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儒学的兴起(专题一)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二儒学的兴起(专题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讲授时要结合课本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来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

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相关知识

高二历史教案:儒学的兴起2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点击下载: 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9

第2节儒学的兴起学案


第2节儒学的兴起学案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本课重点为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及汉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来理解这一问题。并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2.本课难点为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多方涉猎相关材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多与同学交流,请教教师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春秋——西汉儒家思想发展演变:
1.春秋,创立2.战国后期,蔚然大宗3.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4.西汉初年,逐渐复苏5.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发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称为显学。
2.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
思考:战国和秦朝文化氛围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战国:百家争鸣:各国纷争,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学术氛围较宽松
秦朝:国家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巩固统一,必须加强思想控制
(1)原因:
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
①焚书: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
②坑儒:警告文化人
(3)评价:
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
②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
③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b、使儒学走向低潮
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3.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儒家思想逐渐复苏
二、兴起的表现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原因:
(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①政治:王国问题
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
③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2)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特点:外儒内法
2.影响:
(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4)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B、汉代的教育体制——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1.教育体制:
(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C、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
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
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总结:儒学兴起的表现;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
4.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B
A.儒学的独尊地位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
2.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D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C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4.关于太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B.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C、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
D、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已经很大
5.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医药之书B、卜筮之书C、种树之书D、墨家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四则材料
材料一《大英百科全书》在谈到考试制度时,明确地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12年)。
材料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拟题》
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我国早在什么朝代就有了考试制度?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局面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什么选官制度?
(3)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4)结合所学内容客观评论科学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1)商朝。(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终生于科场之中拼搏。明代以来八股取士极大地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4)宋朝以前的科举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朝弊端丛生,钳制了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联系史料加以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C
A.孔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墨子的思想
2.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D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3.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4.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D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5.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C
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D.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如何评价?
(3)概括材料二中李斯的言论与材料三中董仲舒言论的异同。
答案:(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可拓展为: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三)问答题
1、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
答案: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它的地位是如何得以确立的?你是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发展历程的?对于儒家思想的“独尊”现象,你作何理解?试简要分析。
答案: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也使自“焚书坑儒”以来陷于困境的传统儒学在学术上得以发展。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适应了西汉大一统局势的需要,对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因此,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在西汉确立。(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封建政治与儒学思想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4)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学术思想,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提示:儒学正统地位何以确立要从西汉统治的需要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两个方面作答。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课儒学的兴起学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课儒学的兴起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史实。

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的观念的认同。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太学兴起进行客观评价。

一、罢黜百家

1、背景

(1)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3)汉武帝起用儒学之士参与政府机构

目的

l

时代

治国思想

背景

秦朝

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汉初

道家无为

战乱结束,生产破坏,与民休息,发展经济

汉武

国家统一,国力强大,民族融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统治阶级选择治国思想的出发点:

各家思想具有互补性,能否被采纳要与当时的相适应2、文化体制改革:新儒学

(1)理论来源: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主张: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提出“三纲五常”,大一统

材料一: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三纲:、、

五常:、、、、

(5)目的:用思想文化的统一巩固,加强,维护

3、影响

(1)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2)儒学成为思想,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

(3)汉王朝为独尊儒学,加强了对、和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4)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5)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6)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明显,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文化原因之一。

l儒家思想自春秋战国、秦朝至汉代的地位变化

时代

地位

春秋战国

社会显学,但受统治者

秦朝

受压制:

汉代

正统地位,思想主流:二、尊儒措施

1、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政治上:重用儒士: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上:重视教育:

(1)兴办太学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的官立学校。

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和。

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带动了民间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官僚贵族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2)建立郡国学校

初步建立了,儒学得到推广。

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三、儒学大兴

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汉代“大一统”:

政治上,国家统一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民族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基本形成

思文上,高度统一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逐渐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l西汉时期促进了儒学发展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③创建太学④科举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l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主张

C.“性善论”D.“大一统”思想

l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l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李斯昧死言: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董仲舒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涉及什么相同问题?两人做法又有何不同?(4)从儒学在秦汉地位的变化中得出哪些认识?

时代

治国思想

背景

秦朝

法家思想

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汉初

道家无为

战乱结束,生产破坏,与民休息,发展经济

汉武

儒家思想

国家统一,国力强大,民族融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国情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政治的统一中央集权封建统治正统主流思想文化教育平等竞争

时代

地位

春秋战国

社会显学,但受统治者冷落

秦朝

受压制:焚书坑儒

汉代

正统地位,思想主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管理人才官方化制度化积极向学民本政治生活地方教育系统

专制主义文化共同体儒家思想C、D、B、D

(1)孔子主张:德治;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孔子主张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儒家思想不利于国家统一;

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因为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国力强盛,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3)共同问题: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专制集权

不同做法:李斯主张法家思想,以暴力方式统一思想;

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注重教化。

(4)选择治国思想要从国情出发

学术思想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

以德治国,关注民生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和太学建立的基本史实;
知道董仲舒儒学的主要思想和评价,实质,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加深理性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道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及评价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原因
2、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回忆上节课内容
孔子说:我克己复礼;
孟子说:我民贵君轻;
荀子说:我君舟民水;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杀了
墨子说:别打了
教师总结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不同的阶级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出现不同的治国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治国思想有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依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
教师总结过渡: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儒家因其过于理想化不受统治者重视,那么在下一个历史时期治国思想和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汉代儒学》
2、梳理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一些儒生借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概况:
(1)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除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全部书籍都要焚毁
(2)焚书后,秦始皇将违犯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咸阳
3、评价: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4、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总结过渡: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发展遭到重大打击,那么到了汉朝儒学的不利局面有没有得到改变呢?
(学生回答: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二、罢黜百家
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了皇权,也限制皇帝的残暴行为
(2)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但导致中华民族
封闭,守旧,缺乏创新能力
(3)提出“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但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4)发挥仁政思想,主张轻徭薄赋,限制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3、董仲舒儒学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儒学体系为主,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外儒内法,带有神学倾向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
(1)积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教师总结过渡: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更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所以得到皇帝的认同。汉武帝在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任用儒士参与国政,在教育上有没有措施提高儒学的地位呢?
(学生回答:有,设立太学)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①中央: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地方: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影响:
①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③对统治基础:使少数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教师总结:太学的设置使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3、深化考点,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焚书坑儒”通过高考题进行检测,让学生讲答案写纸上并回答。
2015年重庆文综,21题
材料、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摘自梅鼎祚编《两汉文纪》
根据材料,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
答案: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
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表现:焚书坑儒
4、考点深化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董仲舒儒学”通过高考选择题进行检测,让学生回答并解释每个选项,教师进行补充。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B
2014年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显然是主张牺牲民来满足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仁爱”与D项中“德治”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5、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的区别联系
答案: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1、思想内涵:
先秦——儒家思想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
2、与统治者关系:
先秦——强调民本,批判时政
董仲舒——神化皇权,维护统治
3、地位:
先秦——理想化,不受重视
董仲舒——适应需要,成为正统
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联系:仁政,民本思想继承
六、课堂小结:让学生通过板书总结
七、生成问题:1、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对比
2、董仲舒儒学现在应该吸取的精华和摒弃的糟粕?
学生讨论,给出答案,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儒学思想及治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1、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教案wbrwbrwbrwbr作者:邹美娟春秋:儒学产生
2、战国:儒学发展
3、秦朝:儒学重创——法家思想
4、汉初:儒学复苏——黄老之学
5、汉武帝:儒学正统——新儒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11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