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了解本文以行军路线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以“还我河山”为中心,运用小标题把许多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上的特点。
(三)了解本文平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特色和多种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记叙了八路军某小分队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简要写出他们的行军路线。
分析:营阳东治头→营庄→固兰→井陉蒋家村→过井平公路(核桃园)→过桃水(桃水桥)→过正大铁路→娘子关前
(二)在交待行军路线中,穿插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围绕了什么样的中心?
分析:围绕这条行军路线,主要穿插了敌我两方面的内容。
敌人方面:无论在山西,还是在河北,作者在行军途中耳闻目睹:凡是日寇到过的村落,猪牛和鸡都没有了。日寇把小米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他们还把门窗和一切可以用作柴烧的木器都烧掉了,把炕都捣毁了,致使“人民多逃亡,荒凉而凄冷”。在核桃园,国民党军撤退以后,日寇进据,第一天就屠杀了三百多人。
我们方面:(1)八路军战士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奋起抗战。他们行进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倾斜狭隘的山路上。无论是十四岁的四川“小鬼”鲜才文,奇异的女性张瑞华,还是延安学生和我,为了驱逐日寇,拯救中华,他们耐得任何艰险,一天一夜在极坏的山路上走了一百二十九里,翻了八个山。(2)游击健儿逞英豪。他们击毁敌人的火车头,切断敌人的运输线,不时袭击敌人。虽然他们都没有制服,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了一件破短衫……但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3)人民的心还是民族的,尽管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人,也与八路军战士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八路军战士通过了险境。河北井陉县城被占快半年,但在该县蒋家村,当八路军战士叫开了一家的门要水喝时,应门的村妪微笑着招呼:“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事情很平常,话语很简单,但就从这“平常”和“简单”里,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
上述两方面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样的中心:痛斥日寇的侵略暴行,歌颂处于民族危亡之中的中华儿女坚决要“还我河山”的民族精神。表面看来,材料很多,也似乎很零散,但由于作者以时间和行军路线为线索,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取舍材料,与中心关系紧密的就详写,否则就略写。所以,不仅使文章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展开,而且使表达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非常集中,蕴涵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三)文章结尾说,作者和他的同志们看见“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时,就忍不住落泪,这是为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是因为“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熔铸了同仇敌忾的民族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收复国土的坚强决心。作者和他的同志们在行军路上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象,非常愤怒,但由于一天一夜都在紧张地行军,所以强抑了这种感情,不使外露,而现在,来到边区的巩固地带,看到军民万众一心,誓死抗战的情景,万分感动,在这四个大字的感召下,一路上蕴积起来的感情一下爆发出来,于是再也忍不住落泪了。这样的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它总揽全篇,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威尼斯》是篇游记散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复习已学知识,请学生回答。)现在我们来研读周立波写的记事散文《娘子关前》看作者是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把零散丰富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的。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周立波的一篇文章,课题是什么?该文节选自什么书?谁能简介一下该书的作者。(教师提示、总结:学过周立波的《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湖南益阳人。原名周绍义,“立波”是笔名,由英文Liberty“解放”的译音而来。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开始,在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任战斗记者。1948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爆风骤雨》,除此以后还写有《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著作。
2.解题: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这一年的冬天至1938年的春天,周立波曾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走遍了华北前线,行程达2500余里,并于6月份撰写了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该集作品热情歌颂了八路军英勇抗日的精神和革命人民伟大的民族气节,控诉了敌人的罪行,揭示了敌人必然灭亡的命运,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娘子关前》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自读课文,并依次完成下列作业。
1.利用工具书掌握并理解下面字词的读音与含义。(提出下列字、词供参考:第一部分的①狭隘4i——宽度小;②抽屉[emailprotected];③匍匐p*f*——爬行;④透人心骨——渗透到人的内心和骨髓里。第二部分的⑤井陉x!ng县;⑥水门汀t9ng①喧嚣xu1nxi1o——喧嚷;⑧村妪y)——生活在农村里的年老的妇人。第三部分的⑨伶俐[emailprotected]——聪明、灵活。第五部分的⑩轮廓l*nku^——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第六部分的驼tu$着。第七部分的褴褛l2nl(——破烂;(13)和谐h6xi6——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2.本文记叙作者一昼夜间随八路军某小分队奔赴河北抗日前线的行军过程。他以行军路线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把丰富的材料贯串起来。试拟出作者的行军路线和组材线索。(教师提示。总结:行军路线:八路军某小分队从山西昔阳东治头出发北上,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迂回,经平定县的营庄,在这儿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出发,经固兰,于下午四时到了河北井陉县蒋家村,并潜行于该县境的敌人封锁区,来到井平公路旁边的核桃园,这时已是夜晚,小分队继续往桃水桥前进,过桃水桥和正太铁路来到娘子关前,半夜又翻越一座大山,于天亮来到了一个小村,过了娘子关,开始走出了敌人封锁区,当小分队进入敌后我军的根据地时已是次日上午。组材线索:从远离封锁区→接近封锁区→通过封锁区→离开敌占区→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作者通过这样的路线和线索,把许多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本文不是单纯记叙行军经历,而是以行军路线为经,以有关敌我双方情况的见闻与感受为纬,着重写了日寇肆虐的暴行和我方军民同仇敌忾两大方面,是通过七个有机联系的片断来表达的。请以简明的语言写出每一片断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总结:第一部分写行军在山路上的所见:寂寞、荒凉、贫瘠的山岭和敌人烧杀抢掠的罪行,反映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第二部分写敌占区的荒凉而凄冷的景象和普通村妪、广大人民对抗日部队的热情,反映了敌人的虚弱本质和爱国人民力量的伟大。第三部分写通过敌人封锁区的艰险和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气概,反映了抗战队伍不怕艰苦、英勇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四部分写日寇的疯狂屠杀和横尸遍野的战区惨象,反映了敌人色厉内荏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命运。第五部分写顺利离开敌占区,护送的同志来告别,反映了革命同志间的浓厚情谊。第六部分写抗日志士在路坏风寒口渴等恶劣条件下一天一夜走一百二十九里,翻了八个山,反映了八路军战士无所畏惧、坚不可摧的革命品质和乐观精神。第七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写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反映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4.本文在平实的记叙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并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请阅读课文的第一到第五部分,根据各部分的导读题,深入学习和体味这些特色。
第一部分“山路上”,阅读,回答问题。
(1)该部分是怎样描述日寇实行的“三光”政策的罪行,来揭露敌人的残暴?
(教师提示,总结:可从下列的句子来看,①“凡是敌人到过的村落……而那惯见的羊群也消逝了。”写了敌人的抢光、吃光的罪行。②“而现在畜产被敌人劫尽了。……他们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具体写了敌人的抢光、烧光和杀光的罪行。③“这个地方煤多……都烧掉了。”“炕是砖造的,不能烧毁,但敌人也要用种种方法把它们捣毁。”具体写了敌人的烧光、毁光的罪行。这些具体的描述有力的揭露了敌人残暴的罪行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你能分别用两个词或成语来准确地概括下面两段文字所描写的环境吗?
①倾斜狭隘的山路上,尽是石头,不但人难走,骡马也常常滑跌。(参考答案:羊肠小道、山路崎岖)
②矿产没有大量地开采,农产物只有小米,居民生活的大半倚靠畜产。(参考答案:贫瘠不堪、一穷二白)
(3)下面文字中①②③处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
敌人是不吃小米的,但他们①一定要把它们②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这③用意是显然的,他们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
(答案:①“他们”具体指代“敌人”;②“它们”指代“小米”;③“这”指代“他们一定要把它们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
(4)分析下列各句的含义,并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没有牛和羊群的北方原野,是分外寂寞与荒凉。”
(教师提示、总结:这“寂寞与荒凉”的景象造成的原因是敌人凶残的扫荡。句中用“分外”一词更突出了“寂寞与荒凉”的程度之深。这样的景物描写,有力地控诉了敌人的暴行,表达了作者的悲愤。)
②“逃得远的,深夜还没有打转。在晋北山地,夜晚的寒风是透人心骨的冷,真不知道他们在山里是怎样过夜的。”
“半夜我冷醒,听见屋外的风吹得呼呼地作响。在风里,远远的有婴儿哭声。”
