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4维护和平的尝试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主要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探究一: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特别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2)1922与德缔结《拉巴洛条约》
3、影响:初步打破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内容:《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
3、作用:
(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3、作用:
积极: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后世影响)
消极:①对侵略者更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疑难解析
1、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①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②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③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以发展促进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
2、维护和平尝试失败的原因?
①凡—华体系的隐
②国际联盟的“大国一致”原则
③非战公约的保留条款
④大国强权的烙印
⑤各国利益的冲突
⑥文明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
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基础金题
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
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下列对国际联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它的出现反映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
C.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大国一致”
D.它未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3、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4、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九国公约》D.《非战公约》
5、下列关于《拉巴洛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6、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洛迦诺公约》C.《拉巴洛条约》D.《非战公约》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国在力量和资源上已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领袖之一。
——布鲁斯特.C.瓦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的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苏美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我仍然深信一个真正的联合国是弥合这个四分五裂世界的唯一答案。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真实目的。
(2)据材料二、三,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从材料二、三中看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存在哪些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4)材料四传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为达到这个目的,联合国已经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如果要进一步改进联合国的工作,你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
答案:
(1)目的:依仗美国的经济优势,向世界各地扩展势力,取得在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
(2)分析基本正确。
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持和平的作用。比较客观地辩证地指出联合国成立后的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问题:在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4)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维和行动;推动裁军和控制军备;维护人权和非殖民化等三个方面的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联合国机构改革。(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史上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
中东地区纷争的国家错综复杂,教师教学时要尽量借用中东地区的示意图指示学生掌握好地理位置,从中理清这些国家的厉害关系。如教师可以准备三幅地图,第一幅是世界全图,指出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可以从欧洲的角度解释“中东”一词的由来。第二幅图是中东地区图,包括教材上的各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各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第三幅图是巴勒斯坦地区图,可以把耶路撒冷的城区图附在上面,让学生了解巴以关系的具体情况。这三幅地图从面到点,层层递进,逐渐放大;特别是后两幅,在本课和下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
教师解说:他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1959年,他组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69年,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28日,他蝉联总统。他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为此,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国际政坛风云人物亚西尔阿拉法特。几十年刀光剑影,他每每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被人称为“不死鸟”。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贝尔西军医院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唁电中说:阿拉法特的逝世,不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问:阿拉法特为什么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呢?他所在中东地区曾经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中东概况和纷争的由来:
1、地理概念与特点:
(1)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具体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①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②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③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而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2)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2、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
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中东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许多民族曾在这里居留和繁衍,发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传说耶稣死后3天从墓中复活,40天后升天)。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中东所产石油百分之90以上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
石油首先是中东产油国致富的源泉,也是中东国家纷争的诱因,同时也是西方大国插足、争夺的利益所在。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美国支持以色列原因之一就是石油利益所驱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捞取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
