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概述

◆课名是《生活中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节课,45分钟;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转,进而探索其性质。因此,旋转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也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活生生的数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人民中学八年级五班的学生;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而且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又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这些对本节的学习都会有帮助。

四、教学策略选择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间接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

多媒体的友好界面和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于多媒体的交互性,使得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

◆素材准备:两个全等的正方形纸和一枚图钉,一把剪刀

◆设备资源:多媒体教室,能有多媒体控制平台,有实物投影仪;

◆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印发学习提纲,布置预习作业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昨天给同学们印发了学习提纲,布置预习作业,现在我来检测你们的预习情况:谁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旋转的实例?

生:不断转动的电风扇叶片,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每时每刻均绕着钟表的中心转动,自行车轮子(前轮和后轮)均绕着中轴转动等.

师:可见,旋转广泛的存在于同学们的身边,大家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生活中的旋转。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师:请观察这组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与交流讨论结果。

生:上面的转动现象中,它们都绕一个点转动。

生:他们都朝同一个方向转动。

生: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没有变化,他的位置有所变化。

师:经过上面的讨论,哪位同学能类比着平移的定义归纳出旋转的定义?

生: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师:好,归纳出旋转的概念后,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多媒体展示】: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吊扇正常工作时,叶片做旋转运动,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当第一个叶片转动到第二个叶片的位置时,它转过了多少度?转动到第三个叶片的位置时呢?

(3)在转动过程中,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了吗?

生:它的旋转中心是电扇的轴心。

生:当第一个叶片转动到第二个叶片的位置时,它转过了120度,转动到第三个叶片的位置时,它转过了240度。

生:在转动过程中,叶片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第三环节实践操作,再探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先思考,然后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

如图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

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4).∠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5)、试由以上四个问题归纳出旋转的基本特征。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与交流讨论结果

生:(1)旋转中心是点O,旋转角是∠AOD。

生:旋转角还可以是∠BOE。

生:(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点D,E。

生:(3)AO与DO相等,BO与EO相等。

生:(4).∠AOD与∠BOE相等。

生: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对旋转的概念、性质的知识做进一步深化练习。

【多媒体展示】:例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

注: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再请他们使用实物投影仪与全班同学交流,做到生生互评。]

解:(1)它的旋转中心是钟表的轴心;

(2)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因此旋转20分,分针旋转的角度为:

第四环节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师:下面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剪刀、图钉,做一做,小组合作完成

【多媒体展示】:

在图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注:、各小组代表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小组作品。

生:可以看做是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45°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BC绕点O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前后所有图形共同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AOB绕点O分别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所有图形共同组成的。.

师:同学们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再来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随堂练习:

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实现生生互评。

生: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5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

【多媒体展示

C

A

B

D

E

M

】试一试

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

将△CDE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BM.如连接EM,

那么△CEM是怎样的三角形?

注: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再请他们使用实物投影仪与全班同学交流,做到生生互评。

第五环节回顾反思,深化提高

师: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生: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了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增强我们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第六环节分层作业,促进发展

A类:课本习题3.4第1,2,3题;观察你周围的生活实际,再寻找几个利用旋转的例子;

B类:课本习题3.4第2题;在网上收集一些用旋转制作的漂亮图案,再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旋转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

C类:课本习题3.4第2题;用学过的有关对称、平移、旋转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所设计班徽的含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图诱导思维,探索研究,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探究法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让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和交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旋转性质得到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所以本节突出概念形成过程和性质探究过程的教学,首先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本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并及时反馈。同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问题,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附:

《3.生活中的旋转》预习提纲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活生生的数学。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类比平移与旋转的异同,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特别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课堂学习流程图

四、学习内容

(一)活动一:分析旋转现象,归纳旋转定义

1、分组讨论: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

结论:

2、小组汇报并交流讨论结果

3、学生类比平移的定义归纳出旋转的定义:

(二)巩固(针对旋转的定义的随堂练习)

第80页知识技能1

(三)活动二:探索归纳旋转的性质

1、分组讨论:

结论:(1)

(2)

(3)

(4)

(5)

2、小组汇报与交流

(四)深化(针对旋转的定义的随堂练习)

(五)综合

1、做一做

结论:

2、随堂练习

C

A

B

D

E

M

3、试一试

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

将△CDE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BM.如连接EM,

那么△CEM是怎样的三角形?