(教师提示、总结:对逃得远的百姓还未回村的叙述,对晋北山地,透人心骨寒冷的描写和“真不知道他们在山里是怎样过夜的”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对在山里过夜的百姓的关切、惦念之情;半夜作者被冷醒后,对所听见的“呼呼作响”的风声与远处婴儿的哭声的景物描写,则烘托了敌占区无比荒凉、凄冷的景象,表现了日寇侵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者对民族苦难的吟叹,摇撼着爱国者的心灵。这种写景抒情手法,深化了文章的内容。)
第二部分“初次踏着河北的土地”,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5)找出该部分中记叙游击队战斗内容的三个被动句子。作者对这些内容采用的描写方法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教师提示、总结:文中有三个被动句①“……不久以前被游击队击毁了一个,……”;②“……正太路的铁桥又常被破坏……”;③“……枕木通通被移去……”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6)文中叙述了井陉县蒋家村的一个老太婆给我们水,并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这一代表性的情节说明了什么样的丰富内涵?
(教师提示、总结:说明了敌占区的人民打内心深处惦记、关心和欢迎自己的亲人八路军到来。同时也加深了作者对敌占区人民的认识与热爱。)
(7)“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这句话中的“喧嚣”一词原义是什么?在句中作何解释?将“喧嚣”换成“喧闹”或“喧哗”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提示、总结:“喧嚣”的原义是说大声叫嚷,声音杂乱,不清静。在句中有着热烈、张扬、外露之意。“不大有喧嚣的表示”,即热情不外露、张扬。“喧闹”意为喧哗热闹,要用于群体场面,用于形容某个人是不恰当的;“喧哗”是声音大而杂乱,要用于群体场合,用来形容一个村妪也不妥当。)
(8)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个老太婆的眼睛和招呼中,我们可以觉察她对于祖国的兵马,有无穷的热烈的情意。谁说河北的人心完了呢?井陉县城已经被占快半年,但这村妪的心还是民族的。
(教师提示、总结:从对“村妪”热情供水和微笑招呼之事的叙述中,作者深深地认识与体会到了老百姓对八路军有着“无穷的热烈的情意”,心心相连,而这“村妪”的心,就是“自由河北人的心”,就是中华民族的人心——爱国主义之心。这段抒情性很浓的议论文字,有力地表现了人民群众高昂的抗战热情、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由衷的赞颂与热爱。)
第三部分“通过敌人的封锁区”,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9)该段文字中是怎样写通过敌人封锁区的艰难的?(参看“麻烦有两处……不容易过的。”这段文字内容。)
(10)该段文字歌颂了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不畏艰险的顽强斗志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选了几个典型人物的材料来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这样写对表达本文的中心思想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提示、总结:选了两个典型人物的材料来写。一个是十四岁的四川“小鬼”鲜才文;一个是不大寻常的女性张瑞华。他俩都能“把艰险当成了家常”,这是颇具代表性的。鲜文才尝过长征的艰苦,是无线电台的工人,学习刻苦,参加红军的目的很明确“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他的战斗经验丰富,并能忍耐一切劳苦。张瑞华是位具有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曾女扮男装,作冒险的敌军士兵工作。这就从两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表现与歌颂了抗日战士那种不畏艰险的顽强斗争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11)下面一段细节描写的文字,表现了鲜文才的什么样的性格品质?他是无线电台工人。为了不忘记他学得的电码,那天晚上和平常一样,在小声的念诵:“的的的,达达。达达达,的的。”他的微小的声音,在这深更夜静里,很远都可以听到。
(教师提示、总结:这段细节描写表现了鲜文才勤于职守,在艰险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坚毅、沉着、勇敢的性格。)
(12)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并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已经深夜了,没有月亮,只有星星。队伍里静寂无声,咳嗽的人都没有,只有骡马的蹄子,踏在石头上,杂乱地响。
(教师提示、总结:这句朴实的情境描写,明确交待了小分队通过敌人封锁区的时间,表现了小分队战士的高度警觉性,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战斗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抗日将士伟大精神和力量的热情赞颂。)
第四部分“核桃园”,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13)该部分意在揭示“敌人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文中哪些文字说明了这一主旨?
(教师提示、总结:写国民党的豆腐军横尸遍野,写日寇“不敢出营门一步,更不敢在山边放哨”,“白天或黑夜都有死亡的危险”,在后方“伤亡的人数比前方少不了多少”等文句都突出的说明了这一主旨。)
(14)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并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核桃园,狗吠得很凶。敌人一定知道了。
“狗是汉奸!”有人这样说。大家笑了。
(教师提示、总结:这句话说明敌人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对抗日部队“没有办法”。把汉奸喻为吠得很凶的狗,极为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日伪汉奸的鄙视与痛恨。)
第五部分“再会,同志!”,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15)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的流露,请简要说出下面的人物语言表露了人物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人从我背后转出,握着我的手:“不送你们了,再会,同志!”于是走了。
(教师提示、总结:护送的同志冒着危险顺利地完成任务后,与被护送的同志握手告别,这充满深情的告别话,充分表露了该人物对同志无比关心、爱护和真诚帮助的崇高思想感情。)
(16)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人的感情,容易被激动。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都不能平静。
(教师提示、总结:这段抒情将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在护送抗日队伍通过险境后,临别时,在那热烈的握手和简短的告别话中所蕴含的无限深情充分的表达出来,表明了抗日队伍是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体现了同志间的互助友爱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深厚情谊及其所产生的伟大战斗力的无比激动和歌颂。)
(17)文中“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很久都不能平静。”这句话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各是什么?(答案:主语是“握手和告别的话”,它前面是一个很长的定语;谓语是“使”和“能平静”;“心思”是兼语,既是谓语“使”的宾语,又是谓语“能平静”的主语。)
第六部分“我们一天一夜翻了八个山”,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18)简要说明下列人物的语言表露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最可惜的是我所珍爱的毛主席的辩证法讲义。”她(聂荣臻同志的夫人张瑞华)说。(教师提示、总结:表露了八路军战士对毛主席著作的珍爱和失掉后的惋惜。这确是“一个大损失。”)
②“一天一夜我们翻了八个山”,有人这样说。(教师提示、总结;表露了八路军战士在日寇盘踞的娘子关前行军的艰苦和不怕困难战胜险阻的英雄气概。)
第七部分“还我河山”(全文的重点部分,可多用点教时),阅读该段文字,回答问题。
(19)紧缩下面的句子,并说说句中的“和”是什么词性?
司令部的院子里正杀了两只鸡,据说是准备慰劳和大股敌人作了恶战的游击队员的。(答案:杀鸡是慰劳游击队员的。句中的“和”是介词,意思同“跟”。)
(20)游击队员都没有制服,他们找到什么穿什么。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件破短衫,热起来把短衫解开,露出了红色袄子,但大多数人穿的是华北农民的破短袄。
①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归纳:反映了游击队员的生活条件的艰苦。)
②这段文字中的第二句是一个复句,(有的……有的……更有的……但大多数……)划分该句的层次并说明层次间的关系。
③从结构关系看,这段文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是______式。(答案:总分)
(21)下面的二个语段的含义各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写,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已经近午了,村鸡在啼,狗睡在麦田里,野外的羊群里,时常发出羊的和谐的叫声。一切都这么平和,使人想不到这是在敌人的后方的地域。在敌人的后方,我们忠勇的战士建立了自己的巩固的后方。
(教师提示、总结:通过对敌后根据地一片和平、宁静景象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说明游击队在敌后抗击顽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的环境,这和开头写敌人扫荡后的荒凉与寂寞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发表了自己的议论,高度评价了敌后根据地和高度赞扬了建立这巩固敌后根据地忠勇的战士们,表达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无比敬佩与赞美,对巩固的后方根据地的无限热爱的情意。文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手法,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议论中得到强化,揭示了“还我河山”的誓言是一定能实现的。)
②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现在,他们身价一天一天高起来了。敌人在正太路沿线扬言,每一个游击队员投降过去,立即赏一百元。但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儿女,是无价的,敌人在这方面,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
(教师提示、总结:在对游击队员衣着褴褛的描写中,作者进而发表议论,高度赞颂了游击队员的极强的战斗力,“使敌人畏如狮虎”,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良的政治素质,敌人的收买、诱降和瓦解,是“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这是我们伟大民族气节在游击队员身上的集中体现,这是中华民族信心与力量的标志,这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游击队战士的无比崇敬与热爱之情。这段议论深刻地揭示了这场反侵略的人民战争必胜的规律。通过议论表达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我河山”在议论中得到深化,使人深信:抗战必胜。)
(22)本文的结尾写道:
“走进村里,神经不像夜里紧张,身体也跟着感到疲倦。正要找地方睡,突然看见一家人家的墙上有四个巨大的字:还我河山。
字态极雄壮。看了这雄壮的字,又想起了我们夜间的经历,我得承认,我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
