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 祝福”,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 祝福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是小说的背景,也是小说的情节线索。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在鲁镇“祝福”的喧闹的爆竹声中展示出来的。
祥林嫂是一位被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思想逼迫致死的劳动妇女。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不仅吞噬了她的肉体,也啃啮着她的灵魂。她肉体被迫害、遭摧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灵魂的痛苦。她是一个不甘忍受压迫的女人,曾经逃脱、抗婚,想用自己的劳动谋生并换取独立的人格,然而这一切挣扎终归无用,她还是被吞噬了,肉体和精神都被吞噬了。一个活的、能感知、有血肉的朴实、勤劳、善良、无罪的灵魂的毁灭,显示了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人生,撼人心灵。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剖析:这几句话揭示了鲁四的身份:“监生”在清朝是凭借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时值辛亥革命,鲁四所骂的乃是康有为,其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性便昭然若揭。这段平实的叙述和简洁的评论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对其进行了辛辣地嘲讽和鞭挞。
2.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剖析:这是对鲁四书房的描写,那“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摆在案头的《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一个被封建理学浸透的、没落腐朽的乡绅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
3.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剖析:第一句表明“我”与鲁四老爷立场的对立,清楚地体现了“我”的民主进步的思想倾向。第二句是“我”看了鲁四老爷书房后的心态,加之前文“总不投机”的谈话,使“我”对“四叔”产生了强烈的憎恶和反感,所以决计要走。第三句是“我”面对祥林嫂灵魂的最后求助而无能为力时的内心独白,虽是同情却只能逃避,这表现“我”面对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礼教时软弱和颓废的心态。
4.“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剖析:这是“我”回答祥林嫂关于“魂灵”和“地狱”问题的话。第一句先肯定,后否定,第二句用“说不清”来搪塞。“我”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对此类问题本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为什么不明确回答呢?细读课文,妙处不难发现,这些模糊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我”的软弱和无奈。“我”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想给她以安慰,解除她一些痛苦。“为她起见”,不知是答“有”好,还是答“没有”好,就只能含糊其辞。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见到“我”的无能为力,不但不能解除祥林嫂的苦难,连她临死前的一个起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祥林嫂就这样,带着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满腹的疑惑,离开了人间。
5.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剖析:这是一个多重复句。要扣住“因为”“所以”“但”“却”等词语来分析句间的层次关系,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复杂的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事,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想的那样发生,也以为未必真会发生,所以我一再担心的祥林嫂会死的事,恐怕也要发生。
6.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剖析:女人再嫁是封建伦理不能容忍的,这也是封建伦理坚决捍卫者的鲁四所不能容忍的。祥林嫂这样一个不洁不净的女人竟然在祭祀祖先的祝福时死去,不仅不吉利,而且还玷污了祖先。一句“谬种”正是“鲁四们”对祥林嫂的盖棺论定。
7.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剖析:“无聊生者”是指无依无靠而活着的人。而整句话的意思是:然而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还都不错。这是“我”的激愤而沉痛的反语。
8.“可恶!然而……”
“可恶!”
“然而……”
剖析:这是祥林嫂被婆家捆回去后,鲁四老爷说的三句话,第一句合说,第二、三句分说,表现了鲁四老爷思想的急剧变化。
第一句作者仅用四个字,就十分准确地刻画出鲁四老爷理学先生的面孔、自私的个性特征。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的。后来,当卫老婆子先荐后劫祥林嫂,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体面时,鲁四老爷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而当卫老婆子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时,四叔只说了句“然而……”这是说重荐像祥林嫂这样的比男人还要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揭示了他自私的本性。文章的主题、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在这巧分巧合的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9.我真傻,真的。
剖析:作品中反复出现这句话,一方面是为了表明儿子被狼吃掉对祥林嫂是致命的一击,造成她精神上的严重创伤;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在反复咀嚼了她的悲哀之后,却报以厌恶和唾弃,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麻木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被吃者也在无意中吃人。同时,我们还能从这些语言中想到,同一语言不分时间、场所地反复出现,犹如精神病人的话语,祥林嫂的精神似乎开始失常了。简短句子的重复,蕴涵了多么丰富的内容!读着这样的句子,犹如哀乐悲鸣,不绝于耳,拨人心弦,催人泪下。
10.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剖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压抑、摧残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自私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通过鉴赏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特意”“满足”渗透着作者对麻木愚昧灵魂的批判和讽刺。
11.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剖析:“咀嚼”比喻对事物的反复体会,“鉴赏”一般是指对艺术品、文物等进行鉴定和欣赏。而句中却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一方面更能突出祥林嫂的不幸并未得到周围人的怜悯和同情,相反仅是人们枯燥生活的调味品,仅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而已;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批判和激愤。

