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登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登高[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杜甫《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3)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我被周公送到江边,正在慨叹长江水质污染严重时,却看到一位老人朝我所在的山上走来。他年过半百,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老眼浑浊,蓬头垢面,两鬓染霜。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我想上前去搀扶他,但却无法走到他跟前。老人径直朝一块大石头走去,然后坐了下来,望着滔滔江水,似有无限感慨。我很好奇地跟着老人,总觉得他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这时一阵疾风,吹落无边枯叶,老人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浑浊的老眼却被一只在江面低旋的飞鸟吸引。忽然老人吟起了令人耳熟能详的一千多年前的古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教师深情地朗诵《登高》我终于想起来了,这位老人是——杜甫(学生齐声回答)。他在哪里?这是历史上的哪一天?(生答:夔州,长江边的一座山上。是公元767年的秋天,重阳节前后。)

(教师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到学习氛围中。)

二、整体感知,了解背景

1、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师朗读,生跟读,齐读。

2、提问:被后人称为“诗圣”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他为什么在这一天来到长江边?你对他又了解多少?请简要地说一说。

(1)学生回答。

(2)教师补充: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其为杜工部。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同学们都知道,开始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安史之乱”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已经在外飘荡了八个年头,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江边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沉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提问:既然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此之差,为什么要在这个萧瑟的季节独自

一人蹒跚着来江边登高呢?

(登高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节目,讲究的是全家人在本地一起登高,如大家熟悉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重阳节除登高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这些习俗。杜甫登高,也希望如此,可事实却是另一番样子,且又面对如此之景。他只好寄托于诗,在诗中我们将看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1、品赏前四句

(1)朗读前四句。

(2)提问:(1)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他们?

生: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景物

生:这八种事物的特点分别是: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下、滚滚来

(3)二十八字写了八种事物及其特征,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对。特别是杜甫,他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下字力求准确,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

(4)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常用的8种鉴赏方式:诠释、评点、旁涉、比照、联想、想象、妙悟、辨析等对这四句写景诗句选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进行一番赏析。

师生一起简单回忆一下8种常用鉴赏方式。

学生独自思考,写下鉴赏要点。

四人一组交流鉴赏内容,教师巡回答疑。

课堂交流:投影部分有代表性的鉴赏内容,师生共同品评。

参考:

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他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秋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天高——秋日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国愁家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鸟卷可以归林,而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不能让人感慨万端。

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更让人感慨万端。

教师归纳小结:前两句诗人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后两句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苍茫、壮阔起来,显出诗人的大手笔来。若用电影镜头来比方,前两句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后两句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全景。

(5)全四句无一字抒情,却处处皆情,这些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无边萧萧落木、滚滚东逝的江水,再次朗读这四句诗。

2、品赏后四句诗。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诗中含有八层意思。如第一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万里”,这两个字写出自己距离故乡之远,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下面请同学们仿照我刚才的解说来讲讲其他七层的意思。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语言,把你所知道的其他层次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每人不能少于四种。

同桌交流看法

课堂交流

参考: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衰草凄迷,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柳永由词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曹雪芹也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等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在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四处漂泊的经历,就更能够体会出这个“悲”字的分量。

作客——此处指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会更加浓烈。

常——“常”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漂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百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漂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多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一身的遭遇,心情会更加沉重。

独——“独”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表达得淋漓尽致。

投影罗大经的评析:“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炯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请再按照此段的顺序,同桌之间把这八层意思完整地互相解说一遍。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提问:是什么造成杜甫登高时的处境?诗中哪一个词可以看出,请作进一步解释。

(艰难,国家艰难,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在老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在外漂泊八个年头了。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身,还忧民。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事准则,而杜甫却是有名的忧国忧民的诗人,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心中始终装着百姓。)

提问:“苦恨”什么意思?——极度痛恨。“极度痛恨”什么?

(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在这战争年代,不能为国效力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杜甫这个人爱喝酒,乐也喝酒,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也喝酒,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不仅杜甫,很多古代文人都好喝酒。你能举例吗?

(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时的杜甫正是需要“一醉解千愁”的时候,却为什么“新停浊酒杯”呢?

