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主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出相关的光路图。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作出光路图。
三、学具准备: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
四、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长途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观察生活中的透镜,阅读教材,结合教材中图5.1-1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例如:
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例如:
3.仔细观察教材中图5.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回答
通过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
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
归纳: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做做看)
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
归纳: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2.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用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合作探究:
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的变化?(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
2.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观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
五、课堂小结:
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讨论交流:说一下“情境导入”中博士磨制的是是一个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用它点火的原理是什么?
六、达标检测:
1.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
A.厚度很薄的透镜B.中央很薄的透镜
C.中央比两头薄的透镜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
2.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3.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4.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而产生的。
5.如下左图是一束平行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6.如下右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
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重点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三、学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四、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大家欣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同学们都喜欢,顺势提问: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照相机
(结合实物、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
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②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
想想做做:
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
2.投影仪
(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
①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②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⑤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⑥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
3.放大镜
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联系生活: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举例说明)
4.结合教材96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
实像总是立的,虚像总是立的;
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
五、课堂小结: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放大镜成、、像
六、达标检测:
1.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3.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
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
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
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三、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
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
3.制定计划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3)参考课本97、98两页,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5.数据收集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
(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且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四、巩固训练:
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______点,光屏上的像距镜最远。
五、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分大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放大;
实像,物远像近小,虚像,物近像。
六、达标检测: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_______像(选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______像。
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3.如下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不可能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学习用具:眼睛模型、近视镜、老花镜
四、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
爱动脑筋的小明和爷爷都戴着眼睛,平时他有这样的观察和体会:爷爷看书读报时必须戴上眼镜,而看远处的物体时可以摘下眼镜;而自己看远处的物体必须戴上眼镜,而看书时可以摘下眼镜;视力正常的爸爸却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那么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眼是如何看见周围物体的呢?小明和爷爷患各有怎样的眼睛疾病?他们各自佩戴的眼镜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主探究
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照相机”,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观察图5.4-1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
2.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3.小组讨论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像有何特点?
4.认真观察图5.4-2,小组讨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
5.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成了近视眼,有些人成了远视眼,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吗?
(1)特点
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2)成因及矫正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认真观察图5.4-4,观察近视眼同学的眼睛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汇聚,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自学《科学世界》眼睛的度数,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知识链接: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cm.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五、学习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组成。
2.近视眼佩戴矫正。
3.远视眼佩戴矫正。
六、达标检测:
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
3.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b.
5.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__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BCD
6.所示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_眼。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显微镜
请阅读课本p103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
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二)望远镜
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104页图5.5-4回答。
4.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别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四、课堂小结
1.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体经物镜后成放大的,再经过目镜成放大。
2.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体经物镜后成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的虚像。
五、达标检测:
1.从显微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2.从望远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3.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年,联合国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伽利略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三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在光屏上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6.望远镜,尤其是天文望远镜都力求,以求观察到更暗的星,除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做物镜。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要求会较熟练画透镜光路图(会聚和发散)。
2.要求熟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会看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二、重点难点:
重点:光路图——会聚、发散、成像、光路可逆的光路图。
难点:利用凸透镜成像相关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u>2f
u=2fv=2f等大倒立实像
f<u<2f
u<f
照相机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成、的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
专题一: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专题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第4题图第5题图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专题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7.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8.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
专题四:眼睛和眼镜
9.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0.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1、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惑还有:
五、达标检测:
1.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
4.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放大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一、回顾下列知识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
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___光线,___光线和____在同一平面内。
⑵____光线和____光线分居与____两侧。
⑶光从空气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____入射角=___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是因为光从___斜射向_____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_。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______。
焦距(f):____到凸透镜____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的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
U=2f
fu2f
U=f
uf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_____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______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规律总结:
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虚像同侧立,物远像变大;
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1.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B.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5.雨后天晴的晚上,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200,则反射角也增加200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0
D.入射角为0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7.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分别用四块凸透镜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观察的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判断焦距小于10cm的凸透镜是〔〕
A.甲B.乙C.丙D.丁
8.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0,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A.减少50B.减少100C.减少150D.减少200
9.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凸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
C.都是放大的像D.都是正立的像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0,那么入射角是_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
12.如图3-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是法线,由图可知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折射角.入射角______折射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13.图3-2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该物体像的形状,在以下填空中,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形_________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去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
(4)用放大镜来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龙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天花板上,这说明利用平面镜可以改b变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5.超超家有个圆形的鱼缸,超超透过鱼缸去看水中的鱼,他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____.
