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语文版《鲁迅自传》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语文版《鲁迅自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m.JAB88.COm

教学设想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通过本文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本文是一篇小结,写得较为简略,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鲁迅的作品来了解更为详细一点的鲁迅的经历,从而复活…-个更为鲜活、具体的告迅的形象。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鲁迅自传》。
二、熟悉课文
请同学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识记文章中自己难以掌握的字词。
2.结合注释的阅读,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三、落实字词
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饭的人。乞:乞讨。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四、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时间
事件(主要活动)
原因
一八八一年
出生
十三岁时
辍学回家
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十八岁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大约过了半年
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之后
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
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两年后
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个中国
人因(在日俄战争中)的侦探
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
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
有较为广大的运动
二十九岁
回国
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
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
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
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1911)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绍兴光复后(1912)
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一九二六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四月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
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五、布置作业
1。将今天所学的词语抄在词浯积累本上。
2。到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状况和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复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间鲁迅的经历。
二、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参考: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参考: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的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参考:
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
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第三课时
一、讲解传记的特点
1.由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是极为丰富的,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鲁迅的传记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请同学们据此思考人物小传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2.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参考: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二、琢磨语言
讨论课后练习题三(略)。
三、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自传。
板书设计
鲁迅自传
鲁迅,原名周樟寿,本名周树人
文章内容:文章体裁:
一、由盛转衰的家世人物传记--历史性传记--小传--自传
二、出国求学、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选择
三、工作上的辗转奔波,在旧中国的左冲右突
四、做小说、写短论的思想启蒙活动

相关推荐

5.鲁迅自传


5.鲁迅自传
教学设想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通过本文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本文是一篇小结,写得较为简略,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鲁迅的作品来了解更为详细一点的鲁迅的经历,从而复活…—个更为鲜活、具体的告迅的形象。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鲁迅自传》。
二、熟悉课文
请同学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识记文章中自己难以掌握的字词。
2.结合注释的阅读,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三、落实字词
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饭的人。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四、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
时间事件(主要活动)原因
一八八一年出生
十三岁时辍学回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十八岁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两年后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个中国
人因(在日俄战争中)的侦探
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
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
有较为广大的运动
二十九岁回国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
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
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1911)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绍兴光复后(1912)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一九二六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四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五、布置作业
1.将今天所学的词语抄在词浯积累本上。
2.到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状况和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复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间鲁迅的经历。
二、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参考: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
参考: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的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参考:
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
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第三课肘
一、讲解传记的特点
1.由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鲁迅无论其经历还是思想,都是极为丰富的,复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鲁迅的传记写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事实上人们研究鲁迅的书文成百上千,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众多的其他材料,复活一个比本文更为鲜活、具体的鲁迅形象。请同学们据此思考人物小传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2.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
参考: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二、琢磨语言
讨论课后练习题三(略)。
三、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自传。
板书设计
鲁迅自传
鲁迅,原名周樟寿,本名周树人
文章内容:文章体裁:
一、由盛转衰的家世 人物传记——历史性传记——小传——自传
二、出国求学、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选择
三、工作上的辗转奔波,在旧中国的左冲右突
四、做小说、写短论的思想启蒙活动

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教案


5、鲁迅自传

授课日期: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解词。

2、学习运用朴素平实而又蕴含深情的语言来写作。

3、学习传记文体把握人物精神实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传记文体高度的概括性。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自传(zhuàn):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乞食者:要饭的人。乞:乞讨。

筹办:筹划办理。

幕友:旧时军队或行政部门里由长官私人聘请的人员,协助办理文案、诉讼、钱粮等事物、俗称师爷。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维新:wéixīn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绍(shào)兴:

段祺( qí)瑞:北洋军阀皖系的首领。

厦(xià )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páng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侮蔑:wǔmiè轻视;轻蔑。

川资:路费。

随喜:随着众人做某种表示。

失怙:hù丧父。

三、课文朗读:

四、课文导语: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五、常识(分发)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六、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文章内容:

A、少年变故:出生时间、地点、父母简况、家庭变故、寄居亲戚、父病重三年去世 

B、青年求学:18岁考入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毕业后日本留学,仙台医专两年,弃医从文。

C、回国工作:杭州执教、绍兴教务长,师范校长、教育部员,北大讲师、厦门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往上海。

D、著述情况。

2、练习一:

时间

事件(主要活动)

 原因

一八八一年

出生

 十三岁时

辍学回家

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十八岁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大约过了半年

 改进矿路学堂

 毕业之后

 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

 决意学医,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两年后

 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汁划,提倡新文艺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个中国
人因(在日俄战争中)的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动

 二十九岁

 回国

 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

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1911)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绍兴光复后(1912)

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一九二六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四月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

 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3.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4.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描述一下。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5.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作者只好“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一个“寄”字写出了什么?

