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专题导学复习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专题导学复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专题3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时间:2012.3

1.细胞的生长核细胞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II
3.细胞的有丝分裂II
4.细胞的减数分裂II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II
6.动物的受精过程II

1.请选择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
细胞生长、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2.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吗?

你在回顾中的问题是:


探究一:细胞周期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I段
C.II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III段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扇形图:直线图:坐标图:柱形图:

探究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1.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曲线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的比较

时期
方式






无同
源染
色体

辨析方法:
(2011江苏)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右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分裂产生子细胞后的变化特点,是某些性状表现母系遗传的重要原因
探究三:受精作用

1.(2010海南)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2.(2011江苏)与减数分裂比较,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原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3(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l.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专题3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答案
C
A
B

1.A2.B3.A
4.(1)2.2(2)M12→24→12(3)7.4
(4)甲(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相关知识

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考点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象、曲线的比较
1.比较(注:正常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为2N、DNA数量为2C)
时期图形分裂方式核内DNA染色单体着丝点(染色体)特征共同点染色体组细胞名称同源染色体
前期
有丝分裂4C4N2N有同源染色体①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
②有染色单体
③中心体分开移向两极2个体细胞N对
减数第一次分裂4C4N2N联会、出现四分体2个初级精(卵)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次分裂2C2NN①无同源染色体②染色体数可能为奇数1个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0
中期
有丝分裂4C4N2N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2个体细胞N对
减数第一
次分裂4C4N2N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个初级精(卵)
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
次分裂2C2NN①无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数可能
为奇数1个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后期
有丝分裂4C04N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4个体细胞2N对
减数第一
次分裂4C4N2N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2个初级精母细胞N对
减数第二
次分裂2C02N①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②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奇数2个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0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结构基础专题导学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细胞的结构基础专题导学复习”,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2细胞的结构基础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1.请选择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分类、生物膜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

3.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探究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各种细胞器之间分工

具双层膜:

结构具单层膜:

不含磷脂分子:

含DNA:

成分含RNA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或产生ATP的细胞器)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功能上

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甲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图解,其中的字母表示细胞类型或由其产生的物质,数字表示作用过程。请据图分析(括号内填序号或字母,横格上填名称)

甲乙

(1)甲图右边细胞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燕麦胚芽鞘B.菠菜的叶肉C.洋葱根的分生区D.蓝藻

(2)甲图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3)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基因主要位于甲图[]中,该基因至少含有个碱基对,其信使RNA在此处合成后进入细胞色素C合成场所的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4)乙图中的C物质是。如果甲图细胞②处有C,则此细胞名称为细胞。

(5)促使A形成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来,经过甲图中的细胞器依次为[ ]。

(6)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④、⑥、⑩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

(7)若此图示吞噬细胞,可吞噬失活的抗体,并将其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

(8)若此图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9)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为糖类等物质,对以上现象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是

(10)若图14示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请以此为依据,在绘图处绘出其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

探究二:生物膜系统及其结构、功能的联系

1.构建生物膜的结构、功能联系概念图——把书读透

氨基酸

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供能

分泌蛋白

下图是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模型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

(2)请依次指出图中a、j、e、m所示结构名称:。

(3)在m上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形式为;同时发生在p上的另一种物质变化为。

(4)上述结构中具有识别功能的是(填字母),其结构基础是;发生“f→g→h→g→j”过程的基础是。

(5)从进化角度看,首先由于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

(6)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来培养离体的胃腺细胞,在图1中绘出放射性氨基酸量在核糖体(a)、内质网(b)和高尔基体(c)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图2“胃蛋白酶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绘出胃蛋白酶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2.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特性及其实验验证

(1)结构特性:结构基础:

实验验证:

(2)功能特性:结构基础:

实验验证:

(2011海南)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0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下图表示某种细胞的膜结构及物质与膜的关系,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结构

B.若图示为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为胰岛素,其只促进物质E转化为F,则F为糖原

C.a和c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不同物种的细胞中A、D、B的种类均不同

探究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请绘出①甘油进入细胞②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③氨基酸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速率与自身物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O2浓度、细胞呼吸强度之间的关系图。

(2010山东高考理综)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2010,全国卷)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D植物体细胞中原生质体融合

2.(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3.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氢离子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4.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②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方法是

(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包括(多选)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杀死细胞,水解DNA

C.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5)若要观察线粒体生活状态的形态和分布,需要用活体染色剂染液染成蓝绿色;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叶片要始终保持状态。

