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乐音的三特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乐音的三特征
教学过程:
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调子变了。
老师:这八个装水的杯子就是老师自制的水琴。无调不成曲,我们既然已经能用它改变音调,老师这有一首你们儿时熟悉的歌曲的谱子,谁来试着敲出来?听出来了的同学把歌名说出来或哼出来,好吗?
(请一位识谱能力强的学生上来演示)
学生:好像是“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老师:××同学演奏的曲子好听吗?
(学生的评价不一,众说纷纭)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并说说听过之后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清晨雅琴”)
学生:很动听,很悦耳,太美了。
老师:这种悦耳的声音就称为乐音。
(边说边同时板书)(再次敲击水琴的1和ī)
老师:这两个音有何区别?
学生:第一个更低,第二个更高。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音三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音调。(边说边在乐音定义的上方板书课题:第二节乐音的三特征,并在乐音定义的下一行板书音调)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的刻度尺、橡皮筋或梳子,看看能否改变音调。
(学生纷纷动手,试着改变音调,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请大家都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音调?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是利用长刻度尺,改变尺面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现现音调变了,且尺面伸出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利用套在盒子上的橡皮筋,用笔将橡皮筋垫高,弹拨橡皮筋。两次实验改变笔所垫位置,保证用力的大小。我们发现,被弹拨的橡皮筋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们用硬纸片在梳子上划过,第一次慢慢划,第二次快速划,发现音调也变了。且划得越快,音调越高。
老师:同学们的方案设计真不错。大家再按刚才交流的方案进行实验,请注意观察,我们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来改变音调的?(学生再次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
学生:我发现尺面露出得越短,振动越快,我想是振动的快慢影响了音调。
(其它组受到启发,也都得出类似结论)
老师:我也准备了一种方案来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老师展示一部自行车,并将它倒置在桌子上,请三位同学帮忙,其中一位扶住车子,以免车打下,另一位同学A将一张硬纸片用相同的力压在轮胎上,第三位同学B转动车踏板,并且逐渐加快车轮的转速,请大家听声音的变化。)
板书:音调的决定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老师拿起一面鼓,同时用鼓槌一次比一次用力敲击鼓面)
老师:你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音调发生了改变吗?
学生:不是,是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老师:很好,这就是乐音的第二个特征——响度,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边说边板书)
老师:请大家利用身边的器材看能否改变响度?(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请大家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响度。
学生:用刻度尺敲打桌面,越用力,声音越响。
学生:我用越大的力拨橡皮筋,发现声音越响。
老师:请三位同学上来,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实验。
(请两位同学抬住大鼓,请一位同学敲击。请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并且让敲鼓的同学先轻敲三声,然后用更大一点的力敲三声,最后用更大的力敲三声。)
老师:听出声音有何不同吗?
学生:响度越来越大。
老师:看出是声源的什么变化引起响度的变化了吗?
学生:看不出来。
老师:现在我们再观察一遍刚才的实验。(老师在鼓面上洒一些彩色的橡皮筋,目的是便于学生观察。让敲鼓的同学再按刚才的要求操作)
老师: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鼓声越响,橡皮筋也跳得越高。
老师:橡皮筋跳得越高,又能说明什么?
学生:鼓面摆动的距离变大了。
老师:在物理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将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放大,变得易于观察,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边介绍边板书)
老师:现在大家说说响度由什么决定?
学生:由振幅,而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老师边板书)
(老师拿起鼓轻敲,同时慢慢在教室里环绕走一圈)
老师:我刚才保持相同的力边走边敲鼓,你们听到的鼓声有何不同?
学生:老师离我近时,听到的声音响;老师离我远时,听到的声音小。
老师: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想,响度还应该与距离有关。
(板书:响度还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用课件展示一幅很美的画,画中有瀑布、有小鸟、有青蛙……)
老师:看了这幅画,有何想法?
学生:画面很美,可缺少了声音。
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待会为画中的物体配音,看你是否知道老师都为画中的什么物体配了音?
(老师利用多媒体,为瀑布、小鸟、汽车喇叭配音,之后,请大家睁开眼,并说说老师为哪些物体配了音。)
学生:老师为瀑布、小鸟、车喇叭配了音。
老师:你们没看见,怎么知道老师是为画中的这三样物体配了音呢?
学生:因为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声音。
老师:很好,这就是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即不同物体的声音有自己的特色,音色也叫音品。
平时我们能听声辨人,听声辨物,就是利用了音色。
老师:我们现在看一段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灌开水的视频,当开水快满时,停止播放)
问:开水快灌满时,声音的什么特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音调越来越高。
老师:你们觉得此时的声源是什么?
(有的学生说是水,有的学生说是空气,让学生接着看完剩余的视频。看完后学生了解到是开水装得越满,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老师:请大家再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口技表演的视频)
问:欣赏了这段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大家说说,口技演员到底模仿的是声音的哪一个特征?
学生:是音色。
老师:在一个酒店开张之际,为了热闹,老板请了威风锣鼓队,若老板想让气氛再热烈些,你会向老板建议让这些鼓手怎么做?
学生:请他们用更大的力敲鼓,因为这样可以增大振幅,从面增大响度。
老师:(用课件展示一首古诗《枫桥夜泊》)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古诗《枫桥夜泊》一诗就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请从中找出有关声学方面的原理。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更多。
学生:能辨别出是乌啼和钟声,利用了音色。
学生:诗人听到了钟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学生:诗人在船上就听见了山顶上的寺院的钟声,说明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同时还可以说明钟声的响度很大。
老师:(利用展台投影一把小提琴的琴弦。)生活中的弦乐器是如何改变音调的?这个问题是你们课后的一个探究课题,若家里没有弦乐器的,就用橡皮筋进行探究。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谢谢大家,下课!