(六)小结:

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七)作业:

A类:课本习题3.4第1,2,3题;观察你周围的生活实际,再寻找几个利用旋转的例子;

B类:课本习题3.4第2题;在网上收集一些用旋转制作的漂亮图案,再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旋转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

C类:课本习题3.4第2题;用学过的有关对称、平移、旋转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所设计班徽的含义。

精选阅读

生活中的旋转(优质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关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做数学上的分析研究,旋转定义,旋转基本性质。

难点:对旋转现象的分析研究,旋转性质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

(1)出示钟表、风车、摩天轮。。。等旋转的动画图片。

问:这些情景中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用一个词形容这种运动吗?

旋转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其中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

再问:你能举出显示生活中其他旋转的例子吗?这些物体在旋转的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改变?

学生:和平移一样,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会改变图形的位置。

(二)探索旋转的基本规律:

议一议:

如图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动画演示)

在这个旋转的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4)∠AOD与∠BO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5)旋转角是什么?

(6)假设四边形AOBC旋转一周后和开始时位置重合需60分钟,那么他旋转20分钟时的旋转角是多少?假设它旋转一周需12小时,那么20分钟它又旋转了多少度的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旋转的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着相同方向转动可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探索图形之间的旋转关系:

(1)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2)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绕某个定点旋转得到某个图案,画出来。


(3)欣赏一些图案的旋转现象,分析图案中的旋转。

(四)练习小结:

(1)右图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2)小结:

旋转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其中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着相同方向转动可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作业: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69习题3.1。

《生活中的旋转》(省优质课比赛教案)


(一)教学知识点

一、课程目标

1、旋转的定义2、旋转的基本性质(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2、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观。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旋转的基本性质2、教学难点

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情境(生活中几个典型的旋转现象)、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欣赏、合作交流、发散分析)、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旋转的涵义和基本性质),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由旋转现象得出基本性质)、是否主动参与讨论(运用旋转分析)、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时“基本图案”的多样性);省:在旋转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旋转的涵义与基本性质,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在复杂图形中善于抓住“基本图案”进行分析)。信:在本节课的图形欣赏与实例探究中体验成功,增添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同时本节课在“议一议”中由实例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在“做一做”中分析图形的变化,找“基本图案”时,鼓励学生发散思考,寻找独特的基本图案。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知---新

1、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情景:(课件逐一演示)钟表指针的转动、水车打水、荡秋千、风扇的转动。学生逐一欣赏这些情景后,教师出示问题。2、师:(课件演示钟表、风扇、扳手的转动)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1)上面情境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钟表的指针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电扇的扇叶、应用中的扳手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副图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在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的;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钟表、风扇、扳手的转动,它们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有所变化。3、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这样的转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生活中的旋转。(二)探究新知---行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注:“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按相同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2、比较平移与旋转的异同(从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距离两个方面比较)3、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如图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经过旋转,点A和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2.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3.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4.∠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注:此处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向、语言表达。如:在回答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来用语言表达为:我们可以把AO看作指针,AO旋转到了DO,指针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AO=DO。在回答旋转角时,可以引导学生有好几个角都可以是旋转角如:∠AOD与∠BOE。在回答∠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按相同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来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用∠AOB与∠DOE加上一个公共角∠BOD来说明。(三)发现新知---省

1、旋转的基本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注:在总结旋转的基本性质时,师引导学生运用“对应点”的思路进行总结。如:因为O是旋转中心,点A与点D是对应点,且AO=DO,BO=EO,所以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长度相等。因为点A与点D是对应点,点B与点E是对应点,且AOD=∠BOE,所以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是相等的,且都是旋转角。(四)运用新知---信

1、例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注:此例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旋转并用旋转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学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2、勇闯三关(1)第一关1.图案可以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2.第一次旋转了几度角?3.第二次旋转了几度角?4.每一次分别旋转了几度角?5.它的旋转中心是什么?6.用“旋转”来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类似平移,你能完整的描述出来吗?注:此关限定在“一个菱形”通过“问题分解”整体把握图形的形成过程。(2)第二关用“旋转”来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2.如图:基本图案是:,“旋转中心是:,旋转角是:。注:此关意在把握“旋转中心”(3)第三关用“旋转”来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3.如图:是由为基本图案,绕旋转次得到.旋转角分别是:。注:此关意在初步发散寻找不同的“基本图案”。总的来讲通过逐步深入,巩固对“旋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为下面开展稍复杂的“做一做”打下伏笔和基础。3、挑战自我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由为基本图案,绕旋转次得到.旋转角分别是:。注:此处意在再次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找不同的“基本图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此题的“基本图案”有很多。如:正方形ABCD,△ABD,△FOE等。在教学时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应表彰学生独特的见解。(五)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先让学生谈这节课的得与失、经验与困惑等等。再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1、旋转的基本特征;2、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关键是抓住“基本图案”进行分析。(六)看一看---欣赏两组典型图案

