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语文教案:《墨池记》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语文教案:《墨池记》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赏析、评点。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以旧促新法",也可以与"说"进行比较)

"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例如: 《核 舟记》----说明状物----核舟:奇巧(状物)

《桃花源记》----写景散文----"世外桃源"

《岳阳楼记》----抒情散文----"先天下┅┅"

《醉翁亭记》----抒情散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墨 池 记》----说理散文---- 勤学苦练出才能

二、作者简介: 名: 曾巩,字:子固; 时:北宋时人 ;地: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 评:"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称之为 南丰先生 ,卒谥 "文定"。 作:《元丰类稿》 。《宋史》说他的文章是" 本原于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学生自读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洼(wā) 邪(yé) 徜徉(chángyáng):随意漫游。 肆(sì〕恣(zì):放纵、任情。

于楹间以揭之(yíng):房屋前面的柱子。 故迹:旧迹。

遗风余思:遗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 以临于溪:居高视下。

四、质疑解难-- 四 行 对 译 法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五、背诵全文

根据本文叙议相间的特点,逐层背诵。 (解说: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自读注释质疑、释疑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要求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重音、停顿和情感来。

2.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1)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

(2)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够明显,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楹柱间,其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3)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 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

①"岂信然邪"; 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③"岂其学不如彼邪";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⑥"以勉其学者邪"。

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① 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

② 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

③ 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 ⑤ 、 ⑥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

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八、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写作方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土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2、以小见大。

九、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文章7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其余的见讲义)

①、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这是王羲之学习的遗迹,难道果真是这样么?难道他漫游纵情山水时,曾经在这儿栖息过么?作者对江西临川的墨池是否为王右军的遗迹存有怀疑,但他是受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为墨池作记的,所以既不必详细考证,也不便把话说绝,于是用了两个设问句。都是推测的口吻,语意上下贯通,结构前后呼应,布局是很严密的。

(解说:点拨在于拓宽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题、表现形式及行文风格。)

设问句的大量运用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徘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相关阅读

高三语文教案:《指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

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饶有兴味地给我们讲述了数学的起源--人类计数的历史。原来,让现代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在它的起步阶段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十进位制,只不过是原始人类以手指计数的遗迹。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无法把握数量的多少,面对生活的难题,他们困惑不已。然而人类的理性终于从纷繁的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发展了数学思想,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数字的起源,如同文字的起源一样,是对人类心灵最具诱惑力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正文前面摘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诗句,表现出古人在这方面的好奇和迷惘。

课文节选部分共6节。第1节,谈人和动物的数觉。数觉是一种对数的原始直觉,是人和动物(如某些鸟类和昆虫)都具有的一种本领,是对小数目东西数量的判断能力。作者列举了鸟类、蜂类的例子,说明这种本领不独为人类所有。还讲了庄园主驱赶乌鸦的故事,说明这种依靠本能对数的辨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会因此丢掉性命。

第2节,作者进一步对上述例子加以分析,举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是正确的,即"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可能"只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一种是片面的,即认为"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作者在第2节中主要是针对这种意见进行了辩驳,指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直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界定了数觉的概念,指出人类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不能算是数觉;另外,还从原始民族、原始语言和欧洲语言中找例证,如南非布须曼族表示数字的字只有一、二和多,英文、拉丁文、法文"三倍"(或"三")都有表示"多"的意义。

第3节,继续举语言上的例子,指出很多原始语言表示数字的字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数",就连英语"集合"(Collection)、"集"(Aggregate)两个表示数的抽象词都是外来语。由此证明"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由具体的、驳杂的对数的表示法,到"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是"数学发展的前提"。作者援引罗素的精彩论述,说明了人类抽象能力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读之令人感喟。

第4节,进而谈集合的对应和匹配原理。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会堂的座位"与"出席的人",可以通过比对看出多少来。但是这种比对的方法太笨了,既不能事先预知,也不能脱离现场来完成,于是产生了"各种模范集合"。模范集合起到了计量标准的作用,如同货币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样。这样,人们要表示数字"二"时,就想到了"鸟的翼";要表示数字"三"时,就想到了"苜蓿叶";要表示数字"四"时,就想到了"兽足";要表示数字"五"时,就想到了"自己的手指"。后来,这些模范集合的具体所指逐渐被淡化,人们只是习得了记住了它们的语音形式,抛弃了它们生动的模范的内容,于是较为抽象的数字产生了。