提示:一个“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难程度点化出来:寄人篱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难忍!

▲家中变故,寄人篱下,“决心回家”,

表现作者自尊自爱自强的品格。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提示:“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总”字写出了家人或亲友屡次劝他去走那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的现实和他屡次坚决拒绝的态度。作者厌恶做官老爷的师爷,不齿做商人。

6.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7、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

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表明思想进步,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二)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三)弃医从文,学文学,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什么?

提示:“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8.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

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9、鲁迅先生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后,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提示:主要创作成果——两本短篇小说集,即《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还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初做小说”即指《狂人日记》,这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声讨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是鲁迅文学创作中战斗性、革命性很突出的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论文集:《坟》

四本短评:《华盖集》《热风》《华盖集续集》《而已集》

10、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四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11、语言揣摩:

A、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到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这段话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从“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了”,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

B、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但先生却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先生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12、讲解传记的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不铺陈细节;③语言简捷严谨。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

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是传记文学。

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

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

本文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1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伟人为镜,得必大于失。有人说,交一位好朋友是一笔财富,历史上的伟人很多,如果让你以伟大为友,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够坚强,请去读《贝多芬传》如果你觉得自己还缺乏毅力,请去读《居里夫人传》。以伟人为友,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七、中心思想:

八、课文引申:——名言等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5、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7、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8、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故乡》)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3、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6、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17、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9、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0、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21、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2、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华盖集》中《这个与那个》的第三部分《最先与最后》)

九、扩展资料(分发)——课外阅读

十、习题讲解:

十一、作业设计:

1、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

2、

十二、文章总结:(有考内容总结)(知识点)

自传、弃医从文

十三、一个优美段(语言)

十四、激趣内容(上课调整)

十五、教学效果检查:(早读或自修课进行)

字词检查、常识检查、朗读检查、课后问题检查、知识点检查、中心思想检查、

十六、教学反思:

十七、提供的图片:

十八、音频选择:

十九、鸣谢单位:语文出版社、古田教育局网站、无忧无虑语文网等。(若没有写古田教育局网站则说明该网站上没有材料)

二十、教案订正:(已订正)

二十一、练习册评讲:

二十二、推荐背诵:——背中心思想、常识等。

二十三、字音、字词订正。

二十四、文言文翻译:

二十五、佳作选登:

《自嘲》

运交华盖意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鲁迅旧体诗中最为人称颂的一首。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自己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定,顽强应战,表现出“为敌为我,了了分明”的阶级爱憎,和“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格。虽然如此,但这首诗的感情还是十分深沉的。有一次,鲁迅把诗的意思讲给内山完造听,听的人哭了,鲁迅也哭了。因为他处在八面攻击之中,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中国人民的将来,他怎能不悲愤,不落泪!?这首诗充分体现鲁迅一生高贵的革命品质,因而得到崇高的评价。
1903年,鲁迅在照片背后,写下一首《自题小像》的诗,送给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里,鲁迅表示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和忧思,流露了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出他的某种寂寞的心情,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这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全诗采用各种形象化手法,熔铸成慷慨悲歌的风格,显现一位忧国忧民、看不到人民力量而又不堪孤寂、求索奋斗的青年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二十六、课文附文选读——《呐喊》自序、老舍自传

二十七、课文存疑。(论文材料)

二十八、推荐讲解。

二十九、教学建议:(教学灵感)

三十、板书设计。

三十一、下轮备课使用的材料——语文教参

初一语文下第九课鲁迅自传导学案(附课件)



