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复习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复习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2自然结构

第一节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洲相比,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季风在冬季与夏季有明显的风向更替。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季风气候表现显著,结构复杂。我国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和世界其他地区季风相比,无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很强,这就影响到我国的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特别是和亚欧大陆西部相比,则差数更大。

季风在季节上的转换也非常明显,而且影响范围很大,我国季风区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其范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祁连山东段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连线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我国东半部近地面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海陆季风,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是由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行星季风,在三者之中,海陆季风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而高原季风和行星季风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却加强了海陆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扩大。三种季风的汇合,相互作用,遂形成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复杂的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生长。但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

(二)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

原因是:

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

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

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三)气候类型多样

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气候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之别。再加之我国山地多而高大,山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水热条件的空间组合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广大的青藏高原,突起在我国西南部,除了本身形成特殊的高原气侯外,它还通过热力与动力作用,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从而使我国气候更为复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

水热同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便于农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二、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洋流、地面状况以及大气环流。

(一)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是决定太阳辐射和热量条件、影响气候特征的基本因素。我国处于北纬5331和352的中低纬度位置,北端漠河距北极4000公里,南端曾母暗沙距赤道40公里,北回归线穿过华南地区。南北跨纬度49,距离有5500公里,由于南北各地太阳高度角的不同,使气温分布有所不同.形成的温度带有三个主带、九个亚带。即常热带、中热带、暖热带、暖亚热带、中亚热带、凉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由于我国领土97%处于20—50的中低纬度位置,故温度带以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为主,占据面积广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二)海陆位置

海陆分布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一个基本因子。大陆和海洋的热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在暖季,大陆上的空气变暖,得到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则失掉热量;冬季相反,大陆上空气变冷(失掉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受到加热。在地球上某个地区如果空气受到加热,这个地区称作“热源”,如果受到冷却,则称“冷源”。

(三)太阳辐射

1、影响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因素:

2、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决定着地面和大气的热量状况,而热量状况又决定着发生在地面和大气间的其他现象和过程,其最终的综合表现就是气候。所以说,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十地理纬度。

(四)洋流

影响我国的洋流有中国寒流和台湾暖流,但因在位置上寒流靠近大陆,暖流原离大陆,所以对海陆温差没有起什么大的调节作用,甚至还加深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尤其是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无法将暖流的热量调剂给大陆;到了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时,大陆已经迅速增温了,仅在寒流所经沿岸地区对气温稍有调节。不过,暖流对我国东部的水汽输送却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如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和冬季回归气流对台湾东北部和东南沿海的降水影响比较明显。

(五)地面状况(近地面层情况)

在季风成因类型上,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由高原面与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1、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高原。它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使得在高原上出现独特的气候和天气,并且对我国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是高耸在大气中的大陆块。高原气候和四周平原地区相比较,大陆性比较小。例如,拉萨、黑河地区气温年较差在18-22C之间,而同样纬度带上的九江、合肥地区气温年较差为26-28C。但是将拉萨、黑河的气温年较差和我国东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温度的年较差相比较,前者将比后者大一倍。高原上云量少,空气干净,辐射比平原地区强,这使高原上气温日变化比平原上剧烈些。高原上的复杂地形引起气流中各种不同的扰动。

2、山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六)大气环流(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

1、行星风系:

大气中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出现的有规律的风系,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在任何行星上都可能发生。

地球上的大气处在永不止息的流动中,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对地球---大气系统的加热是不均匀的。在赤道上加热作用强,在南北极加热弱。为了保持地球一大气系统的热平衡,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必须出现空气的流动。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空气的流动表现成东西方向的流动。假如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在假使地球上没有海陆分布和山脉起伏。在南、北半球近地面层1.5公里高度以下,空气的流动可以看成是几条长河。就北半球而言,从赤道到北纬30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纬度30-60之间,出现西风气流;在北纬60以上,又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对流层中、上部5-12公里高度空气的流动比低层简单一些:从赤道到北纬25盛行东风,北纬25以北出现西风。这种大气中的长河,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意思是说,在任何行星上,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都可以出现这种风系。

2、天气系统

我国的南北幅度甚大,南海诸岛接近赤道,最北的漠河县接近北纬54。它受到低纬度的东风带和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的影响。我国北纬25以北地区,天气系统都是从西边移动过来的。而在低纬度地区则受到东面移过来的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西面是大陆,从西边移过来的系统在进入我国时,离开海洋甚远,一般不能引起丰沛的降水,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大片干旱气候区。

一年之中,行星风带有季节性的位移,在北半球冬季行星风带位置最偏南,夏季位置最北。在东西风基本气流交界的地方,即在北纬20-35范围内。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大。在这个地区冬季受西风支配。在夏季东风气流可以伸展到该地。在这个纬度带内,天气现象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以及亚洲南部季风气候之所以特别明显,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该地区冬、夏行星风带的变化最明显。

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气流的分布并非如上述那么简单。气压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气流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夏季风一般5月初盛行于华南,6月中夏季风推移到江淮流域,7月中下旬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北界可达东北北部、内蒙古长城沿线,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一般在9月份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很快向南推移。东南季风活动从华南推进到东北,约需4个月的时间,而向南撤退一般仅1个月左右。西南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1个月,而退却往往要几个月时间。

三、我国气温特点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决定了我国东半部属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型,西北部深人大陆腹地,属于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高度超过3000m的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我国从赤道带,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

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所决定。

(一)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

1、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

2、平原暖、高原冷

3、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4、平原和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和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

(二)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1、纬度的影响显著

(1)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南热北冷,温差大。

(2)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南部、台湾南部、西沙、南沙群岛,最冷的地方是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寒极漠河,(又称中国的寒极)与纬度最高的地方基本一致。

2、地形的影响很大

(1)在东部因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

(2)在西部因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

3、冬季风影响突出

全国普遍低温,大部分地区0℃以下,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低,距平为负,一般差5~20℃

(三)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海陆影响显著

(1)东部等温线排列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分布稀疏,南北温差小。

(2)全国普遍高温,20℃等温线包围着我国大部分,为高温区与温暖区。

2、地形的影响很大

(1)大盆地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为正变;吐鲁番盆地是全国高温之中心,有“火洲”之称。

(2)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气温偏低凉爽的地区。

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纬度最低的南方,而是在大陆上地势最低洼的地方一吐鲁番。

3、夏季风影响突出

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偏高,距平为正,一般差1~4℃

四、气温的变化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得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冬天的一些不利的工程灾害,如冰冻、积雪,甚至雨凇等对道路、房屋和架空线路的影响,以及道路冰雪防滑、春季翻浆等,可以向南扩展。而夏季的一些对工程不利的问题,如房屋通风、道路雨季塌方和被冲毁等,甚而黑色(沥青和渣油)路面的泛油等,也都可以一直影响到北方。

五、我国降水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且愈向内陆减少愈为迅速。

2、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尤以面迎东南、西南季风者为甚,面迎西风带降雨少一些。

我国水汽的源地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它们随着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风以及寒潮进入我国,因其性质和源地距我国远近不同,所以影响也不一样。其中以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最大。我国东部山地面迎东南季风,故山地东坡降雨比西坡多,如台湾山地和五指山东坡年降水2000毫米,而西坡只有1000毫米。西南地区的横断山脉面迎西南季风,则山地西坡降雨多于东坡。如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2000多毫米,而东坡还不到1000毫米,西北地区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面迎西风环流,故山地西部降雨多于东部。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降水最多地方时间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一年

火烧寮1906-1944(38)6557.8毫米8409毫米

巴昔卡1931-1960(29)4095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托克逊吐鲁番且末若羌冷湖

年降雨量(毫米)6.31618.315.615.4

4、地区干湿状况

干燥度(K):表示某个地区的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它是根据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求得的。

干湿状况干燥度相当的年等雨量线

湿润区K<1.0K=l.0≈800毫米水田稻米产区

半湿润K=1.0~1.49K=1.5≈400毫米旱地耕作区

半干旱K=1.5—4.0K=4.0≈200毫米畜牧业基地

干旱K>4.0200毫米以下干旱荒漠区

5、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各季降水多少不一

(1)夏季雨最多,冬季雨最少,春季和秋季干湿过渡时期而稍多。

(2)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秦岭一淮河以北降水集中于夏季的程度更大。

(3)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四季分配比较均匀。

(4)台湾东北部冬雨最多,夏雨最少,春、秋两季相仿。

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一般说来,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及新疆西部,春雨多于秋雨,其他地区则是秋雨多于春雨。全国各地的干湿季节变化可以归纳为如下七种类型:

地区干湿季节变化类型

华北春旱夏雨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雨、梅雨、伏旱型

青南、藏东、川西和云南大部及华南冬春旱夏秋雨型

青藏高原西部夏雨集中型

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全年多雨型

东北东部地区夏秋雨型

西北内陆全年干旱型

6、各季降水强度大小不同

(1)沿海一带降水强度特大,愈向内陆强度愈小。

(2)山地迎风坡前降水绝对强度特大,如太行山东南,伏牛山、大巴山以东,燕山南麓,川西北等地。

7、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特点就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总的变化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大。

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山地的迎风坡变率小,背风雨影区变率大。

长江以南年降水变率约10%~15%,东南沿海地区约15%~20%,华北地区大于25%,河北中部和河套地区可达30%,东北地区大多在15%以下,四川西南和云南南部小于10%,为全国最小值。吐鲁番、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可达40%~50%,为全国最大值。但这些地区年降水量仅几十毫米,属于灌溉农业区,高变率的实际意义不大。西北内陆山区的降水变率一般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小。

8、降水变率的一般特点:

(1)就全国来说降水具有较大的年变率

大致是北方>南方,内陆>沿海。

(2)夏季风控制时间长的地区变率小(长江以南地区),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区变率小(东北地区与江南、浙闽丘陵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变率最小(因西南季风性质较稳定)

(3)华北降雨变率大(夏季降雨不稳定,且强度又特别大,其他季节的雨量不可靠,西北地区因降水很少,且以阵雨为主,很不稳定,故变率特大。

(二)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三: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别

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湿润程度差别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

这三方面的影响是综合起作用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三者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三)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对农业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1、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

水分状况的这些特征,对农业和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降水的季节变化使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旱季里,农业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生长季与雨季比较一致则有利于农业生产;雨季还可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内陆干旱决定了那里要有灌溉才有农业,而道路由于过早,也容易引起扬尘。

2、东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旱、涝都比较突出

我国年降水变率大,它与我国季风势力强弱变化大,每年台风登陆次数的多寡、移动路径的变化以及寒潮爆发的次数和势力的强弱有关。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季风环流多变,旱、涝都比较突出。如华北地区冬、春的干旱和盛夏的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与夏秋季的洪涝都经常发生,尤其是华北的春旱几乎年年都有,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3、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季风势力强弱所导致的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都是常有的现象。在内蒙古、新疆干旱少雨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的洪涝问题,但在冬季强大的寒潮爆发南下时,也常会形成大的雪灾。由此可见,较大的降水变率,它是我国气候的一大弊端,是形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根据历史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在我国就发生有旱灾1056次,水灾1029次,几乎平均每年就有一次水灾或旱灾,所以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搞好水利建设,乃是极为重要的。