第5节,承接前面的话题,提出了基数与序数的概念。脱胎于模范集合、从"对应原则"产生出来的数,再抽象也是基数。单凭基数本身,是不能创造出"计数术"来的。一定要在对应中增加"序列"的概念,即完成由基数到序数的转化,才能摆脱古老的烦琐的"一一匹配"办法,"创造出一种计算方法",实现"识数"的质的飞跃。

第6节,继续探讨"基数与序数的微妙区别",并从屈指计数方便灵活上,推断"在用手指的时候,人类借助于这个工具,就不自觉地从基数转进到序数"。作者的这种推断,在许多语言中找到了"遗迹",因为在许多语言中,"'五'这个数,就用'手'表示;而'十'则用'双手'"。作者至此点明本章(本文是其前半部分)主题,指出"人类在计算方面之所以成功,应当归功于十指分明"。

阅读本文,不但能增进我们对数字、计数起源的认识,也会在作者亲切、信实的叙述中,领略到其语言的魅力,为作者探究数学文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语言与数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是两种语言体系,而且在早期还具有同源关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以大量原始语言现象说明数学起源问题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原始人类的数觉或表现数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数学能力的发展历程。如对南非的布须曼人只有一、二和"多"三个数字,间接说明了原始人类对数的感觉极为有限;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语言的分析,论证了原始时代的数字经过了由多元具体系统到一元抽象系统的转变过程。

(2)作者为什么说"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有怎样的区别?

【明确】区分数觉和计数是作者在文中反复申明的,它是人与动物的数学能力的本质区别。要通读全文,才能充分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作者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也是本篇立论的关键所在。数觉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而且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也不比某些鸟类或昆虫高明多少。但是计数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借助于人类的"十指分明"得以起飞,演变为计数,成为全部数学发展的基础。

(3)作为一篇谈论数学文化的文章,本文具有怎样的论述风格?

【明确】《数:科学的语言》一书主要是介绍数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的,然而作者却很少用艰深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尽量用日常语言娓娓道来,其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这本书,以激发大众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本书原版有一个副标题,为"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所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语言亲切、通俗是本书的主要特色,这在课文节选的部分也有突出的体现。另外,作者并没有就数学论数学,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描述数学发展的轨迹。所以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些来自作者对数学文化深厚的理解和热爱,来自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高三语文教案:《孔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高三语文教案:《前方》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前方》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5.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②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③人无法还家。

④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6.“家”如何理解?

双关既实指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义冢寄托与归宿。

7.文章引用了许多表现家园之思的古诗文,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那么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呢?(分小组讨论)

三、交流、评价学生的评点

四、作业布置

任选一幅图片,写出自己的感想。

高三语文教案:《虚词》教学设计


虚词与对称

虚词在对联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对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对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联句尾处无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来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名句有约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素材积累

玄奘取经

玄奘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17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

6.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其中哪些虚词可以去掉,哪些虚词不能去掉;哪些虚词去掉后句子的原意会改变,哪些虚词去掉后句子的意思不变。

场外又是一片彩声。王三胜流了汗,不再去拾枪,努着眼,木在那里。老头子扔下家伙,拾起大衫,还是拉拉着腿,可是走得很快了。大衫搭在臂上,他过来拍了王三胜一下:“还得练哪,伙计!”“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走;收了吧;晚饭我请!”

(老舍《断魂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去掉:如“还得练哪”“似乎是笑呢”

(2)不可去掉:如“努着眼”“走得很快了”“收了吧”

(3)去掉原意改变:如“别走”“不再去拾枪”

7.请说出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

(1)我来把大门。

(2)抓了一把米。

(3)请把灯关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属实词。

(2)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实词。

(3)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属虚词。

8.下列句子中,有些介词是多余的。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思考一下,它们的存在会给句子带来哪些问题。

(1)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

(2)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都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的光辉。

(4)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

(5)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是多余的,应删去。(2)“从” (3)“在” (4)“当” (5)“对于”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9.虚词辨析是高考语文“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内容之一,但是有好多同学对虚词的用法掌握得不够好,特别是一遇到意思相近,容易混淆的虚词,就不知所措。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这里归纳了几组常见易混虚词,看你能不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空白处,说说它们的区别。