二、重点语段
1.“第二天我起得很迟”至“——今年自然也如此”。
剖析:鲁镇的“祝福景象”是作者为突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而精心安排的典型环境。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重大转折,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中。
这是文中第一次描写“祝福”,是描写鲁镇的人们准备“祝福”大典的景象。这些描述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封建秩序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在中国社会的统治依然根深蒂固。这样的环境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为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死去的情节作了映衬和铺垫。
此外,文中还有两次写到“祝福”。一次是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描写。祥林嫂因再嫁而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但为了这一权利,她不惜用积存的工钱去捐赎罪的门槛,得到的仍是一声断喝——“你放着吧,祥林嫂”。她那求生的挣扎、人格尊严的追求、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在这一声断喝中破灭了。还有一次是结尾处“祝福”的描写。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的爆竹声中寂然死去,这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剖析:这是三次写祥林嫂外貌的最后一次,“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外貌与年龄的极大反差,可以想见她是怎样在苦难的深渊中煎熬;生活极度贫穷,精神极度麻木,麻木到不知道什么是悲伤痛苦了;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下文当她向“我”询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全然不是对生的期盼,而是渴望死后灵魂能免除痛苦的最后一丝希望,但这个社会却把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抹杀了,她只能在绝望和恐惧中死去。
此外,前两次肖像描写也传神地写了她的“眼睛”。初到鲁镇做工,她“只是顺着眼”,这表明她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第二次丧夫,又没了阿毛,她不得不再次到鲁镇帮工。这次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正是她在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三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
3.“我很悚然”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剖析:“我”对祥林嫂所提出的灵魂有无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回答,在“我”看来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看来却是一句似疑实有的回答,这无疑加重了她对死亡的恐惧。第二句回答,在“我”看来是意识到前面的回答已给对方增添了苦恼,只好含糊其辞,而祥林嫂却惊魂未定,由地狱想到了死后的痛苦,恐惧更添一层。第三句回答,则是“我”怕负责任的推脱之辞,然而“我”的这些答话却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多少也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到来。
其实,我完全知道所谓“魂灵”“地狱”之类纯属封建迷信的谎言,但在祥林嫂面前,“我”却始终没有否定,表现了“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桎梏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这正是“我”的软弱性。

