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jaB88.cOm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和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认识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秦始皇兵马俑。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介绍,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和教育”,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秦陵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等方面的史实,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用多媒体演示画面“鸡蛋里面挑骨头”:
东汉早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书中的许多成就,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完善的药物学著作;西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学生活动:根据已学知识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中找出错误之处。
二、导入新课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我们在前面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技方面的内容。那么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8课。
三、自学指导要求: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速读课本,用铅笔圈出要点,若有疑难学习小组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自学指导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教师:河南洛阳白马寺有一副对联,写的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那么那位同学知道这副对联写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吧,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他永远还是逃不出一个人的掌心,是谁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是如来佛祖。那么这副对联写的就是他。同学们,我们中国从来都没有什么佛,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了佛呢?那么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又有哪些基本的教义呢?
学生: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分别自由发言:
①佛教的基本教义。
②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02页,回答:
(1)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我国,东汉)
(2)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
学生回答:道教的主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过渡讲解:
统治者扶植佛教和道教,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主张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其实,在这些主张中,关于“来世转生”、“长生不老”等说法,宣传的是迷信思想,造成的危害性不小。于是,出现了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王充(学生看红字部分了解)。
五、自学指导二:“司马迁和《史记》”
小小主持人(让学生表演)
学生: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们的现场是位于文化历史名城韩城的司马迁祠,在这里让我们追寻的人曾经或者应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么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是我们的“史祖宗”。现在我去采访现场嘉宾,请他们给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回答采访者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
①介绍司马迁的生平。
②《史记》首创的体例和内容简介。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一种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活动与探究:
教师:想一想,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指导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启示: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有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得成功。
思维拓展: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应如何多角度认识《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之说呢?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补充。
(指《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纪传体,这种体例一直被历代的史学家所沿用。同时《史记》还反映了司马迁全面的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好了,这个时候我国还有一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宝物,有那位同学知道吗?
六、自学指导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对了,在秦汉时期,我国的雕塑艺术有了重大发展,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和世界地位,感受秦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小结
采用多媒体分步显示图表,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小结。
造纸术数学地理医学宗教史学雕塑思想

西汉
东汉
八、达标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若要了解汉武帝的历史,可查阅
A、《史记》B、《汉书》C、《论语》D、《论衡》
2.下列表述适合于华佗的是:①最早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②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③制成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④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③
3.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 D.华佗 
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6.《九章算术》成书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
8.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出地震方向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9.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10.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①蔡侯纸②“麻沸散”③《九章算术》④四疹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风貌和特色的是
A.史学巨著《史记》B.张衡发明地动仪
C.蔡伦改进造纸术D.秦兵马俑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
老师把五禽戏传授了他的弟子吴普,对他说:“人体应该经常活动,血脉才能流通,不会生病。你身体若有不适,就叫做五禽戏,自然就会增加食欲,身体也就轻便了。”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老师指的是谁?
(2)材料中提到的五禽戏指的什么?
(3)此人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什么?
2.阅读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阅读材料回答:
(1)这是谁说的话?他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人物?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书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略

延伸阅读

昌盛的秦汉文化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昌盛的秦汉文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马克思说得有道理吗?请你结合在这一课中了解的有关佛教和道教的知识解释一下。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是谁的一句话?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2)他写了一部什么体裁的书?名字是什么?

(3)这部书记载了什么时期的历史?

(4)材料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感想?

3、现已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排列整齐,切都面向东方,为什么?你觉得秦始皇陵兵俑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

学习目标

1、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2、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①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②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2、道教的兴起: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②创始人之一:张陵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二、司马迁和《史记》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③文学成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展示内容:

一、课程导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心有好报”……你知道这些说法都与佛教有关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道教与佛教的主张是否一样?带着好奇,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二、宗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时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之一是,时在民间兴起三、史学:

时司马迁著,体例:___________

叙史范围:从______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价值:四、艺术: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巩固达标:

1.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帝王贵族信佛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演义》

3.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应去下列哪一城市()

A.北京B.南京C.洛阳D.西安

4.有位同学在学习道教时做了下列笔记,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②教主是如来佛祖

③追求炼丹成仙④迎合了许多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小明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他非常崇拜西楚霸王项羽,他从图书馆借来四本书,想从中查阅有关项羽的历史。他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A.《离骚》B.《后汉书》C.《史记》D.《春秋》

6.《史记》成书于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汉明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文帝

7.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春秋时期B.秦朝末年C.西汉末年D.东汉末年

8.下列哪一项属于道教的主张()

A.有救世主可以普度众生B.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时可以得到幸福

C.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到成仙D.凡是道教徒都是兄弟

9.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四川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了寓意深刻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相传四川青城山是______的发源地()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0.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在咸阳建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

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有符合史实的一面

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因为秦始皇建立的是道观

1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唐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2.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归纳生成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①起源于古印度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②创始人:张陵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课后反思:

13.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该纪传体通史不可能记载的史实是()

A.秦王扫六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张骞通西域D.“神医”华佗

14.阅读下列材料:

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腐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书”指的是什么书?