(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________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毕竟 究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夏间便________回到母家去消夏。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__________只能如此而已。(大抵 大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这样迟疑时,思想又上了相反的两种循环起伏的老路,所以提起笔来又放下,不能________写下去。

(6)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______学会了画画;又没跟家人商量,________辞职办起了一个书画社。(径直 径自 竟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做起活来________慢一些。

(8)老吴________太不会说话,本来挺简单的事叫他弄复杂了。(未免 不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得知儿子今年春节不回家,他心里________不高兴。

(10)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________需要头脑清醒和冷静的思索。(格外 分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

(2)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

(3)大抵:表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表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

(4)大概:只是表示约数,或重在猜测。

(5)径直: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

(6)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某事的结果感到意外。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义。

(7)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

(8)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

(9)格外;(10)分外

“分外”、“格外”都有“更加”、“特别”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

10.下面句子中一些介词使用错误,请把它们改成正确的介词。

(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答案:(1)“对”改为“给”

(2)“从”改为“在”

(3)“对于”改为“关于”

(4)“把”改为“用”

11.指出下面句子的谓语部分之前,哪些可以加介词“被”,哪些不可以加“被”。

(1)电影票买着了。

(2)文章写好了。

(3)衣服他撕破了。

(4)自行车小偷偷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加介词“被”的是(3)和(4)。(1)(2)不能加“被”。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1)谈起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__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2)在破解开发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3)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据 未免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13.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____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_____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_________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_______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______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答案:但是 以致 就 其实 因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

14.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______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___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__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__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__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答案:因为 如果 而 却 但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个村在大学生村长的带领下,精诚团结,集思广益,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________村长还被推选参加了全县的脱贫致富经验交流大会。

(2)由于担心严格的排放限制可能给新兴国家带来压力,________会有害于经济正遭受重创的发达国家。因此,今年出台重大减排目标的前景极其微妙。

(3)网易8月3日称,雅典奥运会时,中国女曲处在巅峰状态________未能染指奖牌,这届奥运会要想夺得金牌,中国队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

A.甚至 并且 尚且

B.并且 甚至 尚且

C.并且 尚且 甚至

D.甚至 并且 甚至

解析:(1)句横线处表转折,应用“并且”;(2)句横线处表递进,应用“甚至”。由此可得出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本节内容与高考考点相对应的是“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部分。虚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包括两个类型,一是连词、副词等重要虚词的辨析选用,一是关联词的选填。就题型而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趋势是与实词辨析,甚至与成语运用结合起来命题,间或与辨析病句或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考查。虚词中使用频率高、出现错误多的主要是介词、关联词,其次是副词、助词。本节主要讨论助词、介词、副词的使用。

虚词题解题技巧

选择虚词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近年来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由于虚词种类繁多,用法灵活,考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和高考模拟题的整理归类,总结出虚词使用中的十个注意点:

一、吃透规定

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吃透规定要求,才能做到准确运用。如:

(1)老将军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终于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牛棚里。

(2)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或者考理科?”

(3)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致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分析:(1)“终于”有努力获得某种结果之意,而被害死在牛棚里显然不是老将军想努力获得的,应换用“最终却”。(2)“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应换用“还是”。(3)“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而形成的结果,但多指不好的结果。“不理会”刮起的风沙,只能说明他“用心”,说不上结果不好,应换用“以至”。

二、把准词性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准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

分析:“刚才”是时间名词,它不能充当“轰”的状语,应该换用时间副词“刚刚”。

三、摆正位置

虚词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如:

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分析: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后;反之,则放在主语前。

“经过”放在“他”前面,与“……研究”构成介宾短语,充当该句的状语,造成了该句主语的残缺,所以应该把“经过”调到主语“他”之后。

四、辨析异同

近几年考查近义虚词运用的试题屡见不鲜。要准确地运用虚词,就必须辨析出它们的异同点,然后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取舍。

五、对应搭配

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搭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如:

(1)不管学习和工作条件这么艰苦,师生们都不怕。

(2)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分析:(1)关联词“不管”不能与代词“这么”搭配,只能与“多么”搭配。(2)关联词“不只是”表递进,“而是”表并列,二者搭配不对应,应将“而是”改为“而且是”。

