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数学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苏科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苏科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15-2016学年数学学科八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课时:2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基本事实:“边角边”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在基本事实“边角边”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3.经历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及补充:



入问题情境
“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东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风筝,他根据AB=CB,∠ABD=∠CBD,不用度量,就知道AD=CD.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给予说明.

复习回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规范的推理.

通过问题分散难点,引导学生分清题中直接给出的条件、间接给出的条件以及图中隐含的条件,以巩固“边角边”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程合作探究
例1如图,已知:点D、E在BC上,且BD=CE,AD=AE,∠1=∠2,由此你能得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请给出证明.
设置三个问题:
(1)观察猜想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2)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3)所缺的这个条件如何获得?
例2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E,且E是AB、CD的中点.求证:①△AEC≌⊿BED.②AC∥DB.
设置三个问题:
(1)要证明△AEC≌△BED,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2)要证明AC∥DB,需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如何获得?
(3)本例包含哪一种图形变换?
例3已知:如图,点E、F在CD上,且CE=DF,AE=BF,AE∥BF.
①求证:△AEC≌△BFD.
②你还能证得其他新的结论吗?
③本例图中的△AEC可以通过_________变换得到例2所示图形.

课堂练习
课本P16~17页第1、2、3题.
体会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说出来告诉大家.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

扩展阅读

5.5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5.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三角形”边边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边边边”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练习卷,投影仪、电教平台.
准备活动:
1、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相等.
2、如图1,已知△AOC≌△BOD,则∠A=∠B,∠C=_______,______=∠2,对应边有AC=________,_______=OB,_______=OD.
3、如图2,已知△AOC≌△DOB,则∠A=∠D,∠C=_______,______=∠2,对应边有AC=________,OC=_______,AO=_______.
4、如图3,已知∠B=∠D,∠1=∠2,∠3=∠4,AB=CD,AD=CB,AC=CA.则△________≌△___________

5、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依定义必须满足()
(A)三边对应相等(B)三角对应相等
(C)三边对应相等和三角对应相等(D)不能确定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
1、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7cm,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练习:
1、下列三角形全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例全等,简写为_______或__________.
3、如图,AB=AC,BD=DC,求证:△ABD≌△ACD.
4、如图,AM=AN,BM=BN,求证:△AMB≌△ANB.

5、如图,AD=CB,AB=CD,求证:∠B=∠D.
6、如图,PA=PB,PC是△PAB的中线,∠A=55,求:∠B的度数.
提高练习:
1、如图,AB=DC,BF=CE,AE=DF,你能找到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你能找到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已知AC=AD,BC=BD,CE=DE,则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对,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5.5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5.5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5.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三角形”角边角”“角角边”的全等条件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角边角”“角角边”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工具:练习卷,投影仪.
准备活动: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________或_______.
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能平分∠BAC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3、如图,
(1)∵AC∥BD(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BC(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3,
∵EA⊥AD,FD⊥AD(已知),
∴∠_________=∠________=90(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探索练习:
1、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两角所夹的边,比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所夹的边为2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边,比如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一条边长为3cm.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练习: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__.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__.
3、如图,AB=AC,∠B=∠C,你能证明△ABD≌△ACE吗?
4、如图,已知AC与BD交于点O,AD∥BC,且AD=BC,你能说明BO=DO吗?
5、如图,∠B=∠C,AD平分∠BAC,你能证明△ABD≌△ACD?
若BD=3cm,则CD有多长?

6、如图,在△ABC中,BE⊥AD于E,CF⊥AD于F,且BE=CF,那么BD与DC相等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解:BD=DC.
7、如图,已知AB=CD,∠B=∠C,你能说明△ABO≌△DCO吗?
三、提高练习:
1、如图,AB∥CD,∠A=∠D,BF=CE,∠AEB=110,求∠DCF的度数.

2、如图,在Rt△ACB中,∠C=90,BE是角平分线,ED⊥AB于D,
且BD=AD,试确定∠A的度数.
小结:
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作业:
课本P143习题:1,2,3.
教学后记:
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对”角边角”和”角角边”容易混淆,也不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八上数学1.2全等三角形教案(苏科版)


2015-2016学年数学学科八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1.2全等三角形课时:1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3.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了解用图形变换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4.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理解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及补充:



入图片欣赏
从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结合实验守则教材实验2

表示方法前充分展示对应点寻找的必要性,过程性。

从运动角度理解全等,为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做准备。

P11阅读为原型



程新知探究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注意: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操作思考
操作要求:
1.任意剪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2.利用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组合新的图形.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各组代表展示.
师:你是如何剪得的?你能摆出几种新图形?你是如何得到的?
思考:怎样改变△ABC的位置,使它与△DEF重合?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有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尝试交流
1.如图△ABD≌△CDB,若AB=4,AD=5,BD=6,∠ABD=30°,则BC=___,CD=__,∠CDB=___.

拓展延伸;自编题
课堂小结
基础知识:学生尝试概括
基本思想方法: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让学生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了解用图形变换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1.2全等三角形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56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