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教学重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

2.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知识分析:

1.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把握结构:

3.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典型例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zhuì)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C.失其所与,不知(zhì):“知”通“智”,明智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防守

E.共(gòng)其乏困:共同,一起

F.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2.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鄙:做动词,当做边邑

B.既东封郑封:做名词,疆界

C.晋军函陵军:做动词,驻军

D.若阙地及黄泉,隧而相见隧:做动词,挖隧道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不完全相同。做代词的两项是()

A.何厌之有B.唯君图之

C.将焉取之D.君之所知也

E.邻之厚,君之薄也F.行李之往来

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两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B.吾不能早用子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F.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毂

5.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怀有二心,从属楚国。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如果派烛之武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退后。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国来鄙视远方敌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秦国的疆域却使晋国获得利益,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鄙:当做边邑

B.敢以烦执事执事:主持事务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7.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A.既若亦且B.既若乃而

C.亦而乃且D.亦而亦且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

D.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9.翻译下面句子。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夫晋,何厌之有?

阅读下面的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0.说明下列“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1)公从之

(2)臣之壮也

(3)是寡人之过也

(4)许之

11.“寡人”是谦称,用于的自称,类似的谦称还有、。“子”是对人的,称对方的父亲用,称对方的母亲用,称对方的儿子用,称对方的女儿用。

12.“也”可以放于句末,表判断,表疑问;也可以放于句中表停顿,指明以下各句“也”字的用法。

(1)是寡人之过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6)无能为也已

(7)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8)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

归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亲,卒而相信,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①朱方:地方。②忮(zhì):嫉妒、侵害。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相:辅佐

B.崔杼之子: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与:结交

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

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戳,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答案及分析:

1.E

析:共gōng,通“供”供给,提供。

2.B

析:封,做动词,使成为疆界。

3.B、C

析:A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E、F是取独。

4.B、D5.C

6.B

析:是对对方的敬称。

7.A

8.C

析:应为“秦伯”

9.(1)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析:注意重点字的翻译。焉:你怎么;陪:增加。厌:满足。

10.(1)代词,做宾语。(2)助词,取独。

(3)助词,相当于“的”(4)代词,做宾语,“这件事”

析:总结“之”的用法,并积累。

11.君主;孤;朕;尊称;令尊;令堂;令郎;令媛

析:积累文化常识,丰富语文知识。

12.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②句中语气词,表停顿。③同②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⑤同①⑥语气词连用,表已然

⑦语气语连用,表反问⑧同④

析:总结“也”字的用法,并积累。

13.C

析:诛:责问,谴责。

14.A

析:更:再

15.A

析:(荆灵王)得庆封

16.B

析:②④⑥表达的是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17.B

析:是因为齐国人的责备、责怪,鲁国人赶走了庆封。

【模拟试题】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不阙秦()

(3)秦伯说()

(4)失其所与,不知()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是寡人之过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子犯请击之()

4.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加以解释。

(1)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若不阙秦()

5.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肆其西封()

(3)越国以鄙远()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5)既东封郑()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1)敢以烦执事

古:今: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今: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今: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以其无礼于晋()

(2)且贰于楚也()

(3)佚之狐言于郑伯()

(4)何厌之有()

(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8.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9.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越国以鄙远鄙:把……作边邑。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D.将焉取之焉:怎么。

10.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2)秦伯说,与郑人盟。

A.(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2)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B.(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2)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2)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D.(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2)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11.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12.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二)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如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为言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

B.

C.

D.

15.下列各句中另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16.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⑤故论卑而易行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都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试题答案】

1.(1)已通矣,了(2)阙通缺,侵损,削减

(3)说通悦,高兴(4)知通智,明智

(5)共通供,供应

2.(1)假如(2)助词,不译(3)如果没有,如果不是(4)的

3.(1)边境,这里用作动词(2)推辞(3)他们

4.(1)退,使动用法,使……撤兵(2)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3)阙,通“缺”,使动用法,使……缺

5.(1)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2)肆,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

(3)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边邑

(4)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5)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6.(1)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古义,(去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现在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3)古义,即行吏,指外交使臣;今义,出门时所带的(装有衣物、食品等物品的)包裹、箱子等。

7.(1)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于晋”作状语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楚”作动词“贰”的状语,正常语序:且于楚贰也

(3)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佚之狐于郑伯言

(4)宾语前置,“何……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一

(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于函陵”“于氾南”,是介词强构状语后置

8.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9.B10.B11.A12.D13.C14.B15.D16.A17.C

18.(1)管仲既被录用,在齐国执掌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盟会诸侯,匡救天下,这全是管仲的谋略。