六、辨明关系

为了表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使用虚词。在使用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辨明关系,否则就会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使用错误。如:

(1)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2)他们取火烤煮食物,大大减轻了用嘴巴撕咬生肉所用的力量,因为原来向前突出的嘴巴向后退缩。

分析:(1)“十天半月不下雨”“多年不遇的大旱”两种情况不可能在同一地方同时出现,所以不能使用表并列关系的“和”,只能用表选择关系的“或”。该句犯了“关系混淆”的错误。(2)“嘴巴向后退缩”是“嘴巴所用力量减轻”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产生的原因,所以不能使用表原因的“因为”,只能用表结果的“所以”。该句犯了“关系颠倒”的错误。

七、有机衔接

虚词作为语句表意的纽带,必须准确地显现出句意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做到有机衔接,而不能与语意逻辑相悖。如:

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分析:“老师不及时提醒我”的结果是“我准会办错事”,前后语意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顺接”,用了“否则”就变成了“反接”,应删去“否则”。

八、谨防脱漏

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必须谨防。如: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分析:由于缺少虚词造成了句子的歧义,是对护林员“揭发问题”感到气愤,还是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感到气愤?按照语意逻辑,应是对后者感到气愤,所以应在“揭发”的后面补上助词“的”。

九、删除赘余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就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如: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2)当个体权益受到无理的侵犯或粗暴的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分析:(1)“受……欢迎”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结构,再用“所”就显得累赘。(2)“诸”是一个文言合音词,相当于“之于”,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

十、形式变换

有些虚词的使用形式虽然变换了,但其表意效果却是不变的,我们应通晓它们形式的变换,切不可定势思维。如:

(1)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

(2)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来说是看不懂的。

(3)他缺少工作经验,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差错。

(4)他缺少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分析:(1)“对”的使用形式是“主体对客体”。(2)“对……来说”的使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来说”,二者使用形式虽然不同,但其表意效果却是相同的,都表示“主体对客体”的行为。 (3)“难免”多了一个否定词“不”,但并不改变表意效果,它和(4)“难免会”二者都表示“不容易避免”之意。

刘晶瑶:中国怎样才能踢赢“场外的世界杯”

中国男足虽无缘南非世界杯,但南非世界杯上处处有“中国”的身影。为世界杯“呐喊助威”的瓦瓦祖拉、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都产自中国;长着一头绿色非洲卷发的可爱小豹子吉祥物“扎库米”身上印着“MADE IN CHINA”;广西一家乳胶厂制造的“Choice安全套”也成为世界杯专供产品……

南非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满中国元素,显然我们已经通过另一种方式走上了世界杯的赛场,让全世界人民领略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但是,通过媒体的调查,我们尴尬地发现在“场外的世界杯”——世界制造业的“竞赛”中,中国的“战绩”依然不佳,不少人认为此次世界杯上中国商家不过扮演了“赔本赚吆喝”的角色。拿世界杯上五颜六色的假发来说,2001年制造假发的代工利润能达到30%,从2006年开始利润严重缩水,不到20%,而今年商家的利润率只有5%~10%。同样,在赛场上出尽风头的瓦瓦祖拉,中国企业得到的利润只有区区的5%。这些数据显然加剧了人们对“中国制造”被边缘化的担忧。在全球产业链的环节中,中国的制造产业一直处于末端,利润微薄、成本居高不下的残酷现实,使得更多的代工企业已经到了存亡、转型的关键时刻。

“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这就是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面临的现实。”一位分管工业的干部说。没有核心技术、不注重品牌塑造、“光拉车不看路”是中国制造企业屡屡吃亏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仍然无法掌握国际定价权,只能吃点残羹冷炙,沦为低附加值企业。

显然,“中国制造”想要踢赢“场外的世界杯”,依靠的绝不可能是人海战术。就像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却依旧选不好能够到世界杯上一展身手的11个人一样。在新世纪,我们要和人家比拼的应该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申请外形专利、注册商标,或许能赚得更多一点。”自称是本届世界杯瓦瓦祖拉商业化之父、世界杯瓦瓦祖拉生产商邬奕君说,“那就是赚100万元,不是10万元了。”

(选自“新浪网”2010年7月2日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423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