(6)制备细胞膜时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原因是。

专题1细胞的结构基础答案

(1)B(2)[109]叶绿体液泡

(3)[4]细胞核3120

(4)抗体浆

(5)病原微生物的刺激(抗原的刺激)3-2-7

(6)④(7)氨基酸

(8)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注“仅答出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化”或“细胞膜选择通透能力降低“可以得分。)(9)胰岛素

(10)右图

(1)流动镶嵌

(2)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溶酶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

(3)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4[H]+O22H2O

(4)j糖被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j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解释生物膜功能的结构基础。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推知:a为核膜,b为细胞器膜,c为叶绿体膜(m为类囊体膜),d为线粒体膜(p为线粒体内膜),e为溶酶体膜,f为内质网膜,g为囊泡膜,h为高尔基体膜,j为细胞膜。叶绿

体类囊体膜上发生光反应,其能量转换形式为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还发生4[H]+O22H2O。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细胞膜,其结构基础是糖被,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D

1.B2.A3.D

4.(1)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组织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

(2)苏丹Ⅲ能溶于酒精中(3)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

(4)ACD(5)健那绿有水

(6)无细胞壁、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无核膜、细胞器膜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酶和ATP专题导学复习


专题5酶和ATP

使用时间:2012.3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1.请从酶的本质、作用、机理、特性,ATP的结构、转化、再生途径、意义等方面尝试构建知识网络。

2.以下几种对酶的理解是否正确?

①只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②酶可以自身合成,也可以从外界食物中获取()

③酶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均可发挥作用()

④酶只起催化作用()

⑤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

3.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酶、激素、载体、抗体与蛋白质的关系。

4.请正确说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内符号所对应的含义

5.写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式,并说明两者之间的转化是否属于可逆反应。

探究一: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的影响,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右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B.酶制剂的量不同

C.反应底物的量不同D.pH不同

探究二:酶特性的实验探究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A._____

B.

(二)材料用具: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同时放入37℃、沸水、冰块中保温5min;

③;

④。

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并补全实验步骤。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

(至少写出二点)。

(3)步骤②与步骤③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号试管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该实验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这将干扰实验的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②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探究三:ATP与能量的关系及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是()

反应式“ADP+Pi+能量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释放的能量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分解或CO2固定

D.向左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对所有营养成分的吸收

谈谈你的收获:

说说你的疑问:

1.(2011新课标.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3.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有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CO2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C.在mRNA、ATP合成酶和RNA聚合酶等物质中,不能通过核孔的是ATP合成酶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中,能使ADPATP的比值增大的是放能反应

4.下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反应的底物 B.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小于乙

C.该反应过程一定发生于细胞外D.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

5.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了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太阳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填数字)过程。

(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min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____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dmin。

专题5酶和ATP

CC

(1)实验原理:

A: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显色;

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量,滴加碘液根据是否有蓝色出现及蓝色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

③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唾液,摇匀后放置在各自的温度下保温5mi

④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酶的活性淀粉溶液的浓度和体积、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PH、反应时间、实验操作顺序等

(3)不能。因为调换顺序后,2号与3号试管中的淀粉也会被水解

(4)1号试管水浴加热自变量

D

B

B

1-4BCDD

5.(1)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①②③④

(3)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 如图虚线所示

(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大于(长于)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名师讲义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分析:同一个体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都经过了间期的复制,但染色单体并未分离,因此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分子数目相等,但染色体行为并不相同,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联会现象,而有丝分裂前期无此现象。
2.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两者染色体数目不同,而DNA分子数目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有丝分裂无此行为,因此后期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
3.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 分析:从图中看到细胞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其中有2条染色体的形态相同,其余染色体的形态不同,因此图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导致每一极出现2条相同染色体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形成如图所示的细胞,该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

 √ 分析: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无基因a,所以图中的基因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5.在动物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 分析:中心粒复制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7.人类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分析:由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易位,所以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
8.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则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分析:C1与C2是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二者遗传信息相同;S1、S2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导致两者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014烟台模拟)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细胞分裂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相同基因的分离则可发生在图1细胞的分裂后期
D.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
 图1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2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的配子,图1、2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片段的交换,说明联会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2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而来,由于图1与图2中染色体的形态(颜色)不同,所以图1是(第一)极体;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的分离则可发生在图1细胞的分裂后期,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图2细胞中都有4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
 B
(1)解决此类细胞分裂图像辨析问题的常规思路。
①判断图像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
a.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2: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配子细胞。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明确图像之间的联系。
图2是由图1分裂产生的吗?原因是什么?
(2)两种常规基因重组方式的比较。