六、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1、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活动,它规模大,势力强,降温剧烈。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规定,一次冷空气活动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在48小时以内降温超过10℃。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达到4℃或以下(春秋季则规定江淮地区最低气温达到4℃以下),陆上有大面积5级以上大风,而在我国近海的海面上有7级以上大风,即可算寒潮。如果降温在48小时内达14℃以上,则称为强寒潮。

2、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

主要有四条:西方、西北方、北方和东北方。

方向源地、路径占比重势力及结果

西方西伯利亚北面的喀拉海附近,

一般经过新疆、青海和河西

走廊南下。14%影响范围广

西北方冷空气多从巴伦支海北面的

北冰洋上空形成,经俄罗斯

和蒙古侵入我国。60%最强。造成长江

以北的降温和大

风天气

北方极地寒冷空气从泰梅尔半岛

附近南下,向南在贝加尔湖

附近或以东地区侵入我国。19%较强

降温程度

比较小

东北来自极地,形成与蒙古北部、

叶尼塞河、勒拿河附近7%

3、寒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增强了大陆性

(2)增长了霜期,缩短了生长季;

(3)在冬半年干旱季节还可产生一定的降水,可缓解旱情。

这是有利的方面,寒潮南下产生降水,可以缓解旱情。

4、寒潮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使农作物等发生冻害减产、牲畜冻死、引起“沙暴”

(2)影响交通、通讯、工业等的正常运行

(二)梅雨

我国大部分地区雨水由冬到夏逐渐增多,南方大多在初夏,北方大多在盛夏雨量大增,形成比较明显的雨季。雨季是我国农事活动最重要的季节,各地区雨季各有特点,不能一一详述。这里只讨论江淮一带的雨季一梅雨。梅雨历来都很受重视,可能是因为这一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而梅雨出现在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季前,梅雨季节雨量是否正常,关系到土壤水分和稻田蓄水能否适当抵御伏旱,水稻能否取得较好的收成。

1、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称为“梅雨”或“霉雨”。又称“江南梅雨”

2、梅雨主要分布地区及时间:

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的地区,出现在淮河流域。一般出现在芒种后(6月5日),夏至(6月21日)前。有时到7月份上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入梅早时可在5月中下旬,晚时可迟至7月初,前后相差40天。出梅最早在6月中旬,最晚在8月初。梅雨早晚相差很大。物候期在梅熟时。

3、形成原因:

初春,大陆加热作用日益加强,在4、5月,华南地区热低压已经建立,青藏热低压也在5月建立,偏南夏季风(有人称为小季风)已影响华南地区,与中、高纬度入侵的冷空气对峙,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两湖盆地,已是春雨连绵。

在初夏季,行星风带北移,大陆的热源和海洋上的冷源作用已很显著。这时大陆上热低压已相当强大,青藏高原热低压已建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北移到北纬20附近,在高原热低压的加强下,强盛的夏季风活跃在长江流域一带。这时在对流层中层,中纬度西风环流形势常有利于引导冷空气不断南下,到江淮流域一带与暖湿的西南季风气流相遇,锋面发生波动形成江淮气旋,形成江淮地区的梅雨

(三)台风

1、概念: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为强大深厚的气旋性旋涡。在东亚叫台风,在北美称飓风,在印度洋地区叫气旋或风暴。大多数在夏秋两季侵袭我国。

2、台风形成条件与流场。

3、台风移动路径:

我国台风的源地在菲律宾、台湾以东的西太平洋洋面和南海,其中以西太平洋洋面发生的台风最多。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南侧、西南侧和西北侧主导气流流向影响。归纳起来有三类:

路径类别路径主要影响地区

西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行,穿过菲律宾

或巴林博海峡、巴土海峡,进入我国

南海,再西行至海南岛、中南半岛。我国海南省、两广沿海

和南海地区

西北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

动,先在台湾登陆,穿过台湾海峡,

又在福建登陆,或从源地西行,穿

过琉球群岛,在江浙沿海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转向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至

北纬25转向东北,向日本方向移去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有时

也会影响东部沿海地区

4、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台风属于灾害性大气。它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海潮,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交通安全和港口设施。登陆强台风所到之处往往拔树倒屋,降大暴雨,使山洪暴发,水库大坝溃决,淹没农田,冲毁铁路,造成人员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台风有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伏旱或秋旱,适时适量的台风外圈(台风分外圈、中圈和内圈)降水,显然有益于农业生产,对解除或缓解旱情以及降温有利。

作业:

1、对我国气候的评价(优势与不足)

2、气候变化及演变趋势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概念:

是地球陆地表层部分,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和土壤等构成。是包括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对人类社会而言,土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土地的基本特征

(1)具有生产能力和固定的空间位置

土地是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之一。

(2)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从经济学角度看,资源是对人类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原始形态可直接投入生产过程或用于消耗。那些没有或未发现用途的东西,没有形成价值,不属于资源的范畴,生产过程的产物也不能称为资源。从这个观点出发,

(二)土地资源概念及其属性:

1、概念:

对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可称为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就土地本身说,它包括陆地表面(耕地、林地、草原、沼泽、荒山等)、内陆水域及海滩。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仍不能利用的土地不属于土地资源范畴。

由于土地是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资源的属性有其自然一面,是一种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林、牧、渔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进行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时土地是社会财富,具有可供发展农业生产利用的再生产的经济特性,这种特性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土地资源又有其社会性。

所以说土地资源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其概念和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理解、认识不断加深,利用不断提高,范围也可能有所扩大。

2、土地资源的属性

(1)具有自然生产能力。

(2)具有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3)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局限性。

分布在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部位上,从而使各种土地资源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4)时间的变化性。

地球上的土地都是物质能量输入和输出,及其他过程在特定地质时期的产物,作为自然过程形成的土地必然具有不断演变的特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土地改造利用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土地的影响也日益深化,土地的时间变化将越未越迅速。因此,认识土地要有动态观点。

(5)特殊的生产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他生产资料(如机器、交通工具等)可不断增多、改进、更新,而土地资源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也不可能由其他生产资料所代替。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离开土地就无法进行,特别是农业用地。

(6)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绝大多数土地都打上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烙印,土地资源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不能把土地资源仅仅当成纯自然的物质系统来研究,也不能把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分割开来研究,同时必须考虑其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把自然和经济融为一体,统一地研究土地资源的综合属性。

(7)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立足点,是任何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空间和基地,这是土地区别于其他客体的独立性。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

土地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土地资源研究必须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统一性。

3、土地资源的类型

按农业利用方式,土地资源通常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裸地,以及各类用地的后备资源等几种类型。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二)山地多,平地少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综合上述,大致上可将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即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内陆区和西南部青藏高原区。

三大区域自然条件(优缺点)

东南部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生物多

样,土地生产能力较高,是中国重要的农

区和林区,土地资源性质与农业生产条件

的差别也很显著:自然灾害频繁

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

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

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

能力低

西南部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m以上,日照虽充

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

能力低而且不易利用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耕地资源的绝对数量与人均占有量将不断下降,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加重。中国人口接近13亿,人均实际占有耕地将下降到0.1hm2,21世纪20—30年代人口将接近或达到15亿,人均耕地则继续下降到0.08hm2。与此同时,水资源不足问题,尤其华北地区,将更加严重,中国将处于历史上最严峻的资源短缺和最大人口压力的时刻。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一)耕地资源

1、耕地数量。

在耕地结构中,水田占23.7%,水浇地占17.2%,雨养旱地约占59%。我国灌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9%。

2、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占总耕地面积%

一等耕地41.33

二等耕地34.55

三等耕地20.47

不宜农业耕种3.65

耕地类型所占比例主要的分布地区

一等耕地75%

二、三等耕地60%东北区、四川盆地一长江中

下游区、西北干旱区

一等耕地25%

二、三等耕地75%青藏高原区、内蒙古半

干旱区、云贵高原区

一、二等耕地75%东北区、四川盆地一长江中

下游区、西北区、华北一辽

南区和华南区

一、二等耕地50%

不宜农耕地黄土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

各占56.84%和58.27%

综合评定各区耕地质量依次是:

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干旱区、华北一辽南区、华南区、云贵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3、耕地限制类型。

主要限制因素占总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地区

侵蚀为主8.6黄土高原(陕晋甘)

坡度限制

(潜在侵蚀威胁)11.38南方各省的山区

洪涝限制9.19黄淮海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与松辽平原

盐碱限制6.62黄淮海平原及干旱、

半干旱地区

土质过粘、过砂10.07

其它薄土层3.46

裸岩出露0.36

水分、温度等

此外,还有水分、温度限制,即干旱与低温占主导作用而影响农业利用的耕地,实际上我国受干旱威胁的耕地面积相当大。除北方的雨养旱地外,还有部分水田、水浇地也由于欠缺水源或供水不足而受干旱威胁。

(二)后备耕地资源

后备耕地资源:也称为宜农荒地资源,主要指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的天然草地、疏林草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未利用的土地。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总的特点是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数量3500万hm2

主要分布地区北纬35°以北,以东北地区、内蒙古、西北为集

中,以西北干旱地区为最多,南方红壤丘陵山区、

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较少、青藏高原

自然条件大部分分布在北纬40°~50°的温带干旱、半干旱

地区,水热条件相对不很丰富,多为天然草地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开发历史

短、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尤其多分

布在牧区或牧业比重大的地区

开发利用前景水是荒地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

约了开发利用的方向。

2、后备耕地资源的质量

由于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热量不十分丰富而降水又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大部分土地质量较差。

类型主要分布地区质量状况占百分比利用状况

一等地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与内蒙古东部兴安岭东西两侧农业利用无限制或轻微限制,不需采取改良措施或略需改良措施即可开垦,垦后可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农田8.9%

(331万hm2)数量不多

二等地分布较为广泛(温带湿润、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轻度沼泽化、轻度盐碱化、轻度侵蚀以及需要引水灌溉的土地,内蒙古中部、黑龙江省为最多)农业利用受到一定限制,需采取一定改良或保护措施才能开垦和建设成稳产高产农田22.5%

(800万hm2)需要引水灌溉

三等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南方红壤丘陵等地区,农业利用受很大限制,改良困难,需采取较复杂的工程改良和保护措施才能开垦和建设成基本农田,或肥力很低的土地68.6%

(2410万hm2)引水灌溉难度较大

(三)林地资源

森林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祖先最初是靠从森林中摘取野果或围猎动物为生的。离开了森林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有人称这阶段为森林养育人类阶段。现代人类生活与繁衍对森林的依赖性虽已大减,但是保存一定的森林覆盖,仍然是必须的。因为森林可以:①防风护田。据实践,有1~5行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无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增产44~106公斤粮食;②蓄水滤沙。3300多公顷森林可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100万立方米的水库;③防止沙化;④保护环境(净化大气、抗毒吸毒、吸滞粉尘、减弱噪音、杀菌、改善气温、美化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森林资源不仅是木材及林产品的资源,而且也是环境资源。

1、几个概念

(1)林地:指郁闭度为0.3及以上的乔木林,包括有林地、疏林地、新造林地(或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用地。

(2)森林覆盖率: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有林地面积与其土地面积之比称为森林覆盖率。