第三单元
9鲁迅自传
【课前寄语】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伟大人物,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如匕首、投枪的文章令反动派咬牙切齿,他的思想光照旧中国追求光明的一代又一代,启示并号召千百万国人擦亮眼睛起来反抗腐朽黑暗的社会。他有着怎样的生平事迹呢?让我们走进鲁迅的自传里去一探究竟吧!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增加字词积累。
2.了解传记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3.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了解传记里评论的作用,体会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我国近现代文化长空中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犀利如匕首、投枪的文字令那些为反动军阀张目的无耻文人汗颜丧胆,他对社会的准确剖析令史学家惊叹折服,他对青年的关心指引赢得革命者“同志”般的信任。他是谁?
对,他就是我们所深深敬仰的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自传》,系统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同时也了解一下他是如何评论自己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0年5月16日写成的,其时距作者逝世仅6年时间,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中大部分经历的概括与总结,是后人研究鲁迅的重要资料。选择在这一年写自传是因为1930年这一年重大事情很多,也是鲁迅虚岁50知天命的年龄。这一年他开始以杂文为武器的斗争生涯,并遭到来自阵线内部的不坚定者和阵线外的反对者的冷嘲热讽、明枪暗箭,也是这一年,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作家出现在中国文坛。
3.字词积累
彷徨(pánghuáng)呐喊(nà)磐石(pán)
失怙(hù)荃察(quán)轩辕(xuānyuán)
4.词语解释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侮蔑:轻视;轻蔑。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鲁迅1881至1927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年份主要活动
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
1894年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1897年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
续表
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改入矿路学堂。
1902年到日本留学,两年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中止学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1909年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1910年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911年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为躲避段祺瑞执政府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1927年在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4月辞职,9月出广东,后一直住在上海。
2.“……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交流点拨】“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总”字写出了家人或亲友屡次劝他去走那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的现实和他屡次坚决拒绝的态度,作者厌恶做官老爷的师爷,也不齿做商人。
3.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交流点拨】第一次: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表明思想进步,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次:到日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次:弃医从文,学文学,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最终实现了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走进人物
(1)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从中可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选择医学,是确知新的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达到强国的目的。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原因,麻木、愚昧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目的。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的人。
(2)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性格和精神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交流点拨】①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虽然家道衰落,但鲁迅却不肯做幕友和商人。实质是不愿做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也不愿做唯利是图的商人。他所选择和追求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之路,而是找一条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相结合的道路。
②坚强不屈、奋斗到底。在旧中国的右冲左奔,正是鲁迅先生不屈从反动势力,奋斗到底的精神体现。
2.品味亮点词语
(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交流点拨】“变故”指的是意外发生的事故或灾难,在这里亲切地写出了“我”家由“并不很愁生计”忽而变成“几乎什么也没有了”的遭遇,一个“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难程度点化出来:寄人篱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难忍!
(2)“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交流点拨】表现了作者自尊自爱的美好品格。
3.品味精彩句子
(1)“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从“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了”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
(2)“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交流点拨】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但鲁迅先生却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他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1.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第4自然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2.写法总结
(1)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作者仅用千字左右,便将自己近50年生平,包括家庭、求学、工作与创作的情况尽收笔下,语言高度概括。例如,作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的笔墨,然而作者只用一段文字就把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叙述清楚了。由此不难看出,本文的容量很大,这也反映出作者具有非凡的驾驭语言的功力。
(2)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本文从整体上看,用的是顺叙写法,即以时间为序自述生平,重点叙述了个人经历中的主要内容,线索非常清楚。
(3)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本文共分四段,内容各有侧重,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从内容上看,第1段写在故乡时的少年生活;第2段写青年时代离乡在外求学的情况;第3段写回国之后的工作情况;第4段写在文学创作上的成果,衔接紧密。从结构上看,首段结句写要离乡“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次段写“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段末写“我便回到中国来”;第三段首句是“我一回国……”,段末是“一直住在上海”;尾段写自己的创作和著述情况。段与段之间自然勾连,过渡巧妙。
(二)拓展延伸
1.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
鲁迅13周岁那年除夕,祖母去世了。祖父回家后的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即道墟章家等,因为儿子要参加考试,就在考试前请鲁迅祖父去打通关节。一开始,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而这个亲戚拿到了这封信回到道墟,又附了1000元的钱庄期票,马上派人送到苏州的浙江学台那里去。那时规定,学台到了省里,不能收拆私信。信送到时,学台正与苏州知府谈话,就把信放在一边了。可送信人不明底细,吵着要回条,学台只好按规定让知府拆信,知府拆开一看,拿着信就走,回去后就向光绪帝奏了周福清打通关节的事,光绪批下来要将周福清逮捕法办。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满门抄斩”的。于是鲁迅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避开了。
2.名人评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老舍
板书设计
鲁迅自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写个人生活、求学、
工作的经历
第1自然段:写少年
时代的家庭生活
第2自然段:写年轻
时代的求学探索
第3自然段:叙述回
国后的工作情况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创作和著述情况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4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