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物质严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
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影响
①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启示: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
(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①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②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①内忧:内战爆发,苏俄经济形势严峻。②外患: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武装干涉。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国家统一配给生活必需品。
(4)评价:①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实行原因:①经济危机:战争结束后,经济破败,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②政治危机: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农民、工人、士兵强烈不满并出现暴动。
(2)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国家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成效意义:①现实意义: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理论意义: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考点2:“斯大林模式”
1.形成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2.形成过程:
(1)工业化:1925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4)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1)积极: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模式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考点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2)措施:①农业(改革重点):a.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d.将拖拉机卖卖给集体农庄。②工业: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给予企业调整工资权力;c.行动物质利益原则。
(3)结果: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且目标不切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社会混乱,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
(2)措施:①工业(改革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律,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3)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后期由于军备竞赛加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美军备竞赛,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首先开始经济改革,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来转向政治改革。
(3)结果:经济改革受阻,经济继续滑坡;政治改革迷失方向,1991年苏联解体。
1.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2.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A.苏维埃政权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D.计划经济体制
3.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D.加强了宏观调控
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5.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其背景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6.(2006全国文综Ⅱ)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
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9.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品:取消商品自由贸易
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实物配给制
2.新经济政策
(1)原因:
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
②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①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允许外国/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租让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品: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作用: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斯大林模式”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政治表现
①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集中制,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
②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
③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排斥货币、市场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苏联的改革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了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上:
①农业:(改革的突破口)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
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1)内容:
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后果:
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1991年,苏联最终解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10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