4、“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1897年8月,以T.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决定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攫取巴勒斯坦,进而控制中东地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实即犹太国。
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5、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
1922年国际联盟把巴勒斯坦交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际上,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的是殖民统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改变巴勒斯坦地区政治和民族地图提供了契机。大批犹太人乘势迁回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争夺土地,与英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巴勒斯坦问题日益复杂,英国政府左右为难,于是在1947年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同时进一步控制在海湾地区陆续发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持犹太人建立独立国家。苏联认为,要打破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促使英军撤出巴勒斯坦,支持在这里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进行表决时,美国和苏联都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方案,该方案即联大181号决议,由与会各国以2/3多数拥护获得通过。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决议规定,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占56%)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小结:中东纷争的缘由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同一祖先,两个民族,导致犹太人三次流散世界各地),又有宗教原因(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的圣地,也就成为是非之地),还有战略原因(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石油资源丰富),再加上大国的插足,使得中东问题国际化、复杂化。
二、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又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1、战争的爆发:
(1)原因:①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犹太国占有了巴勒斯坦56%的土地,而当时犹太居民只占当地总人口的31%;相应地,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却只有40%。决议通过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仅占有着6%的土地,这就是说,当地的阿拉伯人还要把自己世代居住的一部分土地让给犹太人,势必造成对当地阿拉伯人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对其他权利的损害,仅此一点就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当时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联合国的分治决议,认为犹太人离开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于此已近1300年,怎么能让出家园(事实上有规定,一个民族离开故土50年,这块土地就不属于他们了,因此以色列方面所说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巴勒斯坦就是其领土完全不成立,这只是其野蛮掠夺的一个借口),况且犹太人的苦难并非阿拉伯人造成,不能以牺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让犹太人复国。当时的沙特国王曾说:“谁迫害犹太人,就从谁的领土上划出一块给犹太人”。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
②西方大国的插足与支持以色列。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
美国之所以支持以色列,其中有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第一,石油。人间利益的争夺,于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为一种“速率”优势的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的发明使“速率”与石油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石油这种基本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的真正发达,成为支撑西方经济的命脉。但是,除了美国的石油蕴藏相对丰富外,其他西方国家都非常缺乏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飞速的经济增长,大多考虑给予原殖民地人民以独立的国家地位,换取在经济上继续剥削和掠夺。所以中东对于西方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海湾战争就是美国利用西方国家策动组成反伊拉克联盟,控制海湾石油,也同时使欧洲国家能够得到利益。以色列对于美国,就是位于中东的一块垫脚石。以色列在中东阿拉伯世界中成为一个犹太的异族异教,使它无法摆脱阿拉伯人以战争方式进行各种性质的报复,美国则能更好地通过控制以色列的政治走向,以影响中东局势并从中获利。
第二,犹太人在美国商界、政界的巨大影响力。由于历史上犹太民族长期流散,寄人篱下,所以犹太人只能靠比别的民族更高的知识水平及职业技能方可同其他民族进行不平等的竞争。所以在许多国家,犹太人所占比例虽小,但在知识界、文化界、科技界却占据重要地位。这点在美国尤其显著,犹太人在美国的政界呼风唤雨,基础在于他们在商业金融方面的成功所奠定的雄厚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犹太人至多占美国人口的2%~3%,却已掌握美国钢铁工业的25%,皮毛工业的90%,粮食加工业的60%,餐饮、娱乐的50%以及电影业的40%,当然,这些都建立在一段艰难辛酸的历程上。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屠杀600万欧洲犹太人的真相公诸于世后,犹太复国主义成为犹太世界的唯一政治口号。众所周知,美国的总统选举需要大量资金,而犹太人能为美国总统选举的两党竞选人提供巨额资金和至关重要的选票。为了获得犹太人的捐款和选票,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竞相表现出亲以亲犹姿态。他们当选后,也大多采取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为了战略、经济利益,美国和西方国家先后采用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分化阿拉伯抗击以色列的联合阵线。在几次中东战争中,由于内部不协调,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先后在与以色列的直接对抗中败下阵来。
总体来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要点是:改造伊斯兰社会(镇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和“民主”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阿拉伯国家);扶植亲美政权;控制石油资源;调节巴以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
(2)爆发: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军←→阿拉伯联军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即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实力: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
阿拉伯参战方的动机:约旦的首要目的就是希望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即“东巴勒斯坦”)并入约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约旦国王甚至和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有过接触。当时的约旦和伊拉克的王室有血亲关系,所以伊拉克坚定地站在约旦一边。自视为阿拉伯世界领导人的埃及,并不把占领一小块领土作为最主要的考虑,幅员辽阔的埃及无需巴勒斯坦的土地。它的目的首先是要控制巴勒斯坦政府,避免约旦成为巴勒斯坦的新主人。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联盟内部出现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缺乏配合的局面,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造成阿拉伯一方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兄弟。