审美鉴赏
精巧结构显主旨
——关于《祝福》的情节结构jab88.cOM

《祝福》的结构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安排的。开头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旧历年底的阴沉、昏暗;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祝福的盛况;虚伪、自私、顽固、保守的鲁四老爷的书房,都是为祥林嫂的悲剧故事的展开而安排的,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是情节发展的序幕。
接着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祥林嫂的悲剧结局;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漠,引起了“我”对祥林嫂的关怀与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也从而引起了“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这样,便又引出了对祥林嫂悲剧的主体情节的叙述。
祥林嫂初到鲁镇,首先与鲁四老爷发生了矛盾冲突,这是情节的开端;被抢卖到深山,被迫再嫁,丧夫亡子,这是情节的发展;再到鲁镇帮工,终于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它与小说的开头和结局“联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小说结尾处再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从整个情节来讲,此属尾声部分。
本篇小说,倒叙结构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的。从情节发展看,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叙写,设置悬念,让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原委,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从小说的矛盾关系来看,开头写祥林嫂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下层人对此竟是非常的冷漠,当“我”问及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老了。”“我”再追问,便不耐烦了——“还不是穷死的”。而鲁四老爷对于祥林嫂的死却是无比震怒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小说一开篇就突出了主题:表现国民的麻木,暗示封建礼教的腐朽。
中间部分按时间先后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被抢再嫁、再到鲁镇、离开鲁镇的顺序,记述了祥林嫂半生的种种不幸遭遇。小说结尾再写祝福景象,照应开头,起到了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它要求准确写出景物的鲜明特色,同时要求写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特体会,引导读者去领略这种境界。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起着暗示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一般来说,社会环境的描写应该是环境描写的重点。它不仅能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等作用,还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烘托文章的主题。
场面描写是描写一个特定时间与地点内各类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如劳动场面、庆祝活动场面等。场面描写要介入中心事件,写人物在环境中的活动,是一种由“人”“事”“境”构成并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场面描写对于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积极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二、典题精讲
鲁四老爷书房里那副对联只有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而另一联脱落了。脱落了的那一联该是什么内容呢?这里有四种说法,请大家分析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种说法最妥当。
A.德性坚定品节详明B.注重修养务求高洁
C.处事不惊临危弗乱D.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指点迷津:如何分析判别呢?这便需要运用有关对联的知识了。
首先,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等。我们看到,以上四项都是符合对联的这一基本原则的。
其次,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结构保持一致。从“还在”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来看,“事理通达”和“心气和平”都属主谓式结构,上联即成了“主谓”与“主谓”的并列。依此看来,只有其中的A项和D项是合乎要求的。因为,B项中的“注重修养”和“务求高洁”虽然也构成了并列式的关系,但从“注重修养”和“务求高洁”本身来看,二者则同属动宾式的结构,因而这一说法不合要求。再看C项,从整体来说,“处事不惊”和“临危弗乱”之间也是属于并列式结构,但从“处事不惊”和“临危弗乱”本身来看,则又都属于偏正结构,因而,C项也是不合要求的。
再次,对联要求上下联相同部位的词性相同。从眼前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来看,是由“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构成的,而考察一下A项和D项,应该说,相同部位的词性是完全相同的。因而,据此,还不能判断出答案。
最后,对联要求符合有关平仄的规则(古汉语有四声,即平上去入,上去入三声均为仄声,现代汉语中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形成今天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从平仄来看,阴平、阳平即一、二声,均读平声,上声、去声即三、四声,大体相当于仄声)。古人写对联对平仄的要求甚严,简单说来就是在一联之内要做到平仄相间(一般是指一个节奏与下一个节奏的平仄相间),而两联之间平仄必须要做到相对;而且,一般是上联的末字为仄声(仄起),下联的末字为平声(平收)。据此,我们大体可以判定,仍挂在壁上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当为下联,那么,其上联就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了。
答案:D

