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石油武器”的运用;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拉宾被刺;1998年的临时和平协议。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也要认识到能源结构变化使中东成为争夺焦点以及带来的“石油武器”影响。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以耶路撒冷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形成,同时对阿拉伯各国取得一定胜利的内因外因进行综合分析。

3、历史比较: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与前两次中东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靠战争一种方式解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2、巴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充分认识巴以之间战争与和平关系中的复杂因素,了解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艰巨性。

3、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中东各国为和平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进行的努力、收到的成果和遇到的阻力与困难。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等殖民势力退出中东,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再次上升为这个地区的主要矛盾。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奉行的宗旨和展开的活动,使以色列深感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准备并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助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使阿以之间矛盾扩大。为了雪耻和收复失地,阿拉伯各国积极备战,并于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几次战争都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反而给双方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这使交战各方都认识到,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解决矛盾。埃及和以色列率先实现了和解和建交,启动了和平进程。巴以之间也开始了谈判并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和平进程并不平坦,一些问题如巴勒斯坦归属问题、土地问题等远没有解决,为推动和平进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拉宾甚至遭到刺杀,都说明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

★教学过程及要点:M.JAB88.Com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两幅图片:

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一一“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5年9月24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27%的地域,从而出现了一个巴勒斯坦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拉宾因此和阿拉法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拉宾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5岁。

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率领埃及人民赢得了十月战争;他是一位和平的使者,是他首倡与以色列和谈,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失地;他是一位外交的能手,是他打破了美苏在中东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僵局。1978年他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他遇刺身亡。他就是被称之为“中东雄鹰”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教师:这两位人物都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世人的敬仰,但都被极端分子暗杀。他俩因何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何又被极端分子刺杀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战争的起因:

(1)阿以矛盾的新发展:

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它在巴以冲突中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兄弟。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次日,埃及政府就派兵一万参加阿拉伯部队共同进攻新生的蕞尔小国以色列。这场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24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时,它占领着原本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加沙地带。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以色列伙同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才极不情愿地于1957年3月撤出。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敌意和仇恨与日俱增。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领导者的地位得到巩固。纳赛尔对在战争中没有完全实现埃及的作战目标心有不甘。联合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各国共同行动一直是埃及的愿望。其中,叙利亚又是最主要的联合对象。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叙利亚原领导人对埃及存有戒心,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同时对埃及联合抗以的要求响应不很积极。1966年2月,叙利亚内部发生政变,军人出任总理和国防部长,执掌了政府要害部门,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上态度趋于强硬。同年11月,埃叙缔结了《共同防御协定》。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紧张起来,边境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

1967年4月,以色列击落了6架叙利亚飞机,埃及立即根据《共同防御协定》,采取了威慑以色列的三项措施:紧急增派埃及军队前往西奈半岛;要求驻扎在西奈半岛的大约3400名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宣称“基本目标将是摧毁以色列”、“完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都让以色列感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时期,以色列国内政治、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机会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所以,以色列总理宣称,埃及的行动等于是“一场武装进攻”,立即下令全国动员。同年6月1日,以色列内阁改组,强硬派代表摩西达扬出任国防部长。战争一触即发。

②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也被以色列视为心腹之患。巴勒斯坦人在战争中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斗争意识。各种反以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1957年8月,在曾任开罗巴勒斯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在科威特成立一个秘密小组。两年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按阿拉伯语该组织名称的字首逆序拼读,简称“法塔赫”。1964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22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届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在巴勒斯坦解放军中,80%的军事干部来自“法塔赫”。1965年至1967年间,“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了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威胁。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塔赫”掀起新一轮武装斗争高潮,声望日盛。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大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有33人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本人则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20世纪中期,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日益成为大国争夺的热点。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这个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但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来,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在中东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先后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缔结经济和军事援助协定,基本控制了向这些国家供应武器的优先权。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加紧推行孤立苏联“盟友”埃及等国,同时大力扶植以色列,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全面供应新式武器。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美国向以提供了3亿美元的援助,仅战争爆发前的三个月,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向以色列空军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积极扩军,到1965年,正规军已达7万人,预备役士兵20万人,各种飞机近500架,坦克2000余辆,舰艇55艘。

为了发动战争,以色列制造假情报,诱使埃及等国首先进攻。它故意泄漏这样的“绝密情报”,说以色列准备大举进攻叙利亚。苏联截获这一“情报”后,立即转告了纳赛尔,纳赛尔马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西奈半岛等地区,封锁亚喀巴湾。叙利亚也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这样,以色列获得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苏联担心埃及等国的行动会引起大规模战争,更担心卷入同美国的直接冲突,一方面要求埃及“克制”,一方面和美国接触,建议两国分别约束自己的支持的国家。美国阳奉阴违,苏联则要求埃及等国“不要首先开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主张通过国际外交活动处理危机。埃及等国因此放松了警惕,甚至解除了前线部队的最高戒备状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加之,美苏插足中东事务,激化了阿以矛盾,最终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2、战争爆发与经过:

(1)以军的“闪电”空袭:1967年6月5日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

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以色列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2)以军六天横扫三国: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三国共有2万官兵阵亡,近4万人受伤,6500人被俘,50万阿拉伯人成为新的难民。三国共损失了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以及70%的重型装备,仅埃及一国就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而以色列只阵亡了900名官兵、伤4500人,损失了20架飞机、60辆坦克。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以色列占有的土地面积,从2.08万平方公里突增到10.24万平方公里,并且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在交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3)联合国叫停:

在六天战斗中,美苏首脑使用“热线”达20多次,互相摸底,共同镇压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一再保证,要和埃及“站在一起,并将不允许任何国家进行干预”。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害怕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背弃了自己的诺言,袖手旁观。当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要求苏联给予补充时,苏联则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

在联合国,1967年6月7日,当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后,美苏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炮制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这个决议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公然袒护已经占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的以色列侵略者。后来,由于苏联软硬兼施,施加压力,阿拉伯国家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解决阿、以冲突的办法,会上,通过了英国提出的一项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①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②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极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

二、“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这次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

1、战争的原因: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乃至苏伊士运河的停火线,并且从叙利亚那里攻占了大约一半的戈兰高地。

阿拉伯国家一直想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积极准备。1970年,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宣布未来一年是埃及的加强备战,用武力收复失地的决定性一年。萨达特于1972年公开宣称埃及将会和以色列开战,并说埃及已经准备好“牺牲1百万名士兵”。1972年底以来,萨达特专注于建军备战,从苏联那里取得了MiG-23战机、SA-6防空飞弹、RPG-7反坦克榴弹、T-62坦克,尤其是AT-3反坦克飞弹,并且改良了军事战术。在六日战争中造成军事失败的无能将领被有才能者取代。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超级大国的介入也是影响两场战争结果的主要因素。苏联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埃及军事上的弱点,美国与盟国支持以色列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而苏联则只在相当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埃及防卫性的武器。苏联认为萨达特不会有机会赢得战争,他们警告萨达特,任何跨越苏伊士运河的行动都会由于以色列严密的防御而死伤惨重。苏联当时正致力于缓和政策,因此极不乐见中东出现不稳定的情势。在1973年6月与尼克松的会面中,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建议以色列应该撤回1967年的边界,勃列日涅夫称如果以色列不这样做,“苏联将很难维持目前的和平状态”,暗示了当时苏联对萨达特发动战争的意图已经无能为力。

2、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双方停火。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3、战争的结果:双方损失惨重,埃叙取得部分成果,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缓冲区。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四次中东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苏伊士运河以西,埃及控制了运河以东的地带,联合国派维持和平部队驻扎在埃、以控制线之间的缓冲地带。1974年5月29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部分地区,在戈兰高地叙、以双方的军事控制线之间设置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的缓冲区。

4、战争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成为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

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击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国家对石油进口国采取分别对待的策略,根据其对这场战争的不同态度,将它们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凡是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或断绝外交关系或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的国家,划为友好一类,可以获得减产前的供应数量。凡是积极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对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事业的国家,则被划为不友好一类,停止对它们的石油供应,对中立国家,适当限制对它们的石油供应。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四次中东战争概况表

次别时间原因发起国与参与国结果影响

第一次1948.5以色列的成立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阿拉伯国家失败①长期的战争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第二次1956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纠合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英法撤出,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

第三次1967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疆冲突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发起进攻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第四次1973收复失地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埃及、叙利亚夺回部分土地

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实现和解并建交:1979年和解;1980年建交。

在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一直是战争主要参加国之一,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首当其冲。双方不仅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而且在军备竞争中也是你追我赶。这都给双方的经济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消耗战”,埃以两军隔着苏伊士运河相互炮击对方的军事目标,彼此空袭轰炸,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军队仍处于敌对状态,埃及不得不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3维持军队开支,这使埃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1976年经济状况不佳的埃及已经举借外债总计120亿美元。埃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以色列也同样认识到,战争并不能最终解决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以色列国家和民族的正常发展。战争的消耗也使以色列深感经济财政的捉襟见肘。长期的战争和紧张环境,使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人民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厌战情绪。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埃及议会中说:“为了让埃及士兵一个也不在战争中死亡”,他“准备到地球的另一端,甚至到犹太教堂去,到犹太人的老家去,谈我们的和平愿望。”这些因素推动埃以双方走上了和解之路。

1977年11月13日,以色列总理贝京正式邀请萨达特总统访问耶路撒冷。19日萨达特在没有通知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下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军政首脑全部到机场迎接,自发走上耶路撒冷街道欢迎萨达特的以色列群众竟达50万人。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表达了承认以色列和两国和平相处的愿望:“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他与贝京达成三点协议:两国间不再打仗,将西奈半岛主权正式归还埃及,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实现非军事化。

萨达特的行动在中东国家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表示震惊和不满。但美国支持埃以和解。1977年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卡特,把解决中东问题作为任期内的外交重点,提出“全面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政策,以争取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保证美国在此地的战略利益,与自称是“阿拉伯人民天然盟友”的苏联抗衡。

在卡特的直接介入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会谈。美国一方面对埃以双方施以利诱,答应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对固执己见的以色列施加压力,使埃及双方的共同点不断扩大。在对美国起草的协议文本进行了20余次修改后,1978年9月17日,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其中主要是两个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前一个文件,主要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后一个文件主要解决埃以之间的争端问题。1979年3月,埃及双方正式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条约规定:(1)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军队从西奈半岛撤到国际边界后面,埃及对西奈半岛行使全部主权。(2)双方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在得到承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的权利,不得向对方以武力相威胁。(3)建立正常关系包括外交关系等。(4)以色列船只有权出入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等国际水道。1980年2月,埃以正式建交。