 (1)提示:①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b.无同源染色体也无姐妹染色单体
②不是。图2中染色体形态(颜色)与图1中不一致。
(2)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技巧
(1)依据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2)依据减数分裂中细胞质分裂情况识别细胞名称:
细?胞?质?分?裂不均等有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乙无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丙均?等有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甲无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丁
 (2014江苏单科)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题图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很大。题图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该时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
 B


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规律
 (2014漳州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如图。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会看到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此结构;乙图细胞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此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不发生分裂;丙图中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为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染色体联会并形成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B
(1)分析甲图。
①图像所处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有赤道板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图可能对应的所有细胞分裂时期。
(3)依据丙图,获取解题信息。
①图中C组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②A组细胞和C组细胞能否属于同一种分裂方式?为什么?
③A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有哪些?
 (1)提示:①有丝分裂后期
②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2)提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3)①提示:有丝分裂,因为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二倍。
②提示:不能。A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属于减数分裂;而C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二倍,属于有丝分裂。
③提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末期和配子时期。

依据坐标曲线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
[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2N)为例]
(1)变化曲线:
(2)判断方法:
①判断曲线种类:
斜线核DNA变化曲线 有染色体变化曲线 无
②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为4N——有丝分裂?最大为2N——减数分裂
二看“竖起下降”次数两次——减数分裂?一次——有丝分裂
三看“最终结果”减半——减数分裂?相等——有丝分裂
 (2014郑州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核DNA含量是AB段的2倍
 D


配子的形成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2014嘉兴模拟)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请回答:
(1)在动物________(器官)中,可能找到AaBb、AB、Ab、aB和ab5种基因型的细胞。
(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4点)
(3)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过程①若要产生AB、Ab、aB和ab4种基因型的细胞,至少需要________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④代表的变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动物体内睾丸或卵巢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2)图中①为减数分裂,图中②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具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等特征。
(3)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相同的配子,要产生4种配子,至少需2个精原细胞。
(4)图中③表示a→a1,为基因突变;图中④表示AaBb→AaB,为个别染色体缺失或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1)睾丸或卵巢
(2)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等
(3)2 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相同的子细胞
(4)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1)明确①~④的细胞变化情况。
①过程是什么细胞分裂方式?为什么?②过程是什么细胞分裂方式?产生的子细胞类型是什么?④过程与③过程相比,发生范围有何不同?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配子种类的判断。
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________种。该种生物产生的精子种类:________种。1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________种。该种生物产生的卵细胞种类:________种。
 (1)提示:①过程是减数分裂。因为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②过程是有丝分裂。体细胞。④过程适合于真核生物而③过程适合于所有生物。
(2)提示:2 4 1 4
 (2013江苏高考)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C
1.(2014安徽理综)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能够发生交叉互换,实现基因重组;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不发生染色体复制;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A
2.(2014漳州模拟)如图为精原细胞分裂以及形成精细胞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核DNA数目为2a
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细胞②为初级精母细胞,有2n条染色体,核DNA数目为4a;由于细胞①③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因此细胞①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①③中无姐妹染色单体;细胞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细胞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
 B
3.(2014滨州模拟)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B时期
B.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C.M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D.在F时期细胞中发生了DNA的解旋、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在有丝分裂的间期(A时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F时期)进行染色体复制,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是染色体数目并不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时期),加倍后染色体组变为4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M时期)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较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后也暂时加倍;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AB、Ab、aB、ab4种次级精(卵)母细胞,则在L时期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在F时期细胞中发生着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有DNA的解旋、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A
4.(2014嘉兴模拟)如图表示人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只出现于DE时期
C.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CD时期
 若为有丝分裂,AC为间期,CD为前期、中期,EF为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细胞板只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若为减数分裂,A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EF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CD时期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属于CD时期。
 D
5.(2014郑州模拟)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Ⅰ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最多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Ⅱ过程中
C.1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种
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
 Ⅰ过程为精原细胞自身增殖过程,属于有丝分裂,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Ⅱ过程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组成最多有两种;该分裂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了4个精子,因此该动物一定是雄性个体。
 C
6.(2014长沙模拟)下列两个图中,甲图为某生物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乙图表示卵巢中某种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有阴影)和核DNA分子数(无阴影)在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的统计数据。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乙图与之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
(2)甲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乙图中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时期。
(3)乙图最可能表示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的相对含量变化。如果该种细胞的分裂按照A、B、C、D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甲图中与乙图C时期对应的图像是________,该图所表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② B (2)① 不具有
(3)减数 ③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44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