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从容说课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名作。文章尽现荷塘之美,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本文,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赏析课文的美。

欣赏文章的“画面美”。无论是荷塘的月色,还是月下荷塘,景物美妙怡人,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不仅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文章善用修辞、叠词,选用恰当的动词,既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悉心品味,仔细揣摩,学习运用替换法、删除法等方法理解玩味,体会语言独到的美。

赏析文章的情调美。通过体察文中景物描写的感情色彩,深刻领悟作者的情思,感受这种情感的社会性、时代性、个体性。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评价作品中的“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休现鉴赏的独特性。

散文教学,需要借助视听手段,引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看,美美地赏。听妙音、感受声韵美;看美景,感受画面美;赏文意,品析技巧,体味情感。通过“我读一我赏一我说”三个环节,引领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观赏美,体验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能力目标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典雅、清丽,教师若能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定会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2.美点寻踪法。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由学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力求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3.讨论法、点拨法。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征,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师生互动,沟通认识和看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如课文画面美、语言美的赏析,对文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语句的筛选、解读,都应交付学生自主完成,特别是对文中“我”的认识、评价,应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独立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以求独到的发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美点寻踪、赏析课文的美;背诵课文4、5、6三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科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可参考科利华SCS的配套画面)、学生感受画面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可依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相应的指导。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分五级。篇名,小标题与正文之间,段与段之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长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有的也应适当停顿;根据作者在句中所表现的感情也要作适当停顿。

重读就是把句中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以示强调。“重要的词语”要在具体的句中体会确定,一般地说,句子中的主语、动词谓语、修饰限制的定语要读重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要读重一些,感情色彩比较强的词语要读重一些。

语调的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要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用平调。

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幽静环境、秀丽景色的内容,含有庄重、尊敬、沉郁、悲哀、凄凉等的内容要读得缓慢;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对话的内容,慷慨陈词的内容,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恐怖、惊愕等的内容要读得急促些。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乘凉 煤屑 踱着 点缀 颤动 霎时 敛裾 媛女

选两个学生注音。

明确:chénɡ xiè duó zhuì chàn shà jū yuàn

三、美点寻踪,体味课文的美

1.教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生1:这篇课文很美,和初中学过的《春》《背影》相比,似乎别具一格。《春》是明快的,《背影》是饱含深情的,《荷塘月色》嘛,是纯美的。

生2:这篇文章很优雅,像淑女一样,而《春》却像小伙子,富含朝气;《背影》像老者一样,似乎捋着胡须在幽幽长叹。

生3:这篇文章很朦胧,文中有两三处看不懂。

生4:这篇课文写景很别致,我特别喜欢其中的写景文字。

……

教师总结:看来,朱自清先生着实是个大手笔,就我们接触到的三篇文章来说,异彩纷呈,手法各异。对本文的整体印象,大家的感觉不约而同,那就是美。

2.美点寻踪

(1)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文中的写景特别美。

文中有些句子很精美。

文中的情调非常美。

……

(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看法。

明确:这篇文章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画面、语言、情调。

四、具体赏析课文的美

1.赏析文章的“画面美”。

(1)提问:由文题可以知道,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学生明确:4、5、6段。

(2)学生齐读4、5、6段。

(3)教师提示:写景,须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一些文学技法,力求形象、灵动。请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段落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这样三个问题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负责相同段落的两个小组可以私下交流一些看法。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各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小组发言:课文第4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出了荷香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设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荷叶的美的情致。

第二小组补充: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动静结合。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二,文章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类似的写法在初中学过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也有体现,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第三小组发言:课文第5段主要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难写之景,作者借荷叶、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杨柳的倩影可爱。总之,文章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

第四小组补充:本段写景的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结合,写出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第二,衬托手法。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第五小组发言:课文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第六小组补充:本段在写景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浓淡相间。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迷蒙的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然后,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随意点染,这是淡写。整个段落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第二,量词的运用较好。如“一片荷塘”“一团烟雾”“一带远山”“一两点路灯光”,这些量词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记得初中学过的《湖心亭看雪》(张岱)中量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教师总结: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

2.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配乐,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精美传神的词句。

