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2、能力目标:

⑴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⑵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韵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1、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5、6三段。

2、第2课时赏析课文的情调美,讨论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探讨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5、6三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初中时,大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这两篇课文同学们还有印象吗?(有)给人以什么感觉?(《春》描绘了优美的春天景色,《背影》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的。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起来介绍朱自清其人及其主要作品,然后用课件补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精选阅读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试讲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师: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主干?
师:嗯,你说是时间的先后顺序,非常好,还有吗?
师:你说还有——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也就是移步换景。说的也非常的准确。

二、析读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还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它的叶脉呢?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第一组同学已经自觉的坐好。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成果。
师:哦,你们认为“精美的语言”构成了文章的叶脉。(板书:语言精美)
师:那文章有哪些精美的语言呢?
师:是啊,文中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它们之所以读来流畅、自然,就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叠词。
师: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等。
师:哦,你说如果不用叠词是否可以?
师:那就让我们试着换一种说法。
师:“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很多的叶子”、“微风过程,送来缕清香”......
师:你的头啊,都快要成拨浪鼓了。
师:看来你是不赞成删掉叠词的,那就说下你的理由吧。
师:嗯,你说叠词更能体现文章的柔美、舒缓、流畅。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再次感受下文章的叠词之美。
师: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都不一样了。
师:第二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哦,你们觉得“贴切的修辞”也构成了文章的叶脉。
师:那文章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师:哦,你说“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将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子,写出叶子的美丽。
师:你说的非常准确,不仅点出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指出了它的作用,基础知识非常的扎实,好,请坐。
师:你说“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白花人格化,写出花的婀娜多姿。同样精准到位,请坐。
师:那老师说一句,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修辞?
师: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有同学说还是比喻。再好好看看。
师:清香是我们用鼻子闻到的,而歌声是我们用耳朵听到的,我已经听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师:没错,就是——通感。
师:也就是将嗅觉和听觉互通。
师:那缕缕清香和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师:哦,你说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是时有时无的,一会能听到,一会听不到。就好像缕缕清香,若有若无,一会能闻到,一会闻不到。
师:所以通感的好处就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师:第三组同学说语言的凝练,也构成了文章的叶脉。
师:那课文中有哪些凝练的词句呢?
师:你们觉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话中“泻”字用得特别好,那它好在哪里呢?
师:嗯,泻字说明月光非常的柔和、细腻。
师:那如果我这里将它换做“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是否可以呢?
师:是啊,如果将“泻”换成“照”就和前面的流水不一致了,这足见作者把控全篇的能力,同时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师:好了,同学们,课上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师:这节课,在各小组的共同补充下,我们知道本篇文章美在——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凝练的语言。
师:其实,本文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值得鉴赏的角度可远不止如此,课下希望同学不用停止分析的脚步,继续去细细品读本文。
师:这节课,我们就先分析到这里。
师:现在,请同学们记下我们的作业。
师:第一,预习下一课《故都的秋》
师:第二,写写自己身边的美景,适当运用今天所学到的写作技巧。
师:好,同学们,下课。

三、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

2.仔细揣摩语言,欣赏动词和叠字运用的精妙,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先请大家听三篇文章的片段,然后请大家说说它们的篇名和作者。

A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C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提示:A段《春》,B段《背影》,C段《匆匆》,作者均为朱自清)

这三篇文章都是散文,但并不是同一类散文,《春》以写景为主,《背影》以叙事为主,《匆匆》则以说理为主。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语言秀丽朴素,比喻形象生动。著名作家郁达夫这样评价他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文学研究会——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茅盾、朱自清、叶绍钧、冰心、郑振铎、许地山等。他们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阵地为《小说月报》。另一个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是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他们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创作主张,阵地为《创造》季刊)

今天,我们再和大家来学习一篇朱自请先生贮满诗意的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

1.欣赏《荷塘月色》配乐朗诵。(听读时请完成以下任务:①在每一小节前标注自然段序号。②用横线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③用浪线画出你所欣赏的精美句子或用着重号标出你感觉用得好的字词。④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⑤体味作者贯穿于全文的思想感情)

2.说说你听读后的第一感受。(可从任何一个角度谈)

3.你觉得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喜悦还是忧愁或是喜悦中夹杂着忧愁?

4.作者的忧愁体现在哪儿呢?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第一句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低调的情绪,一个“颇”字说明了“不宁静”的程度之深。由此追问:在第一小节中体现“颇”的细节有哪些?

——“月亮渐渐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说明夜已很深了,而作者却无法入睡,足见不平静之甚。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咋看像一团烟雾”(以上都是从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的忧愁)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以上都是在叙述热闹有趣的事之后,突然一转,情绪又不禁消沉下来。)

5.作者的喜悦又体现在哪儿呢?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向往美景)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想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暂得解脱)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暂得自由)

——美妙的荷塘月色之景(清幽、雅静、朦胧、柔和)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在此解释一下“风流”的多层含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莲美,人也美)

6.作者的喜悦中有没有忧愁呢?(有。第四问的5、6例,第五问的2、3例均为喜中夹忧的例子)

7.作者的忧(即“不平静”)从何而来?