(2)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感到羞耻。

(3)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而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德育教育目标: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三知识链接
1、《左传》其书及写作背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本文相关写作背景见《名校联盟》。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中国古代纪年法
我们现在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这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纪年方法,它是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的。在我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纪年方法。
一种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来纪年。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叫贞观元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俭)登基时年号为崇祯,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干支纪年。
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这里的“甲午”、“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是由干支纪年法而来的。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其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正好60年,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六十甲子。古人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四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五学习过程
(一)通读全文,把握情节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二)小组合作归纳字词意义和用法。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失其所与,不知
2、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⑤越国以鄙远⑥阙秦以利晋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
③亦去之古义:今义: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5、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6)若
A、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7)夫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夫晋,何厌之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微
A、鲁直现左足,各微侧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若A.像B.假若、如果C.你
夫A.成年男子B.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C.那,那个
微A.稍微B.如果、没有C.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A.往,到B.的C.代秦军
(三)翻译句子
1、夫晋,何厌之有?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的?
3、本文人物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
提示:“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阅读课文第三段,想想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其中哪点最关键?各小组设计一种游说秦穆公的方式,与课文比较哪种方式好些。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5.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6、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伏笔与照应得当。
(2)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导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导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导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第一学时

一、明确导学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导研,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导研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导评、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学时

一、明确导学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导研,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导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作家、作品介绍。

(2)时代背景复习。

(3)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导疑: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导研: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学时

一、明确导学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导研,整体感知

本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导学目标完成过程

导练: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2)肆其封(疆界,名词)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导评、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烛之武退秦师5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一主题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尖冰已经融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中,并且在课堂上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解的《烛之武退秦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反思:怎样才能把一篇文言文讲出特色讲出趣味来,让学生爱听爱说呢?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情境描述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和查找生字、词。(质疑)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还学过哪篇文章出自《左传》呢?

全体学生:《曹刿论战》。

师: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战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有关《左传》的历史知识。同学之间把课前查找的文学资料交流一下(同学之间探讨非常热烈)。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把我收集来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原来呀,《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时至今日战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1:谈判。

师:也就是外交手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2000多年前的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的吧!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

生2:他是郑国人,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但是目光敏锐,精神矍铄。

师:经你这么一介绍,一个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了。还有吗?

生3:风烛残年,足智多谋。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都说他年岁大了,但我还认为他少壮无为呢,能否给一个确凿的证据?最好用原文。

生3: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师:找的准确,那么性格上的特点呢?

生4:倔强、干练、怀才不遇。

师:干练有之,说话干净利落。但怀才不遇何以见得?

生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明他年轻时没被重用。所以郑伯才向他道歉嘛!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5:他豁达不计前嫌。

生6:不对,我认为他是个恃才放旷,口是心非的人。

师追问:何出此言?

生6:他明明想出山却故意推辞。

师:是呀,凭他的性格他是一定要出山的,为什么在夜缒而出之前要三缄其口,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生6(主动站起来):教育郑伯,要爱惜人才。他决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

师:见解深刻!从他的特征看,烛之武还不至于是那种为自己利益而斤斤计较的小人物。那么,郑伯为什么要烛之武退秦师?

有生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说国势危急。

师:大兵压境,的确危急。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

生7:能,因为他的口才好,说服了秦穆公。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

生8: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秦晋可是友邦啊!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这怎么解释呢?

生9:秦晋之好那也不是真好,而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瓜分领土。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借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你的意思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众生笑)不过你说的很对,客观因素确实是退秦师的主要原因。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

生10:先麻痹秦侯使其放松警惕。再表明灭郑无益于秦。最后得出结论:郑若亡,则秦危矣。

师:说的很好,欲抑先扬,麻痹秦侯。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

生11:第一步说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焉用亡郑以陪邻;看秦侯心已活遂又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说明了主旨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师:说的很好!谁还能补充?

生12:郑国肯定要亡了,我不是来为我国的利益考虑而是为您考虑。如果晋强则秦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取郑则利于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生13;晋擅长食言,不可交,有例为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补充的好,因为秦用的就是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点烛之武肯定清楚。秦国野心勃勃想灭晋,不想看到晋国的强大。这一点烛之武也有把握,所以才能够说服秦穆公。我们以后在运用口才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说话的要点,话不必多,点到为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

生14: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生15:因为不仁、不知、不武。

师: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能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16: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晋文公非常感动。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生14: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师: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也不能说全是假话,还是有点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

师:全文字数不多,开篇、结尾都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述,可是描述烛之武和秦穆公对话的时候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这样厚此薄彼到底对于表现主人公有什么好处?

生17:突出主人公的口才和智慧。

师:还有吗?

生18:文章标题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所以应当详写退的过程。

生19:这样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更丰满,主次分明。

师:主次分明说得好!《左传》的行文特点就这样被你说出来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详略得当、婉曲简洁。

教师小结:本文波澜起伏的情节,繁简得当的详略处理,伏笔与照应等技巧的运用,都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写作。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将成为我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动力。

最后来一个课外拓展。

师:日本没有诚意反省自己的侵略史,反而一再制造周边关系紧张。制造领土矛盾,一方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另一面,苦心钻营要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想重新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这难免要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你作为中国的中学生,试着运用你的口才能力,说服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从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明确语文课堂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都不是由教师强硬灌输的,而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所起的是引导提高的作用。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怀疑、否定、甚至批判。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教材中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你争我辩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习情境转向于内在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案例中,在探讨烛之武形象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建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教师不是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而是为学而教,执行的是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这样教师带领着学生奔向知识和能力,奔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6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