、诸侯卑秦,秦孝公决心发奋图强、实现富国强兵;B、商鞅至秦,辅佐秦孝公变法。

戊戌变法导学案


戊戌变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1、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2、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巩固:

一、戊戌变法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百日维新

(1)原因:诱因:

(2)具体准备:

A、1898年康有为上书

(因,成为了)

B、1894、4,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宗旨:、、。

(3)开始标志:1898、6、11光绪帝颁布诏书

(4)、主要内容

内容作用局限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取消旗人特权,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文教废八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准许设立报馆学会;设译书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有利于的传播

军事按西法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二、戊戌变法的结果——以为标志,宣告了失败

1、新政危机四伏

(1)遭到许多读书人反对

(2)强迫光绪颁布三条上谕,慈禧实际控制了权,做好了扑灭新政的准备

(3)“”事件使矛盾冲突白热化

(4)慈禧与荣禄密谋;维新派求助在华列强,争取袁世凯

2、戊戌政变:9月21日,_____________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搜捕维新派。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人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新政内容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保留外,其余尽数废除。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主观:(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软弱,这是根本原因。

(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

(3)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客观:(1)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变法触犯了顽固派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

(2)袁世凯暗中告密,出卖了维新派。

(3)变法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各省官员阳奉阴违。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维新遗产

1、具备新意识的近代形成;

2、国家的新政策,等自由,的风行,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各种、的创办,使文教事业发展;

4、近代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城市,使人们的认知空间扩大;

5、、等运动风起云涌,引领时代新风。

6、维新运动开创了,这是它贡献给时代,

也是它留给后人的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戊戌变法的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运动,也是一次运动。

2、爱国性:以为目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

3、进步性:要求,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进步的。

4、启蒙性:形成近代第一次,促使中国出现了新气象、新文教、新风气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情景模拟:结合课文P108的变法诏书分析:

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合作探究二:材料十: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问题10:结合变法内容和材料十分析,新政未涉及维新派起初提出的哪些主张?主要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难点分析:戊戌变法的特点。

合作探究四:材料十一: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问题11:那么,光绪皇帝属于不属于维新派呢?

合作探究五:无力回天

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位的献身精神?

材料十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1898年11月25日)

问题13:材料中反映维新派变法时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维新派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无固定答案)

当堂检测:

1、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极大的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贺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

问:根据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A.保国会的成立B.公车上书C.颁布变法法令 D.强学会成立

2.1895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中国自强之学”,参加学会的有:

①维新派②地主阶级开明人士③洋务派④传教士⑤革命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3.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其宗旨不包括

A.保国B.保民C.保种D.保教

4.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有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

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6.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这行立宪制度

C.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7.百日维新的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守旧势力的是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C.裁撤冗员,澄清吏治D.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8.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B.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9.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B.促进了思想启蒙

C.推动了政治改革运动D.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

10.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解放

课后巩固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对此应如何评价?(2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其依据是什么?(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3分)

11-15BADAD16-20DCBBD

答案:1、(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3分)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

(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2分)

(3)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4分)

答案:变法过程:急于求成;内容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材料13答案: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11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起用王安石

原因:①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和的关系,发展生产。

措施:,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政府的收入增加;,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按民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三)强兵之法

目的:;

措施:,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官马由农户保养;,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2、课堂识真

1.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2.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了科举制度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4.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的是()

A.租庸调制B.市易法C.青苗法D.两税法

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①背景②改革措施③性质④结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⑶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第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课前导学略

2、课堂识真

1-8BBABDABB3、课后见功

9.答案:

⑴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⑵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5、拓展空间

10.答案:

⑴粮食价格过低。

⑵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⑶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商鞅变法》学案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经济: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冶铸业、纺织业等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立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军事:战争频繁战国时期,群雄角逐。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文化:百家争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国别主持内容影响春秋齐国桓公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鲁国前594“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魏文候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楚悼王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背景大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秦国背景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思想法家理论宗旨富国强兵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内容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特点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死因:1、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2、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成功: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成功的原因:1、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3、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4、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5、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6、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7、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作用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局限表现: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70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