①作者是怎样引出“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教师提示、总结:写“我”“正要找地方睡觉”时突然看见这四个大字。这样写反衬了这四个大字的引人作用。)
②“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提示、总结:这四个大字熔铸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民族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
③用“巨大”和“极雄壮”来形容“还我河山”四个字,有什么作用?
(教师提示、总结:显示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巨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表达了抗日军民抗战到底、光复祖国、收回失地的信心和决心,突出了这四个字对抗日军民的极大的感召力量。)
④作者把“这雄壮的字”和“我们夜间的经历”联系起来叙述,这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提示、总结:好让读者明确地意识到作者在夜间的所见所闻的抗日军民的活动,都是在“还我河山”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夜间的经历”都是围绕着“这雄壮的四个字”来写,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对全文材料的统摄作用以及在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⑤作者看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又想起了夜间的经历,为什么要“忍不住落泪”?这一叙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教师提示、总结:看到这四个字,作者又重新忆起行军路上的所见所闻,强忍着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怒之情,而当越过敌人封锁线的艰险,自己的心和抗日军民的心连在一起时,又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战斗豪情满怀,心中又无比激动。现在,一旦看见了“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那蕴藏在心底的各种复杂感情便一下触发了出来,而“忍不住落泪”,这是悲愤的泪水,更是激动的泪水。它表达了作者对抗战军民同仇敌忾,誓死光复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崇敬。)
⑥作者把看到“还我河山”这一情节写在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教师提示、总结:将这一情节写在文章的结尾,不仅在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而且在情感的高潮中结束全文,感染力强,发人深思。“还我河山”可谓言简意赅,对全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思考下列问题归纳、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1.归纳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在明确七个部分内涵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指导、总结:这篇记事散文通过记叙八路军小分队奔赴抗日前线的行军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痛斥了日寇和国民党反动军队野蛮屠杀、疯狂洗劫我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揭示了敌人的虚弱本质和必然覆灭的命运,歌颂了抗日战士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抗日军民为“还我河山”而战斗到底的必胜信心和坚强决心。)
2.归纳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教师指导、总结:①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写法,把广泛的题材,有侧重点的划分为七个部分,这些小标题既突出了内容重点,又体现了本文以行军路线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的特点,使文章脉络分明,结构完整。全文各部分既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从各个不同侧面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使主题突出。小标题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概括提示作用。②从语言上看,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③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使主题思想表达得鲜明突出,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1.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这一年冬天至第二年春天,______同志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走遍了华北前线。1938年6月,撰写了报告文学集《______》本文《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篇。
2.作者以______为线索,按______和______把全文的记叙划分为______个部分。
3.什么是统摄全文的思想中心,文中有一句话,把它找出来。
4.说说本文的经、纬和编织情况。
5.概述文中所记的行军经历。
6.简述本文的主题。
7.简要说明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8.本文写到了两个典型人物,他们是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都不能平静。”
试问:
(1)这是:A.单句;B.承接复句;C.并列复句;D.递进复句;E.上述答案都不对[]
(2)“平静”的主语是:A.话;B.告别话;C.握手和告别话;D.心思;E.我的心思[]
10.下边加点的字是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请给它们注上拼音。
狭隘()抽屉()
匍匐()井陉()
水门汀()村妪()
褴褛()驮着()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深入体会结尾所写“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是如何概括并深化全文思想内容的。
(三)精读导引。
通读全文,细读结尾,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用“巨大”和“极雄壮”来形容“还我河山”四个字,有什么作用?
(2)作者看了这四个字“忍不住落泪”,这一叙述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把“这雄壮的字”和“我们夜间的经历”联系起来叙述,这在表达中心思想和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4)把看到“还我河山”这一情节写在文章的结尾,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疑难讨论。
作者用“巨大”和“极雄壮”来形容“还我河山”四个字,突出了这四个字对抗战军民的感召力量,显示了他们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光复祖国的坚强决心,“我”因而感动得流泪了,这是一种爱国激情。
作者把“雄壮的字”和“我们夜间的经历”联系起来叙述,让读者明确意识到“还我河山”这四个字乃是夜间所见所闻的抗战军民的行动的思想基础,从而体现了中心思想对全文材料的统摄作用以及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在全文叙述敌人肆虐、我方抗战的大量事实的基础上,作者把看到“还我河山”这一情节写在文章的结尾,不仅在内容上点明了主旨,而且使全文思想得到了升华,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所见所闻所写的一个个捍卫民族尊严的可歌可泣的场面的政治意义。
散文历来强调“形散而神不散”、“还我河山”就是全文的“神”。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全文所反映的抗日军民的爱国精神在这四个大字中,在“忍不住”的热泪中融为一体了。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周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娘子关前(分数依次为4、3、3,共10分)
2.行军路线;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七(分数依次为3、3、3、1,共10分)
3.还我河山(10分)
4.作者以行军路线为“经”,以有关敌我双方情况的见闻和感受为“纬”,把许多零散的材料组织在有机联系的七个片断中,使得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晰。(10分)
5.由晋东北昔阳县东冶头北上,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迂回,潜行于冀西井陉县境的敌人封锁区,翻越正太铁路,过娘子关,进入敌后我军根据地。全程一天一夜,走129里,翻了八座山。(10分)
6.本文记叙在日寇盘踞的娘子关前行军时的见闻和感受,控诉了日寇杀烧洗劫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为“还我河山”而战的决心、力量和气概,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10分)
7.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有时也对所见所闻直抒胸臆,加以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使主题思想表现得更鲜明,又增强了感人的力量。(10分)
8.一个是十四岁的“红小鬼”鲜才文,另一个是聂荣臻同志的夫人张瑞华。他们参战动机明确崇高,履险从容镇定。一小一女尚且如此,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我军素质可想而知。(10分)
9.(1)A;(2)D(一个5分,共10分)
10.隘(4i)屉(t9)匍匐(p*f*)陉(x!ng)汀(t9ng)
妪(y))褴褛(l2nl[)驮(tu$)(共10分,每个1分)
〖小资料〗
(一)背景材料。
现代作家周立波的代表作是反映东北解放区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抗日战争期间,周立波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打算正式参加部队去,烽火连天的华北,正待我们去创造新世界。我将抛弃纸笔,去做一名游击队员,我无所顾虑,也无所怯惧。”“我要无挂无碍地参加华北抗日战争。我爱这种生活,战斗的,而又是永远新鲜的。”1937年冬至1938年春,他曾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行程1250余公里。在枪林弹雨中,他不避艰险,奋笔疾书,记下了深受感动的一切,写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等报告文学。
(二)文学常识。
通讯和报告文学:通讯是一种以写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和消息一样,都要求写真人真事,都要用事实说话。但它的叙述要比消息详尽、具体。通讯中还常有较多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形象性。通讯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报告文学是一种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文学性,介于通讯和短篇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真实性和文学性是它的两大特征,写真人真事,这与通讯相同。但通讯写人写事,不一定有完整的情节,报告文学则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提炼成为较完整的情节,语言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报告文学要求文学性,这与短篇小说相同,但小说的人物,情节是虚构的,报告文学则一定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