师课件展示两组生活中常见的美观图案,这些图案基本都用到了旋转的知识,以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七)课后作业

1、课本相关作业2、预习“简单的旋转作图”。

附:“新、行、省、信”

------------我的四字教育法一、“新”

1、新的教学理念(“春风不让一木枯”);2、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3、新的评价体系(制定《成长档案袋》内设“单元知识总结”、“自己独特的解法”、“提出挑战性问题”、“探究性活动记录”、“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从而动态、全方位评价学生)。二、“行”

1、有品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培养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2、有行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合作和交流的意识)。三、“省”

1、及时引导学生反省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不足、偏差;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四、“信”

1、培养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坚定学习数学的信念,从而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的意识和习惯;2、教师及时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程序

一、以照相、看电影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过程;

二、凸透镜的三种应用和各自的成像特点均让学生从观察和实践中得出,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自制模拟相机、水滴放大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选用安培事迹的投影片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领略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忘我精神;

五、课堂小节先让学生归纳概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六、课后实践与思考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通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

3.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教师演示器材: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同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一张,“安培和移动黑板”的故事投影片一套)、放大镜。

二、学生制作器材:制作模拟照相机的材料(两个直径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焦距为7.5cm的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胶带纸)、玻璃片、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让学生先回答后再讲述,着重强调成虚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非来自于像点)。

2.我们在透镜一节中学习了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会聚作用)。

二、新课教学

引言: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

(三)投影仪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

演示:从“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投影片中拿出一张让学生看投影片上人物的大小程度,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放置时让投影片上的人脚朝黑板,头向学生,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证实。然后移开反光镜,使光线直接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问题回答,讲解后,重新装好反光镜,把图案反射到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反光镜的作用。并把“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的五张投影片逐一放完,简介安培事迹。补充: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忘我精神,但不能学习在大街上思考问题,被车撞到可就麻烦了(玩笑)。

简介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

(四)放大镜

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

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并让学生做成水滴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

(五)动手动脑学物理

1.和2.让学生课后完成,并书面记录结果。

(六)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树,教师再板书归纳。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2.课后实践与思考

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③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

③用分离原理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

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

⑤根据④中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学习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

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

(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

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

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

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

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

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进行实验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卡片;使学生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出示课题并板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自己动手组装、摆放、调整器材。

1.观察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J2507型光具座。

让学生观察说明光具座主要组成部件。

2.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组装、摆放、调整。

探究按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组装实验器材?

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有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3.设问:什么是物距(u)、像距(v)、焦距(f)?

学生对照光具座回答: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及进行相关记录。

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摆放顺序、不同的移动对象来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

摆放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设问:如何使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

引导学生回答调整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设问:移动凸透镜或蜡烛,作用是否相同?

让学生明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改变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注意:移动光屏观察成像时,要保证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继续设问: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发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

(四)学生实验

1.出示实验要求:

①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

②记录每次看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时,像的特点及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③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2.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独立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填写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按上面的文字说明做)。

附表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

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

第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

要求:1.多次实验,观察成像的情况。

2.记录每次看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时,像的特点及所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3.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启发、点拨或发提示卡片并提示学生。

教师应准备小组实验活动建议卡片,谁遇到疑难问题或不能继续进行实可向教师要卡片,按提示继续实验)

三、汇报交流

学生实验基本结束,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表。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重要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及时反馈矫正实验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育。总结成功的经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延伸实验课的教学。以讨论方式进行。

(一)学生总结发现的现象、解决的问题及发现的规律性的问题。

学生回答的问题一般有:放大的像、缩小的像、等大(不变)的像、看不到实像(放大的虚像)等,靠移动蜡烛、光屏来解决,或移动凸透镜来观察……

看到有关的像时,你们所记录的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

(二)教师根据板书学生的记录数据,引深讨论。

设问:对所记录的数据能分析一下吗?有规律吗?

学生讨论回答:物距和像距及焦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1.认识像与物等大这个关键点。

2.总结: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在光屏上能得到。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在光屏上不能得到。

3.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及放大的虚像的条件,有什么关键的位置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物体通过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决定于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大,像离凸透镜的距离也变大。

2.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总是比物体小。物体移到二倍焦距以内时(焦点以外),像就变大到比物体还大,也就是成了放大的实像了。再移近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就由实像变成了虚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用计算机多媒体突破像变大或变小这个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一下吗?

学生总结归纳:焦点是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像的放大或缩小的分界点。

(三)评价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回答能对自己做个评价吗?