2、战争经过:(说明:这一部分内容不是主要的,教师只要略作说明即可,不必深化)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在阿拉伯联军凌厉攻势下,以色列军节节败退,只得向联合国发出停战谈判。以色列趁机扩军调整,并在短时间内扩军至6~10万,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而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名为“十天进攻”,占领卢德和腊姆拉城,北线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通过“约夫”战役,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通过“希拉姆”战役,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3、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1)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根据停战协议,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耶路撒冷城的西部地区、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约旦河西岸边缘地带、加沙地带的大部分),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约旦兼并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部地区,接受了那里定居的40万阿拉伯居民和20万逃到那里的难民。不过,约旦的兼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这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约旦于1988年正式放弃了对这部分领土的权利。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的一小部分领土,与约旦不同,埃及并没有对所占领土提出主权要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结束了对加沙的占领。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阿以比较表
有关国家项目埃及等国以色列
军事力量开始时占优势开始处于劣势,但紧急动员,迅速壮大力量
指挥和战术没有统一指挥,缺乏配合,各自为战能够集中、统一使用力量,战术灵活机动,各个击破敌人
外交阿拉伯各国存在分歧,外交行动不一致有联合国决议支持,得到国际社会一定程度同情
(2)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
1、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为开凿运河曾付出了12万民工的生命和800万英镑的代价。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0月24日,英法以三国签署条约,决定对埃及共同采取军事行动。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2、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4.5万人军队,分四路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仅用几个小时便占领了半岛大部领土。
10月30日,英法向埃及提出最后通牒,以保护运河为名,要求埃及同意让英军占领塞得港、苏伊士等地。埃及拒绝了英法的最后通牒。10月31日,英法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开罗近郊等目标。第二次中东战争全面展开。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然后,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
11月2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各方立即停火。5日,联大又通过决议,决定立即成立联合国紧急部队派往中东地区。在各方压力下,11月6日,英法以接受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色列也撤出了军队。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埃及,负责维持有关地区的稳定。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3、美苏对战争的态度:
美国对英法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未与自己协商极为不满,因此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艾森豪威尔总统致电英法领导人,要求撤销最后通牒。美国还在联合国提出提案,要求各方立即实现停火。
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视其为打击西方在中东势力的绝好机会。随着战局的进展,看到美国明确反对英法行动后,苏联采取了积极介入政策,甚至向英法进行了武力威胁。1956年11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在给英法以三国领导人的信中说:“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还说:“我们有决心使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的和平。”赫鲁晓夫还指示苏联驻三国大使向对方做出口头警告:“苏联不想开玩笑,导弹已经进入阵地,随时可以发射。”这是非常明白的核威胁了。同时,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但是美苏两国各自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又是对立的。它们都是要限制对方,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同意和苏联一起采取军事行动,并坚决反对苏联对英法进行核打击。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美国总统下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这表明,美苏两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问题上,只是有一定的利益交叉点,它们可以进行有限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消除危机和结束战争是有益的。但它们的战略目标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4、战争的影响:
(1)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
(2)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3)对国际:联合国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对美国:保全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
(5)对苏联:加深了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两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与旧人教相比,除巴以分治和纳赛尔建立埃及共和国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外,其余的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尤以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考的知识点。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造成中东地区情况复杂的有诸多因素:主要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统治过此地、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领土纠纷以及殖民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是阿以之间的矛盾,一是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的归属展开,后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而引发的。但战争没有解决矛盾,大国的卷入使矛盾更为复杂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主要是第二种矛盾促成的。埃及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对苏伊士运河资源的有效掌握,以武力方式对英法殖民统治进行了清算,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英法无力再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原有影响,美苏等国借助战争填补了英法留下的“真空”,客观上又使第二个矛盾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范围也有所扩大。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答案提示: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英法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国际社会和英法两国舆论都不站在英法一边。美国取代英法,插手中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埃及的利益,最终会为埃及和世界人民识破。
⊙本课测评:
1、简述第一次中东战争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及这次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前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占优,掌握主动权;但它们有分歧,行动不一致,分散了力量;以色列力量较弱,处于被动。后一阶段,以色列增强了力量,战术运用得当,占据了主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