相关知识

速度的课堂教学设计


速度的课堂

在物理学习的进程中,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的普通物理,环环相扣,螺旋式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物理课程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知识点的教学。速度就是这样的一个知识点,它引入矢量性提升了学生对运动快慢的认识,学习瞬时速度初步建立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过去限于实验手段的相对滞后,对瞬时速度这一教学难点一直难以突破。

现在,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对该课进行--,通过信息技术与实验的整合,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首先,我们应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对速度概念从初中到高中的认识转变;其次,通过练习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最后,通过先进的实验演示,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分析等良好的探究学习的习惯。

1引入

先播放一段我国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和升国旗、奏国歌的精彩视频,使学生满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走进物理世界。

提问:在初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学生回答后再结合图1的动画回顾初中是用比较完成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完成路程的多少这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再通过不同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路程进一步引出初中速度的概念: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s/t)。

2速度的概念

通过图2虚构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完成对速度概念从初中到高中的认识转变:

B处是生产基地,在某一次的检查中发现与B隔着一座山的A处工厂生产的一种元件坏了,若A厂不能在两小时内将配件送到,就会造成停产事故。A处工厂厂长为保证B厂生产的顺利进行,立刻派出甲、乙两人同时从A处工厂出发,分别沿两条不同路径去送元件,出发前厂长说两人谁先把元件送到,就给谁记头等功!结果两人同时把元件送到了B处的生产基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甲、乙两人究竟谁运动的快?如果你是厂长,你会给谁记头功?并请说出你这样处理的原因和这里面所包含的物理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物体运动快慢是指其位置改变的快慢。两人从A处同时出发、同时到达B处,应该说运动的一样快,我们看到讨论中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但位移却是相同的。所以高中物理中描述运动的快慢用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也就是位移方向相同。

3实验设计

应用物理实验微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气垫导轨上做实验,用微机采集、分析实验数据,精确显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意识。其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1)应用多媒体的外部AV在大屏幕上展现出实验仪器,并介绍实验特点和实验步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特点和实验步骤,为他们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数据、进而为探究未知概念──瞬时速度做好准备。

(2)接好仪器,指导学生用“U”型挡光片通过光电门,观察光电门的计时作用(前挡光片的前沿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开始,后挡光片的前沿通过光电门时,计时结束),在电脑上输入两前沿间的距离,电脑立刻算出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在点的平均速度。

(3)实验时请学生参与,分别测量挡光片两前沿距离为100mm、50mm、30mm的平均速度。

(4)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实验和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相互探讨当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段或时间段越来越小时,平均速度怎么变化?那么当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段或时间段取的非常小(几乎为零)时,平均速度会是零吗?。

(5)验证:请学生协助测量挡光片两前沿距离为10mm的平均速度。可以看出同学们的估计是正确的。怎么才可以得知位移段或时间段取的非常小时的平均速度呢?先让学生用上一点时间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拟合图线,得出瞬时速度,证实同学们的猜想,见图4。

(7)概括瞬时速度的概念独立完成的图象。

4讨论(上一节课学生独立完成的图象)

根据前面练习中所给出的表格中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坐标纸上画出其位移-时间图线(图5)是一条抛物线,在图象上任取一点A,在A点旁任取一段时间,做一条割线,其斜率(Δs/Δt)即为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图线可见:抛物线为真实运动,而割线是对该运动粗略的描述。作图可见,当割线越来越短,粗略的描述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运动情况。当割线两端点接近到无法区分,割线变成了切线时,该切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思考及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看到当描述平均速度的时间段取的越来越小时,时间变成了时刻、线段变成了点、图象中的割线变成了切线、对运动的粗略的、近似的描述变成了运动情况的精确描述、平均速度变成了瞬时速度。这就是哲学中常说的量变到质变,也就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

