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段的比”,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4.1.2线段的比(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比例线段的概念.2.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变化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认识变化的鱼,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回忆小学时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如果a与b的比值和c与d的比值相等,那么或a∶b=c∶d,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a,b,c,d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a、d为外项,c、b为内项.
②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用式子表示就是:如果(b,d都不为0),那么ad=bc.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两条线段的比,本节课就来研究比例线段.
Ⅱ.新课讲解
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模仿比例的概念,引入一个正方形的具体例子,给出怎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segments).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四个数满足,那么ad=bc,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若,则有ad=bc.
3.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①线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之间的比的关系,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间的关系.
②若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③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是线段a、b、c、d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c、b、d成比例.
4.例题
图4-5
(1)如图,已知=3,求和;
(2)如果=k(k为常数),那么成立吗?为什么?

5.想一想
(1)如果,那么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那么成立吗?为什么?
(3)如果,那么成立吗?为什么.
(4)如果=…=(b+d+…+n≠0),那么成立吗?为什么.
jaB88.COm

Ⅲ.课堂练习
1.已知=3,求和,=成立吗?
2.已知==2,求(b+d+f≠0)
Ⅳ.课时小结
1.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Ⅴ.课后作业
习题4.2P1071、2
Ⅵ.活动与探究
1.已知:==2(b+d+f≠0)求:(1);(2);
(3);(4).
2.已知a∶b∶c=4∶3∶2,且a+3b-3c=14.
(1)求a,b,c(2)求4a-3b+c的值.

延伸阅读

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
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七第1——4题
本节课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及比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它是进一步学习比矛盾基本性质及比的应用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确理解比的意义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用实物演示及投影仪进行辅助教学,学生还是不难掌握的。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
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1、通过实物及学过的联系式等概括出比的意义,用讲授法讲解说明两个数的比的表示法,引出比号以及比的读法。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
2、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以及比和除法的联系。

;常分米,款分米的红旗一面,投影仪一、复习引入。
1、出示红旗。
讲解:它常分米,款分米。要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
要表示红旗的长和宽的联系,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3/2……长是宽地3/2。
2÷3=2/3……宽是长到2/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导语:(教师自备)

板书:比
2、教学比难道意义。
1、)红旗长和宽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
长和宽的比是2比3,
宽和长的比是2比3。
2、)出示投影片:
“一辆汽车2小时行使了10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求汽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3、)学生讨论比的意义。
4、)教师小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比的写法:3比2记作3:2。
2比3记作2:3。
100比2记作100:2。
2、)比的读法。
3、)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3:2=3÷2=3/2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4、)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说明: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时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0。
4、做教科书第62页上半部分的“做一做”的题目。
5、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6、做教科书第61页下半部分的“做一做”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七的第1题。
2、做练习十七的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求比值?
板书设计:

3、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有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3:2=3÷2=3/2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线段的长短比较学案


7.3线段的长短比较(2)学案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线段中点的概念;2、用刻度尺画线段中点
3、会进行线段的“和差倍分”计算4、线段的性质,理解两点间距离概念
探究活动一:线段中点的概念用刻度尺画线段中点
准备一根较窄的纸条(线段),折一折,你能把纸条分成相等的2条
吗?是_____把纸条长度平分的,在数学上这个折痕叫做________
1、如图,_______把_________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的中点。
2、记法:∵点___是线段______的中点
(或者)
探究活动二:会进行线段的“和差倍分”计算:例3
如图,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
已知CP=1.5,求线段AB的长。
分析:①已知线段_____,要求线段_____。
②找一找既与AB有关,又与CP有关的线段有哪些?
,,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线段的性质,理解两点间距离概念
仔细阅读P160,图7—17,图7—18讲一讲你的生活中类似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段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做两点间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检测:课内练习1、自己画图,写出AC、BC的长

课内练习2、画图,求AC的长

小组内诊断:作业题2(1)AB=___BC,BC=___AD,(2)BD=___AD
作业题3已知,。点D为线段BC中点
(1)求CD;(2)若AD=3,求AB

作业题5、点P为线段AB上点,AP:PB=2:3。若AP=4,求PB,AB
自己画图]