2、我国林地资源的特点

相对数量不大,覆盖率低为12.49%,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大。我国原是多森林国家,在远古时,我国辽阔的大地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经过千百年的天灾人祸,森林遭到无情的破坏。从一个多林国,变为少林国。据考证:黄土高原曾经历秦汉历代的扩耕,森林覆盖率从西周时期的53%。下降到3%。现在我国森林总面积约为1.2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4%,森林覆盖率为13.92%(1993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2%。森林总蓄积量86.6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蓄积的2.8%。

3、有林地资源的数量。

我国是个少林国家,有林地的90%以上分布在东半部,东北、西南、东南、华南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内蒙古与西藏的中、西部地区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以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据清查资料,森林覆盖率大于30%的有:福建、浙江、黑龙江、江西、湖南、吉林等省;森林覆盖率20%~3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省区;森林覆盖率10%~2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省区;森林覆盖率5%~10%的有:河北、北京、山东、山西、西藏等省市区;森林覆盖率小于5%的有:甘肃、江苏、天津、宁夏、上海、新疆、青海等省市区。此外,台、琼、渝有一定的森林面积。

4、有林地的质量。

类型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百分比主要分布地区利用状况

一等林地65%东北、内蒙古东部、西南与南方的山丘地区最适于林业生产、无明显限制因素、质量好

二等林地27%西南、西藏的高山陡坡地区一般适于林业生产,受地形、土壤、水分、盐分等因素的一定限制、质量中等

三等林地8%北方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地区和南方岩溶地区林木生长有一定困难、受较大因素限制、质量差

从上述林地等级看,我国现有林地的质量较好,与我国东半部水热条件丰富、多山宜林的基本情况相吻合。但我国林地的现实生产能力低,单位面积有林地的蓄积量少,林分的生长率也较低。全国林分综合生长率为2.88%,林分每公顷年生长量为2.40m3,这与世界上一些林业发达国家的平均生长率大多在3.0%以上,每公顷年生长量3m3甚至6m3相比,差距较大,与我国现有林地的生产潜力相比相差较大。这与我国许多林区过伐、存在大量残次林有关。我国现有林地的生产潜力很大。

5、后备林地资源。

后备林地即宜林地,包括现有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的草地与应退耕还林的耕地。这类土地约有1.425亿hm2,这些后备资源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半部,其中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南和江南的丘陵山区约占58%;东北与内蒙古东部约占28%;黄土高原约占5%。

(四)草地资源

1、草地:

指主要生长草类植物的土地,它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物质基础。从草地的成因看,一般可分为两类:自然形成的天然草地和人工经营的人工草地,后者由于开垦种植,也可划人耕地范畴。

草地与草场的概念没有严格地划分,通常甚至为同义语。我们认为草地概念着重于自然状态,而草场概念更着重于利用形式如放牧场、割草场、夏牧场、冬牧场之类。

2、我国草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面积大,类型多,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3、草地数量。

根据新近草场资源调查资料,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约3.92亿hm2,可利用草地3.12亿hm2;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的半干旱、干旱地区,部分零星分布在南部与中部地区。据调查资料,北部和西部10个省区的天然草地约有3.16亿hm2,约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0%,可利用面积近2.5亿hm2,其中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为最多,其次是四川西部、甘肃、黑龙江。

4、草地质量。

目前对草地质量评价有两种方案。

第一方案是较广泛采用的全国草地调查的方案,根据草丛质量划分五个等,又根据产草量划分八个级,按此方案全国缺乏一等一级组合优质高产的草地。

第二方案是兼顾草丛质量与产草量及生态条件的综合评价,按此方案全国草地分为三等:

等级自然条件与主要类型占比例

一等草地最适宜于放牧饲养、草质好、产草量高,这类草地以草甸

草原与草原为主12.85%(占全国

草地面积)

二等草地一般适于牲畜放牧饲养,草质较差或产草量较低,这类草地以荒漠草原类型为主38.93%

三等草地勉强适宜牲畜放牧饲养草质很差或产草量很低,这类草

地以荒漠。沙生、盐生、沼

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类型为主47.86%

此外尚有不宜牧草地约占0.36%。中下等草地合计占87.15%,我国天然草地质量不高。

(五)内陆水域与沼泽

内陆水域(0.176亿hm2)水域面积约占总水域面积

江河面积0.08亿hm245%

湖泊面积0.053亿hm230%

水渠池塘、水库0.044hm225%

海洋水域4.73亿hm2水域面积约占总水域面积

水深小于200m的大陆架1.5亿hm231.7%

海岸带面积0.14亿hm2

沿海滩涂面积0.013~0.02hm2

全国沼泽面积约0.1亿hm2。分布在东部地区为0.075亿hm2,其中东北地区约0.05亿hm2,西部地区为0.025亿hm2,其中青藏高原约为0.02亿hm2,北疆山地约为50万hm2。

四、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1、北方地区:平原多,宜农耕地多,宜林土地多,煤炭、石油多,热量少,水分少

2、南方地区:平原少,宜农耕地少,宜林宜牧土地多,磷矿、有色金属矿多,热量多,水分多。

3、西北地区:沙漠广,宜农耕地少,宜牧土地多,煤炭、石油多,干旱多风沙,热量少,光照强。

4、西南地区:山地多,宜农耕地少,宜牧宜林土地多,水能丰富,气候湿润,热量少。光照弱,垂直地域差异显著。

第三节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一)降水

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889×108m3,年平均降水量648mm,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伯834mm。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数量面积km2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

河流5万多条(S1000km2)外流区:64%

内流区:36%

湖泊2300多个(S1km2)7.18万0.8%(淡水湖泊约占总储量的1/3)

冰川雪盖(固体水库、大陆性冰川)5.85万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

沼泽东北区、青藏高原和新疆

山地沼泽、东部平原和沿

海沼泽区11万1.15%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永久雪盖。我国有纵横交错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巨大的冰川、雪山,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有50000多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1600多条。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300多个,湖水面积约为7.56万平方公里;冰川和永久雪盖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储水量约为29640亿立方米,年消融总水量约为490亿立方米。

我国的领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很大。处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河川径流,具有不同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水文特征。首先来看我国的水系和流域。我国水系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具有河网众多,水系多样,水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在非季风区,因降水稀少,径流贫乏,河网很少。

1、外流区和内流区

河流概念面积(万km2)发源地补给类型归宿分界线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612青藏高原东南缘雨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与400毫米等雨量线一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婉转延伸,经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最后到西南国境线

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348局部山地冰川、雪水(闭流区)

2、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发源地全长km河段流域面积km2占全国径流量%河道、水文特征归宿治理

长江唐古拉山6397-宜昌-湖口-180万35.1支流多、湖泊多、落差大、流量大、汛期长东海加固防洪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黄河巴颜喀拉山5464-河口镇-孟津-75.24万2.4含沙量大、有冰期、水量不稳定渤海兴修水利工程、引黄淤灌

珠江马雄山2210-石龙-梧州-44.212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南海河流梯级开发

京航运河北京-杭州1794-海-黄-淮-长-钱-济宁以南通航

3、西部山区冰川融水径流量分布

我国冰川融水径流量最大的山区是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其次是喜马拉雅山和天山,三者合占全国冰川融水径流量的61.9%。论省区,山岳冰川面积最广的是西藏和新疆,二区合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6%,冰川融水径流量占91.4%。新疆境内,冰川融水占河川径流量的24.2%,西藏和甘肃分别占15%和13.1%,成为各区径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湖泊

我国的湖泊除了天然湖泊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工水库。按成因可分:沟造湖、断层湖、堰塞湖、河迹湖、海迹湖、岩溶湖、冰川湖、火口湖等。

我国的五大湖区

A、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湖泊面积km2占全国湖泊面积%主要湖泊湖泊密度成因特点

东部平原湖区2343031鄱、洞、太、洪、巢最大河迹湖和海迹湖湖底平坦,湖水不深

东北平原、山地湖区43405.7五大莲池地壳沉降、被遗弃河段积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有不透水层浅小,含盐成分高

云贵高原湖区11001.4滇池、洱海构造湖和岩溶湖南北狭长,湖水较深

蒙新高原湖区867011.5呼伦湖、岱海、赛里木湖形成多与风蚀、风积有关湖水浅、矿化度高,多为咸水湖和盐湖

青藏高原湖区3656048.4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仅次于东部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局部地层陷落,冰雪融水汇积而成湖面缩小,水质盐化,多为咸水湖和盐湖

(三)地下水资源

1、地下水资源量:

是指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通常用地下水的补给量表示。中国地下水根据各地区含水岩层空隙性质、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结构的不同,可将地下水划分为四种类型

2、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类型分布特点

孔隙水昆仑山一秦岭一线以北构造沉积盆地分布广,规模也大,昆仑山一秦岭一线以南,山间盆地面积较小,疏松沉积层较薄,地下水贮存条件不如北方潜水埋藏丰富、水质优良,潜水矿化度低、潜水埋藏均较浅、排水良好

岩溶水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我国南、北方均广泛分布,西南地区面积最大北方地区:不丰富

南方:地下水资源丰富

西南:潜流流量很大、地面缺水

裂隙水分布较广泛,北方面积大于南方东部地区:含水层浅,富水程度较弱

西部地区:基岩裂隙水的渗人和补给量较大

孔隙裂隙水分布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矿化度小

根据水利部门的计算,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287.7×108米3。

(四)水资源总量:28124×108米3

一个区域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所以水资源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大气降水。中国陆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108米3,折合降水深648mm,其中56%即3.4×108米3通过地表蒸发返回到大气中,44%即2.7×108米3,通过江河注入海洋。

一般来说,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米3。其中北方约占全国总量的19%,平均产水模数约为全国平均值的30%,水资源贫乏。南方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平均产水模数为北方的7.4倍,其中单位面积产水量最高的是东南诸河。

(五)河流输沙量

中国许多河流以泥沙多著称。平均每年从山地、丘陵挟带的泥沙约35×108t。总体情况是:外流河的输沙量占全国总输沙量的94%,内陆河的输沙量约占全国的6%。外流河的大部分泥沙(占56%)是由我国直接入海,带入邻国的泥沙约占8%,其余约占36%沉积在中下游平原河道、湖泊水库和灌区内。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长江的输沙量达5×108t,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河流的含沙量区域差异很大。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地区,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地区,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

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表:(我国的径流地带)

径流带名称降水量mm径流深度mm蒸发量mm径流系数%相应的自然景观

湿

带丰水带160090060060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多水带800-1600200~900400---60040----60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过度带400—80050-200300---40020---40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带少水带200—40010—50200---30010---20荒漠草原、干草原

缺水带2001020010荒漠地带

丰水带:广东、福建、台湾,江西、湖南等的山地,云南的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

多水带: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长江中下游地区

过度带:黄海平原,陕西、山西的大部

少水带:东北的西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的西部、北部,西藏的西部

缺水带:内蒙古的西部、准、塔、柴及藏北。

然而,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有它的特殊性。全国总的资源分布虽与降水的分布相似,但由于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局部地区差异较大,尤其是平原地区。

(二)径流时程分配

我国河川径流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我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和不定性,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很大。