16.离平面镜2m处站立一个身高1.2m的儿童,他离平面镜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像高_________m.
17.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镜.
1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拢时,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五一”节,亮亮和家人一起去游玩,他站在美丽的青山湖旁,看到了:(1)岸上的花草,(2)水中的鱼,(3)游船在水中的倒影(4)水中的“白云”.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0.图3-3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_____是OA的入射光线.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如图3-4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22.图3-5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的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目的是为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从地面发出的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S1、S2反射后的光线.
23.如图3-6所示,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24.小桦要通过竖直井道把此时的太阳光引射至地铁车站A,他需要哪些器材,请在图7中画出光路图.
25.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为什么?
26.如图3-8所示,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线.请你想办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ABBDABCD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750150012.∠2∠4大于
13.(1)D(2)A(3)D(4)C14.传播路线潜望镜
15.凸透镜虚像16.41.2
17.平面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18.远离小于
19.(3)(4)(2)20.C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24题略
25.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分)能会聚太阳光,将蔬菜烧坏.(3分)
26.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在一点.(4分)或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5分)
四、探究题(共21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0分)
27.解:
(1)三只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分)
(2)①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凸透镜焦距(2分)
②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焦距.(2分)
③用水晶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④用塑料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⑤比较三种凸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2分)
(3)(2分)
(4)控制变量法(1分)
28.解:要点:(有两个位置能成像.一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5分)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分)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一、回顾下列知识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
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___光线,___光线和____在同一平面内。
⑵____光线和____光线分居与____两侧。
⑶光从空气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____入射角=___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是因为光从___斜射向_____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_。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______。
焦距(f):____到凸透镜____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的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
U=2f
fu2f
U=f
uf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_____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______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规律总结:
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虚像同侧立,物远像变大;
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1.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B.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5.雨后天晴的晚上,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200,则反射角也增加200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0
D.入射角为0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7.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分别用四块凸透镜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观察的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判断焦距小于10cm的凸透镜是〔〕
A.甲B.乙C.丙D.丁
8.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0,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A.减少50B.减少100C.减少150D.减少200
9.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凸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
C.都是放大的像D.都是正立的像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0,那么入射角是_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
12.如图3-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是法线,由图可知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折射角.入射角______折射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13.图3-2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该物体像的形状,在以下填空中,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形_________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去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
(4)用放大镜来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龙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天花板上,这说明利用平面镜可以改b变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5.超超家有个圆形的鱼缸,超超透过鱼缸去看水中的鱼,他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____.
16.离平面镜2m处站立一个身高1.2m的儿童,他离平面镜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像高_________m.
17.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镜.
1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拢时,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五一”节,亮亮和家人一起去游玩,他站在美丽的青山湖旁,看到了:(1)岸上的花草,(2)水中的鱼,(3)游船在水中的倒影(4)水中的“白云”.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0.图3-3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_____是OA的入射光线.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如图3-4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22.图3-5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的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目的是为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从地面发出的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S1、S2反射后的光线.
23.如图3-6所示,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24.小桦要通过竖直井道把此时的太阳光引射至地铁车站A,他需要哪些器材,请在图7中画出光路图.
25.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为什么?
26.如图3-8所示,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线.请你想办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ABBDABCD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750150012.∠2∠4大于
13.(1)D(2)A(3)D(4)C14.传播路线潜望镜
15.凸透镜虚像16.41.2
17.平面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18.远离小于
19.(3)(4)(2)20.C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24题略
25.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分)能会聚太阳光,将蔬菜烧坏.(3分)
26.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在一点.(4分)或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5分)
四、探究题(共21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0分)
27.解:
(1)三只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分)
(2)①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凸透镜焦距(2分)
②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焦距.(2分)
③用水晶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④用塑料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⑤比较三种凸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2分)
(3)(2分)
(4)控制变量法(1分)
28.解:要点:(有两个位置能成像.一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5分)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02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