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上数学第3单元图形的相似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上数学第3单元图形的相似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梳理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理解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会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图形的运动变换,体会数与形间的关系.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下列各题.

1.什么是相似三角形?什么是线段的比?什么叫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有哪些识别方法?

3.相似三角形的有哪些性质?

4.什么叫做位似?什么叫做位似中心?

5..数学上确定点的位置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之后,点的坐标怎样变化?

【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
把本章内容构成知识结构图。

(二)展示提升
1.已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最长边分别为25cm和10cm,它们的周长差为60cm,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2.如图,ED∥BC,DF∥AB,若S△AED=4,S△DFC=9,求四边形BFDE的面积。

3.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已知△ABC(如图)相似,且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你能找出几种画法?

4.如图,在△ABC中,∠C=60°,AD、BE是△ABC的高,DF为△ABD的中线。求证:DE=DF。

【知识梳理】
本章内容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对应关系。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解决,最后对所得的结果做出_____________的解释。
3.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若a=3cm,b=1m,则a∶b=.

2.已知1,,2三个数,请再添上一个数写出一个比例式.

3.一竿高1.5m,影长1m,同一时刻,某塔影长20m,则塔的高度为.

4.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BC上的点,ED∥BC,如果=,AE=15,则EC=。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还有什么样的困惑?
2.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的地方在哪儿?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相关推荐

九上数学第5章用样本推断总体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上数学第5章用样本推断总体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五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会用简单随机样本的平均数.方差.率等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理解用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会通过样本来预测总体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2.把本章的知识融汇贯通.
重点:会用简单随机样本的平均数.方差.率等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
难点:用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
【知识梳理】
本章的知识结构

1、用样本推断总体是统计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在抽样调查时,由于我们只抽取部分数据组成样本,而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是未知的,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代表总体,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简单随机样本,然后用简单随机样本的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分别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样本容量够大时,这种估计是比较合理的.

2.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据是与时间有关的,因此这些数据会呈现一定的发展趋势,这启发我们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趋势图,我们可以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感悟一些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探究展示】
1.某镇想了解全镇居民上年度人均收入情况,随机抽取了20户家庭进行调查,得到人均收入的结果如下(单位:万元):
3.4,3.5,3.4,3.8,3.8,3.0,3.1,3.3,3.5,3.6
3.7,3.9,3.6,3.5,3.8,3.6,3.9,3.2,3.1,3.3
试据此估计该镇居民上年度的人均收入及方差.
先计算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
再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2.某中学的一个数学举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知多少”的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大了解”四个等级,划分等级后的数据整理如下表:
等级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大了解
频数40120364
频率0.20.180.02
(1)补全上表;
(2)若该校有学生25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这些学生中“比较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人数.

3.右图是初三(2)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次数均为整数).已知该班只有5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75次,请观察此图,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75落在第2小组;
B.第4小组的频率为0.1;
C.心跳为每分钟75次的人数占该班体检人数的;
D.数据75一定是中位数.

九上数学第4单元锐角三角函数小结与复习导学案(新湘教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四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及求三角函数值对应的角度(锐角)..
2.会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梳理知识,融汇贯通.
重点:梳理知识,融汇贯通.
难点: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导学】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回顾教材第四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哪两条边的比?
2.200,450,60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分别是多少?
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几个元素就可以解直角三角形?
4.锐角三角函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试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探究展示】
1.在Rt△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sinA=cosA=tanA=
(2)三边之间关系:(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
2.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0<sinA<1,0<cosA<1
3.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反过来,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1.在RtABC中,∠C=900,AB=12cm,BC=10cm,分别求∠A.∠B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3);(4)

3.在RtABC中,∠C=900,∠A=300,c=12cm,求∠B,a,b.

4.如图示,△ABC中,∠A=30°,AB=8,AC=6,求△ABC的面积S及A到BC边的距离d.

此题由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
要求面积,先作高.过点B作BD⊥AC于D点.
在RtABD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以求得BD=,AD=
△ABC的面积S=
CD=AC-AD=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
由△ABC的面积S=,
可得d=
5.在锐角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ABC的面积S与∠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过点C作ABC的高CD.
在RtACD中,sinA=,得出CD=
所以,S=
(2)求证: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样的困惑?
3.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的地方在哪儿?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新湘教版九上)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3.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的问题
重点: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
【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1.我们已经学习的相似三角形性质有哪些?

2.校园里有一棵大树,要测量树的高度,你能想出什么样的测量方法?说一说!

【探究展示】
(一)合作探究
【活动1】测量河的宽度。
问题: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张想测量A,B间的距离,但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测量,你能帮助他想出一个可行的测量方法吗?
方法:(如何构造相似三角形?)

如果=2,且测得DE的长为50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活动2】测量物体的高度。
1.问题:在用步枪瞄准靶心时,要使眼睛(O)、准星(A)、靶心点(B)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射击时,李明由于有轻微的抖动,致使准星A偏离到A’,如图所示:已知OA=0.2m,OB=50m,AA’=0.0005m,求李明射击到的点B’偏离靶心点B的长度BB’(近似地认为AA’∥BB’).
(二)展示提升
1.如图,直立在点D处的标杆CD长3m,站立在点F处的观察者从点E处看到标杆顶C、旗杆顶A在一条直线上,已知BD=15m,FD=2m,EF=1.6m,求旗杆高AB。
2.如图,某路口栏杆的短臂长为1m,长臂长为6m.当短臂端点下降0.5m时,长臂端点升高多少米?

3.如图,小红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量树的高度AB,她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DE=80cmEF=40cm,测得AC=1.5m,CD=8m,求树高AB.

【知识梳理】
1.平行得到相似,相似得到对应边成比例,列比例式求值。
2.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当堂检测】
1.某一时刻树的影长为8米,同一时刻身高为1.5米的人的影长为3米,则树高为多少米?

如图是跷跷板示意图,横板AB绕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1.若将横板AB换成横板A′B′,且A′B′=2AB,O仍为A′B′的中点,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样的困惑?
3.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的地方在哪儿?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46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