1.径流的年际变化:极值比Km由东南向西北增大的趋势

(1)径流年际变化可用极值比Km(系列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表示。Km值越大径流年际分配越不均匀。统计资料表明,我国Km值多在2~8之间,并且有由东南向西北增大的趋势,秦岭以南广大地区多为2~4,东北地区为3~5,华北地区为4~6,西北大部分地区达到5-8。在同一地区,河流越小Km值往往越大。Km值越大,调节径流的难度越大,可利用的资源量就越小。

(2)径流年际变化也可用径流变差系数(Cv)表示。我国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华北一带。华北平原的Cv值一般都大于1,最大可超过1.3。次高区为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部地区,其Cv值一般也大于1,最大可超过1.2。再次为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的塔里木与准噶尔盆地地区。Cv值最小地区是常年处于西风带控制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南方夏季风比较稳定的地区Cv值也较小,四川盆地西部Cv为0.2左右,西南大部分地区为0.3~0.4。而年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地区,Cv则比较大,可达0.6。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0.6~0.8。

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与径流变差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v值大的北方诸河Km值也大。Cv值较小的南方诸河Km值也比较小;集水面积较大的河流,其Km值亦较集水面积较小的河流为小;干流Km值比支流为小。

延伸阅读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东南区专项复习教案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13东南区

主要内容:

第一节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第二节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第三节香港与澳门第四节台湾教学重点:

了解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把握闽粤琼3省的经济发展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香港与澳门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异同点,掌握其各自的相对优势和不足。

了解台湾的资源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过程及现状。

本区包括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37.6×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9%,2001年人口14975.5万。地处东南沿海,背靠大陆腹地,面临太平洋,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发展迅速。

第一节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一、以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为主体,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一)夏长冬暖,热量丰富

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7月平均气温在27~29℃,年平均气温17~27℃。四季交替不明显,没有真正的冬季。夏长冬暖的气候特征,为热带性植物生长和发展热带作物与三熟制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1400~2000mm,台湾的火烧寮有全国最高记录(年平均降水量6489mm)。降水分布大致规律是,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台风活动频繁的地方降水充沛。降水的季节分配,大部分地方70%~80%的降水量集中于夏季5~10月,显示季风气候的特征。

(三)台风频繁

袭击我国的台风,80%是在华南登陆。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所带来的暴风骤雨是导致华南水灾风灾较多的重要原因。台风季节给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闽、粤、琼3省人均耕地只有0.042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一)起源古老,种类繁多

华南是我国许多喜温植物的源地,同时也是古热带区系成分的避难所,保存了大批较古老的种属。据调查,本区植物种类达8000多种,重要的野生植物有10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也很丰富,不少是珍稀濒危动物。如华南虎、黑长臂猿、坡鹿、懒猴、叶猴、台湾猴等。

(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

森林覆盖率43.4%,为全国平均数的3倍。其中台湾、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5.08%和50.60%,位居全国前2位。

四、水资源丰富

1、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居全国首位

2、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3、径流的年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降水年内分配完全受季风的控制

4、河流含沙量小,山区河道坡陡流急

5、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五、海洋资源: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海域:包括南海全部、东海的一部分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海域面积占全国海域面积的78%。

海岸:大陆海岸线长约9360km,曲折率约为1:4.33,其中福建海岸曲折率达1:62,居全国首位。海岸形态以山地海岸类型为主。

岛屿:类型多样,数目众多,共有岛屿2760多个,大陆岛2000多个,主要是台湾岛、海南岛;海洋岛主要是指南海诸岛。

港口: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天然良港,其中许多已建成现代化港口。海洋产业: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沿海滩涂面积约26.0×104hm2,占全国的12%。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南海有各种鱼类达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闽、粤、琼3省1997年海水产品755.8×104t,占全国产量的34.7%,其中海水养殖产量329.6×104t,占全国的41.7%。

六、能源、原材料矿短缺

本区除硫铁矿、锰矿等有一定储量外,大部分能源、原材料矿都较贫乏。

第二节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一、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

2、开放时间早,开放范围大,形成了各种层次的开放区

3、工业结构轻型化,第三产业比重大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

2、农业生产水平高、创汇农业发达

3、耕地减少,粮食不能自给

4、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建设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三、工业基地建设

1、重要的轻工业基地(1)家用电器:广东、福建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产品结构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但基本处于引进装配为主的阶段。

(2)轻纺、食品工业:本区的食品工业有良好基础,在丰富的制糖原料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糖业生产基地。2、重工业中化工、电力、机械等发展较快3、电力工业已建成广州黄埔、东莞沙角、深圳妈湾、福建永安等一批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大亚湾核电站。本区水力资源丰富,其中福建、海南的水力发电量分别占该省发电量的62.6%和42.9%。四、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网密布;拥有京广、京九、广三、三茂、黎湛、鹰厦、南福等铁路;区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均占有重要地位,内河通航里程15047km,占全国的13.7%,内河运量占全国的1/5左右;广州的白云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客货运量均居全国前列。

存在问题:主要是铁路运力不足,铁路数量少,且东西向的铁路少。另一方面,本区货物运输量大,人口流动性大,客运能力的增长落后于客运量的增长。

第三节香港与澳门一、香港

香港简称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35个小岛组成。北以深圳河与深圳市为界。面积1096km2,人口672.5万,人口密度6136人/km2,港岛和九龙所组成的旧市区每平方千米高达26130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揭开历史新的篇章。

①国际航运枢纽香港航运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并保持至今。就货运吞吐量、使用港口设施的船只数目、吨位、装卸货物量而言,香港港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商船队总部和远东国际航运中心。香港也是世界最繁忙和操作效率最高的航空港之一。2001年空运货运量达207×104t。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启德机场是东南亚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②国际贸易中心香港是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支柱和主导产业。200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0491.81亿港元,是世界第7大贸易经济区。香港在国际经贸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是亚太经济合作成员之一。对外贸易网络遍布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香港贸发局在34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0多个办事处,有972间境外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区总部。

③国际信息中心香港是全球电讯设施最普及的地区之一,享有世界最先进的电讯服务。香港在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电视、邮政服务、印刷出版等方面也都发展迅速,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现在世界经济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必然要用全球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持。④东南亚旅游中心之一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世界贸易、金融中心、“购物天堂”,又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交通便捷,旅游设施、服务质量优良,因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国际会议、商品交易的会展中心。2000年香港旅游业收入7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8位,亚洲第1位,旅客人数1306万人次。旅游业已成为香港赚取外汇的第2大行业。

⑤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3大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居世界前列。1997年外汇储备额928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1995年外汇市场的成交量每日达90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与伦敦、纽约、苏黎世一直并列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证券市场规模,以市值计算位居世界第7,亚洲第2(仅次于东京)。

⑥远东制造业中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工厂内迁到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7年的24%下降到1993年的11%,制造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从1984年的41.4%下降到1995年的9.7%。尽管制造业的地位在下降,但电子、纺织、钟表、塑胶玩具等制造业在经济社会中还是相当重要的,仍是远东制造业中心之一。(一)经济发展迅速的因素分析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优良的深水港湾。

(3)中国政府各方面的支援。

(4)香港居民的勤劳、才智、艰苦奋斗的精神。

(5)香港政府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及适时的经济政策。

(6)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机遇,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二)香港在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水源不足是制约香港经济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2)香港的平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6%,理想的城建用地缺乏,填海造地已成为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二、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位于我国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3部分,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澳门半岛。行政区陆地总面积为23.5km2,人口44万人,其中97%为中国籍,其余为葡萄牙等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正式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发展简史

澳门自古为中国领土,原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明时称“濠镜”,别称濠江、海镜等。1557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1845年澳门总督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51年、1864年又先后占领氹仔岛和路环岛,1874年拆毁关闸北迁,1890年占青州,形成今日澳门形势。

经济特点

(1)出口加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生产爆竹、火柴、神香等产品为主;60年代以后,主要生产纺织服装制品,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

(2)旅游博彩业:澳门以博彩业著称于世,号称世界三大赌城之一,有“博彩天堂”、“东方蒙地卡罗”之称,同时博彩业带动旅游业,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之一和外汇主要来源。

(3)金融保险业:比较发达,银行数量多,信贷业务比重大,与世界各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近年保险业发展很快。

(4)房地产建筑业:年产值占生产总值10%左右,20世纪90年代每年建筑面积都在100×104m2以上,2001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29.14万人。

澳门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1)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

(2)拉丁文化背景。

(3)与欧洲联盟的特殊关系。

第四节台湾一、资源与环境

(一)地形

台湾的形状、山脉走向、地质构造都是北东东向。平原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向西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阿里山脉等。平原多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总称台西平原。山脉与平原之间多为丘陵地,其中最大片的丘陵在北部基隆一带。

(二)植被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异常明显。自然环境适宜林木生长,林木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

(三)海产

台湾周围海域约有400多种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20余种,水产品年产130×104t左右。四面环海又地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资源、海盐资源亦很丰富。

(四)能源资源

台湾的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煤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基隆、台北、新竹、苗栗等地。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一带的丘陵区。台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具有地热潜能,全省有温泉百余处,温泉基本上沿主要断层分布。台湾的河流落差大,山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蕴藏量约530×104kW。台湾的金属矿产种类不多,储量有限,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铜、铁等,主要分布在台北县的金瓜石、宜兰的金面山等地。

二、经济发展

(一)发展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895—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50年。致使台湾近代经济发展带有殖民地经济的烙印。1945—1952年:经济恢复期。1953—1973年:“经济起飞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转型期。(二)农业

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省内只有1/4的土地适于耕种,但农业生产效率很高,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麻类、茶叶,本省是我国水稻、甘蔗的主产区之一。热带水果有香蕉、菠萝、柑橘、柚子、龙眼、荔枝等。渔业发达,盛产鱼类、虾类、贝类、珊瑚,出口多种海产品,如鳗鱼、金枪鱼、虾和深海鱼类。家畜饲养以猪、牛、鸡、鸭、鹅为主。

(三)工业

早期工业主要是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到20世纪60年代,轻工业比较发达,70年代后开始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是其中主要产业,种类较多,在亚洲地区位居前列。工业产品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石油化工产品、钢铁、电器、电脑、电子消费品、纺织品与服装、体育用品、鞋、玩具、加工食品以及手工艺品等,大部分用于出口。

(四)对外贸易

在台湾省经济中,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且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特点。1895年以前,以蔗糖、茶叶、樟脑等的输出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输出加工农产品、蔬菜水果类罐头为主。60年代以后,出口商品日趋多样化,工业制品的出口值日益增高。2001年外贸总额2300万美元。

(五)交通运输

台湾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及全省各地,形成纵贯铁路干线、东西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岛铁路、公路网。民用航空发达,对外空运以桃园国际机场、台北松山机场、高雄国际机场为中心。海运以高雄、基隆、台中、花莲等港口为中心,苏澳、澎公港也为良好港口,高雄为最大海港,199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

教学活动建议:主题:中国东南区的资源与条件评价

评价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方法:阅读教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能力训练:分析评价的能力

要求:每人独自完成1份作业

思考与练习1、评价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

2、简述闽粤琼三省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及其发展趋势。

3、分析香港与澳门经济发展的异同点。

4、香港与澳门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对策是什么?