5教学体会

当年学习心理学时,曾记得一句话:若能找到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任意一个层次的知识教会给任意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经过多次实践,该节课的学习,学生均可轻松的接受。比起原来刻意降低难度,但又无法避免遗留问题的教学,好处真是太多了。对待众所周知的高一物理“高台阶”问题,不要老用“退一步,减一减”的思维方式去避让,在这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里,借助于先进的科技手段,进一步,仍然可以是“海阔天空”。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方》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二、分析课文:
1、师:文本共12节,由摄影切入,然后生发思考,最后回归画面。首先一起读第一节,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1: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
生2:作者想归纳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们正在路上。便于下文由“路”展开议论。
师:同学们说得好,作者用语简洁,生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人在路上。这样便于由路生发议论。
2、师:全文重心在作者由画面生发的思考上,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找出提纲挈领的句子,哪位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见解?
生1:第二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开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第十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加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生2:还有第十一节写到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支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句子较长,暂归纳为“人的悲剧性实质”吧。
生3:我认为第九节“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不是关键句,因为这是作者的推论,这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因为“前方”的呼唤,迫不及待地离家,于是便有了路,那么,路有何作用?第九节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不是核心的观点之一。
师:你说得很好,肯动脑子思考。我们是不是归纳出这样三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3、为什么会生发这些思考呢?下面我们研讨这三个问题。老师读一下课文2—7节内容,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哪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
生1:“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师:不要只读书,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读的这番话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是……
生1:外界的诱惑。
师:还有哪些?
生1:“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被逼无奈而使人们离家。
生2:“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我认为这里的“前方”是“理想”的代名词,人们离家是因为“理想的召唤”。还有第三节说到“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第四节“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这些告诉我们人们离家是出于本能的习性。
师:这两位同学发言很精彩,道出了作者分析的原因,那就是: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理想的召唤。
4、为了表达出这种离家欲望的强烈,作者使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同学们把在这方面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点评一下,好吗?
生1:第三节中以人们在电视上看见的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类比人类祖先的迁徙,“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写出了场面是何等之大。
生2:第五节中“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把人为什么会离家的内心世界揭示得生动、形象。
生3:第七节“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使“前方”像水中月,雾中花,产生一种朦胧美,诱惑人去探求。
师:同学们评得很好,作者意在告诉人们:离家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需求,有一首歌唱得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困守一隅的人来说,外面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他们凭着想象描绘外部世界的精彩色块,心中总有“出去”的念头,而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前方的不确定性,又令他们紧张,新奇,激动,欢喜,于是有了离家之举,这种离家就像一首朦胧诗一样染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5、因为前方的召唤,于是人们便离家——行在路上,可登上征程,迎接他的是一场苦旅,这是为何呢?请一位同学读文章第十节思考。
①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1:“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受着皮肉之苦”。
生2:“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的所有惶惑与茫然”。
生3:以钱钟书《围城》与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写出来。
②师: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是从什么角度观照的?
生:抽象为人生旅途观照的。说他是一场苦旅是从心里疲惫说的。
③师:作者写到:“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境遇舒适,但心情并不快乐,一样是一场精神苦旅。
师:说得好,抽象为人生之路看,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苦旅。
6、师:为什么人生的旅途不分彼此,都是精神苦旅者?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问题的,同学们注意一下上下文,把它找出来。
生:“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师:路升华为人生之路,这里的“目的地”象征什么?
生:理想、归宿。
师: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包含怎样深刻的含义?
生1:人生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而永远到达理想的彼岸。
生2: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实现,精神难有归宿。
7、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确是一种悲剧,可作者的发见远比我们深刻得多,让我们齐读11节,人的悲剧性实质还包括哪些?从书中找出来,注意标志性语言。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2: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三句具体内涵是什么?
生1:人在外流浪又时刻惦记家乡,说明为情所困,这就是所谓乡愁;
生2:无法还家,说明永在外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
生3:“还了家”为什么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呢?说明人即使在实实在在的家,心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家,这个家就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
师:连起来告诉我们这样的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
8、为了形象认识这一点,请同学们看作家是如何解读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
生: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
师:是啊,崔颢家在开封,离黄鹤楼不远,又不是没有盘缠,为何不回去?看来,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无独有偶,孙犁在散文《老家》中也有此感慨,他说,自己越来越思念家乡,越来越尊重家乡,却不愿再回去了,回家乡去住,是不可能的了。一是家园已经没有亲人,二是村中和自己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孙犁对老家的心理是复杂的,矛盾的。他已明白的认识到,即使回了家,心灵仍旧在漂泊,没有归属感。
9、师:前面强调“人有不可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生1、离家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表面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生2、人离开家总想回到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所以又想离家,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离家、归家的循环中过来的。
生3、我认为人最终还要有归属,人们总想找到精神的归宿,归家是永恒的追求。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前方》表面上是写离家,实质着眼于归家,不过,作者所说的故园之恋与一般意义上的回家乡有什么不同?
生:人对家园的眷恋与寻求,实质是对自身心灵的关怀,是追寻精神家园!
10、师总结: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人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可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
11、师:文章读到这,我们是不是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生1: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
生2:这种悲剧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因为不知足,才有追求、有理想,才永不满足,要离家向前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
师:大家说得对!有位名人说过:“美丽的心灵是不断痛苦而充满追求的。”人生有痛苦并不可怕,痛苦有时不可避免,是人向上必然的伴随品!这使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宙斯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弗斯在这日复一日的悲壮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成就感,同样,人在离家,探求的过程中有了精神追求,你的人生就与众不同!所以,作者揭示的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不是悲壮,而是崇高!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2、师:同学们,离家是美丽的,人生之路是艰辛的,归家是幸福的,尽管四野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只要痛苦着你的痛苦,就会幸福着你的幸福,为了精神的故乡,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出发!
13、附:板书
前方
曹文轩
前方召唤————行在路上————人生之路————精神苦旅
追寻精神的家园
离家—————————————归家
遥遥无及的悲剧
14、教后感
美文应有美的追求,对散文教学,我向来重视以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美的感悟引导学生,美的情操熏陶学生。《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这是一种新兴文体,由画面生发联想,我抓住这一点,剖析文本结构,围绕核心句进行教学,深入思考作者那样阐述的因由,逐层深入,弄清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是:
①弄懂几个关键句的含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了解文本的主旨;
②纳入本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和学生一起分析本文的回故乡有何特殊内涵,从一个不同角度了解人回归的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人更需求的是精神的回归,作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本“路”、“前方”、“家”都有多重含义,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意义,从具象走向抽象,深入解读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些句子理解的难度相当大,我则启发学生联系生生活,以形象的例子来理解作者包孕人生哲理思考的话;
④有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跨过去相当难,我反复阐述,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如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揭示人生的悲剧性实质的问题,我设计成“是不是暗示我们人生没有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把问题难度降低,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中自然深入到文本中,同时思想上也得到了教育。筛选信息、关键词理解、分条概括、文意阐发一步步走来,使教学逐渐推到高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新的教材,要求我们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如何上,我们都在摸索这个问题,我尽力以《前方》为例实践之,教学中我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者点拨、引导,用语力求精辟、优美、富于启发性,我还引进评点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得出结论;我还重视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与培养人文性的结合,既教会他们学习,也教会他们思考人生,学会哲理思辨,这样,有知识的辐射又照亮学生的精神。