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造成了新的领土问题和难民问题,给中东地区埋下了新的隐患。
2、简述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答案提示:起因:埃及收归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触及了英法的利益,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它们联合以色列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殖民残余,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美苏开始“填补真空”。
⊙学习延伸:
答案(略)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专题六二、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
对比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探讨他们的科学发现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和整理牛顿、爱因斯坦的小故事,培养从历史资料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能够从细微处看出作为科学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的科学创新、爱因斯坦突破牛顿的物理学理论框架等史实,认识到科学发展永无止境,培养怀疑精神、探索意识和创新的勇气。
通过爱因斯坦反对战争、致力于和平事业的事实,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双重作用,增强合理利用科技的意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主题,和平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牛顿、爱因斯坦成长的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对科学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牛顿: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牛顿的生平、科学发现的时代背景、历程及主要成就。应注意结合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和社会背景来认识牛顿科学发现的划时代意义。换言之,就是真正理解为什么牛顿的科学发现会被称为是宇宙定律的发现。
1、时代背景:变革的时代
1642年1月诞生
牛顿所处的时代,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科学巨匠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以及笛卡尔等先后驰名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近代科学与文学艺术、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汇合在一起。当时,欧洲的科学成就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天文学有开普勒三大定律和笛卡尔的以太理论,数学有代数、三角、几何以及笛卡尔的把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解析几何,力学有阿基米得静力学和伽利略动力学,主要是落体运动规律,另外还有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的光学知识,因此牛顿曾谦逊地说“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是,这些科学成就虽然耀眼,却又头绪纷繁,真伪杂陈,它需要科学巨匠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艰巨的归纳和融会贯通
2、少年牛顿,好学善思
1642年,牛顿诞生在英格兰的—个自耕农家庭里。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却喜欢读书、沉思、做科学小实验,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迫于生活,牛顿的母亲让他停学务农,但是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终于,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他上大学读书。
3、大学生活,得遇恩师
1661年,牛顿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得到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巴罗的赏识和指导,逐步被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1665年牛顿毕业那年夏天,伦敦发生严重的鼠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离开剑桥,回家乡待了18个月。
这18个月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时代,牛顿—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这短短一年半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传说他看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这一时期,牛顿认真领会了前代科学家的思路,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步,要从事实出发,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提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依存关系;第二步,找到推理方法,主要是数学工具;第三步,把推导结果与事实印证。牛顿很快就创设出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反映瞬时变量关系,他还继承笛卡尔把地球的力学应用于天体现象的想法来探索行星椭圆轨道问题。
4、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1665—1666年:黄金时代
(1)创立天体力学
物理学方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从而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成为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振子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涨潮落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此,—个崭新的天文学分支——天体力学诞生了。在200多年中,再也没有人补充任何本质上的东西。直到20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出现,才使力学范畴扩大。
1)内容: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
2)意义:
a形成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
b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c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2)数学方面: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开辟数学新纪元。
(3)光学方面: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5、政治地位的提高
1689年,牛顿当选为英国国会中的大学代表。1696年,牛顿就任造币局副局长,致力于货币改革工作。1699年担任造币局局长。1703年,牛顿被推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1704年,牛顿《光学》一书问世,此书的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弯曲和颜色的论述”,书中总结了牛顿对光学的研究成果。1705年,英国女王授予牛顿爵士头衔,以表达对科学家的推崇。晚年的牛顿把兴趣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的研究。
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伦敦逝世,后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6、牛顿的地位和贡献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是16、17世纪科学先驱成果的集大成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把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概况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在科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学方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从而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成为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数学方面: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开辟数学新纪元。