5、评述台湾资源环境及经济对东南区的影响。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华北区专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10华北区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理概况

第二节首都经济圈

第三节水资源问题

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教学重点

阐明华北区的地理特征和人口、资源与经济状况。

阐明首都经济圈及其经济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提出华北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开发对策。

阐述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与治理的成就。

第一节地理概况

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2市及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辖506个县(市、区),总面积53.56×104km2,总人口2.82亿。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水资源短缺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一、自然地理基础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10℃积温4000~4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覆盖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在数千年开垦过程中,广大平原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所取代。

从卫星影像上看华北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水域、河道堤坝和大面积连续的灌溉农田,还有密密麻麻的乡村聚落和城市群。

(二)土地利用

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耕地约0.21×108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占本区面积的53%,垦殖率比全国平均值高约38个百分点。林地和草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60%。城乡居民点道路用地是全国平均量的3.3倍。

华北区是中国东部季风区内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最大,而林地用地比例最小的区域。三、人口、资源与经济

(一)人口:2000年,华北区有人口28156万,占全国人口的21.7%,人口密度为526人/km2,是中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京和天津每平方千米人口分别为823人和886人,城区人口密度都超过2万人,属世界最稠密的都市之列。河南与山东居中国人口大省前列,人口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千米554人和579人。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高达每平方千米500人以上。

(二)资源华北区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气候资源中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偏少而集中;土地资源优势在平原耕地多;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而且水少土多,组合不平衡;矿产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但优势矿产不明显;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三、经济

华北区是中国各个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经济水平的省市间差异比较大。

北京、天津属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市,山东属较发达、上中等收入省,河北属上中等发达、下中等收入省,河南则属于中等发达、低收入省。

华北区工农业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已形成以能源、钢铁、电子、机械、水泥、化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完整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已形成以粮棉为主,灌溉发达的农业体系,是中国最大的冬小麦生产基地、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玉米生产基地。本区交通发达,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中心。

大城市集中,城市群与经济中心或工业中心资源富集区相伴,主要有京津唐超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以及沿京广线、京沪线城镇密集区。

第二节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不仅有体现首都功能的核心区,也有广大的外围地带。一、首都北京的中心地位

2001年底,北京市有人口1383万(1949年北京总人口为156万)。半个世纪,北京城市人口增加约8倍。北京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45年的周武王时,北京初步形成城市。历史上北京有蓟、广阳、幽州、燕京等名称。金代定都,称中都,元朝称大都,明朝始称北京。1949年将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经济指挥中心。

二、京津冀地区

北京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的第一层次是与天津、河北的关系,即京津冀关系。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有:①首都优势;②经济优势;③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④旅游优势。

北京经济发展制约:①人口压力过大,城市超负荷;②自然资源严重短缺;③农畜产品供应不足;④生态脆弱,污染严重。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北京的海上门户,居于东北亚和环渤海的中心区位,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技术的中心。

河北地理位置,一是东临渤海,二是环绕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河北形成了以资源型为主的经济格局。

京津作为两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集合点,河北在经济生长点和生产要素布局上以面的形式存在,京津本能地要求进行大规模的集聚和扩散,而接受这种集聚和扩散的首先必然是河北。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也是全国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三、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3省2市,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这一地区居中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门户,是东北、华北经济核心区之所在,是首都经济圈之所在,是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经济圈的前沿阵地。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胶济沿线地区和太行山前的京广沿线地区的产业与城市的集聚区域,占环渤海经济的2/3以上。胶济地区是山东省的经济核心地带。

第三节水资源问题一、水资源短缺

华北区水资源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人均、地均水量很低,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区域发展中的稀缺资源。二、缺水导致诸多环境问题(略)

三、主要缺水工业城市聚集区的水供需平衡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本区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仅123.1×108m3,人均水量不足全国水平的1/7,而且入境水量不断减少,按总人口、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及相应的耗水指标计算,该地区现状年缺水量为130×108m3,其中工业需水30×108m3,生活需水15×108m3。供需相比,平水年基本上平衡,枯水年(P=75%)缺水20多亿立方米。胶东半岛是近十几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县级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100×108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6。供需相比,平水年和枯水年份分别缺水22×108m3和26×108m3。

四、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略)

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一、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黄淮海平原开展“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二、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一般特征

首先,水盐运动的分配和转化上的特点表明:每年参与黄淮海平原水循环的水量七分来自降水,三分来自周围山地。这些水分的3/4以蒸散形式排出,1/4的水自黄、淮、海、滦等河径流入海。水分中的55%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转化循环而蒸散。

第二,旱季和雨季更替,使土壤潜水中的水盐循环表现为季节性的上行和下行过程的更替。

第三,地下水矿化度与化学组成、地形和母质等均对地下水的性质发生影响,但随矿化度的增长而出现的各积盐阶段的总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第四,易溶盐在土壤和潜水中的积聚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三、地球化学分区及水盐运动动态变化

在气候、地貌和古代积盐过程的综合影响下,黄淮海平原的易溶盐的化学流空间上有规律地进行着迁移、积聚和分异过程。按其空间分异特征和易溶盐在土壤—潜水中淋溶和积聚的特点,可以划分为5个大区和一些亚区(略)四、农业综合开发与专业化发展

综合开发的重点是对全区耕地4/5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和开垦宜农荒地,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主要目标。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棉油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前6年(1988—1993年)统计,通过综合整治措施,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09.6×104hm2,其中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86.6×104hm2,增加和改善除涝面积221×104hm2,使得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2.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全区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桥涵闸配套的新格局。在开发区内林木覆盖率一般增加3---6个百分点。减轻了风沙和干旱危害,调节了农田水热条件,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使原来盐碱、风沙、涝洼等多灾的低产农田生态系统转化为高产、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农业结构优化4.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区域化发展

5.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改革步伐

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地高于非开发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商品农业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小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与专业化方向转变,加快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

主题:了解一个国家从首都开始

方法:与美国首都华盛顿对比,报告会形式

能力训练:比较分析的能力

要求:课堂3分钟讲演(用PPT)