《氓》课堂教学实录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氓》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课时
师:上课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课本把《氓》放在第一课,到底想让我们学习哪些知识呢?难道就是让我们知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次悲惨的爱情悲剧么?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哪个同学能替我给这个同学做个解答呢?
(沉默片刻,一生怯怯地)
生1:应该是积累一些古代的词语,还有文学常识;再就是得学会自己读古诗。
生2:通过读诗,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生3:每年高考都要考古诗鉴赏,没办法,必须得学。
(生笑)
师:你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为了考试得分,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是“发展”的需要。对于你们来说,“文学素养”恐怕或多或少地与你们这一生相伴,也是做到“诗意的栖居”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进行文学鉴赏包括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文学常识的积累的。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他喜欢提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问题,做到善于提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好像已经读过课文了,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
请大家拿起笔,小声读这首诗,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在这个字的上面注音。
(生读约3分钟)
师:请大家齐读这首诗,读准节拍和字音。
(生齐读)
师:节奏比较准确,这是一首四言诗,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同学们很聪明,没用我提示就找到节拍了。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于”“说”等通假字的读音。有几个字音要注意:是“zǎi笑zǎi言”还是“zài笑zài言”?
生4:zài笑zài言,跟“载歌载舞”一样。
师:对。课时刚才有一部分都成了zǎi。多音字是根据用法和意义确定读音的,平时要养成习惯,多查字典。人们的一些习惯读音有些是不太准确的。“渐车帏裳”的“裳”在文言中一般读作cháng。在《秦风·无衣》中我们还要学到。
生5:老师,“渐”书上说读一声,是不是注错了?
师:没错,这也是个多音字,“渐”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一声学名叫阴平声,有个词今天还在用“渐染”。课下查查字典是什么意思。好,下面大家再齐读全诗,应该比上次读得要好。
(生读)
师:不错!请大家拿起笔,自读这首诗,完成这个几个任务:理解诗句,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读的时候先不要看注解,更不要看课外书,能自己读懂诗句是最好不过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注解,但不要把注解当作僵化的东西。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个标记。10分钟够了吧。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沉默)
师:要勇敢些,说不准没关系,不说你怎么会发现自己有那些优势或不足呢?
生1: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商量结婚的事,女子先是没有答应,后来看见男子发怒了才答应。结婚后男子很快就变心了,甚至虐待她,所以女子心里充满了怨恨。
师:结果呢?
生1:好像是这个女子跑回了娘家,(看书)“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兄弟还讥笑她。
师:基本轮廓勾勒出来了。哪个同学能再具体些?
生6:这个女子挺不幸的,她很勤劳,日夜劳作,可是却受到虐待。
生7:她挺恨那个男的,骂他三心二意。(有生笑)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7:“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生8:我觉得这个女的太傻了,不应该那么痛快地就嫁给“氓”。起码儿得考验他几年,生米做成熟饭了,后悔也晚了。
(生笑)
师:你已经进入到诗歌深层内容的分析了。结合这些同学的回答,请大家用三四句话概括该诗的内容。你(生2)来!
生2:一个貌似忠厚的男子向一个年青漂亮的女子求婚,女子答应了。结婚之后,尽管女子日夜操劳,但男子感情不专一,并对女子施加暴力,最后女子回到了娘家。
师:很好。根据上面的概括,这首诗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
生:(齐答)三层。
师:具体说说。你(生9)来。
生9:婚前,婚后,回家。
师:很简洁。婚前一般叫(生答:恋爱),哈,恋爱,哪几节是恋爱?
生9:前两节。
师:回家呢?
生9:最后一节。
师:好,大家同意他的分法吗?(生答:同意)
生10: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应该是一首自叙诗,是女子的自述。
师:对,你很细心。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成的诗,所以刚才有同学看出女子有“恨“。也可以看成是女子的控诉吧。
生11:我有很多地方还不太理解。
师:很多!你说的是诗句不理解还是内容上不理解?
生11:都有,内容上不理解的要多些。
师:这要怪我了,我给大家的时间太少了。
生11: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得细一些,我们以前的老师可都是一句一句地讲啊。
师:你希望我也这么做,是吗?
生11:那我们学起来多轻松啊!
师:是啊,你轻松,我也轻松。可是书是要你们自己读的,那么多的注解,注解的文字是原文的好几倍,要充分利用。老师总不能到考场上给你讲吧。
(生笑)
师:下面的时间就是该你们自己读。诗歌的整体内容我们清楚了,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对这首诗做深入研究。有两个要求:①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②还有哪些经过思考后也不明白的地方,包括诗句、内容、手法等方面。
(生读约12分钟)
师: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我谈谈,写在纸上也行。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很高兴,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给我递了纸条。我念一下:“今天晚上在肯得基门口见,我请你吃快餐。”(生大笑)是请我的吗?不过现在我们要享用的是精神快餐。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做一次先锋?
生6:我喜欢前两节的女子,她很清纯、很热情、很痴情。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6:这个男子给女子的印象很不错,很忠厚,可以托付终身,所以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私自答应了男子的求婚。甚至在男子走后,女子十分思念,经常登上高高的城墙眺望男子家,看见了就特别高兴;看不见就哭。她已经坠入情网了。
师:《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生:如三秋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绝了热恋中男女的心理。刚才有个同学问我,女子为什么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生12:明白了,依依不舍。
师:所以才有“十八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相恋中的男女有时道过几十遍“再见”还不忍离开。(生笑)这两节是叙述、描写,这种方法就是“赋”的手法。(板书)
生13:可是,从诗的后面看,男子并不忠厚。
师:所以这个女子才发生了这样的慨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生笑)。当初她被男子的忠厚罩住了双眼,就像上节课那个同学所说,没有发现氓的真实面目。
生14:老师,您的解释不对吧,书上说“无与士耽”是不要同男子迷恋爱情的意思。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要同男子迷恋爱”
生14:不清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也不清楚