埃及根据协议收复了西奈半岛2/3地区,到1982年3月,最后一个以色列犹太定居点从西奈半岛上撤走,自此埃及对整个半岛拥有了主权。埃及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失地,解决了埃以之间三十多年的领土争端,为日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做出了榜样。

萨达特和贝京因此而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萨达待遇刺身亡。贝京也于1992年病逝。

2、巴以和解及问题:

(1)巴勒斯坦建国:法理上的国家

巴以分治以来,巴勒斯坦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没有一个能为巴勒斯坦人接受的合法代表,另一方面由于巴勒斯坦的不少地区处于被以色列占领状态,无法确定相应的领土范围。1974年10月,第7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做出决议,认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联合国大会也于同年做出决议,巴勒斯坦人民又取得了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权力。1976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了最后的法律依据。1988年10月26日,巴解组织公布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的文件,宣布巴勒斯坦国是共和国制,由阿拉法特领导。但是,巴勒斯坦国的正式政府却迟迟没有组成;巴解组织也未能对规定的该国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有效管理。所以,这只是一个法理上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实体。

(2)巴以和谈:“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即课本中提到的《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第一阶段,双方互相承认;第二阶段,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成立巴勒斯坦自治委员会,在当地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三阶段,开始谈判最终解决巴以之间的重大问题。这个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

1995年11月,以军撤出了约旦河西岸6座阿拉伯城镇。但就在这时,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一次群众集会上被反对巴以和解的以色列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次年1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成,阿拉法特当选为该机构主席。新上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弃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以色列重又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遭到巴方强烈反对。此后,以色列政府强调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认为该城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不容谈判。

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它规定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部分领土撤军,而巴勒斯坦应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

2000年9月,当时在野的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之间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冲突,为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阴影。2001年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沙龙出任总理,对约旦河西岸地区进行了轰炸。同时,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针对犹太人制造了四起爆炸事件,以军立即对阿拉法特官邸进行空袭,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位于拉马拉的官邸中。巴以之间冲突的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曲折。

自1993年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已故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签订奥斯陆协议后,因拉宾遭暗杀、阿拉法特辞世,以巴和谈断断续续,难有实质进展。

(3)巴以难解的两个问题: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争夺。不同政治和宗教势力都想拥有这块圣地,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以色列通过战争对耶路撒冷东部地区实行事实上的控制,在这里建立起“东部犹太区”,并占领了“东部阿拉伯区”。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确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1988年巴解组织也在宣布建国时提出,其首都是“光荣的耶路撒冷”。在国际社会,像耶路撒冷这样被两个国家宣布为首都,尚不多见。耶路撒冷问题,不仅仅是作为哪个国家首都的问题,它关系到当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利,也关系到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权益。涉及到世俗权利的谈判可以进行,双方也可能做出妥协,因此有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涉及到宗教权益,往往是无法妥协的,谈判也无法进行。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巴解组织无权在伊斯兰教圣地的权益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同样,犹太教居民对耶路撒冷的感情也不能忽视。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在由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为犹太居民建立的定居点,称为犹太人定居点。由于这些定居点是建在被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上的,因此它与巴以之间的整个领土纠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归还阿拉伯领土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犹太定居点不断增加和扩大的历史。目前人们说的定居点,特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另外,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也有犹太定居点。上文提到,在西奈半岛的定居点已经于1982年全部撤离。从1977年到199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情况见下表:

年份新建累计定居人数

19779294400

197811407361

197944410000

1980115512424

1981157016119

1982118121000

1983189922800

19841711635200

1985412044100

1986312351100

1987212557700

1988112663600

1989413069000

1990413476000

1991313792000

19920137112000

“以土地换和平”中的土地,就包括以色列在建立定居点时占据的阿拉伯人的土地。既然“以土地换和平”是巴以和平进程推进的前提,那么以色列要交给巴勒斯坦的土地,就不可避免地要包括这些定居点。换言之,以色列不交出这些定居点,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和平。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和十月战争)。与第3课一样,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尤以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考的知识点。

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应该有五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认识到和平生存的重要性,因而都谋求和平的进程。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但由于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使得巴以和解留下了许多变数,也反映了巴以和谈的曲折性。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这两课的学习,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答案提示: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本课测评:

1、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提示:重大事件有巴勒斯坦准备建国,“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

2、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学习延伸:

答案(略)

延伸阅读

维护和平的尝试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4维护和平的尝试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主要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探究一: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特别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2)1922与德缔结《拉巴洛条约》

3、影响:初步打破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内容:《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

3、作用:

(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3、作用:

积极: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后世影响)

消极:①对侵略者更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疑难解析

1、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①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②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③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以发展促进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

2、维护和平尝试失败的原因?