思考与练习1.简述华北区的基本特征。

2.分析华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3.谈谈你对首都经济圈的理解。

4.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景观与区划专项复习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景观与区划专项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7景观与区划
第一节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
一、景观概念
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所采用,他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对人为建筑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整体景象——景观进行设计、建造和评价。这时的景观成为描述自然、人文及其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的任何地表形态,常用风景、风光、景色、景象等术语描述。这种针对美学意义的景观理解是后来学术概念内涵的来源之一。
最初的景观泛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的风景或景色。现在是指客观存在于地表自然界的、具有自己特征和特殊地位的区域单位,它既不同于土地单位,又与其他区划单位有区别。
景观有下列五方面的主要特征:
景观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属性一致性最大的区域。景观的这一特征是其他区划单位和土地单位都不具备的。
景观界线与气候区、地貌区、土壤区、植被区等的界线大致符合。
景观能够提供对区域的典型自然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全面认识从而有别于土地单位。
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都比土地单位显著,因此可对每个景观进行单独研究。
相对于土地单位而言,景观具有较长的历史,对外部影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景观是一个特征十分明显的区域单位,然而至今还没有关于景观的精确而详尽的定义。有学者指出,“地理景观应当是这样一个发生上一致的地域,在其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小气候、土壤变种、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的同一种相互联系的结合的有规律的和典型的重复”。这一定义着重指出了景观的发生统一性和形态结构的复杂性。
我们对景观定义为:景观是省(或州)在发生上的独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它具有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的质和量对比关系,并以此对比关系与其相邻景观区别。因此,景观是地表的独特的地域地段,但又是地表的组成部分之一。景观以形态单位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界的特点和天然资源的多样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
景观或自然地理系统与生态系统概念是有明显差别的。通常,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体及其生境相结合而成的整体。生态系统的整体仅以生物有机体为中心,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组成的生物界,它是联系那些直接有关的生态因子来进行研究的,整体中不包括起间接作用和影响的一些因素,例如生物群落所处的地貌条件、根层以下的基质、地下水以及群落外界的其他因素等在内。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基本相同。景观的研究是以自然地域为中心,通过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把那些直接或间接起作用的因素和生物群落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地域性的考察。所以,生态系统与景观或自然地理系统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重叠部分,也有一定的不重叠部分。两者的研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地域分异规律
(一)概念
景观除综合整体性特点外,另一重要的特点是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
整个景观或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异的现象。例如,从赤道至两极、从湿润的沿海至干燥的内陆、从山麓至高山顶部,甚至在局部地段(如山坡和谷底)中,都可以观察到不同属性的地理环境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现象的成因、特性、表现形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地域分异的成因来看,由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形成的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是最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性,两者的成因不同,表现形式亦各异,故彼此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的关系。但它们共同作用于地球表层,反映出相互干扰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派生出复杂多样的、层次不同的实际地域分异图景。
从地域分异的规模或尺度来看,地域的空间结构可分为大、中、小各级的空间尺度,或分为全球性、全大陆性、区域性、地方性和局地性的各种结构层次。这些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地域结构层次之间,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即高层次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控制低层次地域分异的背景或外界因素;而低层次的地域结构单元的分异排列关系是构成高层次地域分异的基础。景观的每个层次根据其具体的分异因素和相应的结构特点,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体现各自的整体性的特征。总之,景观各地域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按等级层次进行的,体现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而部分与部分之间则为协同和共轭的关系。
(二)影响地域分异的因素
1、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是形成地域分异的两种基本因素,它们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影响都是不平衡的。两者在地球表层自然界中的特殊表现,决定了地域分异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纬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的基本成因是,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具有不同的入射角所引起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呈不均匀的分布。地带性的表现是地球表层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递变。从赤道至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每一个热量带气温、气压、风、降水、土壤、生物群落等也有其共同特点,从而使各纬度带具有若干共同的景观特征。
各个纬度带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决定了作为这些组分综合的“景观”也具有地带性。
2、海陆位置
地球内能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和大地构造的区域性差异,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水热条件和其他成分在区域上发生一定的分异,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海陆分布及其对比关系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别,大陆内部和东西两岸各植被类型的差别,以及景观的干湿度差别。这种差别常常呈经度分异的方向变化,故习称为经度地带性,或称为干湿度地带性。
3、山地高度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5~6℃)。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垂直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热量和水分状况来进行。垂直带的数量、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带谱的下部的起始带称基带。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第一,带谱所处的在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座落的具体地点;第二,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体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三、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和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或各最终结果中所表现出的空间组合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下列自然景观地带:
1.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
主要分布在北纬49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寒冷区,多年冻土层分布广泛。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耐寒的兴安落叶松,群落外貌是冬季落叶,结构简单。此外,有小片的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经采伐后,大部分为桦木、山杨等阔叶树次生林代替。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是漂灰土,凋落物灰分中硅的含量丰富而盐基较贫乏,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景观地带。
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与小兴安岭。这里距海较近,气候湿润,分布着以海洋性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例如红松,阔叶树种有枫桦、紫椴、槭、水曲柳、花曲柳等。原始林经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如果再经破坏则成为杂木林,在山麓南坡尚有蒙古栎纯林。暗棕壤是针阔叶混交林下的地带性土壤,凋落物盐基较多,土壤溶液呈弱酸性至中性反应,肥力较高。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景观地带。
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华北的山地丘陵地。这里夏热多雨,冬季干冷,阔叶林冬季落叶,故又称夏绿林带。其建群种主要是由包括辽东栎、槲栎、栓皮栎、麻栎等各种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树(榆属、杨属、柳属)组成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此外,还有温性针叶林,例如赤松、油松等。棕壤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适于发展暖温带果木林。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
包括秦岭一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地区,依植被、土壤的分布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景观地带:
①北亚热带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地带。
分布于长江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以含有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麻栎、栓皮栎、白栎等)为主;针叶树以马尾松林为主。在现状植被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黄棕壤的性质具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呈微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
②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
是亚热带的典型部分。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及云贵高原东部等地。植被由常绿青冈、拷、古栎和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种为主组成,叶面多革质、光滑发亮亦称“照叶林”。针叶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杉树、柏树等。毛竹林分布也很广。地带性红壤分布范围较广,东部约自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地区,多发育在较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粘土层上。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多云雾,干湿季节不明显的地方,以贵州高原分布最广。本地带适宜发展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
③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景观地带。
分布于滇、粤、桂三省区南部,闽东南及台湾中南部。天然植被为偏湿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上层以樟科、壳斗科为主,中下层种类繁多,以大戟科和芸香科最多,并有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赤红壤兼有砖红壤与红壤特点。
5、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景观地带。
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西至西藏南部的亚东附近,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本带的典型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珊瑚岛热带常绿林和红树林。
①热带常绿阔叶雨林。
主要分布于台湾南端、海南岛东南部、云南和西藏南部局部湿热的山谷或低地。雨林的乔林层结构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三层或四层,乔木高大,通常在30m以上,甚至达50m(近20层楼房),分枝很高,树皮光滑而薄,具有板状根。树叶多为大、中型,常形成显著的滴水叶尖。林内藤本植物丰富,树上密生附生植物。老茎生花现象仅见于乔木,也见于灌木及藤本植物。在种类组成上有龙脑香科的龙脑香和坡垒、青皮、望天树、娑罗树。此外有梧桐科、肉豆蔻科、橄榄科、棕搁科、茜草科等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②热带季雨林。
分布于热带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包括滇南谷地、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等地。我国热带季雨林面积比热带雨林广阔。季雨林的群落结构和雨林相比,上层乔木层较矮,一般在30m以下。树干尚直,但分枝较低。树皮较厚而粗糙,除榕属外,板根多不发达,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的数量与种类都比雨林为少。群落外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层乔木层以落叶或半落叶树为主。所以,林冠有旱季稀疏、雨季郁闭的季相变化,这与雨林终年郁郁葱葱的景象不同。构成季雨林的树种很多,滨海地带是我国红树林分布的地区,种类丰富。这里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富铝风化壳深厚。砖红壤全剖面均为红棕色,呈酸性反应。此外,在海南岛西南部及云南南部红河河谷等地,由于山地的阻隔和焚风作用,形成干热稀树草原的生物气候环境,而分布有燥红土。本地带是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
(二)干湿度带性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干湿度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
1、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黑土景观地带。
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以及东北平原的黑土、黑钙土区,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和杂类草组成。如贝加尔针茅与羊草等。这类草原外貌华丽,季相变化显著,草层较高,最高可达100厘米。常见乔木有蒙古栎、白桦、山杨、柳、榆等。黑土系列是森林草原下地带性土壤,包括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灰黑土。以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具有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的良好条件,尤其是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土壤,生产潜力很大。黑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的山前波状台地平原上。黑土区较低湿的地方还发育一种白浆土,常与黑土呈复域分布。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半干旱草原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两侧的丘陵山麓。在大兴安岭中段的西坡,常与黑钙土呈复域分布的灰黑土,是半湿润森林类型下发育的土壤。
2、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景观地带。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乔木以辽东栎、杨、桦为代表,亦有油松、侧柏。土壤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搂土、绵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腐殖质积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匪显,残积一淀积粘化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褐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地区,例如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地和关中、晋南、冀西、豫西等地的丘陵盆地中。
3、典型草原栗钙土景观地带。
典型高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建群植物主要是乔本科草类,地带性植被是几种针茅。例如大针茅、克氏针茅(阿尔泰针茅)、本氏针茅(长芒草)、短花针茅等。这类草原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栗钙土是典型干草原下的土壤类型。与黑钙上相比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而钙化过程增加,土壤的粘化过程微弱。
4、荒漠草原棕钙土景观地带。
荒漠草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荒漠区的山地下部。在极端干旱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可分布到很高的高度。典型植被为旱生性较强的小针茅,例如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等。超旱生矮半灌木与灌木也比较多,如冷蒿、旱蒿、灌木亚菊等。荒漠草原草层矮,高仅10~20厘米,生长稀疏,总覆盖度不超过15%~30%。棕钙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北部等地。是温带荒漠草原地带性土壤。从腐殖质和碳酸钙的聚积过程看,棕钙土仍属草原土壤形成过程,但从盐分和石膏的累积过程看,其土壤性状又反映出荒漠区土壤过程的某些特征。
灰钙土主要发育在黄土母质或较细的洪积物上,水分条件稍好。与棕钙土相比,其腐殖质的累积过程稍有增强,而钙化过程则有所减弱。它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北部、银川平原、湟水中下游平原、伊犁河谷等地。
5、荒漠漠土景观地带。
包括阿拉善高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带,以及柴达木盆地。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土壤盐分较大,植物种类非常贫乏,具有适应干旱生境的生态特征,并以灌木或半灌木为主。其中以藜科的属种最多,菊科、豆科、麻黄科等也占相当比重。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这些土壤的共同特点是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的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盐的聚积作用都较强烈。棕漠土不仅出现很厚的石膏层,而且形成盐盘,腐殖质含量甚低。灰棕漠土和棕漠土为温带与暖温带典型的漠境土壤,灰漠土为温带漠境边缘的过渡性土壤。
总结我国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结构图式是由湿润环境下的海洋性地带谱和干旱环境下的大陆性地带谱构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干湿度带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例如,同样半湿润的水分条件,在温带为森林草原黑土景观,在暖温带则为荒漠棕漠土景观。
(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具有垂直结构的高大山原。在广阔的高原面上又有一系列山脉耸立,高原面上的山地又有景观的垂直带谱;同时高原还有一系列深陷的河谷,形成反向的垂直带谱。从整体上看,在广阔的高原面上,有其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规律。可见,青藏高原的景观分布具有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形式。
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自然景观类型多。山地垂直带谱,一方面受山地所在水平地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山岭本身的高度、走向、坡向、坡度等影响。同一水平地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带结构相近似,可列入同一类型。我国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可分为东南湿润海洋型与西北干旱内陆型,两者之间为一些过渡类型。
在西北干旱内陆的山地,从山麓至山顶,气温降低,而湿润程度在一定高度内则逐渐增高。影响自然景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湿润状况。常见的植被垂直带有:荒漠、荒漠草原、山地灌木草原或草甸草原、森林、亚高山草甸,土壤则从山地灰漠土依次递变为山地棕钙土、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森林土、山地草甸土。西北干旱区山地垂直带谱可分为半湿润和半干旱森林草原和草原、半干旱荒漠草原、干旱温带荒漠、极端干旱荒漠等类型。
东部湿润地区的山地,自山麓至山顶,湿润程度虽有一定增加,但其变化不甚显著,这里热量条件的改变是影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垂直带谱中以各种类型的森林植被、土壤为主。自下而上逐渐从暖热地区的类型过渡到寒冷地区的类型。如在亚热带地区,常见下列垂直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一红、黄壤;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一黄棕壤;山地落叶阔叶林一棕壤;山地灌丛草甸一草甸土。
总之,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但从不同侧面也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的水平分异规律。
四、中国自然区域分异规律及其特点:
(一)赵松乔方案
1、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及其基本轮廓
东部:由热量而决定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显著。
西北部:由水分而决定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显著。
青藏高原:在垂直高度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水平地带的影响。
2、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平原、盆地广差异性上升运动显著,形成高平原、大盆地与高山强烈隆起上升,形成巨大的高原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
气候高寒气候
河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绝大部分为内流河,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外流河皆有,冰雪融水与雨水混合补给
外营力流水作用占优势风力作用占优势冰冻作用强烈
植被土壤森林——农田,富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草原、荒漠草原,钙层土、荒漠土高山草甸草原、高寒荒
漠,高山土
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局部地方影响较强影响微弱
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显著I经度地带性明显水平与垂直地带性复合分布
(二)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黄秉维方案)
建国初期,为了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开始组织人力,并成立了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前后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工作,于1958年完成了各自然要素部门区划,在此基础上于1959年又编制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主编)。该区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自然区划来认识中国自然综合体,了解全国各地自然界的基本情况,其特点:
1、区划目的任务明确,为农、林、牧及水利等事业服务
2、有较完整的区划理论、依据、指标,区划的方法比较合理、严谨,它运用地理相关法,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特点入手,在区划体系上作了全面考虑,采用多级分类单位系统,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六个热量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
3、资料丰富,观点新颖,在科研和生产实践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任美锷等方案
任教授他们认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已从定性渐趋于定量,自然区划的指标必须有数量的概念,这是正确的,但机械运用某一数值,作为全国各地区自然区划的不变指标,则结果常不符合实际。例如中国科学院方案中划分热量带的主要指标活动积温,他们认为该指标虽然能表明一地热量资源的多寡,但它在一年内的变化过程对农业生产意义更大。如果活动积温数值大,但夏温特别高,而持续时间短,对农业生产并非完全有利;反之,活动积温数值虽略小,但热季如果持续时间长,则又可适当地补偿积温数值的不足。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定出不同的数量指标。如云南南部冬季多晴天,日照丰富,基本上又不受寒潮影响,这就可以适当补偿活动积温的不足,故准热带的活动积温指标在云南可比两广稍低。
特点
1、在综合分析自然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26个亚区,58个小区
2、在划分高级单位自然区时,是将地带性与非地带性两种规律同时并用,系“多指标法”
3、区划等级单位简单明确,对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反映还比较清楚,在生产和教学上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是地带性因素(热带)和非地带性因素(山原)在具体条件下的矛盾统一体。
区划等级单位应简单明确,但又能充分表示自然界地域分异的需要。他们认为中国科学院方案(黄秉维)等级单位太多,完全可以将带、地区、地带三级合并为一个等级单位即地带,这样可以将热量和水分结合,更能反映综合体地域分异的实质,也有利于安排生产。所以方案仅划了三级,即区、亚区和小区。全国共分8个自然区,28个自然亚区和42个自然小区。各级自然区域的命名,一律以常用的地名为主,不加热麦、湿润程度、植被、土壤等专门术语,从而使自然区域的命名不致过于冗长。
自然区:全国共分8个自然区,即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内蒙、西北和青藏。其中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个区位于我国东部,水分比较充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为主,自然景观的分异主要由于热量差异,及由此而引起的植被、土壤等的不同。这四个自然区,每一个约相当于一个热量带范围,东北区主要是温带,而寒温带在东北面积很小,故不另划一区,华北区大部分相当于暖温带,华中区相当于亚热带,华南区大致相当于热带。划分热量带的主要参考指标是活动积温,同时还考虑了植被、土壤、动物和农业植被的反映。
大兴安岭以西和长城一线以北,东南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水分条件对自然景观的作用,代替了热量条件而居主导地位,成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草原景观为主的内蒙区和以荒漠景观为主的西北区。二者界线为干燥度4,界线呈南北向,与东部四个区界线大体作东西向完全不同。
西南区和青藏区的划分,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及由此而引起的区域范围以内的生物气候的差异。西南区最主要特征是热带山原,即它在水平地带(基带)上属于热带,地形上为山原,故具有热带山原特有的“四季如春”的气候,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热带山原性的植被和土壤。热带山原景观的形成,主要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即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流的控制,因此可以热带大陆气流影响的范围来划定西南区的东界和北界。青藏区地形是自然地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气候特点是高寒,自然景观主要为寒漠与高山草甸草原。它的北面以昆仑山与西北荒漠区为界,东南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与西南区为界。
自然亚区:上述8个自然区面积都很大,其内部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方向还有一定差异,可以再分出若干二级区,称为亚区。亚区的划分一般也是按照综合分析所有自然因素并找出主要矛盾的原则来考虑的。例如华中区跨纬度约12,南北热量有一定的差异,据此划出江汉秦岭亚区和江南南岭亚区;又如内蒙区跨经度约20,自东向西,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内部亦可分为东部草甸草原,中部典型草原和西部荒漠草原三个亚区;西北区高山与大盆地的地形,使水分热量条件的差异有所深化,故可以地形界线将西北区分为北疆、天山山地、南疆、阿拉善河西、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6个亚区。
自然小区:仍根据综合分析和探讨主要矛盾的原则,依不同的亚区内部区域分异规律进行划分。如华中区的江南南岭亚区,面积较大.地形结构复杂,根据地形及由此而引起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可分为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低山盆地和南岭山地四个小区。各个小区各有其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如柴达木盆地,根据其内部湿润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小区,前者为半荒漠地区,后者为荒漠地区。
该区划对中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反映也还比较清楚,在生产和教学上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运用方便。
(四)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草案)(高校教材)
一、该区划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的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在总结了前人综合自然区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教学的需要,而制订的一个简明区划。
二、区划等级单位系统为两级。第一级区划单位为自然地区,第二级单位是自然地理副区,全国共分为8个自然地区、35个副区。
自然地区:是根据水热组合的共同特征及与其相联系的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共同性和改造利用方向的基本一致性而划分的。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地区。其中5个地区(即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个地区(内蒙古、西北地区)分布在蒙新干旱区,还有一个青藏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上。
作业:
1、简述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景观地带位置气候特点代表植物土壤特性
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北纬49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我国最寒冷区、多年冻土层分布广泛耐寒的兴安落叶松、桦木、山杨等阔叶树次生林漂灰土、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专项复习教案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中国地理专题4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问题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一样,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计划生育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什么是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和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有了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口的上升、稳定或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近百年来,特别是二战以后的近50年来,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即由农村大量拥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大批特大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一现象和过程,称人口城市化过程,即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社会变动以就业结构为例来说明。1995年我国就业结构出现4个变化:一是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约占10%。二是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就业比例不断上升,全国城乡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5060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196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已超过10%。三是城镇职工中国有、集体职工所占比例下降;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约占全部城乡职工的6.4%。四是机关人员减少较多,但事业单位职工增长过快。1995年国有机关单位职工比1994年减少约2万人,但事业单位职工增加62万人。