(可能是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因病戒酒。也可能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

(诗歌鉴赏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教给学生鉴赏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不断的训练中提高鉴赏水平。)

3、体会诗的表现手法。

(1)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就这一特点作具体分析,并说说其作用。(作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对称美。)

(2)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结合三四两句作具体分析,并说说其作用。(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节奏美。)

(3)文中内容相互照应,试举两例加以说明。(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全诗内容上紧密联系,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4、教师归纳小结:《登高》内容丰富博大,艺术成就极高,只有诗圣,才能写出如此精品。用广告中的一句话就是:“高,实在是高”,所以也就不奇怪它有“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美誉了。

5、集体有感情地背诵《登高》。

四、迁移延伸,提高能力。

1、《蜀相》是杜甫另一首有着很高成就的七律诗。请你依照此文的赏析方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挖掘诗中深沉的意蕴和内涵,进一步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沉郁顿挫的风格和臻于完美的形式。写一段不少于300的赏析文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下面都是描写秋景的诗句,请将它们与课文中的秋景作比较分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生机蓬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绝句是一种文质兼美、短小精悍的常见古典诗歌形式,以意境取胜,以情感动人。因此,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领悟意境,体验情感,主要采用了诵读的方法,有教师朗读、学生跟读、齐读、自由读、反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诗句,读悟句意,读入意境,读出情感,真正做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为学生今后自学律诗、绝句指点了方法。

2、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迁移延伸,提高能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关知识

《登高》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登高》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高》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文本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首诗歌吧!
3.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4.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
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

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5.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6.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7.“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8.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练习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2.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供参考)