①凡—华体系的隐

②国际联盟的“大国一致”原则

③非战公约的保留条款

④大国强权的烙印

⑤各国利益的冲突 

⑥文明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

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基础金题

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

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下列对国际联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它的出现反映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

C.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大国一致”

D.它未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3、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4、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九国公约》D.《非战公约》

5、下列关于《拉巴洛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6、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洛迦诺公约》C.《拉巴洛条约》D.《非战公约》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国在力量和资源上已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领袖之一。

——布鲁斯特.C.瓦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的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苏美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我仍然深信一个真正的联合国是弥合这个四分五裂世界的唯一答案。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真实目的。

(2)据材料二、三,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从材料二、三中看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存在哪些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4)材料四传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为达到这个目的,联合国已经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如果要进一步改进联合国的工作,你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

答案:

(1)目的:依仗美国的经济优势,向世界各地扩展势力,取得在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

(2)分析基本正确。

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持和平的作用。比较客观地辩证地指出联合国成立后的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问题:在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4)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维和行动;推动裁军和控制军备;维护人权和非殖民化等三个方面的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联合国机构改革。(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史上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

中东地区纷争的国家错综复杂,教师教学时要尽量借用中东地区的示意图指示学生掌握好地理位置,从中理清这些国家的厉害关系。如教师可以准备三幅地图,第一幅是世界全图,指出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可以从欧洲的角度解释“中东”一词的由来。第二幅图是中东地区图,包括教材上的各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各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第三幅图是巴勒斯坦地区图,可以把耶路撒冷的城区图附在上面,让学生了解巴以关系的具体情况。这三幅地图从面到点,层层递进,逐渐放大;特别是后两幅,在本课和下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

教师解说:他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1959年,他组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69年,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28日,他蝉联总统。他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为此,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国际政坛风云人物亚西尔阿拉法特。几十年刀光剑影,他每每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被人称为“不死鸟”。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贝尔西军医院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唁电中说:阿拉法特的逝世,不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问:阿拉法特为什么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呢?他所在中东地区曾经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中东概况和纷争的由来:

1、地理概念与特点:

(1)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具体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①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②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③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而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2)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2、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

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中东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许多民族曾在这里居留和繁衍,发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传说耶稣死后3天从墓中复活,40天后升天)。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中东所产石油百分之90以上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

石油首先是中东产油国致富的源泉,也是中东国家纷争的诱因,同时也是西方大国插足、争夺的利益所在。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美国支持以色列原因之一就是石油利益所驱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捞取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

4、“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1897年8月,以T.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决定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攫取巴勒斯坦,进而控制中东地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实即犹太国。

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5、巴以分治,以色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

1922年国际联盟把巴勒斯坦交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际上,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的是殖民统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改变巴勒斯坦地区政治和民族地图提供了契机。大批犹太人乘势迁回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争夺土地,与英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巴勒斯坦问题日益复杂,英国政府左右为难,于是在1947年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同时进一步控制在海湾地区陆续发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持犹太人建立独立国家。苏联认为,要打破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促使英军撤出巴勒斯坦,支持在这里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进行表决时,美国和苏联都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方案,该方案即联大181号决议,由与会各国以2/3多数拥护获得通过。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决议规定,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占56%)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小结:中东纷争的缘由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同一祖先,两个民族,导致犹太人三次流散世界各地),又有宗教原因(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的圣地,也就成为是非之地),还有战略原因(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石油资源丰富),再加上大国的插足,使得中东问题国际化、复杂化。

二、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又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1、战争的爆发:

(1)原因:①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犹太国占有了巴勒斯坦56%的土地,而当时犹太居民只占当地总人口的31%;相应地,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却只有40%。决议通过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仅占有着6%的土地,这就是说,当地的阿拉伯人还要把自己世代居住的一部分土地让给犹太人,势必造成对当地阿拉伯人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对其他权利的损害,仅此一点就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当时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联合国的分治决议,认为犹太人离开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于此已近1300年,怎么能让出家园(事实上有规定,一个民族离开故土50年,这块土地就不属于他们了,因此以色列方面所说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巴勒斯坦就是其领土完全不成立,这只是其野蛮掠夺的一个借口),况且犹太人的苦难并非阿拉伯人造成,不能以牺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让犹太人复国。当时的沙特国王曾说:“谁迫害犹太人,就从谁的领土上划出一块给犹太人”。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

②西方大国的插足与支持以色列。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

美国之所以支持以色列,其中有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第一,石油。人间利益的争夺,于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为一种“速率”优势的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的发明使“速率”与石油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石油这种基本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的真正发达,成为支撑西方经济的命脉。但是,除了美国的石油蕴藏相对丰富外,其他西方国家都非常缺乏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飞速的经济增长,大多考虑给予原殖民地人民以独立的国家地位,换取在经济上继续剥削和掠夺。所以中东对于西方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海湾战争就是美国利用西方国家策动组成反伊拉克联盟,控制海湾石油,也同时使欧洲国家能够得到利益。以色列对于美国,就是位于中东的一块垫脚石。以色列在中东阿拉伯世界中成为一个犹太的异族异教,使它无法摆脱阿拉伯人以战争方式进行各种性质的报复,美国则能更好地通过控制以色列的政治走向,以影响中东局势并从中获利。