在人口学中,已经证明了一个基本定律: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客观地存在一个极限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妇女一生所养育的孩子数有一个极限值,它由人口各年龄组死亡率分布和生育年龄分布,或者说由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方式所确定。如果现实总和生育率高于这个极限,则人口总数将永无止境地增长下去。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和5岁一组,由小到大,对各组人数绘成结构图,如图411.所示,这种图又称年龄金字塔。塔的中线上的纵坐标表示年龄组别,中线左右分别表示男女人口比例;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年龄金字塔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发展类型。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公元前,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

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

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

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

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

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

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人。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

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18.02‰。而死亡率却开始回升,1960年高达25.4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6‰。

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2个生育高潮。人口从6.7亿增到8.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

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1974—1984年10年中,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9‰。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1949年中国人口数量为5.4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1/4。新中国人口是在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995年为2.1个,比很多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各年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107.6、1964年105.5、1982年106.3、1990年106.6、2000年106.74,呈现一种逐渐平衡的趋势。中国当前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失调问题是存在的。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密度高达118人/km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增长为132人/km2。

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市,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可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具体表现在:

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动态变化大。

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194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为5765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1982年我国城镇人口2.15亿人,占总人口的21.13%,人口城镇化过程迅速发展。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6.1%,同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1949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08%,1982年为6.67%,1990年为8.04%,2000年为8.41%。

(七)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1990年全国人口文盲率为15.88%,1990年降低为6.72%,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西南和西北地区文盲率仍较高。

我国新生儿中每年出生先天缺陷婴儿30多万。全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

2000年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3611人,高中程度的11146人,初中程度的33961人,小学程度的35701人。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有关概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学意义

直接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地关系及其变化

直接反映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人类驱动力(活动)

人地系统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核心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林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即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内陆区,即大约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裸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一致;其次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及沿海一带的。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我国现有耕地约1.33×108hm2,加上已耕用的牧场约2.2×108hm2,人工营造和更新的林地约0.8×108hm2,经济林、竹林和果园地等约0.11×108hm2,包括水库在内的内陆水域约0.27×108hm2,城镇道路和工矿用地约0.67×108hm2,以及不合理开垦而引起的沙漠化土地和荒山草坡地约0.27×108hm2,共计约5.65×108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72.2%,相当于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8.8%。

耕地的障碍因素

存在各种障碍因素的耕地约占1/3,其中涝洼地约0.07×108hm2,风沙干旱地约0.09×108hm2,水土流失耕地约0.07×108hm2,红黄壤低产田约为0.12×108hm2。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南方一些水田地区,土壤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严重。在耕地的开发利用中复种指数增长不快。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日趋扩大。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沙漠、戈壁、石山、珊瑚礁等,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开发利用。我国沙漠面积0.6×108hm2,戈壁面积0.56×108hm2,分别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和5.8%。石山面积0.46×108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部和高寒的青藏高原的高山和极高山的冰川和永久积雪下缘冰碛石带。珊瑚礁是其他土地类型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海海域,总数量约200多个,虽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岛上富有鸟粪,估计储量达200×104t以上,但多数珊瑚礁,由于面积小、礁石多、积土薄,还难以利用。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根据农业的区间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对一致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1.东北区

全国的粮食、大豆、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今后农业的发展,以深度开发为主,并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提高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主的商品粮产出能力;强化农牧结合,建设以肉、奶为主的大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成为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治理的重点类型区为:①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③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交错;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矛盾尖锐;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和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农牧结合;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对土地沙化的综合整治,扩大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内蒙古北部草原牧区建设;②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协调发展;③内蒙古、陕西、宁夏接壤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3.黄淮海区

农业以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总量大,是中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暖温带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潜力较大。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黄淮平原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综合开发,②冀鲁低山平原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③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巩固提高和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④胶东半岛果、渔、油生产和沿海开放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4.黄土高原区

农业以旱作为主,夏粮比重高;坡耕地比重大,滥垦陡坡地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②渭北陇东旱塬的农业开发;③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农业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农业开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两湖(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两江(江汉平原和江淮地区)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洪涝灾害和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类型区是:①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②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④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⑤南岭山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6.西南区

立体农业层次分明,多种多样;烤烟、油菜及桑茶果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生猪商品生产优势明显,林特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秦巴山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③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的综合发展;④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

本区是中国适于热作的地区之一,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创汇农业占较大比重。今后农业的发展,要巩固提高以橡胶、甘蔗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生产,稳定粮食单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出口创汇。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闽粤沿海平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②海南热作基地建设;③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8.甘新区

农业以分散而封闭的绿洲农业为主,人均粮油占有量高,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存。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积极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优质高产的棉、糖基地,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②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③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④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⑤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9.青藏区

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数量极小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源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中药材、珍稀动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本区农林牧业都具有高寒地区的共同特点,高产性也很突出;放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加强粮食和人工草料生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合理经营和开发天然森林,建设营林、砍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林区经济系统;改善交通、商品等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促进商品流通,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中国地毯毛羊、半细毛和肉乳兼用牦牛商品生产基地。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②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登封的龙山文化,证明已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为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在四川灌县兴建的都江堰。

自秦以后,我国经历了三次统一与和平时期,带来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水利大发展。如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长江、珠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二)近代水利

这个时期,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退。水利事业不但无法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相反,已有的水利设施无力维修,效益退化。在水利建设停滞而江河湖海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108m3;建成20000hm2以上的灌区242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2×104hm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3×104kW,年发电量为2431.35×108kWh;新建和整修堤防共27×104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104hm2,保护人口4.66×108人。在历次洪水中,江河堤防有效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1、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2、旱涝灾害频繁。

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5、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6、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年均径流量9600×108m3,干支流蕴藏2.68×108kW水能量,可能开发1.97×108kW,占全国的53%。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治理开发的成就: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5年一遇的洪水。

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222×108m3。汉江可基本控制洪水威胁。

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机电排灌容量510×104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以上。

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104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104kW,年发电量157×104kWh。

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目前正在兴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最终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总库容393×108m3,其中防洪库容221×108m3,装机容量1768×108kW,年发电量840×108kWh。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均径流量563×108m3,水能蕴藏量4054×104kW,可能开发2800×104kW,年输沙量16×108t,平均含沙量35kg/m3。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kWh,开发程度30%。

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初步治理面积约10×104km2,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平时尽量降低汛期运行水位,蓄清排浑,控制凌汛,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全流域灌溉面积从80×104hm2增加到510×104hm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9×104km2,沂沭泗水系面积8×10104km2,年均径流量611×108m3。由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又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下游洪水出路少,因而灾情严重。

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265×108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滞蓄容量191×108m3。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治理平原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80%。灌溉面积640×104hm2。存在问题:缺水严重。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大范围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为了弥补海河水系的水量不足,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近期引黄河水,远期引长江水。前者包括引黄入晋、引黄入淀(白洋淀),后者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流域内兴建大中型水库370座,总库容394×108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104kW,电力排灌站装机120×104kW,灌溉面积为65×104hm2,修筑江海围堤10000多千米。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源丰富。拟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60×104kW,年发电量628×108kWh。

(六)内陆河的开发

内陆河区总面积近340×104hm2,占国土面积的35%,年径流量大于1×108m3的内陆河90多条。内陆河流域的开发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新疆天山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开发程度较高。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源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称为“三江水富、四河紧缺”。三江年均径流总量13880×108m3,而四河为1720×108m3。

规划中的向缺水地区引水的主要工程有:

华北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引黄(河)入淀(白洋淀);

万家寨引黄入晋;引黄济潍(潍坊与烟台);

山东西水东调即由东平湖引黄至莱州。

西北区: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北水南调;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东北区:北水南调(引松花江水至辽河);辽宁省的东水西调。

