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语文18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语文18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宝塔区蟠龙中学课时教案(环节设计)

备课时间

2017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17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18.苏州园林

共2课时

第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中用到的集中说明方法。

2.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师生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等方法实现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苏州园林不仅是历史文物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载体,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

重点

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教学

难点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突破重、难点的基本教学方法

1、把前面学过的《中国石拱桥》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迁移到本课学习

2、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词句入手,认真分析和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教具

学具

教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主备及执教者:马倩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本文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学生活动:

1.学生圈点勾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

释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图表等。

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作比较:“我国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举例子:“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二、揣摩词句,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师引领: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究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成“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可以吗?为什么?)

(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1)不能,原句突出的是“苏州园林”,改后突出的部分及成了“谁”了。

(2)不能去掉,“一切”“决”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除了上面老师提供的橘子外,请从文中再找几句进行评析。

教师引领:上面的句子多是从准确简明的角度去赏析,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体现语言生动性的语句?(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境,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学生活动二:

1.学生品读。

2.自由发言。

3.教师点评。

三、布置作业

1.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小组内交流看法

求同存异

勾画批注

朗读并思考

书写思考结果

小组交流回答

练习

18.苏州园林

叶圣陶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与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区分说明方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说明方法的判断,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能掌握,但在实际中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作比较与打比方如何区别?一是打比方与比喻是不是同一回事?对于这两个问题要引起教师注意,并加以引导。本次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说明文的语言与记叙文的语言做了一个简单区分,学生掌握得很好。不足之处是形式有些单一,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1.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
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
注音:
池沼()轩榭()丘壑()嶙峋()
镂空()蔓延()着眼()蔷薇()
败笔()斟酌()
释义:
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

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1.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2.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3.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那么苏州园林具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并作指导。)
2.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老师把课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应的图画,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现场删减出中心句。
3.“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屏显课文主要内容。生齐读。)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1.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屏显课文结构图。)
3.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五四”前夕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四、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1.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去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吧。
(屏显文中5个重要的句子,学生自主品析。)
2.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6.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五、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屏显。)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中式审美
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
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方法:讲述。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请学生到黑板上作答。
xuānxiè{轩榭)línxún(嶙峋)jiànshǎng(鉴赏)zhēnzhuó(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è)镂空(lòu)阑干(lán)模样(mú)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生口头作答。
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
(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分说)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分说)小
屋瓦色彩美细处

五、布置作业.
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作业(30分钟)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池沼( )嶙峋( )着眼( )琢磨( )

丘壑( )镂空( )轩榭( )斟酌( )对称(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

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

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7、本文的逻辑思路是怎样的?课文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分项说明?

8、文中很多地方提到了图画之类的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何用呢?

【参考答案】

1.zhǎo、lín、zhuó、zhuó(zuó)、hè、lòu、xuān、zhēn、chèn、lán

2.D3.D4.C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在表达上的区别。5.B

6.(1)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3)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7、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而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全文的脉络是这样的:先说明苏州园林总体上的特色,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在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具体说明,并捎带谈到一些次要的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

8.“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的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地阐述每一个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个角落景物的构图美。“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篇,联结园林的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9.本文以说明为主,还兼用了描写和议论。比如文章的开头就以议论的笔调总述了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段为了说明花草树木映衬“着眼于画意”这一特点,作者就运用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给人无以言传的美感。文章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另外,也使得其语言更富有表现力与生动性,彰显出个性为文的独特魅力。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方法:讨论。
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如下: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貌!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

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

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五、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六、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七、作业:见校本作业

板书设计

1、苏州园林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

3、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摹状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作业(40分钟)

【精读精练】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结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狙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

10、结合上下文,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11、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12、文章是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2分)

13、与“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相照应的句子。(2分)

14、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2分)

15、与课文《苏州园林》相比,两文有什么异同?(3分)

【主题阅读】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座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6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雍容典雅。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成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门对称的17面大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的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站在正宫前面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像(身材修长挺拔地站着)。近处是两处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1661年,居住在陈旧的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都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力浦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它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的元首和外交使节。

16、将文中括号中的内容概括为一个成语。(2分)

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②身材修长挺拔:()

17、根据前后文的内容解释文中的词语。(2分)

①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雍容典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并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2分)

19、第二自然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修建和竣工的时间,接着用了的方法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和两大部分。(3分)

20、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具体内容是。(2分)

21、第三自然段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其中画横线的内容具体说明了凡尔赛(3分)

22、片断写作练习:(30分)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你的书房(或卧室),要求有总写有分写。

【能力提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芝加哥目前拥有世界上三座最高的建筑:西尔斯塔、阿莫科塔和约翰汉考克心。但它们将很快成为“矮子”。去年底,芝加哥一位名叫李洛林和一位名叫保罗贝特勒的著名房地产拥有者宣布,他们将在105层高的西尔斯塔附近,建一座120层的摩天大楼,从而打破希尔斯塔在世界建筑史上的最高建筑艺术的代表,“他们要站在我们的建筑上俯视西尔斯塔的搭顶”。

目前,这一高层建筑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已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工,预计3年完工,整个工程费用预计达三四亿美元。该建筑总高为914英尺,尽管它比西尔斯塔高出15层,但占地面积仅为150万平方英尺。西尔斯塔高1552英尺,占地面积420万平方英尺,每层的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英尺,将要建筑的这座摩天大楼每层的建筑面积只有6500至8000平方英尺。整个建筑呈火箭形。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层次。

23.为什么“芝加哥目前有三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中“目前”不能去掉?

24.但它们将很快成为“矮子”。句中“将”说明

“矮子”是指

25.贝特勒的话中两次出现“建筑”。第一个“建筑”是指;第二个“建筑”是指。

26.这两段文字使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通过西尔斯塔和将要建成的最高摩天大楼两者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方面进行比较,使我们对将要建成的最高摩天大楼有了深刻的了解。

【参考答案】

10.鱼戏莲叶间。

11.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12.从苏州园林的细腻、古朴与灵气三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 

1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寂寞。 

14.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 

15.都认为苏州园林有一共同特点: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语言都很优美;两文的结构相同。但课文比该文介绍更为详细。 16.心旷神怡;亭亭玉立 

17.具有与众不同的的巧妙的创造性的构思;文雅大方,优美不粗俗。 

18.声誉和地理位置;打比方。 19.列数字;凡尔赛宫的面积;宫殿建筑;园林 

20.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21.举例子;列数字;内部陈设、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22.略

23.“目前”表示时间,不排除将来会发生变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4.不久就会有新的高楼诞生、有更高的大楼超过它们,使它们成为矮子芝加哥拥有的目前世界上三座最高建筑

25.建筑事业建筑物26.列数字作比较建筑物高度建筑占地面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生词识记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

模样(mú)斟酌(zhēnzhuó)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阑干(lán)

镂空(lòu)蔷薇(qiángwēi)回廊(láng)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

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zhàng)):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四、知识拓展

(一)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法:

1.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2.抓中心句及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

(二)题型:

1、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的词进行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词在原句中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了……,删掉了“……”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词,符合实际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62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