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历史下44课西方的挑战与清朝的中衰导学案(岳麓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44课西方的挑战与清朝的中衰导学案(岳麓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44课西方的挑战与清朝的中衰
知识提要
一、殖民势力东来
1.殖民势力东来:在中国,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则先后侵占台湾。
2.沙俄入侵: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城(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和尼布楚城(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建立侵略据点。
3.抗俄斗争: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取得了胜利。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1689年,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二、清中后期的政治腐败
1.财政上:乾隆后期,官贪政乱,赋役钱粮收入严重流失,各项开支却不断增加,国库日益空虚,清朝统治由鼎盛走向衰落。
2.军事上:清朝军队逐渐腐化,军纪松懈,军备废弛,战斗力不断削弱。
3.社会矛盾:乾隆至嘉庆年间,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此起彼伏。这些起义斗争虽然都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但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清政府也耗费了大量财力军力,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三、马戛尔尼来华与“闭关锁国”
1.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和中外交流的频繁,这一时期的代表是: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中国交涉通商事宜。由于英国使团提出的部分要求具有殖民侵略的性质,又在觐见礼仪上与中方产生很大矛盾,乾隆帝拒绝了其一切要求。
2.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却阻挡不了殖民者的扩张。由于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的发展已无法跟上工业革命后西方发展的步伐。
基础演练
1.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
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A.漳州B.宁波
C.云台D.广州
2.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3.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
C.不许外国人来华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4.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
5.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6.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是从()?
A.康熙后期起B.雍正后期起
C.乾隆后期起D.嘉庆后期
7.下图是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它是()?

A广州十三行B.市舶使
C.市舶司D.理蕃院?

8.识读下图,请完成:
(1)此话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清朝为什么实行这样的政策?
(2)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应怎样认识它?
9.阅读下列材料: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请完成:?
(1)根据材料说明什么是闭关政策??????
(2)从材料中反映出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2.D3.D4.C5.B6.C7.A
8.(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所以实行这种政策,一方面是由于清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另一方面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弊大于利。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政策,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才是一种积极进步政策,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经济,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富裕
9.(1)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2)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

相关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期的“倭患”
知识提要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2.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各国也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抗倭斗争
1.明朝初年实行海禁的原因:明太祖为了抵御海上各种敌对势力对明朝统治的威胁,实行海禁,限制海外贸易,但私人海上贸易禁而不绝,日本等周边国家是主要贸易对象。
2.倭寇的组成: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3.抗倭斗争的目的: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
4.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
5.主要战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九战九捷,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6.抗倭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其作用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抵御倭寇,加强海上安全,明代还绘制了沿海地形图,确定了明朝政府的海防范围,其中,东南沿海的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
基础演练
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2年B.1405年
C.1417年D.1421年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
A.北京B.松江
C.刘家港D.泉州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
A.戚继光B.俞大猷
C.郑和D.于谦
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山东B.浙江
C.福建D.广东
6.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7.明朝抗倭名将是()
A.林则徐B.戚继光
C.岳飞D.文天祥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
A.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B.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
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0.阅读图片材料:
图片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片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请回答:
(1)请列出郑和下西洋及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时间(2)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航海的不同之处。