备注:
1、网上资源:灌开水视频,口技表演视频,及各种图片
2、工具软件:PowerPoint
三个太阳导学案
课题:三个太阳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族的胆识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2.了解通讯的选材和构思。
3.学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通讯的选材和构思。
2.学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这篇课文文字不深,可读性较强,可采用“读书释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点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结合文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亘()古步lǚ()呕心lì()血kǎi()甲
吞噬()伫立()蹙()眉粗犷()
俯kàn()舷()窗蹒跚()()蓦()地()
翩跹()()
2.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南极的了解。
3.本文的体裁是通讯,请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通讯。
4.有的词语有几个义项,请根据文中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你的心地太善良了。
(2)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
5.熟读本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新课。
2.预习检查。
3.感知课文:
浏览全文,找出并概括女画家主要经历的事情,从而你会发现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4.研读课文:
(1)结合课文谈谈从女画家和其他“南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南极精神?作者以“三个太阳”为题有怎样的用意?
(2)文中有一些表现时间、人物活动次数的量词,体会其作用。
(3)在表现人物个性以及人物内心感受时作者的语言有怎样的特色,请举例分析。
5.发散思维:女画家的壁画上,画出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对这三个太阳的含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发挥你的想象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
三、巩固练习
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刚躺下,便听见窗外传来一阵阵狂风的呼啸声,不一会儿,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来暴风雪了!”她的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往窗外一看,只见值夜班的同志还在紧张卸货,她从床上跳下,猛地扑向门外。
②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他们抬着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的飞跑着……
③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④他们已结合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毅力,与死神搏斗……
⑤风暴过去了。
⑥她觉得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内衣被汗水湿透了,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她望着夜空,夜空已变得像原来那样明净。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我像这颗星吗?她在心里问自己,跨越1.7万千米的距离,一个女人,硬是闯进了这块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
⑦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
1.请你认真阅读第①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⑤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课文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讯在写人叙事时,往往适当插入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描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通讯”这一特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复述课文。
2.本文体裁是什么?叙事线索是什么?
3.女画家经过百般要求,克服困难争取到去南极的机会。那么女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
4.文章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二、学习过程:
1.小组交流:
(1)踏上雪原,女画家看到了什么样的南极?为什么“迟迟不敢迈步”?
(提示:纯洁、宁静、可爱的南极。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极。)
(2)第44段描写南极雪原的文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运用三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极这个雪世界的奇异风光。)
(3)仔细阅读第24--27段对南极考察队员的描述,小组讨论、分析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4)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5)探究南极精神。
2.全班交流,提出你还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
三、巩固延伸
不仅航天事业,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世界的考察,化学家诺贝尔也并没有因为炸药爆炸而中止自己的化学实验。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细研究。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当他们两人攀上屋顶时,突然一道闪光掠过,利赫曼教授随之倒地。然而,罗蒙诺索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之后,又继续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揭示雷电的奥秘。面对着这些无畏的探索者,我们怎么能不受到启迪和激励?
其实,又何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便是在探索中诞生,在探索中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社会科学的成果一开始便要直接和社会见面,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作为探索者,自应抱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有乘坐航天飞机的勇气,又要掌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应积极为探索者创造条件,激励和振奋探索精神,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探索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充满信心的标志。“挑战者”号爆炸了,美国的宇航局并没有因此关门,航天飞机仍会在万里苍穹中穿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不灭的。
(1)分别写出上边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2)用课文中的句子阐述“探索精神”的内涵。
(3)第一段和第二段所举的例子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第一段所举的三个例子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下边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四个无畏的探索者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
B.“挑战者”号的爆炸使作者想到了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作者试图以他们的精神证明“挑战者”号的爆炸并非坏事。
C.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三个例子从“中毒”到“爆炸”到“献身”,层层递进,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达尔文和诺贝尔这两个例证是略写的,详写的是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的事例,这一事例最能表现科学家的冒险和献身精神。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从三个方向看导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5.4从三个方向看(2)
班级组别姓名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三个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2.根据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一个简单几何体.
【学习重、难点】根据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一个简单几何体.
【导学提纲】
想一想:
1.我是一个几何体,你从上面看,从左面看,从前面看,看到都是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圆),请猜猜我是怎样的几何体?
2.根据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你能写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做一做:
根据三视图,分别想像几何体.如果有困难试试用小方块搭出这个物体.
试一试:
1.主视图是长方形的几何体可能有哪些?主、俯视图都是长方形的几何体可能有哪些?
2.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你能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吗?
根据俯视图可以确定主视图有几列?再根据小正方形中的数字判断每列最多有几层?主视图可以画出来了吗?试一试.
左视图有几列,每列最多有几层?尝试画出左视图.
【盘点收获】
【反馈矫正】
1.举出2个主视图是圆的不同物体的例子.
2.主、左视图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可能有哪些?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是()
A.圆锥B.圆柱
C.三棱锥D.四棱锥
4.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它是()
A.六棱柱B.六棱锥
C.六面体D.不能确定
5.从不同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是()
ABCD
【迁移拓展】
1.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它的主视图和
俯视图如右图所示,你能画出它的左视图吗?
主视图俯视图
2.如图是由5个大小一样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请你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请尽量多画出几种?
【课堂作业】P1438、9.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27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