光学方面: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思考: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我有一点微波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惟有勤奋而已。”他还:“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牛顿为什么能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提示:①牛顿自身的因素: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行“归纳——演绎”法;②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为其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思考:牛顿晚年迷恋和钻研宗教和神秘思想,写下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牛顿晚年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个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由于过度疲劳及与同行间的竞争,影响了牛顿的情绪和心境,他患上严重的忧郁症。②认识的局限性方面:大千世界的奥妙无穷无尽,在当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认识总是相对的。③时代的局限性方面: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再伟大的的科学家也会受到其影响。
爱因斯坦:追寻空间和时间的本质
一、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5年到瑞士,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00年毕业。1902——190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创立狭义相对论。加入瑞士国籍。191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10月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1955年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1、童年时代
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四岁还不会说话;行为迟钝,他说话所用的时间比起别的孩子要多得多。
五岁时一次生病,父亲送他一个指南針,他发觉指針无论如何只会向着同一个方向,令他开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小时候不愿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总喜欢一个人玩,并且老是陷在沉思之中,如痴如呆。
2、中小学时代
六岁时他进入了国民学校,是一个十分沉静的孩子,喜欢玩一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例如用纸片搭房子。
十岁进入中学,学业也不突出,除了数学很好以外,其他功课都不怎么样,尤其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他对古典语言毫无兴趣。
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1)少年时代的选择:
当时的德国学校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开始时爱因斯坦非常认真,但当他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后,认识到宗教里有许多故事是不真实的。12岁时他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并对所有权威和社会环境中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并发展成一种自由的思想。爱因斯坦发现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自然世界,它离开人类独立存在,就象一个永恒的谜。他看到,许多他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时,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于是,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选择了科学事业,希望掌握这个自然世界的奥秘,而一旦选择了这一道路,就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从来没有后悔过。
(2)早年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比较孤独,不喜欢说话。学校的运动,他不会参与。他很讨厌上学,经常装病缺席。在上课时,经常神游四方,思考一切他喜欢的问题。他甚至与老师争执,还被老师教训说:“你(爱因斯坦)的出席破坏了全班对我的尊敬。”最后因此而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之所以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德国当时那种混合了威权主义和百科全书式的填鸭教育。他后來写道:“现代教育事业竟然没有扼杀了研究的好奇心,真是一项奇迹。因为这脆弱的小树苗需要鼓励和自由,否则它将枯萎。主张规范和责任感能引发观察和研究乐趣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一只再健康的驯兽如果不断地用鞭子威胁它,逼它在不饿时进食,它也会丧失胃口。”
(2)自学能力强
爱因斯坦没有因不上学而减少学习知识的机会。他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几何、数学,以致哲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钻研大量要读的书籍。他经常和叔叔研究有关数学的理论。在当时,他的家人对爱因斯坦的智慧和消化力,感到吃惊。
3、大学时代(1895年他放弃了德国国籍)
1896年,爱因斯坦正式成为一个无国籍的人,并考进了联邦工业大学。大学期间,爱因斯坦迷上了物理学,一方面,他阅读了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基尔霍夫、赫兹等人的著作,钻研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马赫的力学,并经常去理论物理学教授的家中请教。另一方面,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去物理实验室去做实验,迷恋于直接观察和测量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他仍然不是“好学生”:曾被数学教授称为“懒狗”,曾因做实验出事故受到处分,还曾被物理教授认为不适宜学物理而应当改行。大学毕业时几位同窗好友都留校当了助教,他却因得不到教授们的赏识而遭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命运。这种种亲身经历,使爱因斯坦对教育的总体印象一直不佳。正因为如此,成名后的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
“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二、主要贡献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因为大学里老师都不大看得起他,不愿意把他留下来做助教,他几次去请求,人家也不要他,他甚至于有几次几乎要失业了,几次在中学里面求职,最后在专利局里面找到一个职位,他每个星期要在专利局工作大概40多个小时。在专利局工作的九年时间成为爱因斯坦—生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他发表了约30篇科学论文,其中以1905年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在三个方面同时并进,为现代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他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得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重性本质,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二、证明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三、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1)光量子假说:1905年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狭义相对论(1905年提出)
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即固定不变的)。爱因斯坦指出,随着物体(观察者所见到的)线性运动速度的加快,时间会变慢。使用同步原子钟已证实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将一个钟表留在地面上,而携带另一个以很快速度移动(如在喷气式飞机上),随后进行比较,静止的钟表总比另一个稍微快一点。
什么是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例子:一卷录音带,如果在地面上播放需要一个小时;在快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播放,宇宙飞船里的人测定也是一个小时。但是由地面上的人员,来测定在宇宙飞船中播放的时间呢?根据牛顿的理论,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也是一小时;但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应该是一个多小时,因为时间是相对的,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相对论,后来称作狭义相对论,以光速永不改变、相对性原则来推论,得到“时间”会因速度快慢而改变的结论。