相关知识

祝福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祝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祝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祥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
(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
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师小结: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封闭落后的社会,是旧中国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守、自私,毫无温情可言。可见,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冰封无化的世界里。
(解说:人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命运也应属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对“鲁镇”环境的分析将有助于对主人公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的探求)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课题一:关于祥林嫂的死因
1.提问:原文中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你认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能有以下看法:
学生甲:死于贫穷,因最终沦为乞丐,迫于生计而死;
学生乙:死于悲伤,因她失去了可爱的儿子;
学生丙:死于恐惧,她害怕死后会被锯成两半;
学生丁:死于孤独,因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
2.教师追问: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学生可先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于祥林嫂周围的人的行为。
明确:在小说中,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鲁四老爷在猜测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皱了第二次眉,他对一个在自己家无法生活不得不“逃”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厌,说明他恪守礼教之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林嫂二进鲁镇时,这次,他暗暗告诫四婶,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这又恰恰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林嫂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赏鉴”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
3.学生思考并讨论: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快”“能做”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是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息的。她并非死于自杀,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者,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婆婆、柳妈等也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一生犯了个大错——寡妇改嫁。她触犯了“好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灭人欲”的理学科律。最终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课题二: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1.学生思考: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
明确:反抗过。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范伯群先生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祥林嫂从山里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是在上有严厉的婆婆,外有封建孝道和封建妇道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改嫁时“出格”的吵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一路上只是嚎,骂”,是她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洗刷污秽,让自己享有人的权利;临死前对鬼神的怀疑,问“我”灵魂的有无,则更体现了她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这一切都表明祥林嫂曾抗争过。
2.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甲:祥林嫂的逃、撞、捐、问,反映了她命运发展的基本历程。这一切,都表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封建礼教也曾进行过坚韧的反抗。这反抗闪烁着反封建礼教、反封建迷信的亮色。
学生乙:小说确实刻画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的枷锁,也不能说明闪着反封建的亮色,而是封建礼教“规范”下的产物。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小说的主题。
明确:《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
2.提问:作者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思考后明确:①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②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③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
五、布置作业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2.有的学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是否合适?
3.放映电影《祝福》片断。学生课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②她是“新年才过”“此后大约十几天”“开春事务忙”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③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④她是在春节将临,“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死去的。
2.这位学生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他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及其把“我”作为叙述人的意义。
2.欣赏小说的对话描写及体味语句的深刻含意。
3.欣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熟知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和《故乡》,都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作品中的“我”不仅在观照他人,而且也在剖析自己的灵魂。其实,在鲁迅的《呐喊》《彷徨》集中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作品还有许多,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祝福》中“我”的形象及采用这种方式的意义。
二、分析“我”的形象及以“我”为叙述人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
(1)提问:小说中的“我”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
明确:“我”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索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可从“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谈话是总不投机”等句子中看出)
(2)播放音乐《二泉映月》,指定一男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至“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3)学生思考:①如何理解“我”对祥林嫂的回答“说不清”。②“我”是否同情祥林嫂的命运,又如何理解“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一句话。
明确:①对于祥林嫂灵魂有无的发问,“我”的回答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辞,而在“祥林嫂”由此获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我”的含混之辞,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无力。②“我”预料中而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从“我”与“短工”的对话中可看出“我”对祥林嫂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祥林嫂的惨死曾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这充分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
(4)学生动手概括“我”的形象。
明确: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精神道德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组织学生讨论: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
经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注定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只有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暴露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第二,小说通过对“我”——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能突现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试想,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态度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的态度又能会怎样呢?),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
三、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1.分析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1)出示多媒体投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提问:投影中的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哪个时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除表现她的忠厚老实之外,还说明她备受婆婆虐待,但毕竟年轻。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这是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而诉说不出的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脸色的变化到眼珠的呆滞无光,是岁月沧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难的印记,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3)提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小说中曾经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如初来时顺着的眼;到再来时没有原来精神,且带些泪痕;捐门槛后“分外有神”;四婶一声吆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乞讨时“间或一轮”;问“我”时“瞪着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最能传神,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心灵的秘密。大师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欣赏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描写。
(1)品味“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一段话的妙处。
明确:这段话寥寥数语,就已勾勒出年底压抑沉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命运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乐景不乐,叫人只觉得沉郁。此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全无美感,同时,我们从如此暗淡的色彩和悲哀的情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2)阅读:四叔且走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提问: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学生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她死在“祝福”的时候,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
(3)“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一句中“百无聊赖”和“尘芥堆”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百无聊赖”指祥林嫂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没有寄托依靠;尘芥堆即垃圾堆。形象说明了祥林嫂之类的没有任何依靠的穷苦人就像垃圾一样被鲁四老爷之类的人遗弃。
(4)“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本段中“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学生思考后明确: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
(5)学生思考:小说以“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收束全文的美学价值何在?
明确:这样写,将鲁镇的祝福景象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并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控诉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回答下列问题:
1.语段中关于“我”的细节描写,折射出“我”____________(限2字)的性格特征,这从三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③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2.“我”的答话,反馈到祥林嫂身上,对于她的悲剧命运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是因为(从两方面回答):
①这些答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这些答话,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参考答案:
1.软弱①对于封建迷信未公开否定②无力助祥林嫂挣脱封建迷信的桎梏③简直未正视祥林嫂所提问题
2.①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②促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五、课文总结
爱迪生说“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祥林嫂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声声“祝福”声中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鲁迅以其对历史和人生深邃、独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纱,给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同愚昧和邪恶的思想作斗争是所有追求“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人的共同心愿及义务。
六、布置作业
想象作文:
小说中说“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试根据推测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祥林嫂是何时变为乞丐的,变成乞丐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如何。请注意,想象要符合情理。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现在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的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她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了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且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有人这样评价微型小说:从一个螺壳,可以听到海上风浪的呼啸。
(1)《锁》中,“一个螺壳”是指
A.一阵凄梦辛酸的感觉。B.一个有讽刺意味的场面。
C.一颗被戳伤而滴血的心。D.一副副冰冷冰泠的面孔。
(2)《锁》中,“海上风浪的呼啸”是指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过足的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会完美无缺!
2.小说中两次描写大姑“眨眼”,在正确分析后的括号内打“√”。
A.从结构上看,两次“眨眼”推动了情节的展开和向高潮发展。()
B.从表达作用看,完成对大姑性格塑造的是第二次“眨眼”。()
C.从内容上看,两次“眨眼”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D.从表现方法看,第一次“眨眼”是正面描写,第二次是侧面描写。()
3.“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这是对小川的一段描写,它包括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描写,旨在表现小川___________心情。
4.小说中写道“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这里的描写,旨在表现小川什么心理?
5.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在正确分析了“说不清”的原因项后的括号内打“√”。
A.人们对小川此举褒贬不一。()
B.人们一时难以评价小川此举的含义。()
C.人们由小川此举引发的联想多种多样。()
D.人们对小川有了新的认识。()
E.人们对小川的“绝技”发出惊叹。()
参考答案:
1.(1)C(2)A
2.AC
3.神态动作为难的
4.无限痛楚的心理。
5.AC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2