——有两个源头:一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二是来自他选择的困惑——他当时既不满现实,又不能如另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参加“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因为如参加革命,“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那里走》)而朱自清先生当时却不能参加革命,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在《忆佩弦》一文中这样叙述道:“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动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子,都指望我生活。’”朱自清当时已有二子三女,他要肩负起为夫和为父的责任,他不能置妻子儿女不顾而投身于革命,甚至为革命而牺牲,而他内心里又对他所处的社会十分不满。不满于现实,而又不能改变现实,作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心能宁静吗?难怪作者说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一团火”。他想借荷塘月色暂且摆脱心中的烦恼,虽然荷塘月色很美,虽然荷塘边的蝉声、蛙声十分热闹,虽然采莲的盛况令人向往,但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作者“猛一抬头”,又回到了带给他无限烦恼的现实。尽管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喜悦是淡淡的,所写的忧愁也是淡淡的(写喜也是为了写忧),但我们透过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作者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正是这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我们“应该写朱自清颂”,因为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板书:

淡淡的喜悦不满于现实,一团乱麻

夹杂着而又

淡淡的忧愁不能参与改变现实,一团火

(三)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

从教材第7页的欣赏文字可知,《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

外结构是: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内结构是: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如要具体些,可概括为:

板书:

一、(1)夜出赏荷

二、(2——3)小径独处

三、(4——6)塘边凝望: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面

四、(7——9)塘边遐想:《采莲赋》——《西洲曲》

五、(10)又回家门

(四)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需要注音和解释的词,下一堂课将作检测。

2.熟读4——6小节

3.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为下一课分析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揣摩语言,体味动词运用的准确和叠词运用的精妙,学习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讨论联想《采莲赋》《西洲曲》的意义和作用

3.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可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幽僻(pì)弥望(mí)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

羞涩(sè)倩影(qìng)梵婀铃(ē)妖童媛女(yuàn)

敛裾(jū)鷁首徐回(y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蓊蓊郁郁田田袅娜风致丰姿倩影一例

(二)揣摩语言(回顾第一课时在书中所画的语句,然后分类欣赏)

1.动词欣赏: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使月光产生了一种动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轻柔之美)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和清纯)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笼”既写出了月光覆盖之广,又给人以朦胧之美)

——(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2.叠字欣赏:

朱自清的散文爱用叠字,这个特点我们在他的散文《春》中已有所感觉,在本文中,叠字用得更多了,请同学们把有叠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叠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既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又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一种音乐的美感。

3.通感欣赏:

“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简单说,就是感觉的转移。但感觉的转移要有相似点,通感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类型的比喻,请找出本文运用通感的句子和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并体会其作用。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感觉的转移有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于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出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月光与树影的和谐融合,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和谐优美有相似点,由此烘托出一种温馨、优雅的气氛,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通感练习:每个同学当场写一个运用通感的句子,课后,每个同学再从课外读物中找三个运用通感的例子。

4.比喻拟人句的欣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这个比喻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状。用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词语来写荷花,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赋予物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这里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以“酣眠”喻月光朗照,以“小睡”喻月光淡照。此比喻十分精妙,其好有三:1、当时正值月夜人静,大多数人已入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环境;2、上文言及“梦”,下文言及“渴睡人的眼”、“妻子已熟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整个语境;3、“朗照”的深透与“酣眠”的深沉在意韵上相似,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时朦朦胧胧的,,“小睡”时的人是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事理)

(齐读4——6小节,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三)分析文章联想《采莲赋》和《西洲曲》的作用。(分析前先疏通文句)

——作用有三:1、追求散文的舒展,拓开一笔,产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

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3、反衬作者淡淡的忧愁。

(四)总结全文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

2.背诵课文4——6小节

3.用现代文翻译《采莲赋》

4.以《秋天的色彩》为题,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向一位先天性失明的成年男人介绍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要求:a、写色彩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绍颜色;b、不得少于三种色彩;c、300——400字左右。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4、小结:

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1、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⑴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⑵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⑶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2、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⑴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⑵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⑶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3、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4、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作业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参()差()差()别参()见差()劲人参()差()遣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地开着的

①n②nu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①zhn②chn

C、这是独处()的妙处()

①ch②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①m②m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

4、解词(见注释)。

【教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教学重点〗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⑴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⑵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师生互动活动二: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3、师生生互动活动三: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⑴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⑵这是独处的妙处

⑶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5、总结本课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

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设计〗

〖预习作业〗

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2、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课文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1、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2、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⑴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⑵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⑶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⑷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六、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预习《故都的秋》:

⑴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几幅图画?

⑵作者笔下的秋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⑶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所处的时代特点?

⑷思考文中多次写到南国的秋有何作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51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