作业题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书上量一量)
(2)自己画图,井打在哪儿?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
A过A、B两点的直线BA、B两点间的线段
CA、B两点间的线段的长D以上都不对
2、如果点A是线段BC的中点,下列不成立的是———()
AAB=BCBAB=ACCBC=2ACDBC=2AB
3、点C在线段AB上,①AC=BC;②;③AB=AC;
④AB=2AC;⑤,能表示C是AB中点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设a,b,c表示三条线段,且a:b:c=2:3:7,a+b+c=60,则a=_____
4、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的点,且AC:CD:DB=2:3:4,且AD=10,
求线段BC=__________,AB=_________
5探索题①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4,BC=6,点M、N分别是AC,BC中点,求线段MN=_____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把AC=5,BC=5,求线段MN=___
③其它条件不变,AC+BC=10,求线段MN=____
④对于上面3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总结为“已知线段AB=a,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个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结果有变化吗?MN=_______”

第①③④图第②图
寻疑卡1
解疑卡1
寻疑卡2
解疑卡2
反思区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


前言:记得这是我在参加工作第一年,学校举行青年优质课竞赛时的教学设计,现在拿来看看还有很多问题,但很值得留念。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与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教具学具:三角板、手电筒、图钉、硬纸条、剪刀、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我们学过直线和线段,还学过角,今天这节课要进一步认识它们。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以及角的概念”)(板书课题)

二、复习直线、线段,教学射线

1.教师拿一条长线用两只手把一部分拉直,再请一名同学把另一部分拉直,这样,引导学生体会“直”。(让学生体会“直的线”和“曲的线”的区别)。(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提问:老师画的是什么?

描述一下直线有哪些特点?

(教师说明,直线是无线长的,可以延伸得很长很长,而且不管延伸多么长,都是直的。‘用手势帮助说明’,直线没有端点,但在画直线时,不可能画出无限长的直线,只能不画出端点来表示。没有端点就表示可以无限延伸。用一句通俗话说“直线是无头无尾,要多长有多长”)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线:直,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判断(这条直线长8分米)(用手表示)

2.直线上点上两点并擦去其余部分,变成,

提问:这个图形是什么?

说一说什么是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线段有哪些特点?(有二个端点,有限长,可度量)

线段可以看作谁的一部分?(线段可以看作直线的一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直,两个端点,有限长,可度量)

3.把线段的一端延长,改画成射线,

指出这个图形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射线(板书:射线)并提问:

根据老师的画法,说一说什么叫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射线:直,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举出生活中射线的例子。(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等)

4.对比直线、线段和射线,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阶段练习:指出下列图形,哪个是直线、线段、射线。

6、师示范画射线,学生练习画射线。

怎样画射线呢?示范。(先画上一个端点,再从端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请大家画一条射线,过同一顶点再画一条,还能画吗?可以画几条?(媒体演示: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观察大屏幕,从这么多条射线中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板书角)(媒体演示)

二、角的认识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你能指出三角板的三个角在那儿吗?

(1)师:角怎么画呢?你会画吗?上来画一画。

(2)学生点评,你认为他画得好吗?说说他是怎么画的。

(3)师示范并讲解:下面老师来示范一遍,画角时,先画上一个公共端点,在从这个公共端点出发,画两条直线。我们把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角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读作角(以一点为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

讲解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注意∠与<的区别。(角的符号的第二笔是平的,如果有好几个角,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序号,在角内写1、2、3,这些角,分别记作)

3.引申。

做活动角,拿两个硬纸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角(边做、边讲、边演示)。你自己做一个活动角。

把活动角演示成一条直线,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个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学生玩活动角

(1)个人玩拉出大小不同的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

(2)同桌玩一人拉一角,另一个同学拉出一个比它大的角。(进一部感知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

4.研究角的大小。

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A.出示活动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后提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B.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C.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有关系?

比较角的大小。(板书: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小,角就小)(与角的边长没有关系,用教具与学具进行比较)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了直观、重叠、度量三种方法,并分别给以评价:直观法不准确;重叠法准确但不实用;只有度量法既实用又准确,下节课学习。)

5.阶段练习。

画出一个角,标出这个角的顶点、边,并用符号表示;再画出一个大一些的角。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一个角有()边和()个顶点。

角的大小与()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射线。

2、判断

a.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b.一条射线长3厘米。…………………………………………()

4

c.小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d.小冬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角,结果这个角

的大小放大了10倍。……………………………………………()

3、数射线

射线有()条,直线有()条,线段有()条。

4、数角

根据射线的条数得出数角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70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