(3)有人说,在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背后,体现出中国海上力量的没落和欧洲海上力量的兴起。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这给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2.C3.C4.A5.B6.D7.B8.C9.B
10.(1)郑和:1405-1433年;迪亚士:1487年;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1498年;麦哲伦:1519年。
(2)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而哥伦布等人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3)同意。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呈现出颓势,倭患、边患不断。而明朝闭关锁国的国策又束缚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致使中国曾一度领先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海上力量落后于欧洲新兴国家。启示略(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历史下43课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导学案(岳麓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43课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导学案(岳麓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43课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
知识提要
一、北京城与长城的修筑
1.北京城:(1)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把北京城扩建为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历时10多年才完工。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称为京师。(2)清朝仍然选定北京为都城,沿袭了明朝的格局,位于都城中央的紫禁城成为中国五个世纪里的最高权力中心。2.修葺长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明朝对前代的长城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修葺。
3.明长城的起止点: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号称“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二、实用科技的伟大成就
1.医学: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用毕生精力写成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16世纪之前中国医药成就的总结,也是植物学的重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2.农学:明代徐光启(1562—1633)写的《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记述了有关农学的理论和农作物种植、农具制作的方法,论述了垦荒、兴修水利和备荒救灾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方面,徐光启也是先驱。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3.科学家: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1587—?)编写的《天工开物》,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并且配有大量插图。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通俗文艺的繁荣
1.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发展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被后人誉为“四大古典名著”。
2.《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创作于:清乾隆中期;主要内容:以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盛衰和家庭个人的日常琐事,揭露和批判了繁华掩盖下的社会腐朽。
3《红楼梦》的地位: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4.《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描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之间的复杂斗争
5.《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而创作的
6.《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有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
7.京剧的形成:乾隆末年,表演安徽地方戏徽剧的四大徽班进京,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求,发挥各班演员特长,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曲的优点并加以革新,到19世纪前期,形成一种新的剧种“京剧”。京剧,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称为“国粹”。
基础演练
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2.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
3.右图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平面图,它是()
A.唐都长安城
B.北宋东京城
C.元大都
D.明北京城
4.代表了明清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5.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D.同治、光绪年间
6.《西游记》是一部()
A.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B.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
C.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
D.爱情悲剧小说?
7.《水浒传》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罗贯中和施耐庵
8.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衡、屈原B.宋应星、李时珍
C.蔡伦、张仲景D.张仲景、李时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2)材料二所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这部作品在当时为什么不受读书人的重视?
(3)材料一的作品和材料二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2.B3.D4.D5.B6.C7.D8.D
(1)李时珍。其著作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宋应星。因为该书是科技著作,而当时的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一心攻读四书五经,根本不需要了解科技知识。
(3)都成书于明朝;都是总结性著作;后来都被译成多国文字;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等。(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6课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导学案(岳麓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6课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导学案(岳麓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6课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知识提要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元朝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将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元代还出现了《农桑辑要》《农书》等农学著作。《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书》的作者是王祯,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3.元代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用棉花纺纱织布已成为江南地区主要的家庭副业。松江(在今上海市)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2)制瓷业:青花、釉里红等瓷器新品种在元朝烧制成功
4.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的作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二、郭守敬与《授时历》
1.郭守敬: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数学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2.代表作:《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其精确程度比现代科技测量所知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他还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三、元曲
1.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元曲,它包括杂剧和散曲。
2.代表人物:(1)关汉卿是元曲作家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对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主要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
(2)另一位杰出的元曲作家是王实甫,其代表作《西厢记》歌颂了主人公崔莺莺和张君瑞对传统礼教的勇敢反抗和对纯贞爱情的大胆追求。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述了秋天的萧索和游子的愁绪
基础演练

1.“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古称松江)一带人们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歌谣中“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指()
A.大都B.东京 C.临安D.南京
3.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牡丹亭》B.《望卢山瀑布》C.《金刚金》D.《窦娥冤》
4.朝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B.纤维C.蚕丝D.麻
5.元曲另一位杰出的作家是王实甫,其代表作()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D.《西厢记》
6.《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其精确程度比现代科技测量所知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与现行公历的一周年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他的作者是()
A.郭守敬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7.元代时,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是哪个城市()
A.大都B.松江C.长安D.洛阳
8.元代时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是()
A.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B.财政收入
C.百姓的口碑D.道路的修建
9.下列哪部作品反映了对传统礼教的勇敢反抗和对纯贞爱情的大胆追求()
A.《牡丹亭》B.《西厢记》C.《金刚金》D.《窦娥冤》
10.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官修农书是()
A.《农桑辑要》B.《农书》C.《水经注》D.《农政全书》
11.哪部作品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A.《史记》B.《农书》C.《资治通鉴》D.《汉书》
12.元朝烧制的新的瓷器品种有哪些()
A.青花、釉里红等B.青瓷C.白瓷D.唐三彩

1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哪朝?哪一历史人物?
(2)她在哪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农业和手工业对当时社会发展有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1.C2.A3.D4.A5.D6.A7.B8.A9.B10.A11.B12.A
13.(1)元朝;黄道婆
(2)棉纺织业
(3)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3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