第二,犹太人在美国商界、政界的巨大影响力。由于历史上犹太民族长期流散,寄人篱下,所以犹太人只能靠比别的民族更高的知识水平及职业技能方可同其他民族进行不平等的竞争。所以在许多国家,犹太人所占比例虽小,但在知识界、文化界、科技界却占据重要地位。这点在美国尤其显著,犹太人在美国的政界呼风唤雨,基础在于他们在商业金融方面的成功所奠定的雄厚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犹太人至多占美国人口的2%~3%,却已掌握美国钢铁工业的25%,皮毛工业的90%,粮食加工业的60%,餐饮、娱乐的50%以及电影业的40%,当然,这些都建立在一段艰难辛酸的历程上。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屠杀600万欧洲犹太人的真相公诸于世后,犹太复国主义成为犹太世界的唯一政治口号。众所周知,美国的总统选举需要大量资金,而犹太人能为美国总统选举的两党竞选人提供巨额资金和至关重要的选票。为了获得犹太人的捐款和选票,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竞相表现出亲以亲犹姿态。他们当选后,也大多采取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为了战略、经济利益,美国和西方国家先后采用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分化阿拉伯抗击以色列的联合阵线。在几次中东战争中,由于内部不协调,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先后在与以色列的直接对抗中败下阵来。

总体来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要点是:改造伊斯兰社会(镇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和“民主”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阿拉伯国家);扶植亲美政权;控制石油资源;调节巴以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

(2)爆发: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军←→阿拉伯联军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即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实力: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

阿拉伯参战方的动机:约旦的首要目的就是希望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即“东巴勒斯坦”)并入约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约旦国王甚至和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有过接触。当时的约旦和伊拉克的王室有血亲关系,所以伊拉克坚定地站在约旦一边。自视为阿拉伯世界领导人的埃及,并不把占领一小块领土作为最主要的考虑,幅员辽阔的埃及无需巴勒斯坦的土地。它的目的首先是要控制巴勒斯坦政府,避免约旦成为巴勒斯坦的新主人。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联盟内部出现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缺乏配合的局面,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造成阿拉伯一方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兄弟。

2、战争经过:(说明:这一部分内容不是主要的,教师只要略作说明即可,不必深化)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在阿拉伯联军凌厉攻势下,以色列军节节败退,只得向联合国发出停战谈判。以色列趁机扩军调整,并在短时间内扩军至6~10万,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而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名为“十天进攻”,占领卢德和腊姆拉城,北线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通过“约夫”战役,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通过“希拉姆”战役,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3、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

(1)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根据停战协议,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耶路撒冷城的西部地区、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约旦河西岸边缘地带、加沙地带的大部分),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约旦兼并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部地区,接受了那里定居的40万阿拉伯居民和20万逃到那里的难民。不过,约旦的兼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这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约旦于1988年正式放弃了对这部分领土的权利。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的一小部分领土,与约旦不同,埃及并没有对所占领土提出主权要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结束了对加沙的占领。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阿以比较表

有关国家项目埃及等国以色列

军事力量开始时占优势开始处于劣势,但紧急动员,迅速壮大力量

指挥和战术没有统一指挥,缺乏配合,各自为战能够集中、统一使用力量,战术灵活机动,各个击破敌人

外交阿拉伯各国存在分歧,外交行动不一致有联合国决议支持,得到国际社会一定程度同情

(2)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

1、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为开凿运河曾付出了12万民工的生命和800万英镑的代价。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0月24日,英法以三国签署条约,决定对埃及共同采取军事行动。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2、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4.5万人军队,分四路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仅用几个小时便占领了半岛大部领土。

10月30日,英法向埃及提出最后通牒,以保护运河为名,要求埃及同意让英军占领塞得港、苏伊士等地。埃及拒绝了英法的最后通牒。10月31日,英法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开罗近郊等目标。第二次中东战争全面展开。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想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然后,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

11月2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各方立即停火。5日,联大又通过决议,决定立即成立联合国紧急部队派往中东地区。在各方压力下,11月6日,英法以接受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色列也撤出了军队。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埃及,负责维持有关地区的稳定。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3、美苏对战争的态度:

美国对英法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未与自己协商极为不满,因此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艾森豪威尔总统致电英法领导人,要求撤销最后通牒。美国还在联合国提出提案,要求各方立即实现停火。

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视其为打击西方在中东势力的绝好机会。随着战局的进展,看到美国明确反对英法行动后,苏联采取了积极介入政策,甚至向英法进行了武力威胁。1956年11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在给英法以三国领导人的信中说:“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还说:“我们有决心使用武力来歼灭侵略者和恢复东方的和平。”赫鲁晓夫还指示苏联驻三国大使向对方做出口头警告:“苏联不想开玩笑,导弹已经进入阵地,随时可以发射。”这是非常明白的核威胁了。同时,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但是美苏两国各自的战略目的从根本上又是对立的。它们都是要限制对方,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因此,美国不同意和苏联一起采取军事行动,并坚决反对苏联对英法进行核打击。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美国总统下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这表明,美苏两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问题上,只是有一定的利益交叉点,它们可以进行有限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消除危机和结束战争是有益的。但它们的战略目标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4、战争的影响:

(1)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

(2)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3)对国际:联合国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对美国:保全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也加深了同西欧盟国关系上的裂痕。