师:哪个同学可以为他解惑?
生6:是不是说女子容易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师:轻信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女子婚后生活的不幸就是证明,结婚仅三年就被赶了回去。这是女子从自身遭遇中得出的教训,也是给其他姐妹的告诫吧。(生笑)
生14:怎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是不是说男人都容易变心?
师:这可以理解为女子因怨恨产生的愤激之词。下课时有同学问我,这一节为什么要写到桑树?这个问题很好。有没有哪个同学能解答?
(沉默)
师:《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是(生:赋、比、兴),第三、四节的桑树应该属于――
(有生说比,有生说兴)
师:比就是比喻,有的通篇用比,如《硕鼠》;有的局部用比。兴,就是联想,而联想应该是从眼前景物而想到所要吟咏的景物人事,也叫托物起兴;两者之间若有相似点,同时也能构成比喻,叫做比兴。(板书:比、兴)
生14:这是比还是兴呢?
师:你看呢?
生14:好像是比兴吧。
师:具体说说。
生14:(看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任意让人想起女人的年老色衰。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
生15:“鸠”有什么用?
师:你说呢?
生:不知道!
生16:也是比兴吧。
师:说下去
生16:鸠贪吃桑葚,女子沉……沉入,不对,是沉湎爱情。
师:桑葚是甜蜜的,所以斑鸠要贪吃;爱情也是甜蜜的,所以人很容易沉湎其中。女主人公在告诫:女人不要沉湎于爱情。刚才我说,联想应该是从眼前景物而想到所要吟咏的景物人事。这桑树是女子眼前的景物吗?
(沉默)
师:推想一下,这个女子在哪看到的桑树?(生:路上……车上)对,应该是女子在坐车回家路上,看到路边的桑树而引发了联想;这是兴,两者有相似性,又是比。以此类推,大家应该明白“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句描写的作用了吧。
生17:也是比兴。
师:具体分析。
生17:由淇水的(看书)水势很大的样子,联想到了(看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师:有比吗?这是兴。淇水在这首诗中出现了三次,它是女子恋爱时的幸福和婚后不幸的见证。
生18:老师,什么叫反衬?
师: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呢?
生18:注释②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我看不明白。
师:看起来你动脑子了。我也不怎么明白。我是这么理解的,这应该是一个比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反喻。举个例子:这种风气可不像西北风那样能很快横扫天下。这几句诗可以理解为:男子的欲望可不想淇水和隰水有止境。明白了吗?
生19: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女子的不幸没有头。
师:哦,我很高兴,你能有自己的分析。可以,淇水隰水都有到岸到头的时候,我的苦难却没有头。也是比,是反喻。
哪个同学还有高论?
生9:我认为这个女子很了不起。她在受尽丈夫百般虐待的时候仍然不忘干活,是个称职的妻子;后来被丈夫赶回娘家后,她并没有苦苦哀求,而是在痛苦和反思后毅然决然地面对这一切。
师:你的表述很严谨。
生20:老师,我认为这个女子是自己主动离开氓的。
师:说说理由。
生20:还没想好。
师:下课的时候也有同学提出了这种看法。看起来出英雄所见(生:略同)。到底那种说法更好些呢?讨论一下,认真读诗,开动脑筋,找出能说服自己也能让人信服的理由。同意赶回家的举手,前后自由结组。
(生讨论,有的独自看书)
师:谁来?(无人应,指生20)你说说。
生2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说自己本想与氓白头偕老,可是氓却“二三其德”,如果与这样的人过一辈子是多么痛苦啊。所以应该是她自己主动离开的。
师:“主动说”这一派谁还有补充?
生2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兄弟嘲笑她,我想应该不是笑她挨打,而是笑她,当初你连个媒人也没有就跟着那小子跑了(生笑),现在又自己跑回来了,这叫什么事儿?
师:还有吗?请“赶回派”阐述理由。
生9:我记得你曾说过,《诗经》产生的时代是奴隶社会中后期,是男子中心社会。当时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女子没有决定走与不走的权利。而且她含辛茹苦那么多年,她都能忍过来,她不可能自己离开。
师:你能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去分析,很好。
生22:他说的不对,男女那么不平等,为嘛还有《蒹葭》里男子对爱人的追慕,甚至是出现了幻想。氓求婚的时候为嘛还要抱的布。
师:你认为布是“彩礼”?(生笑)这个说法我倒是头一次听说。“抱布贸丝”一般是说氓以此为借口与女子搭话商量婚事,以物易物是当时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另一种理解是说氓的身份是个小商人。男女相爱是一个穿越时空的永恒的主题,但就是真情相爱的人到了到婚姻层面时大都难以避免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比如,今天相爱的人谈婚论嫁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男方要多花钱,房子要男方买等。“赶回派”们还要再补充吗?
生9:还有一个理由,这个女子她也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她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就是想拯救自己的婚姻,来感动氓。
师:还有么?两派各执一词,谁是谁非呢?都有道理,而且都是从作品中找出的理由,还能联系时代背景,这就是很好的文学鉴赏了。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女子应该都是很痛苦的。诗歌的结尾她却说――
生:(齐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师:后面是个感叹号,这个小小的“!”都包含了那些“感叹”呢?
生3:痛苦。
生23:怨恨。
生24:冷静
师:她没有哀求氓,很冷静地接受了现实,这里面有一种生9所说的坚强。女子痴情、勤劳、坚强,是一个很立体的形象。
生9:老师,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又止)
师:说下去。
生:您刚才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女子到家后的事。能不能这样想,这首诗就是女子在在回家途中所见所想。兄弟讥笑她应该是这个女子想象到家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行不行?
师:你说行不行呢?
生9:我说不好。
师:大家分析一下不管是否同意,都要说出理由。
(学生思考、沉默)
生22:我看可以。女子被赶回家,在车上回想过去曾经的甜蜜和不幸,又设想回家后可能的局面,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往者不可谏,来又不可追,真的很可怜。
师:马茂元先生说她是“往事不堪回首,前程亦复可畏”,真可以说是进退维谷了。即便如此,她仍然能“亦已焉哉”,真的很坚强。这样最后一节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也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既是兴,又是比。
生23:老师,是不是《诗经》中的“言”都可以按助词来理解?
师:有的时候是句中助词,没有意义。《无衣》中的“于”《静女》中的“有”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助词。但不是说所有的“言”“于”“有”都如此。“言笑晏晏”的“言”就是说的意思,有说有笑很快乐。要结合诗句内容去灵活判断,不要绝对化。
生24:“乘彼垝垣”的“垝”课下有两种解释,考试时怎么办?
师:你给我出了个难题。你想怎么答?
生24:都行吧。
师:都可以。但我个人还是认为解释为通“危”更好,高,这个词你们应学过:“危楼高百尺,(生:手可摘星辰)。”姑娘为了看到恋人的影子,抛下女孩家的文静与娇羞,登上高高的城墙远眺,多么痴情,思念何其重也。
生25:您刚才说是结婚三年,书上说“三”是多数,古代“三”一般是指多数。
师:谢谢你的批评。理解为多年,“年老色衰”一说才成立;理解是实指三年可不可以呢?
生25:可以,好像更能突出男子变心之快。
师:也能表现三年的辛苦劳作与精神折磨如何让一个“其叶沃若”的女子“其黄而陨”。
生26:“桑之未落”的“之”是不是取独?
师:你用了一不规范的简称。关于诗歌中的词语,大家应该学会自己归纳,记牢,活用。还可以结合《质量检测》相关练习进行巩固。要养成良好习惯。
这是大家高中阶段学的第一首古诗,其实很多同学已经学会怎么读了:要多读,每次读的目的与收获是不一样的;在理解诗句、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诗歌丰满化,这样才能有自己的收获。这就像喝茶,需要时间;读诗,就是“泡茶”的过程。希望大家能通过练习成为“茶道”高手