(2)教师选几位同学朗读勾画出的词语和句子,分类汇总学生找出的词句,概括句子美的特征。

教师提示:这些优美的句子,有的运用修辞,有的用词精当,下面我们从修辞的运用、叠词、动词的选用三个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3)揣摩体味运用修辞的妙处。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辞格的句子。

学生明确:

运用比喻的句子有: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⑥(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⑦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⑧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⑨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⑩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教师示范:分析第①句,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山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荷叶的动态美。用比喻的辞格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享受。

学生分析其余各句,明确:第②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的本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容易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③句,把“清香”比作“歌声”,“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有好多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等,运用比喻,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第④句,写出了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

第⑤句,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的特点。

第⑥句,写出叶子与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

第⑦句,写月影,灌木的黑影阴森可怖。

第⑧句,写出了月光、树影明暗揉合的特点。

第⑨句,写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第⑩句写出了灯光下月色的朦胧迷人。

教师点拨:在这十句中,有两个比喻句比较独特,即③句和⑧句,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这种利用各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叫通感。第③句写荷香,由嗅觉向听觉转移,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幽雅淡远,启发人们从舒缓飘渺的歌声中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特点,使难以描摹的感觉具体化了。第⑧句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把光与影化为跳动、悠扬的旋律,使意境更加温馨、幽雅。

教师总结:“比喻”这一辞格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朱自清先生不失为一位语言大师。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比喻取材狭窄、阴柔、浮泛,过于直露,缺少想像力。你的看法呢?请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看法。

教师请语文科代表找出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并简要分析表达的妙处。

学生明确:写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写叶子“肩并肩”挨着;写流水“脉脉”。这些句子更增添了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4)涵泳品味文中的叠词。

教师提示:文中运用叠词的地方多达20处。如何品味叠词的表达效果呢?第一用朗读直觉感知,第二用删除法,即去掉重叠的部分对比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对叠词的品评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交流情况并作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学生活动完毕后,可作简单总结:使用叠词,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5)品析文中一些精当的动词。

多媒体显示:

①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④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⑤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教师提示:理解用词的精当,可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品味,也可以用替换比较的方法。

学生品析,交流。

明确:①句中“拍”“哼”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真切再现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作“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②“泻”若换成“照”,是月光射地荷花上的意思,和“流水”的比喻不协调,而“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③“浮”若换成“升”,仅是由低往高移动,而“浮”字写出了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④“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⑤“画”若换成“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表述一般,“画”赋予主动意识,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文章的画面美、语言美。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秀美静谧、令人神往。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娴熟老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揣摩语言并非不易,这节课我们主要揣摩运用修辞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及叠音词等。我们分别运用了直觉法(凭借语言直接感知)、删除法(针对叠音词)、替换法(针对动词)品析了词语或句子的描写作用,表意、抒情、音韵作用,美感作用及对于揭示主旨所起的作用。同学们根据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品味词句,就会减少盲目性,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六、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循声跟读,再次进入文章的情境,感受语言美、画面美

七、学生齐读4、5、6三段,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5、6段。

2.仿照朱自清先生遣词造句的特点,选“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的某处景物,投入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精选阅读

荷塘月色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3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6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7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9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10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学习程序
★阅读训练
一、背景学习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2、有人评论:(作者)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1-4)3、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6、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答]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它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朱自清先生将对美的认识融入文字其中,同时也在细腻的描写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心境。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要将文字和情感联系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体会语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所以本次教学将立足在感受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之上。

【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2.掌握课文脉络、基调及大意;

3.寻找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4.跟随朱自清独特的心境,鉴赏荷塘月色之美、语言之美;

5.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向往。

【教学重点】欣赏朱自清眼中荷塘月色的美

【教学难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体验到的另一个自己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荷本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再配上那“更深月色”,自然就是是“荷塘有月人有情,荷香月色美共赏”。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今天我要将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荷塘月色》。

二、朱自清生平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走近朱自清,在走近朱自清描绘的那片天地。

1.朱自清的重要经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1923)、散文集《背影》(1928)、诗集《踪迹》(1929) 等。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2.朱自清及其好友

3.创作背景

三、掌握课文大意、基调和脉络

1.学生再次深入阅读10分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出发地点(家门)和缘由。

第2段?写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9、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从段落大意中,理出文章线索