(5)对苏联:加深了苏联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开始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天然盟友”。苏伊士战争是苏联走向中东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两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与旧人教相比,除巴以分治和纳赛尔建立埃及共和国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外,其余的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尤以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考的知识点。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造成中东地区情况复杂的有诸多因素:主要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统治过此地、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领土纠纷以及殖民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是阿以之间的矛盾,一是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领土和重要文化遗产的归属展开,后一个矛盾主要围绕着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而引发的。但战争没有解决矛盾,大国的卷入使矛盾更为复杂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主要是第二种矛盾促成的。埃及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对苏伊士运河资源的有效掌握,以武力方式对英法殖民统治进行了清算,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英法无力再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原有影响,美苏等国借助战争填补了英法留下的“真空”,客观上又使第二个矛盾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范围也有所扩大。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答案提示: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英法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国际社会和英法两国舆论都不站在英法一边。美国取代英法,插手中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埃及的利益,最终会为埃及和世界人民识破。

⊙本课测评:

1、简述第一次中东战争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及这次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前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占优,掌握主动权;但它们有分歧,行动不一致,分散了力量;以色列力量较弱,处于被动。后一阶段,以色列增强了力量,战术运用得当,占据了主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

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造成了新的领土问题和难民问题,给中东地区埋下了新的隐患。

2、简述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答案提示:起因:埃及收归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触及了英法的利益,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它们联合以色列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殖民残余,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美苏开始“填补真空”。

⊙学习延伸:

答案(略)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背景材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话是一句一句说的。话的长短差别很大。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这种现象不典型。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例如:
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
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是不会太长的。因为太长了,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说(或听)到后来会忘记前面说过(或听过)的内容。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几百万册藏书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说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这一点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数目无限,每句话又可以拉得很长,那么人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如果我们从人们说出来的话中抽出一些样品来研究,就不难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比方说:
我看书
他写字
你读报
妹妹绣花
哥哥抽烟
客人喝茶
叔叔开拖拉机
……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上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理解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从小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权威,最有能耐的语言学家要研究这种语言,也得拜他为师。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规则,却往往茫然,说不清楚。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见首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非常复杂细致的任务。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非洲有一个民族把新生的婴儿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学会说话才叫做muntu(人),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认识。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旗语等等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她使眼色,才明白过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在这种情况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随动作在交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打招呼是一种日常的交际行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国人过去是打拱作揖,欧美人用握手、接吻、拥抱等方式,库泊爱斯基摩人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则是拥抱和互相擦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个民族都这样。我国境内的佤族人就用摇头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头往前冲表示同意。奥维崩达(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表示不同意。招呼人过来一般是手指向里摆动,可是在各个民族中间也有两种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谈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一定讲究。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人、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这就是说,空间和时间的因素也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所以,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
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示范教案】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知识世界,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兴趣。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世界,培养热爱语言的感情,积极参与建设这个语言世界。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高度发达的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之一,而书面语的发展历程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板书)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二、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通俗易懂的特点。
2.针对这篇文章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组织地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体感知
1.“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
所谓“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即人类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丰富的。
2.本文的主要内容。
全文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开头的前言,先说语言的起源、功能以及重要性。接着提示下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接下来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说明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是“文字的发明”。说明农业化的后一阶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我国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英语经过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2.【提问】文章中说,传声技术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时代跟文言文告别了”。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文体要口语化,书面语与口语要一致,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主张。老一辈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一向持有这个主张。他们认为,书面语念起来,要听众听得懂、听得清楚,才算是合格的书面语。在传声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周有光先生重申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不过,对这个主张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书面语就是要与口语不一样,书面语自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的人还认为,文言文有它的优点,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适当应用。不能说这些意见没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今天的情况下,文体的口语化是必然趋势。而在一定范围内,有些文体、有些书面语可以不口语化,它们只供读、不供听,当然可以保留它们的书面语的长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专题六二、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


专题六二、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

对比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探讨他们的科学发现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和整理牛顿、爱因斯坦的小故事,培养从历史资料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能够从细微处看出作为科学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的科学创新、爱因斯坦突破牛顿的物理学理论框架等史实,认识到科学发展永无止境,培养怀疑精神、探索意识和创新的勇气。

通过爱因斯坦反对战争、致力于和平事业的事实,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双重作用,增强合理利用科技的意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主题,和平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牛顿、爱因斯坦成长的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对科学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牛顿: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牛顿的生平、科学发现的时代背景、历程及主要成就。应注意结合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和社会背景来认识牛顿科学发现的划时代意义。换言之,就是真正理解为什么牛顿的科学发现会被称为是宇宙定律的发现。

1、时代背景:变革的时代

1642年1月诞生

牛顿所处的时代,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科学巨匠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以及笛卡尔等先后驰名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近代科学与文学艺术、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汇合在一起。当时,欧洲的科学成就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天文学有开普勒三大定律和笛卡尔的以太理论,数学有代数、三角、几何以及笛卡尔的把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解析几何,力学有阿基米得静力学和伽利略动力学,主要是落体运动规律,另外还有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的光学知识,因此牛顿曾谦逊地说“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是,这些科学成就虽然耀眼,却又头绪纷繁,真伪杂陈,它需要科学巨匠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艰巨的归纳和融会贯通

2、少年牛顿,好学善思

1642年,牛顿诞生在英格兰的—个自耕农家庭里。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却喜欢读书、沉思、做科学小实验,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迫于生活,牛顿的母亲让他停学务农,但是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终于,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他上大学读书。

