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7.2物质溶解的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7.2物质溶解的量
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
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4.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
烧杯、蔗糖。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讨论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某溶液一旦达到饱和,便无法再多溶原有的溶质了。(改变条件可多溶)
2.饱和溶液必定是很浓的溶液。(不一定)
3.在溶液中有固体长期存在,该溶液必定饱和。(该固体是什么?是什么物质的饱和溶液?)
4.在溶液中,物质被溶剂溶解了的量称为溶解量。
[引入新课]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讲过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气、一氧化碳、碳酸钙、氢氧化铜难溶于水等,这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水)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板书]一.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物质本身的一
种属性)
1.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溶剂的性质、结构有关。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讲述]如食盐易溶于水,却很难溶解在汽油中;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却很难溶解在水中;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
[板书]2.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讲述]如同温度下,等量的水中,蔗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
[板书]3.物质溶解性常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情况
[提问]“油脂的溶解性很差”,对吗?(不对,没指明在何种溶剂中)
[讲述]物质的溶解性用什么来衡量呢?也就是说以什么标准来比较物质溶
解性大小呢?这个标准能精确的告诉人们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物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板书]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条件:一定温度下标准:100g溶剂里(一般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单位:克
[讲解]①我们上节课学到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性会增大,也就是说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质所溶解的量不同,即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大小有影响,因此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
②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的量制定一个标准,即溶剂的量要一定,规定用“100g溶剂”作为标准。
③因为每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同,所以规定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都应达到饱和状态下,即在100g溶剂里,固体物质溶解能力达到最大限度。
④固体物质的量的单位规定为克,与溶剂的量的单位一致。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时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1.6克,那表示在20℃100克水里溶解31.6克硝酸钾是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它同时还表示了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溶质及饱和溶液的质量。
[板书]2.固体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克
(室温/20℃)>10>1<1<0.01
溶解性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探究活动]依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空白
[讲述]由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有关,因此在谈及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
[板书]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4.溶解度曲线是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是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交点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板书]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阅读]P.192
[板书]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讨论交流]P.194
[小结]1.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解度是对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的量度,如果溶液未饱和,则不能进行这种量度。
2.溶解量、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及三者关系。
3.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同,由此可画出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还与压强有关。
[布置作业]P.194习题7.1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同步达纲练习】
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式中各物理量分别是指,主单位分别是。
2.某导体两端电压是12V,每分钟通过的电量是24C,则通过导体电流是,导体电阻是,如果在3分钟内通过的电量增加到90C,那么导体中电流为,导体两端电压为,此时导体电阻为。
3.加在阻值为12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6V,在5分钟通过电阻的电量是。
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若给它加上18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此时导线电阻为,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导线电阻为。
5.一只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0Ω,1A”字样,当沿片P处于正中位置时,这个变阻器两端加的最大电压为。
6.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4V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2A,现将它对折后拧成一
股接在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
7.用伏安法测电阻采用如下左图两种电路连接,○里表示电流表、电压表和电灯的位置:(1)判定电灯和两电表在图中确切位置。
(2)若误将两表位置互相换错,合上开关后,会产生怎样后果?
8.如下右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AP=20Ω,PPB=40Ω,电源电压Uab=12V,恒定不
变,求(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移动滑片P,使PB段电阻减小20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9.有甲、乙两导体,甲导体电阻为2Ω,两端电压为2V,乙导体电阻是4Ω,两端电压为8V,某同学计算甲导体中电流I,列出I==4A,试分析错在何处?并正确计算流过甲、乙两导体中电流大小。
10.解释电流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素质优化训练】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R1、R2的电阻,然后根据所得数据作出如下左图所示图像,试判断电阻R1、R2哪个大?
2.如下中图所示,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30Ω,R=10Ω,设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求I1:I2=?
3.如下右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若A、B两端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a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将;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当滑片P向a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4.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电路中,它们两端电压之比U1:U2=2:3,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3:4,则它们电阻之比R1:R2=?
【生活实际运用】
1.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
不能大于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B.15VC.30VD.36V
2.电子手表里的氧化银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5V,通过电子手表的电流大约是1.5×
10-6A,问电子手表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3.有一灯泡,把它接在24V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4A,灯泡上标有最多可通过3A电流,现24V线路有故障,问能否将此灯临时改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知识验证实验】
某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他先保持不变,研究出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再保持不变,研究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最后分析归纳可得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选填I=或U=IR或R=)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I=;电流、电压、电阻;A,V,Ω2.0.4A,30Ω0.5A15V,30Ω3.150C4.12Ω1.5A12Ω,0,12Ω5.250V6.0.8A7.(1)①是电流表,②③其中一个是电压表,另一个为灯泡,⑤是电压表,④⑤其中一个是电流表,另一个是灯泡,(2)第一个图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测的是电源电压;第二个图相当于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电压上,造成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与电源会烧坏8.(l)0.2A,8V;(2)0.2A4V9.误将乙导体两端电压作为甲导体两端电压,I甲=1A,I乙=2A10.略
【素质优化训练】
1.R2电阻大2.4/33.变大,变大4.8/9
【知识验证实验】
电阻电压I=
【生活实际运用】
1.B
2.106Ω
3.否
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角、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准备活动:准备一个三角形、一张画好一条线段的纸张
教学过程:
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提问:角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如果是,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答案.
一、探索活动
教师示范:(按以下步骤折纸)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C,
3、过点C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CD,其中,点D是折痕与OA的交点,即垂足.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交点为E.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只是角的一部分.注意角的概念.
学生通过思考应该大部分都能明白角是轴对称图形这个结论.
问题2: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说明你的理由,在角平分线上在另找一点试一试.是否也有同样的发现?
学生应该很快就找到相等的线段.
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
如图,已知AO平分∠BAC,OE⊥AB,OD⊥AC.求证:OE=OD.
巩固练习:在Rt△ABC中,BD是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与DC相等吗?为什么?
(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O⊥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____cm.
(2)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点D到AB的距离为5cm,则CD=_____cm.
内容二: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
做一做:按下面步骤做:
1、用准备的线段AB,对折AB,使得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C,沿CA将纸折叠;
3、把纸展开,得到折痕CA和CB.
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CO与AB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AO与OB相等吗?CA与C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在折痕上另取一点,再试一试,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得到下面的结论: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它的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
(3)对称轴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应用:
(1)如图,AB是△ABC的一条边,,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并交BC于点D,已知AB=8cm,BD=6cm,那么EA=________,DA=____.
(2)如图,在△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_______cm.
小结:
(1)角是轴对称图形.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4)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作业:课本P193习题7.2:1、2、3.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比较难掌握,特别是对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这个性质,一时难于理解.的部分原因是学生忘记了点但直线的距离是什么一回事.而对于中垂线的理解较好.基本上能找到当中相等的线段,并且用学过的知识予以证明.内容较多,容量较大.课后还要加强理解和练习.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77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