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语文《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达标~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语文《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达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大多数同学认为本课功课比较复杂,学起来比较吃力,还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就不会解题,高二语文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拿来给大家练练手。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níng)重   怀疑(yí)    规模(mó)    模样(mó)

B、瞩(zhǔ)目    叮嘱(zhǔ)   婆娑(shā)   袈裟(shā)

C、明媚(mèi)    倒霉(méi)   嬉笑(xī)    喜悦(xǐ)

D、凋(diāo)谢   绸(chóu)缎  撰(zhuàn)写 编纂(zuàn)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漂扬 掩印   紫荆花  婆娑起舞

B、恶梦 心志     健全  绿树成阴

C、雏菊  嬉笑   巨幅    表情默然

D、致敬 夜幕   细腻    世人瞩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漫画大师和科学大师惺惺相惜的场面一度在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读者大会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B、作为去年联赛冠军的这支足球队,今年联赛开赛的初段成绩差强人意,球迷反响强烈,俱乐部领导层经再三考虑,决定撤换教练。

C、只要领导时时处处想落实、讲落实、抓落实,一般工作人员就会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上行下效,就一定能带出一支真抓实干的过硬队伍。

D、该社用意良佳,可惜的是求实版新整理本错字连篇累牍,简直不堪卒读,像这样的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并不鲜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运会期间,北京将组织百万名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围绕扶贫助困、维护秩序、倡导文明、美化环境等主题,在社区、乡镇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B、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央行巨额外汇储备价值和国内流动性状况,最终将影响全民财富的再分配。

C、目前各省小麦成交均价距离底价很近,继续下跌空间很小,大多数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保持稳定,仅江苏和河南部分地区略有下跌。

D、自从x藏和平解放以来,达赖集团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破坏活动,妄图通过所谓的“西zd立”为手段,恢复昔日的封建农奴制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12题。

(一)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JaB88.CoM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5、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9月11日:为了忘却的纪念

①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一名发言人9月5日称,“9•11”事件后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废墟上升起的第一面美国国旗竟然不翼而飞。

②去年9月11日发生恐怖袭击当天,三名纽约消防员麦克威廉斯、约翰逊和埃森格林从停在附近的库佩拉奇斯夫妇的游艇上取走了一面美国国旗,并在世贸中心废墟上升起。这次颇有历史意义的升旗仪式被抓拍下来,成为纽约消防员救助恐怖事件遇难者的标志图片。随后,这面国旗于去年10月随“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开赴阿富汗反恐战争前线,直到今年3月被送回到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的办公室。据悉,布隆伯格已经下令有关人员对此进行调查

③这似乎是“9•11”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不协调音。进入9月以来,伴随着媒体的大篇幅报道,纪念活动开始升温,世贸中心的残骸几乎走遍了美国的每一个州的展览中心,唤起人们对一年前悲情时刻的记忆。

④9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将9月11日定名为“爱国者日”,号召全美国永远铭记在“9•11”中牺牲的人们,向他们的英雄事迹致敬。

⑤9月5日,介绍纽约警察在“9•11”中英勇表现的展览在纽约警察博物馆开幕,其中有23名殉职的纽约警员的相片和遗物,以及从世贸中心废墟中寻获的摩托车残骸、警察巡逻车的后车箱和被损坏的警报器。

⑥9月6日,美国国会在距离世贸中心不远的联邦礼堂举行会议。这里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200多年前宣誓就职的地方,1789年美国国会的第一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美国国会经过200多年,首次回到它的“发源地”开会。会议50分钟主要是演讲、颂诗以及音乐。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格普哈特表示:“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同我们的悲伤基本相称。美国正在从事一项使命,不是为了报复,也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恐怖主义,而是再一次显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由终将战胜狂热。”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表示,历史将记录下恐怖分子的失败,他说:“美国的实力不是钢铁或水泥,而是我们对宪法和人权法案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信仰。”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说:“袭击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国家就陷入了战争。我们的自由是用很高的代价获得的,我们不准备让它流逝。”会后,议员们参观了“零地带”。那里,摆放着大量的鲜花,以纪念在“9•11”中丧生的2819人。

⑦9月7日,纽约的孩子们在中央公园参加一个呼唤“和平”的活动。9月8日,纽约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会举行一个大弥撒,分别代表美国51个州的51架小飞机当天上午飞越纽约原世贸中心上空,以示悼念。

