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节儒学的兴起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2节儒学的兴起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节儒学的兴起学案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本课重点为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及汉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来理解这一问题。并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2.本课难点为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多方涉猎相关材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多与同学交流,请教教师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春秋——西汉儒家思想发展演变:
1.春秋,创立2.战国后期,蔚然大宗3.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4.西汉初年,逐渐复苏5.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发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称为显学。
2.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
思考:战国和秦朝文化氛围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战国:百家争鸣:各国纷争,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学术氛围较宽松
秦朝:国家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巩固统一,必须加强思想控制
(1)原因:
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
①焚书: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
②坑儒:警告文化人
(3)评价:
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
②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
③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b、使儒学走向低潮
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3.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儒家思想逐渐复苏
二、兴起的表现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原因:
(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①政治:王国问题
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
③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2)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特点:外儒内法
2.影响:
(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4)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B、汉代的教育体制——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1.教育体制:
(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JaB88.COm

C、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
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
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总结:儒学兴起的表现;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
4.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B
A.儒学的独尊地位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
2.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D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C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4.关于太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B.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C、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
D、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已经很大
5.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医药之书B、卜筮之书C、种树之书D、墨家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四则材料
材料一《大英百科全书》在谈到考试制度时,明确地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12年)。
材料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拟题》
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我国早在什么朝代就有了考试制度?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局面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什么选官制度?
(3)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4)结合所学内容客观评论科学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1)商朝。(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终生于科场之中拼搏。明代以来八股取士极大地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4)宋朝以前的科举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朝弊端丛生,钳制了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联系史料加以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C
A.孔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墨子的思想
2.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D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3.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4.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D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5.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C
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D.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如何评价?
(3)概括材料二中李斯的言论与材料三中董仲舒言论的异同。
答案:(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可拓展为: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三)问答题
1、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
答案: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它的地位是如何得以确立的?你是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发展历程的?对于儒家思想的“独尊”现象,你作何理解?试简要分析。
答案: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也使自“焚书坑儒”以来陷于困境的传统儒学在学术上得以发展。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适应了西汉大一统局势的需要,对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因此,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在西汉确立。(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封建政治与儒学思想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4)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学术思想,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提示:儒学正统地位何以确立要从西汉统治的需要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两个方面作答。

相关推荐

高二历史教案:儒学的兴起2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点击下载: 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9

二儒学的兴起(专题一)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讲授时要结合课本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来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

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第2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2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冯玉祥北京政变

1、军阀混战

(1)背景:

①一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掠夺;

②帝国主义操纵下,大小军阀争夺地盘;

(2)战争: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

※链接高考:

(00,天津)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掌握中央政权的军阀派系是……………()

A、直系和奉系B、皖系和奉系C、直系D、皖系(答案:A)

(3)影响:

①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涂炭,引起不断反抗;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2、北京政变

(1)时间: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

(2)导演:直系将领冯玉祥;

(3)概况:囚禁总统曹锟,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

(4)原因:

①冯玉祥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

②受南方革命政府和革命形势的影响,倾向革命;

③与吴佩俘的矛盾尖锐;

(5)性质: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但不是革命,是北洋军阀内部走向分化的表现;

(6)影响:扩大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影响力;

(7)政变后形势:

①冯玉祥宣布脱离直系,改为中华民国国民军;

②电邀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问题;

③皖系和奉系势力入京,皖系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权;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孙中山北上

★北上目的:迅速落实全国的和平统一;

★北上宣言

(1)宣言内容:

①对内:消灭军阀势力;

②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③要求:召开国民会议,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

※链接材料:

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途中,在日本接见记者时说:“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

◎这段材料反映孙中山晚年对帝国主义有何新的认识?

▲孙中山认为外国势力的干涉是阻碍中国统一的关键性因素。

(2)宣言评述:北上宣言表达了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政治立场,阐明了国民革命的目的;

※链接高考:

(04,全国春季,16)孙中山晚年指出“中国之统一和平”的主要障碍是…………()

A、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B、长期的军阀混战

C、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答案:A)

2、国民会议运动

★召开目的: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

★运动内容(1)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

(2)对外:要求反帝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

3、孙中山逝世

(1)逝世时间:1925年3月12日;北京;

(2)孙文简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

※链接材料:

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设问:遗嘱实质上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

▲回答:嘱咐国民党人和全国人民要坚持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继续努力,将革命进行到底。

※链接高考:

(06,北京文综,21)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三、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国共合作实现后,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范围内的反帝爱国运动。

1、五卅运动

★爆发原因:

(1)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反帝斗争运动高涨;

(2)导火线:1925年,日本制造顾正红事件;

※链接高考:

(03,上海单科,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从而引起的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

A、护国运动、五四运动B、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省港罢工D、五四运动、省港罢工(答案:B)

(3)直接原因:1925年5月30日,英国、日本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

★首发地:上海(五卅反帝斗争)

(1)领导:中国共产党;