4.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登高》教学设计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登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过程与方法⒈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
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
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⒈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学法指导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⒈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⒉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媒体
课时2-3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他在哪里?这是历史上的哪天?
明确:夔州,长江边一座山上。是767年的秋天,重阳节前后。二、整体感知,知人论世
师:被后人称为“诗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他为何在这天来到长江边?你对他又了解多少?请简要说说。
㈠走近诗人
⒈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⒉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他的家庭是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13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杜预的文治武功,杜甫常引以为荣。因为杜预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所以杜甫常自称“杜陵布衣”,这是指其郡望。又由于他在长安时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又自称“少陵野老”。杜甫的10世祖叫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以杜甫又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自称“襄阳杜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的母亲崔氏是初唐著名诗人崔融的女儿,而且与李唐皇族有亲戚关系。崔融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崔融的妻子也就是杜甫的外祖母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之次子义阳王李琮的女儿。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杜甫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让杜甫感到很荣耀,这一特定的家庭出身,对他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⑴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35岁以前)(涉世不深)
杜甫自幼丧母,很早就寄养在东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姑母家。二姑对他非常好,杜甫和她二姑的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保住了杜甫的生命。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有唐义姑’。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家读书。他7岁时就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在《壮游》一诗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又说:“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杜甫读书很刻苦,曾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期。他先是去漫游吴越,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他游览了江南的许多秀丽山川和名胜古迹。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24岁,由江南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由于文章不合主考官口味,竟没有考取。于是第二年他又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直到30岁时才又回到洛阳。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天宝五载(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去应试(制举考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人被录取,李林甫还向皇帝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这是杜甫在仕途上遇到的又一次挫折。他这时经济上也开始困难了,为了谋取出路,他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诗篇,以求引荐。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却又没有下文。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绝,生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官府低价出售的粮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向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杜甫在长安苦苦等待了十年,最后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官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这时已经是安禄山叛乱的前夕。官定之后,也就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杜甫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县)去探望家眷(由于杜甫在长安生活困难,故将家属送到奉先县依靠亲戚安置)。在前往奉先县的途中,他路过骊山,看到唐玄宗正在骊山上寻欢作乐。而回到家中,“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想到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危难和人民的饥苦,杜甫又写出了他最杰出的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他长安十年痛苦生活的总结。
⑶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杜甫往奉先县家中探望家属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
这一时期正逢开元盛世和天宝前期,国家的形势比较好,杜甫个人也衣食无忧,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前途也充满着希望,所以这个时期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使杜甫有机会游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这个时期他曾写下《望岳》,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第一个打击,特考失败。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第三个打击,才华不得赏识。⊙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十年的长安困守,使杜甫看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从此以后他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确定了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帝。这年二月,杜甫从奉先县返回长安。由于敌情严重,这年五月,他又离开长安,把妻子儿女从奉先县带到白水(今陕西白水县)。不久,潼关失守,白水沦陷,于是,在兵荒马乱中,杜甫又带着一家人向北逃难,他走在难民的行列里,以野果充饥,尝遍了逃难者所遭受到的一切苦楚。后来他听说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即位,于是他把家属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城西北三十里的羌村,便只身北上,投奔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可是走到半路,不幸被安史叛军截获,送往沦陷后的长安。再现在诗人眼底的长安,经过安史叛军的杀戮洗劫,到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惨象。在长安,杜甫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哀江头》、《月夜》等著名的诗篇。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长安西郊处在大战前夕,杜甫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过安史叛军与唐军对阵的战场,终于逃出长安,一路上历尽艰辛,奔赴唐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凤翔县),“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五月十六日,唐肃宗任命杜甫为左拾遗。左拾遗的职责有两项,一是劝谏皇帝,二是举谏贤良。虽只是从八品上,但却是清要之职。杜甫感激涕零地接受了这个职务,但不久却因为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房琯与杜甫是布衣之交,唐肃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宰相。他虽然主动地要求带兵同安史叛军作战,但他不懂军事,又自负其才,结果招致陈陶斜和青坂之败。至德二载五月,有人告发房琯的门客招货纳贿,肃宗因此借机罢去他的宰相之位,降为太子少师。新任左拾遗的杜甫,看到房琯受政敌谗毁,毅然上书,反对罢相。唐肃宗勃然大怒,命令颜真卿、崔光远、韦陟审讯他。幸有新任宰相张镐营救,杜甫才免于治罪。六月一日,张镐宣布杜甫无罪。但由于唐肃宗厌恶他,到了八月初,便打发他回家探亲。杜甫离开凤翔,北归鄜州羌村探视妻子,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北征》。这首诗通过真实的形象描写,反映了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兵荒马乱和人民困苦的历史图画,可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了沦陷两年零三个月的都城长安,十月又收复洛阳,唐肃宗于十月底返京,十一月,杜甫带领妻子儿女也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即乾元元年(758)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管理祭祀、学校、选举等文教工作的官),从此与长安永别。这次被贬是对杜甫在政治上的一次致命打击,从此,他重又接触到了苦难的人民。
⑷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59岁)
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在华州呆了一年多,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再加上他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于是便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他先是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客居三个月,然后又由陇入蜀,于乾元二年岁末来到成都。
由于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高适等亲友的资助,上元元年(760)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了一个安身的处所。诗人在这里和农民交往,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田园诗。上元二年(761)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曾流亡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阆láng州(今四川阆中县)。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成俘虏。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这个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时期。其主要诗作有《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春望》、《月夜》、《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等。⊙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他在成都五年多,其主要诗歌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梓州作)、《登楼》、《丹青引》等。
杜甫于永泰元年(765)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县),因病不能前进,因为他一路上感受湿气,肺病和风痹病发作,脚部有些麻痹,行走不便,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写诗330余题,450多首,平均不到两天就写一首,这是他创作的一个旺盛时期。如《壮游》、《昔游》、《遣怀》、《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
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杜甫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三峡。三月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他本想北归洛阳,但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今湖北公安县)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大历四年(769)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他本想投靠亲友,但亲友多亡故,又加上洪水、兵乱,使他非常困难,贫病交加,最后他在大历五年(770)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临死之前,他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的诗,其中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诗句,可见他至死也不曾忘怀多灾多难的国家和人民。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cuò浅埋待葬)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㈡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㈢释题
提问:既然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此之差,为什么要在这个萧瑟的季节独自一人蹒跚着来江边登高呢?
登高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节目,讲究的是全家人在本地一起登高,如大家熟悉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登高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这些习俗。杜甫登高,也希望如此,可事实却是另一番样子,且又面对如此之景。他只好寄托于诗,在诗中我们将看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三、诵读感悟
其实,“言为心声”,诗人写诗的时候已经把感情融于笔端,从他的诗就可以体会他的内心。现在我们就通过诵读来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⒈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⑴读准字音,把握节奏;⑵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⒉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⑴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⑵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⑶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⒊朗读方法小结