东南区:浙江富春江引水到宁波。

西南区:四川长征渠,引青衣江水至重庆;

贵州乌江引水灌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利部门对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提出西线、中线和东线引水方案。

第四节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

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矿业。

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依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14.64%,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其中15种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这表明了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丰饶度,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1996年矿业总产值达4031.84亿元,2000年全国矿业总产值3928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其中煤炭产量的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59.44%。

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广东等。

(三)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中国1996年的能源产量为13.16×108t标准煤,需求量已达13.88×108t标准煤,分别为1978年6.28×108t、5.7×108t标准煤的2倍以上。2001年能源产量为12.1×108t标准煤。

(一)煤炭工业

我国1995年的原煤产量已达13.61×108t,为解放前夕的43.9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29.9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9位上升为现在的第1位。2001年原煤产量为11.61×108t。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

(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

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

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目前超过100×104kW的大发电厂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7%;超过100×104kW的电网总装机容量为18412×104kW,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大部分乡村。

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山西,占全国65.29%。

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

电力工业布局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

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

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

(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

评价

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设想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

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

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

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

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高,用能设备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2.21t标准煤/1000美元GDP)为世界能源利用率最高的瑞士(0.16t标准煤/1000美元GDP)的13.8倍。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开发与利用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环境危害,包括: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CH4、SO2、CO2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能源和矿产品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商品,仅能源就占铁路货运量的49%、公路货运的26%,水运的37%,内河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1%。

第五节工业建设与布局

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近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有80%以上要靠进口;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49年几乎全部工业产品产量都低于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工业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那种极端落后、畸形的状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旧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兴办军事工业起,到1949年,花了近100年时间,仅积累起100多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

1949年68.4%12.6%15.4%3.3%3.3%

1983年52.8%

199660%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采矿业和一些机械修理、装配,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挥原有企业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部门增长最快,基本上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石油开采、稀有金属、有机化工、汽车、机车与飞机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造船、精密仪器、电子等一批工业部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73.6:26.4,调整到1983年的49.6:50.4。逐渐趋于比较协调的合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旧中国的工业,不仅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缺不全而且地区布局上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为极不合理的畸形。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占国土面积85%左右的广阔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偏集于沿海地区少数城市的工业,多数依附于外国资本,设备和原材料也多靠进口。

最近50多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逐步改变原有工业地区布局状况。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在结构上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工业化。这种赶超型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人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和相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二是1979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原来的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结构变化又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l.调整阶段(1978—1984年)。这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工业结构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①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课;

②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

整个调整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年均增长速度: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重加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工业平均增速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2.轻工业化增长阶段(1984——1988年)。

在完成补消费的课,工业步入增长轨道后的1985—1988年,轻工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2.39%。在此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轻工业重制造工业工业平均增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3.现阶段(1988——)。

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新型家用电器、通信、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比重也逐步上升,而传统的轻工业商品基本需求增长缓慢;

二是,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以往靠低水平旺盛的国内需求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市场已经改变,同时,基础产业特别是资源不足的制约,也使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是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完善及其规则的变化,将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新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新的调整。(加入WTO以后,一些工业产品的质量不高、品种不全就不可能走出国门,更难以走向世界。)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与中国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相适应,中国工业的布局也扭转了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几乎为空白的状况。

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生产力布局的目的是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备战、备荒为人民)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沿海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内地的比重逐步上升为;工业企业数沿海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43石%,内地由49.7%上升到56.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沿海所占比重也随之下降,内地逐步上升。

2、第二阶段(1979——)

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在全国普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31.7%,上升到1996年的41.30%,上升了9.6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首先形成了几个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主要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七大区域。

全国工业布局明显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沿海轴线集中了中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即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格局;沿江轴线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走廊;沿(黄)河轴线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游和上游集中了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沿铁路线主要是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工业结构及区域之间的分工会有所变化,但上述工业布局总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1、钢铁工业布局。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的各种性能和形状的钢材。钢铁产量及品种、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至今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发达国家钢铁工业逐步衰退,并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在今后一个时期,钢铁工业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2、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在工业上除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它是现代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重要原材料。按其生产的阶段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加工三个阶段。各阶段由于生产特点、布置要求不同,布局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决定有色金属矿开采、选矿的因素是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而粗炼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取决于原料能源与运输条件;有色金属精炼与加工则布局在能源与消费中心。

有色金属矿产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之一。辽宁、甘肃、云南、湖南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四大基地。

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有铜业、铝业、铅锌工业。

(二)化学工业布局

化学工业是解放后我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1985年其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11.2%,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仅次于机械工业(26.9%)、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居第4位。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它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及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的化工资源

我国的化工资源,除少数种类外,都比较丰富。地质矿产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化工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利用最广泛的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以外,主要还有盐、硫、磷、钾盐和硼矿等。

2.我国主要化工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我国虽有丰富的化工资源,但在旧中国化学工业几乎是个空白,仅在沿海少数城市有几家化工厂,只能生产几十种化工产品。1949年,仅生产酸碱、化肥,产量也很低,根本没有什么有机合成工业可言。医药工业连常用的解热药、硫胺药也不能生产。1949年后,我国化学工业以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分属于6个部门(化学采矿业、基本化学工业、化学肥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医药工业),能生产2万多种化工产品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化工体系。按产值计算,其中规模最大的化工行业,是有机化工,其次是化肥、橡胶和塑料加工。化工企业的规模,仍以中小型居多。从化工产值结构看,为我国化学工业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征是很显著的。总的看来,我国化学工业还存在着内部比例不够协调(如基本化工原料发展慢),以及小化工厂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今后的发展,应以轻纺、建材等提供配套原料和材料为重点,并着重于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为城乡市场提供化工产品,以利于在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材工业布局

建材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中国建材工业以传统的建筑材料(水泥、建筑玻璃、卫生陶瓷、墙体材料)为主,非金属矿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建筑材料中的新型建筑材料比较薄弱。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城乡建设提供各种材料,也为国防及尖端工业生产必需的非金属材料。人们常把它同能源、交通运输一样比做为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部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中的机电产品比重也越来越高。机电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它通常分为机械工业和代表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工业两大部分。

(一)机械工业布局

1、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机械工业是一切产业部门取得现代装备的源泉,有“工业的心脏”之称。机械工业包括工业设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三大部门。

机械工业是建国以来中国发展较快的部门,它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冶金设备、电力设备、煤炭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家庭日用机电产品等。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中国过去在比较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机械工业,由于存在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企业组织不合理、企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机械工业内部结构重新调整与重新组合的趋势。

2、机械工业的布局

机械工业行业众多,品种复杂,服务面广,开发和生产要求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专业化协作。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它的布局。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中国工业布局重点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并强调区域内自成体系,由此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布局的特点。

具体行业分布特点如下:

机床工具是机械制造的“母机”,产品种类多,结构复杂,精密度高,要求不同规格的钢材和其他金属材料,对技术和协作条件要求高。

重型机械和普通机床制造一般可布局在工业基础好的城市,

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的制造则直接选择配置在科学技术条件好的大城市。

专用设备制造中,重型机械的生产耗用金属多,产品消费对象比较集中,一般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重庆、上海、哈尔滨是中国三大电机设备制造基地。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工业多靠近石化工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轻纺机械制造基地。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对知识、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其初始阶段来说尤为重要。

(2)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3)投资环境要求较高

(4)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吸引人才、技术)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从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新技术工业以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但未能形成独立的产业。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创办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发展。电子与信息类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其次为机电一体化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型材料类、新能源与环保类。

3、中国电子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今后中国电子工业布局总趋势

(1)调整与理顺产品的配套关系,尽快形成主要产的经济规模;

(2)中西部地区电子工业的内部结构将逐步走向升级。

四、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与布局特点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次于机械工业而居第二位。它不仅为广大人民提供大量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也为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大量重要产品,同时,它在充分利用劳力资源,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纺织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世界上纺织工业大国之一。

(2)发展纺织工业的资源丰富。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特点之二。

(3)纺织工业结构显著改变,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三。

(4)地区布局趋向合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四。

2、主要的纺织工业部门

(1)棉纺织业。

(2)麻纺织业。

(3)丝绢纺织业。

(4)毛纺织业。

(5)服装业及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及山东、福建、湖北J京等地。

(6)化纤工业是新兴的现代纺织业部门,主要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木材、棉短绒等)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纺织业,以炼油炼焦废气、石灰石、钠盐等为原料的锦纶、睛纶等合成纤维纺织业两大类。

3、中国纺织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结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2)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从量的扩大较变为质的提高,并逐步提高化纤工业和服装业的比重,沿海老纺织基地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一般纺织品生产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轻工业布局

中国轻工业的布局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珠江三角洲为主的轻工业出口基地。下面主要介绍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的布局。

1、食品工业布局。

食品工业是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食品工业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而且可以应用食品工业的保藏加工技术,使农畜产品得到及时加工,并有利于解决某些农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季节及地区不平衡的矛盾,使农产品增值,也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中国的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造纸工业布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现代造纸工业包括制浆与造纸两部分。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草类等短纤维资源为原料,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纸制品所占比重不足20%。制浆工业一般布局在原料地,而造纸和纸制品工业则在布局上尽量接近消费地。

造纸是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即要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地区原料资源优势,发挥地区优势,又要重视污染的治理,杜绝原来的那种外部不经济性观念。

3、卷烟工业:

我国四大烤烟基地:河南、山东(青岛的泰山烟)、贵州、云南(昆明的云烟),

我国最大的卷烟厂:上海

4、制茶、酿酒工业:

茶:龙井、信阳毛尖

酒:分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露酒和啤酒五大类;白酒产量占一半。

我国的四大名酒:茅台酒(产地为贵州仁怀县茅台镇)、

西凤酒(产地陕西凤翔县)

汾酒(山西)

沪州老窖特曲酒(四川沙州),均为白酒。

黄酒以浙江绍兴和福建等地所产质量为优。葡萄酒和啤酒则各地均有分布。

第六节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及其特点

(一)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地位和作用:

(三)特点:

1、不创造新的产品:

2、运输产品的统一性:

3、运输生产的连续性:

二、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现状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1、旧中国发展情况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上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古代的水路交通曾经创造过相当辉煌的成就:

到了近代,旧中国公路运输业发展非常缓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首先,是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次是各种交通线路太少。以陆路运输来说,旧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1876年中国修建了由吴凇口到上海的第一条铁路(全长14.5公里),从1876年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的73年间,一共修筑了2.2万公里铁路,每年延伸铁路的长度年均大约不过340公里;再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解放前夕,能通车的铁路仅剩1.1万余公里,全国有将近1/3的省份不通火车。所修建的公路,1913年修建了由长沙至湘潭的第一条公路。直至解放前夕,36年只修建公路13万多公里,能通车的公路只有一半多。内河通航里程为7.36万公里。民航极少,管道运输为空白。民间运输占重要地位。

2、建国后发展的概况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复线铁路、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运输等发展特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局面日新月异,许多世代的山区,现已“高路入云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铁路穿过雪山、跨过峡谷,畅通无阻;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梭;急流险滩阻隔的江河已是“天堑变通途”。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46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