(3)广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他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他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
(4)质能关系式
(5)关注和平
爱因斯坦在一战时就参加了仅有4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一战后又因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而奔走,却被反犹主义者列入谋杀的黑名单中。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迫害犹太人,这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访问,为逃避希特勒的悬赏暗杀,他定居在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高等学术研究所的教授。因为担心德国纳粹政府抢先造出原子弹,为维护世界和平,1939年,爱因斯坦应美国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的请求,写信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集合科学界的力量,发展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科学改变世界
本目可以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及科技与我们的生活三个方面来认识。
1.科学发展永无止境
19世纪,近代科学获得了极大发展。在物理学领域,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统一了声学、光学、电磁学和热学,有效地解释着小到超显微粒子,大到宇宙天体的物理世界。海王星的发现显示了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光学、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殿堂”。因为牛顿的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这两大理论已经能够解释物质世界中物体的运动、热、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于是很多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理学的各种基本问题在原则和理论上者匡得到了解决,取得了终极的形式,物理学遗留下来的工作只是精度的测定问题,即解决小数点以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一时出现了物理学的“顶峰论”。
但是,大量新现象的出现却与近代物理学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物理科学内部发生了危机,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确定了质量、动量、惯性和力的基本概念,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从哲学角度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彼此没有联系,和物质运动没有关系。但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算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个速度和光源本身的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光速不变。而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坐标系的。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以火车为坐标系,人的速度是零;以地球作为坐标系,人的速度就等于火车的运行速度。为什么会有和坐标系没有关系的不变光速呢?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的革命者,他的狭义相对论为此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空间和时间随物质运动而变化,质量随运动而变化,质量和能量互相转化。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不可能单独发生变化,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又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这种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他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实现了物理学上的飞跃,这让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同时,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科学无止境!
2.科技的双重性
爱因斯坦曾在1939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罗斯福总统,德国可能在制造原子弹,并提出美国也应该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爱因斯坦为何会有前后态度的变化?
提议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拯救人类,若让德国先研制成功,那正义力量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陷入可怕的灾难之中,研制原子弹已成为必须。
当美军投放原子弹后,瞬时间许多生命灰飞烟灭,这让他感到恐惧,担心核武器会被滥用,人类走向毁灭。和平什么时候能到来?
爱因斯坦想依靠原子弹战胜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但原子弹完成它的这个使命后,它本身又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因素。
由此延伸出科学的双重性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力量,也可以是毁灭人类的力量。今天科学技术的威力不得不让我们关注科技的利用问题和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合理利用科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3.以同学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当今科技为例,来探讨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说明:
①人类生活的面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如让同学列举:家用电器产品,像洗衣机、电视机等,已步入平常百姓家;家居中的室内装饰、高档卫生间设施和电话等,也不再是少数富人的专用品;在文化娱乐方面,电影、电视、音乐、戏曲等人们熟悉的娱乐形式,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先进和吸引人。
②世界各国在政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适应性变化。政治的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权力结构的分离和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加深与扩大。
③新技术革命使经济活动进—步国际化。由于电脑、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间科技、信息交流和专利产品的买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世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任何—个国家都无法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生存与发展。战后经济的地区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④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使更多的人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领域内解放出来,有可能把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投入到非物质生产资料的部门和领域,如商业、金融、信息和服务行业等。1990年,美国第三产业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1.02%,英国为64.8%,日本为61.1%,苏联为38.4%。
⑤新技术革命促进了许多新兴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核能、化工、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发展迅猛。
⑥科学技术在当代的巨大进步,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它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头等重要因素,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文教、资源、人的素质和社会凝聚力等要素,其中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根基,成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因素。
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人能掌握科学技术,这种需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使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57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