⑴读准字音;⑵注意轻重;⑶把握节奏;⑷读出感情。四、赏析探究
师:题目《登高》已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写景诗,请同学们自读全文,并把本诗的意象找出来,思考一下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⒈诵读思考
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六种。风、天、猿、渚、沙、鸟。十四字写六种景很凝练。补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⒉涵咏体悟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常用的8种鉴赏方式:诠释、评点、旁涉、比照、联想、想象、妙悟、辨析等对诗句选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进行一番赏析。
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
风急——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天高——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可复习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①师生一起简单回忆一下8种常用鉴赏方式。
②学生独自思考,写下鉴赏要点。
③四人一组交流鉴赏内容,教师巡回答疑。
④课堂交流:投影部分有代表性的鉴赏内容,师生共同品评。
猿啸哀——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清——“渚清沙白鸟飞回”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沙白——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鸟飞回——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补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总结: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问: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明确:“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之故。⊙补充问: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再问: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明确: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提问:“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表达效果不好。
明确: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时间!举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教师归纳小结:前两句诗人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后两句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苍茫、壮阔起来,显出诗人的大手笔来。若用电影镜头来比方,前两句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后两句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全景。全四句无一字抒情,却处处皆情,这些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总结:我们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无边萧萧落木、滚滚东逝的江水,再次朗读这四句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以上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过渡: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接下来,我们共同赏析诗作的第二层次——
⒈朗读。
⒉涵咏。
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其实这里何止秋季让他觉得可悲呢?这里又有多少让他觉得可悲的事情?
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诗中含有八层意思。如第一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万里”,这两个字写出自己距离故乡之远,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下面请同学们仿照我刚才的解说来讲讲其他七层的意思。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语言,把你所知道的其他层次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每人不能少于四种。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补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悲秋——写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衰草凄迷,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感觉,所以宋玉《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柳永词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也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等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再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同桌交流看法;课堂交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百年”是虚写,是说已经步入了老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代宗大历二年),55岁,即去世前三年写的。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补充:
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
——王安石《桂枝香》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飞皇腾达,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提问:是什么造成杜甫登高时的处境?诗中哪一个词可以看出,请作进一步解释。
明确:艰难,国家艰难,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提问:“苦恨”什么意思?——极度痛恨。“极度痛恨”什么?
明确: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在这战争年代,不能为国效力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提问: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
明确: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恨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小结: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忧愤,心急如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读到上一联,诗人的苦难令我们动容,可读到这里,诗人的精神令我们震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他以自己病弱的双肩担起了天下这沉重的悲。唐民间云: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诗中圣哲”,杜诗之所以被人誉为“博大精深”,毛泽东称其诗为“政治诗”,“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语),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杜诗中回荡着强烈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提问: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杜甫这个人也爱喝酒,乐也喝酒,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也喝酒,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不仅杜甫,很多古代文人都好喝酒。你能举例吗?
明确: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提问:此时的杜甫正是需要“一醉解千愁”的时候,却为什么“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浊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可能是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因病戒酒。也可能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总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五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诗歌鉴赏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教给学生鉴赏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不断的训练中提高鉴赏水平。
五、请同学们诵读,并点评感情的把握。配以音乐《二泉映月》。请两位同学配乐朗诵。
六、艺术特色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作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对称美。)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三是语言凝炼。首联两句写六种景物,对每一种景物都只用一个字加以形容,而且都非常恰切,可以说是凝炼准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14个字却包含有八层悲哀的意思,可谓含蕴丰富。教师归纳小结:《登高》内容丰富博大,艺术成就极高,只有诗圣,才能写出如此精品。用广告中的一句话就是:“高,实在是高”,所以也就不奇怪它有“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美誉了。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全诗。七,总结全文
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常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人生苦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月不多,此为“霜鬓”之悲;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异乡飘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
……凡此种种,悲恨万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就这一特点作具体分析,并说说其作用。⊙明代胡应麟《诗薮》“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纵观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八、迁移延伸,提高能力。
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
“……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秋声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惨淡、萧条、凄切,秋天景象也是作者心中块垒。“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在骚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萧瑟冷落的秋景与幽怨悲哀的情绪有机联系起来。……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三种情怀较为突出:
⒈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了思乡的情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震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心情。
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
与游子、征人的“悲秋”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凄凉的心境。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
⒉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的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被囚禁的我,不由得生出阵阵悲伤。被捕入狱的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十分适宜。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的秋色正好寄托诗人内心的愁思。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夜晚红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酒一瓢……明天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见隐居的生活。诗人赴京途中,在潼关驿楼观赏景色,抒发了自己矛盾的心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⒊悲叹英雄迟暮,人生短暂。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
“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如“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名篇《登高》,此诗被称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乃至“旷代之作”,本诗理当有着很多的赏析点。学习中,咱们着力发散引申,着眼联想想象,致力融会贯通,在篇内篇外的名句境界中去自然感知诗篇的魅力与意韵;也引领大家尝试着写了诗歌,希望大家能在国家现代化的大潮中,固守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传统,延续我们民族文学的文学样式。大家牢记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九、作业布置
⒈选做题:
⑴把《登高》一诗改写为现代诗歌。
⑵以“悲秋”为话题,写一首诗。
要求:①写诗要注意韵律;②写诗要选择鲜活的意象;③写诗要意蕴丰富;④写诗要有充沛的感情
⒉背诵《登高》。
⒊将《登高》用诗的形式译出来。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天高风急秋气深,猿声断续只自哀。清清河洲白沙岸,鸥鹭振翅低处飞。落叶飘飘逐风舞,一任萧萧与纷纷。长江无尽何汹涌,滚滚奔腾天际来。身在江湖悲秋老,久作游子客思深。多年病苦仍缠身,独自登高思茫茫。时世艰难生活苦,常恨两鬂早染霜。困顿潦倒感浮生,因病戒酒暂停杯。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问题集锦解决问题措施及实践结果
问题原因分析

《登高》教案分析


《登高》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悲伤地电影故事: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二、朗读
1、自由朗读
2、学生朗读
3、朗读方法指导
4、集体朗读
三、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包含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吗?试做具体分析。(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板书:
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52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