⑧9月10日晚,纽约的多个地方都会举行烛光守夜活动,还有纪念步行活动,与第二天纽约隆重的纪念仪式相连接。

⑨更重要的活动当然在9月11日。这一天,布什及夫人劳拉早晨将首先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非公开的宗教仪式。在美国东部时间8点46分,即一年前第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时刻,白宫将举行默哀仪式。然后,布什将前往五角大楼参加纪念仪式,然后赴宾夕法尼亚93号航班坠毁的地点献花圈。据推测,这架航班当时正欲前往袭击华盛顿的另一目标。下午4点30分,布什将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安放花圈。当晚9点零1分,布什将从纽约向全国发表讲话。

9、本文主要记叙“9•11”周年纪念活动,①②段先写国旗丢失的事件,有何作用?

10、第⑥段中为什么引用了很多人物的言论,请简要分析。

11、文章最后一段罗列了六件“将”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要这样写?

12、新闻是客观冷静地让事实说话,但文中依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文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好吗?请谈谈自己的理由。

高二语文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难度适中,但题量稍大,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单元重点概念的掌握,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哦!

扩展阅读

短新闻两篇(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短新闻两篇(2)》,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纳粹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今天,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杰作”,用我们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请同学们默读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然后根据文章思路拟写一个阅读提纲。
2、文章一上来就有段震撼人心的议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2段。能不能找出表现作者倾向的关键词?
明确:“可怕”“居然”“不该”。
3、“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为什么?“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居然”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出人意料。
4、第2段连用了4个“不该”,既然阳光不该有,鲜花不该有,绿草不该有,甚至孩子的嬉笑,那在这里——布热金卡本来应该有什么?
明确:灰暗的天空,凋零的花朵、令人窒息的悲剧。
5、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作者正是用了反语。这儿固然景色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6、布热金卡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大家能从文中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吗?
明确:在第3、4、5段有交代。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
(二)分析鉴赏
1、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明确:从第6段可以看出,作者到这里访问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
2、为了对得起当记者的良心,为了对得起在集中营遇难的人们,罗森塔尔动笔了。但文中却没有将笔墨集中在集中营环境的描写上,作者把重心放在哪儿呢?
明确:参观者身上。
3、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部分画出描写参观者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明确:第7段,第2行“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第9段,第1行“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他们表情茫然”。还有这段的最后一句:“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第10段,“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在执行绞刑的地下室里,“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还有倒数第2段。
(三)合作探究
1、一篇本该报道集中营的新闻作者为什么却把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呢?
明确:这样更能感染读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篇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各大报纸转载的佳作不是没有缘由的。罗森塔尔独辟蹊径,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却不在描写它如何恐怖阴森上着墨,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为、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2、这篇报道还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辟的议论,请同学们找出来仔细品味。
明确:第8段的最后一句:“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很耐人寻味。
4、能具体谈谈你的理解吗?
明确:作者是在讽刺。毒气室、焚尸炉是害人性命的东西,雏菊花怒放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两种事物反差很大,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作者也是在控诉。雏菊花的怒放象征生命的绽放。这本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但却被这个人间地狱毁灭了。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个句子从语气上看是什么句子?
明确:否定句!
7、文中像这样的否定句有很多,大家能否找找看?
明确:第2段的4个“不该”组成的排比句。
第6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最后一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8、大家想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因为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个否定句,后面大量运用否定句可以使文章的风格统一。
作者多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为了突出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就揭露了纳粹德国的罪恶行径。
三、课堂小结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貌似平静的话语背后表现出对纳粹的深刻揭露。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罗森塔尔这篇作品能成为新闻史上的名作实至名归。
四、布置作业
请完成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第2小题,倾注你们的情感,发挥你们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短新闻两篇》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短新闻两篇》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想
一、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二、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三、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二、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彭定秉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里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绐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结构特点。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总结、扩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巷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比较一下和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四”。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1、《别了,“不列颠尼亚”》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让读者感同身受。教学时可以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前文可找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后文可找一些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
2、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时时警告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可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3、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最好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4、《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5、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

《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选取的角度与其他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提示:要回答这个题目,可以搜集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比较一下。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庆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的分析,分析其意义与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显得比较新颖。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写成英军撤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过程中,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对比。

3、文章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儿童们在追逐游戏,该怎么理解?

提示: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津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4、罗森塔尔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提示: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5、两篇文章都有一些细节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提示:细节的运用,有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在写人的文章中,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可以有效的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两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的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94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