(2)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书”的特点。

(3)鲁迅曾如何评价这部书?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司马迁能够写成如此恢弘巨著的因素有哪些?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和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认识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秦始皇兵马俑。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介绍,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和教育”,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秦陵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等方面的史实,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用多媒体演示画面“鸡蛋里面挑骨头”:
东汉早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书中的许多成就,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完善的药物学著作;西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学生活动:根据已学知识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中找出错误之处。
二、导入新课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我们在前面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技方面的内容。那么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8课。
三、自学指导要求: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速读课本,用铅笔圈出要点,若有疑难学习小组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自学指导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教师:河南洛阳白马寺有一副对联,写的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那么那位同学知道这副对联写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吧,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他永远还是逃不出一个人的掌心,是谁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是如来佛祖。那么这副对联写的就是他。同学们,我们中国从来都没有什么佛,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了佛呢?那么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又有哪些基本的教义呢?
学生: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分别自由发言:
①佛教的基本教义。
②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02页,回答:
(1)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我国,东汉)
(2)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
学生回答:道教的主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过渡讲解:
统治者扶植佛教和道教,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主张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其实,在这些主张中,关于“来世转生”、“长生不老”等说法,宣传的是迷信思想,造成的危害性不小。于是,出现了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王充(学生看红字部分了解)。
五、自学指导二:“司马迁和《史记》”
小小主持人(让学生表演)
学生: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们的现场是位于文化历史名城韩城的司马迁祠,在这里让我们追寻的人曾经或者应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么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是我们的“史祖宗”。现在我去采访现场嘉宾,请他们给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回答采访者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
①介绍司马迁的生平。
②《史记》首创的体例和内容简介。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一种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活动与探究:
教师:想一想,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指导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启示: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有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得成功。
思维拓展: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应如何多角度认识《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之说呢?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补充。
(指《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纪传体,这种体例一直被历代的史学家所沿用。同时《史记》还反映了司马迁全面的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好了,这个时候我国还有一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宝物,有那位同学知道吗?
六、自学指导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对了,在秦汉时期,我国的雕塑艺术有了重大发展,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和世界地位,感受秦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七、小结
采用多媒体分步显示图表,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小结。
造纸术数学地理医学宗教史学雕塑思想

西汉
东汉
八、达标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若要了解汉武帝的历史,可查阅
A、《史记》B、《汉书》C、《论语》D、《论衡》
2.下列表述适合于华佗的是:①最早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②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③制成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④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③
3.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 D.华佗 
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6.《九章算术》成书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
8.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出地震方向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9.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10.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①蔡侯纸②“麻沸散”③《九章算术》④四疹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风貌和特色的是
A.史学巨著《史记》B.张衡发明地动仪
C.蔡伦改进造纸术D.秦兵马俑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
老师把五禽戏传授了他的弟子吴普,对他说:“人体应该经常活动,血脉才能流通,不会生病。你身体若有不适,就叫做五禽戏,自然就会增加食欲,身体也就轻便了。”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老师指的是谁?
(2)材料中提到的五禽戏指的什么?
(3)此人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什么?
2.阅读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阅读材料回答:
(1)这是谁说的话?他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人物?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书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略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王充与《论衡》。

通过分析佛教和道教对我们周围事物影响的实例,说明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理解宗教迷信的危害,培养辨别是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充的著作《论衡》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他积极战斗的精神。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宣传迷信思想。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少批判迷信思想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东汉的王充,他著有《论衡》。在书中他批判了天降灾祸,否定了天神;批判了人死为鬼,否定了鬼神。

西汉末年,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宣传追求来世幸福,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需要得以传播,对后世文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点分析:
1.佛教的传入。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所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应重点掌握。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2.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充在反对当时盛行的董仲舒所提“天降灾祸”论的战斗中,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其著作《论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对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当时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唯物主义思想家能坚持科学地认识世界,学习此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极其有益的。

难点分析:
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很易于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而宗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又非常复杂,初中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法建议
一.讲授本课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请注意理解:

1、《论衡》中“衡”指的是重量,论衡即论述轻重。论述什么的轻重呢?王充自己解释到:“控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即实事求是地衡量人世间的是与非。

2、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不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局限,在更广泛地区传播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

道教产生于中国,生长于中国,是中国自己的宗教,不具有世界性,属于地方宗教。

3、古印度不是今天印度的国名,而是一个地理名称,表示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

二、讲授本课时,可采用对比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

迷信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的对比:鬼神迷信思想宣扬天人息息相关,人死为鬼。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认为人死不为鬼,否定天神的作用。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佛教的主要教义是灵魂能转生来世、忍受苦难。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教义表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社会现实持消极态度。使被压迫阶级在宗教的幻想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符合统治阶级稳固统治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欢迎,成为他们麻痹人民的工具。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教学思路:制作知识结构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掌握重点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秦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总结,引入思想、宗教。

一、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其教义主要有人生是苦难;要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入极乐世界。西汉末,佛教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我国后,分内传佛教、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东汉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以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二、道教的出现

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火药)、武术(武当派)、气功等。

三、王充与《论衡》

联系前面曾经涉及的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王充,东汉人,著《论衡》,提出无神论,即唯物主义思想。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迷信思想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科技落后,统治者利用封建迷信麻痹人民,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违世之说就显得更为可贵。[小结]思想和宗教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今天社会上还有一些迷信思想的残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一些事物。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传入我国(西汉末)
2.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二、道教的出现
1.道教在民间兴起(东汉)
2.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三、王充与《论衡》
1.迷信思想盛行
2.王充和《论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79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