启发学生回答: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明确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多想、合作解决;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不一定相同;自己动手动脑做出的实验现象有意思、真实……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规律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思考:水珠还能成其他的像吗?

投影图片讨论其中蕴涵什么物理规律?

学生回答:水珠离另一侧的花朵较远(u>2f),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当花朵离水珠较近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像。

当花朵离水珠很近时(u<f),成正立放大的像。

3.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提示本节课所总结的规律是下一节应用学习的原理。

透镜”的创新教学设计

1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

①“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

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透镜”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从“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直接切入课题“透镜”;就地取材,用学生熟悉的眼镜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如何用多种方法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焦距等问题;并从中提炼出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方法,解决新问题。本课的教学流程为:引入课题→判别透镜→测定焦距→总结方法→课题研究。

2过程设计

2.1引入课题

通过“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结合配音资料,开门见山地引出课题“透镜”,并介绍透镜的概念。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得知,冰透镜是教师自己动手制成,这一段录像是本校摄制时,更激起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重视

【学生实验1】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及边缘的厚与薄,使学生悟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定义。

2.2判别透镜

问题: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也即如何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

【学生实验2】组织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多种方法判别眼镜。

学生介绍判别眼镜镜片的方法:

方法①摸:用手直接去摸眼镜的镜片,发现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则为近视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则为老花镜。教师表扬学生能活学活用,利用刚学的凸、凹透镜的定义区分眼镜,并及时指出光学仪器一般不允许用手摸。

方法②看:使眼镜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发现字变小的是近视镜,字变大的是老花镜。

【学生实验3】制作水膜透镜:将铅丝紧绕在透镜的金属柄上,绕成一个封闭的小圈。把小圈浸入水中,取出后小圈上形成一个水膜透镜。用此透镜观察字的变化。有发现字变大的,有发现字变小的,而发现字变大的甩一甩后又发现字变小了。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成放大像的水膜形成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像的形成的是凹透镜。

【学生实验4】移动透镜,观察现象。使两种透镜从靠近书本慢慢远离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凹透镜在移动的过程中,总是成正立缩小的像;而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既能成正立的像,又能成倒立的像,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其中有什么规律,鼓励学生课后去研究。

方法③照:用光源对着镜片照,发现近视镜把光散出去,而老花镜把光聚起来

教师结合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不同作用的动画讲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教师补充判别眼镜的方法:

方法④晃:把两种眼镜放在字前慢慢摇晃,透过镜片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5】学生晃动两种眼镜,发现像的移动方向与近视镜的移动方向相同,而老花镜则相反。

以上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的方法,其实也是区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法。点评: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实验,找出了多个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还经历了作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2.3测定焦距

问题:眼镜有不同的度数,度数表示什么意思?

显示资料:眼镜的度数一般不用焦距f表示,而用屈光度Φ表示,其关系如下:Φ=(1/f)×100。

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的焦距有关,怎样来测焦距呢?

【学生实验6】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测凸透镜的焦距。(学生一般都能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4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怎样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和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探究,从中可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以区分眼镜为例,怎样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这是问题的提出(显示“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猜想有哪些方法,例如有学生想到“摸”、“看”等方法(显示“设计方案”)。接着用实验去探究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及寻找更多的方法(显示“实验探究”)。方法找到后,还要对方法进行交流、评估,如“摸”虽为一种方法,但光学仪器不允许用手摸(显示“交流评估”)这就是人们常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评估。

2.5课题研究

针对上述方法,提出4个课题,鼓励学生学用方法作课后研究。

课题①:为什么凹透镜晃动时像的移动方向与镜片的移动方向相同,而凸透镜则相反?

课题②:平行光聚焦法能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怎样测凹透镜的焦距?

课题③:怎样用透镜组合成望远镜?

【学生实验7】用透镜组合望远镜。

课题④: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

演讲:的确,人类自从发明了望远镜,从而认识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也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人类也许正是因为发明了望远镜才加快走进了现代文明。透镜可以组合成望远镜,那么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呢?

3对“透镜”展示课教学设计的点评

在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环节中,用学生熟悉的老花镜与近视镜等生活常见的物品来判别,用最普通的铅丝、水来做水膜透镜,使学生有亲切感,感到物理课程不是想象中那样枯燥、难以下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最后设计课题组合望远镜及研究透镜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整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实验,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在亲自动手做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做中学”。

对学生来说学习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往往是不成熟的、分散和粗糙的。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方法,帮助他们总结提高,从而使学生找到一条进行科学探究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课的最后提出4个课题,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方法作课后研究,让学生带着科学探究的余兴和问题离开课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堂课课堂教学的效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9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