明确: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尽管封建制度已寿终正寝)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明确:

1.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2.对于中心的表达上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

“我”是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教案点评: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电影中“祥林嫂怒砍门槛”是否妥当

引导学生探讨:

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

参考观点:

观点一:

祥林嫂一生都在压抑的活着,只是在为了自己做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活着,所作的一切仅仅是希望自己那小小的生存空间不至于坍塌。但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将一切剥夺得一干二净。

她再一次成了寡妇,被所有人唾弃,每个人凭着正义的名义在她的伤口上洒盐。一切都不是她的错,但从最初的反抗开始,潜意识中她就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柳妈的话更增添了她内心的恐惧,所以她会去捐门槛,让这门槛减轻她的“罪恶”。

但她仍然赎不了这罪,哪怕是死了都赎不清。封建礼教里满篇是“仁义道德”,但这“仁义”却容不下一个本没有任何错的祥林嫂。在她自认已赎了罪之后,受到的仍是当头一棒,于是整个精神世界轰的一声坍塌了。

以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来看,她根本不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她的不幸。在一而再再二三的打击下,她只是按照“礼教”里的那套逻辑不停的自责、内疚。

去砍门槛那是难于想象的,那是一个战士的形象。这却全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当时那一个思想禁锢、麻木的时代,不会是这样的。

观点二:

电影中增添的那个细节是不妥的。

祥林嫂的反抗精神,文章中有几处描写似乎可以作为佐证。

《祝福》


授课

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一二三四五,轻松学《祝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

重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教学

难点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小说作为典型的文学作品,新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分析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及其发展变化,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欣赏小说语言,要品味语言的内涵,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鉴赏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而《祝福》是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小说中都有典范的意义。通过本课的示范性讲读,学生能学会通过小说的三要素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学生原有的人文环境和学习基础不同,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也都存在一定差异。许多学生对文本的重视程度不高,思辨、批判能力不够,课堂表述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教师合理引导,让学生运用讨论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并借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抓住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由于学生在认识问题的深度和人生阅历方面还很不足,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教法设计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这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⒈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⒉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⒊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⒋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

学法指导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⒈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小说之门的金钥匙。

⒉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

⒊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媒体

为了使根据教材特点而设的三个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也为了配合以上选择的四种教法得以完满实现,采用“多媒体展示平台”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导入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板书)这是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里留下的两句名诗。鲁迅先生在第二部小说集《彷徨》出版时,将它题到了书的扉页上。

1926年前后的鲁迅虽然苦闷、彷徨,但并不消沉,他依然紧握手中的笔,与一切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祝福》就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鲁迅先生小说的经典之作。

然而,因为小说人物、环境、情节十分复杂,而且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又距我们十分的遥远,在学习中总觉得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不过,只要我们仔细去体味,就会发现其中亦有规律可循。

这就是“一二三四五”,轻松学《祝福》。

二;课文分析

师:所谓“一二三四五”是指小说中提炼出来的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日子、两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帐单”等诸多小问题的总称。

1,一个日子

师:“一个日子”就是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祝福,指根据小说提供的有关信息,请大家讨论“祝福”的具体时间。

简析:“我”是在“送灶”的这一夜回到鲁镇的,在鲁四老爷家里呆了两天,“我”遇到祥林嫂是“昨天下午”,“又过了一夜”,所以我从短工那里知道祥林嫂死的消息是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晚饭前”。短工说祥林嫂是昨天夜里死的,即二十四或二十五夜里。“我”回忆祥林嫂的半生事迹是在二十五或二十六上半夜。“我”给“极响的爆竹声惊醒”,当时在二十六或二十七日“五更将近的时候”,鲁四老爷祝福正是这个时候。帐单”等诸多小问题的总称。