(2)斗争形式: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3)斗争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反帝统一战线组织)

(4)谈判条件:取消领事裁判权,惩凶,赔偿;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

★运动特点:经济斗争与反帝政治斗争相结合;

★帝国主义的破坏:

(1)高压政策:镇压罢工运动;

(2)分化政策:破坏统一战线;

①上海总商会(大资产阶级掌控)单独退出罢市斗争;

②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统一战线

☆原因:帝国主义采取经济手段(停止供电和贷款)压制;

☆认识:全面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运动结果:工人复工;

(1)复工原因:保存实力;

(2)复工条件:

①承认工会合法权利,增加工资;

②抚恤死伤工人和学生;

2、省港大罢工

(1)目的: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2)概况:

☆开始时间:1925年6月,香港、广州;

☆领导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

☆沙基惨案:英国、法国屠杀示威群众;

☆罢工后援:广东革命政府断绝同英国经济往来,支援罢工;

(3)评价:

①省港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最大;

②罢工坚持了16个月,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

③对英国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意义

(1)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2)五卅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

(3)五卅运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链接高考:

(05,广东单科,10)五四运动与五卅运动的相同点是……………………………()

A、具有反帝爱国性质B、遭到国民政府的镇压

C、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D、运动后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答案:A)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提示:广东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近代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时代背景:

(1)广东,成为国民革命的摇篮;

(2)1925年,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陈炯明阴谋推翻革命政府;

2、巩固措施:

(1)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

☆东征原因:陈炯明进攻广州,阴谋推翻革命政府;

☆东征时间:1925年2月和1925年10月;

☆东征主力:黄埔学生军;

☆东征结果:全歼叛军,取得胜利;

☆取胜之因:

①省港工人和东江农民的支持;

②根源:国共合作,同心奋战;

③共产党员和革命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突出意义: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国民政府成立

☆成立时间:1925年7月(第一次东征胜利后);

☆政府主席:汪精卫;

☆成立意义:表明广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上的统一巩固;

(3)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建立时间:1925年8月;

☆军队特点: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当时中国最新式的革命军队)

(4)国民政府统一两广地区;

3、历史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链接高考:

(07全国文综Ⅰ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

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

①民族危机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③西学的传播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

①公车上书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③各地学堂、学会、书局、报馆的纷纷建立

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领袖人物的涌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

4.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上B.《中外纪闻》上

C.《国闻报》上D.《循环日报》上

5.下列人物在促进湖南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的是

6.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强化提高

7.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8.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

9.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著书立说阐述变法理论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10.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梁启超阐述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孔子改制考》图二北京强学会旧址图三《时务报》

请回答:

(1)图一是的代表作;图二是维新派于年在成立的政治团体;梁启超担任图三所示《时务报》主笔期间曾发表文章,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和制度。

(2)结合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3)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即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高考演练

13.(2008年宁夏文科综合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14.(2002年上海)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KuangHsuhadreadtheworksofChengKuangYing。”问题出在KuangHsu帝是谁。

回答问题:

(1)请写出Kuang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早期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难形势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并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产物。

2.D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表现为政治运动、政治团体建立、领袖人物、组织宣传等多个方面。

3.C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由于受时代、阶级的局限而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如《新学伪经考》《孔予改制考》等。而魏源、曾国藩、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思想家,不可能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4.A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发表在《时务报》上。

5.D谭嗣同是湖南人,教材中虽然在第4课才出现谭嗣同的图像,但只要判断出A项是康有为,B项是梁启超,C项是严复,通过排除,选出D项是谭嗣同。

6.D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选D项。

强化提高

7.C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8.C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指的是洋务运动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面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较早提出该理论的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9.DA、B、C三项是两者的共同的特点;康、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具有不同的特点是D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10.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和理解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或各历史阶段)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能力。维新思想的核心甘情愿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共和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而人文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影响不大,因此选择C项。

课外延伸

11.回答第(2)问时注意三幅图就是三种宣传方式,无须举例,其他方式注意归纳课本。第(3)问注意概括,点到为止。

答案:

(1)康有为1895北京政治文化教育

(2)有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组织学会,如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创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3)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2.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答案: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高考演练

13.本题一是考查考生阅读历史史料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就要求考生在读懂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康有为的主要政治观点。解答第二问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处进行比较。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14.本题引用英文史料让考生加以判断,这在高考中尚属首次,它一方面体现了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本题立意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本题虽然形式灵活,但仍然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运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只要能够准确辨别材料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的关系,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从材料中可知“ChengGuangYing”没有翻译错,一定是指郑观应,而他是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的我国一位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KuangHsu”能够阅读郑观应的著作,应说明他喜欢维新,而且生活在郑观应的同时代或以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知这位皇帝一定是光绪帝。第(2)问则应根据所学知识从郑观应著作所反映出来的内容来概括。

答案:

(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甲午中日战争前)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兴西学),是早期资本家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7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