3、大学生活,得遇恩师

1661年,牛顿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得到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巴罗的赏识和指导,逐步被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1665年牛顿毕业那年夏天,伦敦发生严重的鼠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离开剑桥,回家乡待了18个月。

这18个月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时代,牛顿—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这短短一年半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传说他看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这一时期,牛顿认真领会了前代科学家的思路,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步,要从事实出发,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提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依存关系;第二步,找到推理方法,主要是数学工具;第三步,把推导结果与事实印证。牛顿很快就创设出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反映瞬时变量关系,他还继承笛卡尔把地球的力学应用于天体现象的想法来探索行星椭圆轨道问题。

4、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1665—1666年:黄金时代

(1)创立天体力学

物理学方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从而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成为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振子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涨潮落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此,—个崭新的天文学分支——天体力学诞生了。在200多年中,再也没有人补充任何本质上的东西。直到20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出现,才使力学范畴扩大。

1)内容: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

2)意义:

a形成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

b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c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2)数学方面: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开辟数学新纪元。

(3)光学方面: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5、政治地位的提高

1689年,牛顿当选为英国国会中的大学代表。1696年,牛顿就任造币局副局长,致力于货币改革工作。1699年担任造币局局长。1703年,牛顿被推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1704年,牛顿《光学》一书问世,此书的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弯曲和颜色的论述”,书中总结了牛顿对光学的研究成果。1705年,英国女王授予牛顿爵士头衔,以表达对科学家的推崇。晚年的牛顿把兴趣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的研究。

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伦敦逝世,后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6、牛顿的地位和贡献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是16、17世纪科学先驱成果的集大成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把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概况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在科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学方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达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从而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成为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数学方面: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开辟数学新纪元。

光学方面: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思考: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我有一点微波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惟有勤奋而已。”他还:“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牛顿为什么能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提示:①牛顿自身的因素: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行“归纳——演绎”法;②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为其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思考:牛顿晚年迷恋和钻研宗教和神秘思想,写下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牛顿晚年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个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由于过度疲劳及与同行间的竞争,影响了牛顿的情绪和心境,他患上严重的忧郁症。②认识的局限性方面:大千世界的奥妙无穷无尽,在当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认识总是相对的。③时代的局限性方面: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再伟大的的科学家也会受到其影响。

爱因斯坦:追寻空间和时间的本质

一、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5年到瑞士,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00年毕业。1902——190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创立狭义相对论。加入瑞士国籍。191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10月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1955年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1、童年时代

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四岁还不会说话;行为迟钝,他说话所用的时间比起别的孩子要多得多。

五岁时一次生病,父亲送他一个指南針,他发觉指針无论如何只会向着同一个方向,令他开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小时候不愿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总喜欢一个人玩,并且老是陷在沉思之中,如痴如呆。

2、中小学时代

六岁时他进入了国民学校,是一个十分沉静的孩子,喜欢玩一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例如用纸片搭房子。

十岁进入中学,学业也不突出,除了数学很好以外,其他功课都不怎么样,尤其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他对古典语言毫无兴趣。

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1)少年时代的选择:

当时的德国学校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开始时爱因斯坦非常认真,但当他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后,认识到宗教里有许多故事是不真实的。12岁时他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并对所有权威和社会环境中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并发展成一种自由的思想。爱因斯坦发现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自然世界,它离开人类独立存在,就象一个永恒的谜。他看到,许多他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时,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于是,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选择了科学事业,希望掌握这个自然世界的奥秘,而一旦选择了这一道路,就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从来没有后悔过。

(2)早年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比较孤独,不喜欢说话。学校的运动,他不会参与。他很讨厌上学,经常装病缺席。在上课时,经常神游四方,思考一切他喜欢的问题。他甚至与老师争执,还被老师教训说:“你(爱因斯坦)的出席破坏了全班对我的尊敬。”最后因此而被开除学籍。

爱因斯坦之所以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德国当时那种混合了威权主义和百科全书式的填鸭教育。他后來写道:“现代教育事业竟然没有扼杀了研究的好奇心,真是一项奇迹。因为这脆弱的小树苗需要鼓励和自由,否则它将枯萎。主张规范和责任感能引发观察和研究乐趣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一只再健康的驯兽如果不断地用鞭子威胁它,逼它在不饿时进食,它也会丧失胃口。”

(2)自学能力强

爱因斯坦没有因不上学而减少学习知识的机会。他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几何、数学,以致哲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钻研大量要读的书籍。他经常和叔叔研究有关数学的理论。在当时,他的家人对爱因斯坦的智慧和消化力,感到吃惊。

3、大学时代(1895年他放弃了德国国籍)

1896年,爱因斯坦正式成为一个无国籍的人,并考进了联邦工业大学。大学期间,爱因斯坦迷上了物理学,一方面,他阅读了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基尔霍夫、赫兹等人的著作,钻研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马赫的力学,并经常去理论物理学教授的家中请教。另一方面,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去物理实验室去做实验,迷恋于直接观察和测量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他仍然不是“好学生”:曾被数学教授称为“懒狗”,曾因做实验出事故受到处分,还曾被物理教授认为不适宜学物理而应当改行。大学毕业时几位同窗好友都留校当了助教,他却因得不到教授们的赏识而遭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命运。这种种亲身经历,使爱因斯坦对教育的总体印象一直不佳。正因为如此,成名后的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