点拨:小说从鲁镇准备祝福写起到“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结束,都是围绕这个日子、紧扣题目展开情节的,所以用“祝福”为题。而将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对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两次微笑

师:“两次微笑”是指小说主人公祥林嫂露出的两次笑容,请大家速读课文,将之找到,并体会其内涵。

一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家做工时,“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笑,心满意足的笑,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

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

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新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

⊙递加式的“一二三四五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去品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过程中,已经逐步勾勒了小说的情节结构,且洞察了“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的黑暗现实,还理解了小说以“祝福”为题启发人们“祝福是不能带来幸福”的深刻含义。讨论这个日子,意义是广远的。

⊙点拨:两次笑容突出地表现了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由此引发出去可以进一步读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师补充:在写法上,这是伏笔,为鲁镇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对主题的深刻把握。

3,三样眼神

师:“三样眼神”是鲁迅先生实践其“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主张的很好用例。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我们可以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请找出三次眼睛的描写,体会其中深意。

⊙第一次是在小说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

第一次突出祥林嫂安分耐劳的性格;

⊙第二次是在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二次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

⊙第三次是在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第三次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在渴盼死后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4,四场飞雪

师:“四场飞雪”是指小说中四处看似轻淡点染、实际上却颇具意蕴的飞雪描写。请从文中找出,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第一处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第二处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我”的雪样心情——无可柰何的哀伤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第三处写雪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前和之间,有两句,点到即止: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雪样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样命运。

⊙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5,五张帐单

师:“五张帐单”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出的关于钱的表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处:

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

④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⑤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鹰洋)。

⊙点拨: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我们可以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点拨:下雪的阴冷之气,也是作品的情感基调。

⊙分析这五张帐单能够以小见大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

⊙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还买不下两盘“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可见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

⊙婆婆能从鲁家支走钱并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把她给卖了八十元,花了五十元给小儿子娶媳妇,除其它花销外,还净赚十多元,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

⊙祥林嫂把自己两年做工挣得的工钱干干净净捐了门槛,还“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这也是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一二三四五问题”虽然常常为人们视而不见,我们在研究性探讨这些小问题时,收获却是很大的,它甚至能涵盖这篇小说的主体思想内容。这种另辟蹊径的学习方法也不妨偶尔一试。

三,课堂口语表达练习

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听别人一段话,看一场电影,总有或多或少的感触。拨动心弦、引起共鸣的,或许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或者就是一种感悟、一种心绪,这也许正是阅读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那么,大胆的说说你读这篇文章所感悟的内容吧!

四,小结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主张“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是要“接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祝福》展示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

1,思考“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个问题,写300字左右的文章。

2,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堂的学习,观察课本扉页上的插图,以“面对祥林嫂的诉说”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

3,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学生以《祥林嫂,我要说》;《柳妈,不要相煎太急》;《鲁四老爷,你是真的理学家吗》;《感悟〈祝福〉》;《“我”的作用》;为题口头作文。

板书设计

祝福

一个日子——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

两次微笑——突出地表现了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

三样眼神——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四场飞雪——下雪的阴冷之气,也是作品的情感基调。

五张帐单——以小见大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

教学后记

《祝福》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祝福》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祝福》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4.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一、导入
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二、关于鲁迅: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1918年5月在《新青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和《彷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时间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四、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五、情节:
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本文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
作用
(1)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3)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以什么为线索
明确:我的见闻。
3.列出情节提纲
一般情节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明确: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六、人物: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明确: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