提示线索:线索:事物、人物、情感、事理、空间、时间等。

线索:空间和情感

空间:家-荷塘小路-荷塘-荷塘下路-家

情感:颇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朱自清以及课文的情感基调以及脉络,今天我们将共剪一段时光,走进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伴着淡淡的月光,去美景之中也常常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一个超出平常的自己。我们试着把自己融入到文字之中,去寻找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二、整体感知

趁着这朦胧的月光,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三、理解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初步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体——寻找另一个自己。文中什么地方提到另一自己,换一句话说就是与平常有所差别的自己。

第三段第二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也就是有一个平常的自己和一个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们在文中找找,朱自清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平常的自己: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爱热闹;爱群居。

3.有一定要做的事,有一定要说的话。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1.爱冷静;爱独处。

2.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3.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四、透过朱自清的眼睛看景物描写

朱自清另一个自己享用的是怎样的荷香月色呢?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哪些段落描写荷香月色。根据前面我们的段落大意,是哪些段落?第四、五、六自然段。那我们且来看看第四自然段。我们先来听一段朗读,来感受一下。听完之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美、宁静、朦胧、优雅、清香、有音乐感,生机勃勃。是什么景物让你有这种感觉,朱自清先生又是如何把这种景物的特点融入文字之中的呢?

讨论要求:

1.找出景物以及景物给你的感受。2.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景物。3.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讨论要点:1.分析如何描写景物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2.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2.方法总结:

一、找准对象,总结特点

二、明确描写方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用典、借代、对偶、通感等。

2.描写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渲染、白描等。

三、赏析关键的词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2.叠词

四、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1.生动、形象、强调、突出、烘托、渲染等

2.语气(加重、减轻、表达喜爱色彩)、音乐感

3.情感、结构上的作用

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也能感受到朱自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的荷塘。以上,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在颇不宁静之中,走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淡淡的月光之中找到了内心宁静的自己。

下节课我们在简单地赏析第五第六自然段。看看朱自清仿佛自己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的世界。另外当他什么都可以想的时候,他又想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来探讨这些。现在,下课。

第三课时

一、简要鉴赏景物描写

我们上节课已经感受到了在朱自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眼中看到的荷塘。这一节课我们将运用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简要赏析第五第、六自然段。

二、寻找朱自清与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1.我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荷塘月色,而朱自清当时也沉醉其中,感受到了宁静。但是我们在创作背景中了解到,朱自清所处的年代、所处的境况并不如意,为什么他在荷塘月色之下能够写出这么美好的景色呢?

因为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享受之中他也发现了抛开了生活中扰乱心绪的事情,然后尽情欣赏自然之美的自己。

发现了热闹是它们(外界)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许正是这种“没有”的简单才能拥有精神的自由——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

2.那朱自清想起了什么?

由荷花想到:江南的旧俗——采莲

3.采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热闹、风流、有趣、舒服、欢愉、天真、清新、纯净······

4.这时候的朱自清先生又是怎样的自己?

与不宁静的平常的自己形成对比,看见了那个未受时代污染、骚扰的完全本真的自己——享受想象中的自我娱乐。

5.文中提到的什么地方比较符合朱自清先生寻找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

江南也就是家乡,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家,回归到了平常的自己。

三、总结:生活可能会让你“不宁静”,但是你却可以在繁杂的生活之中,找到适合自己自由灵魂的自由天空,让自己摆脱苦恼的心情,享受生命本身的快乐,享受精神自由的快乐,享受自我娱乐的快乐。总之,生活的黯淡不能隐没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4、小结:

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1、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⑴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⑵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⑶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2、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⑴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⑵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⑶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3、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4、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作业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参()差()差()别参()见差()劲人参()差()遣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地开着的

①n②nu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①zhn②chn

C、这是独处()的妙处()

①ch②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①m②m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

4、解词(见注释)。

【教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教学重点〗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⑴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⑵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师生互动活动二: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3、师生生互动活动三: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⑴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⑵这是独处的妙处

⑶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5、总结本课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

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设计〗

〖预习作业〗

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2、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课文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1、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2、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⑴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⑵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⑶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⑷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六、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预习《故都的秋》:

⑴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几幅图画?

⑵作者笔下的秋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⑶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所处的时代特点?

⑷思考文中多次写到南国的秋有何作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422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