《赤壁赋》课堂教学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赤壁赋》课堂教学”,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课堂教学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
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
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
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
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
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
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
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样是死,尚且有这么大的区别,更何况生死乎?
生9: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蜉蝣朝生暮死,夏秋之交生于水边,来不及啜露,来不及观月,便葬身于水。其生其死,可谓一也。但又有谁愿意作这般生死呢?又有苏子渔樵于江渚,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虽无羽化登仙,但游尽赤壁,知鱼肥,识笋香,亦乐矣。倘说“齐彭殇”,使苏子英年早逝,临如画江山,谁吟“大江东去”豪放诗章?难怪王右军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前两位同学都能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驳斥生死不能等同视之,而且举马克思、司马迁、邓小平等伟人例子,论证有力。后一位同学能同时从生命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展开批驳,更是棋高一招。而且直接从《赤壁赋》中就地取材。
[第四环节,拓展演练]
师:本课通过对《赤壁赋》的深入探究,并联系《兰亭集序》,帮助同学们建立了积极的生死观,掌握了不绝对化,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课堂练笔修改后写在作业本上交进来。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附板书:
[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借游赏之事,探索生命的意义、治学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选用的都是历史经典名篇,每一篇都闪烁着儒道释等百家光辉的思想。编者要老师传道的意图很明显。即非如此,看着这些影响历代、影响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华的伟大思想就躺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又如何能不讲呢?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当然,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整堂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读、思、议、写训练到位,而且全部围绕“生死观”展开,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5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