“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二、主要贡献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因为大学里老师都不大看得起他,不愿意把他留下来做助教,他几次去请求,人家也不要他,他甚至于有几次几乎要失业了,几次在中学里面求职,最后在专利局里面找到一个职位,他每个星期要在专利局工作大概40多个小时。在专利局工作的九年时间成为爱因斯坦—生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他发表了约30篇科学论文,其中以1905年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在三个方面同时并进,为现代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他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得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重性本质,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二、证明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三、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1)光量子假说:1905年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狭义相对论(1905年提出) 

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即固定不变的)。爱因斯坦指出,随着物体(观察者所见到的)线性运动速度的加快,时间会变慢。使用同步原子钟已证实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将一个钟表留在地面上,而携带另一个以很快速度移动(如在喷气式飞机上),随后进行比较,静止的钟表总比另一个稍微快一点。

什么是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例子:一卷录音带,如果在地面上播放需要一个小时;在快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播放,宇宙飞船里的人测定也是一个小时。但是由地面上的人员,来测定在宇宙飞船中播放的时间呢?根据牛顿的理论,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也是一小时;但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应该是一个多小时,因为时间是相对的,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相对论,后来称作狭义相对论,以光速永不改变、相对性原则来推论,得到“时间”会因速度快慢而改变的结论。

(3)广义相对论(1915年提出)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他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他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

(4)质能关系式

(5)关注和平

爱因斯坦在一战时就参加了仅有4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一战后又因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而奔走,却被反犹主义者列入谋杀的黑名单中。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迫害犹太人,这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访问,为逃避希特勒的悬赏暗杀,他定居在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高等学术研究所的教授。因为担心德国纳粹政府抢先造出原子弹,为维护世界和平,1939年,爱因斯坦应美国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的请求,写信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集合科学界的力量,发展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科学改变世界

本目可以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及科技与我们的生活三个方面来认识。

1.科学发展永无止境

19世纪,近代科学获得了极大发展。在物理学领域,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统一了声学、光学、电磁学和热学,有效地解释着小到超显微粒子,大到宇宙天体的物理世界。海王星的发现显示了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光学、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殿堂”。因为牛顿的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这两大理论已经能够解释物质世界中物体的运动、热、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于是很多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理学的各种基本问题在原则和理论上者匡得到了解决,取得了终极的形式,物理学遗留下来的工作只是精度的测定问题,即解决小数点以后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一时出现了物理学的“顶峰论”。

但是,大量新现象的出现却与近代物理学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物理科学内部发生了危机,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确定了质量、动量、惯性和力的基本概念,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从哲学角度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彼此没有联系,和物质运动没有关系。但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算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个速度和光源本身的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光速不变。而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坐标系的。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以火车为坐标系,人的速度是零;以地球作为坐标系,人的速度就等于火车的运行速度。为什么会有和坐标系没有关系的不变光速呢?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的革命者,他的狭义相对论为此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空间和时间随物质运动而变化,质量随运动而变化,质量和能量互相转化。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不可能单独发生变化,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又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这种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他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实现了物理学上的飞跃,这让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同时,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科学无止境!

2.科技的双重性

爱因斯坦曾在1939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罗斯福总统,德国可能在制造原子弹,并提出美国也应该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爱因斯坦为何会有前后态度的变化?

提议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拯救人类,若让德国先研制成功,那正义力量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陷入可怕的灾难之中,研制原子弹已成为必须。

当美军投放原子弹后,瞬时间许多生命灰飞烟灭,这让他感到恐惧,担心核武器会被滥用,人类走向毁灭。和平什么时候能到来?

爱因斯坦想依靠原子弹战胜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但原子弹完成它的这个使命后,它本身又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因素。

由此延伸出科学的双重性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力量,也可以是毁灭人类的力量。今天科学技术的威力不得不让我们关注科技的利用问题和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合理利用科技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3.以同学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当今科技为例,来探讨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说明:

①人类生活的面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如让同学列举:家用电器产品,像洗衣机、电视机等,已步入平常百姓家;家居中的室内装饰、高档卫生间设施和电话等,也不再是少数富人的专用品;在文化娱乐方面,电影、电视、音乐、戏曲等人们熟悉的娱乐形式,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先进和吸引人。

②世界各国在政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适应性变化。政治的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权力结构的分离和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加深与扩大。

③新技术革命使经济活动进—步国际化。由于电脑、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间科技、信息交流和专利产品的买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世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任何—个国家都无法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生存与发展。战后经济的地区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④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使更多的人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领域内解放出来,有可能把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投入到非物质生产资料的部门和领域,如商业、金融、信息和服务行业等。1990年,美国第三产业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1.02%,英国为64.8%,日本为61.1%,苏联为38.4%。

⑤新技术革命促进了许多新兴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核能、化工、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工业发展迅猛。

⑥科学技术在当代的巨大进步,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它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头等重要因素,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文教、资源、人的素质和社会凝聚力等要素,其中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根基,成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因素。

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人能掌握科学技术,这种需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使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57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