2.主人公是谁?
3.作者是如何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的?
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第一处:初到鲁镇。
 4.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1)第一次肖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生活艰辛、善良、安分.温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
(2)、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3)、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第二处:再到鲁镇。
5.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1)第二次肖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6.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三次肖像描写,相互对照,诉说了祥悲惨的一生。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被践踏、被遗弃的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比较三次肖像描写中作者刻画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临死之前: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到祥林嫂的眼睛。
明确: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悲剧命运),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第三次:
教师总结:
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那么,这些责任是不是应由祥林嫂来承担呢?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权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认为“败坏风俗”,是夫权的影响;而她这“耻辱”到“阴司”还洗不掉,是神权的控制;鲁四老爷对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
明确:“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第二课时: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正(zhêng)寒暄(xuān)监(jiàn)生朱拓(tà)编篡(zuǎn)少不更(gēng)事谬(miù)种俨(yǎn)然负疚(jiǘ)形骸(hài)怔怔(zhèng)炮烙(1uò)咀(jǔ)嚼搭讪(shàn)
2.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鲁四老爷的?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间接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书房里挂陈抟的“寿”字,说明鲁四老爷希望长命百岁。一副对联,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与方法,“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下联(上联应为“品节祥明德性坚定”),意思是:通晓一切事物的道理,就能心气和平。对联说明:崇信理学,是封建卫道的化身;几部书: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祝福》中“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如果把“剩”换成“呆”、“坐”行不行?这里的“剩”字不可简而化之,要“咬”,要“品”。如果不“咬”,仅凭老师介绍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人,那样的讲授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更不利于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试想,当时已经是共和时代了,鲁四老爷还在骂着康有为,而康有为是主张变法的,可见鲁四老爷就是维护帝制的了,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和“我”——一个受新思想影响的具有进步思想的人自然就“总不投机”,当然也就不屑共处了。从“剩”字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当时是愤然离去的。不仅如此,“剩”应该还含有“多余”的意思,在鲁四老爷眼中,“我”无疑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缩影地“鲁镇”,不仅“我”是多余的,“剩”字也预示着祥林嫂在“鲁镇”必然的悲剧命运。
②直接描写: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一处是: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一处是:骂祥林嫂是“谬种”,为什么?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骂她是“谬种”。(补充“贞节”,理学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甚至提出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灭绝人性。)
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轻视、厌恶、打击祥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明确:文中第88段写到了一个叫“柳妈”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她对待祥林嫂,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柳妈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这是自相矛盾的。她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应该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在第99段柳妈还一脸“诡秘”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许完全出于善意,并告诉她应当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这个主观愿望可以说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话,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为了争得这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生存的希望,她竭尽全力。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柳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分析“我”这一形象:
“我”自诩是“新党”,鲁四老爷骂“新党”时很不自在。但是这样的“新党”被成为乞丐的祥林嫂拦住时,首先想拿几个铜板来打发她。当祥林嫂向她问三个问题时,他支支吾吾,不敢负责任。只是在祥林嫂死后心里觉得“不安”,还显出和鲁四老爷那样的“旧党”不同吧。不过这样的内疚也是暂时的。(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环境
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3.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红药味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旧历的年底是我国传统大节——春节。习惯上,春节并非单指夏历元旦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新正元宵节为止,其间包括腊八、祭灶、除夕过年等。此过程中诸多祭神祀祖的礼仪活动庄严而隆重,与之伴随的各种习俗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祥林嫂便死在祭灶的夜晚,死在喜庆的爆竹声中。
“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的指称语义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联系作品内部和外部语境理解,它强调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淫着、厚厚地积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和习俗,指向中国深遽复杂的历史背景。因背景深厚,更加顽固,因其久远,牢如坚冰。鲁迅的这句话以违反规则的形式流露出沉重的忧思,给全部喜庆气象的经验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峭深沉的灰色,故事语境情感的基调也因之悄然确定下来。
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上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
第二处(第32段):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参见课文下的注释),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关于鲁镇:
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谁杀害了祥林嫂?
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有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丁铃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四大绳索:族权,神权,夫权,政权。
1.族权给了祥林嫂婆婆卖她的权力。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族权给了大伯收屋的权力。
2.夫权给了鲁镇人叫她祥林嫂的权力。即便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夫权视再嫁是“败坏风俗”,是奇耻大辱。因而即便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
3.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4.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是因为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认为这将使她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的希望,她竭尽全力。但不管祥林嫂怎么做,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她都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从一而终:民间说的“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旧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五、讨论:小说起名《祝福》而不是祥林嫂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附:鲁迅谈《祝福》
“喜剧”、“悲剧”、“惨剧”这种名称,也可以用到有些小说上来:比如《祝福》。祥林嫂到后来,弄得活既不成,死也死不得。如果有鬼,她将被锯开身子来;如果无鬼,将永远见不到惟一亲爱的阿毛了,悲惨到了极点。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她自己找寻出来的。祥林嫂并非被害死,再嫁本非她所愿,阿毛是狼拖去的,都出于无可奈何,所以是惨剧。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13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