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提纲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提纲》,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和森林古猿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要靠生殖系统来完成。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和卵子都是生殖细胞,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遗传物质。
输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输精管和输卵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生殖系统结构参看教材第8到9页的图。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胚泡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38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开始发生变化,区别明显(这和睾丸和卵巢分泌的雄性、雌性激素有关)
2、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生理上,男生开始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1、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心里发生明显变化,常有较多心里矛盾。
2、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这些是正常心理变化。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作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人体生命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含碘的无机盐(微量)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微量)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简单有机物,大多数人体自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
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水、无机盐、维生素(小分子物质)细胞膜细胞吸收
淀粉、蛋白质、脂肪(大分子有机物)先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
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食物的消化
1、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作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消化道组成结构图见教材P29
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唾液腺
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6)肛门
1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还没变成可吸收的葡萄糖
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胰腺——分泌胰液(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的消化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在小肠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1)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及无机盐被吸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吸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毛细血管,随着血液运往全身。
大肠可以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
平衡是指摄取的营养素量要合适。与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如何做到合理营养:
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2、呼吸系统的组成(P41图)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呼吸道的作用
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结构。呼吸时喉口开发,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可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体压力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腔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完成呼气。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4、膈位于胸腔底部(即腹腔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延伸阅读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学案


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课
复习导学学前准备
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水生:鱼类:用鳍游泳,获取食物防御敌害。用鳃呼吸。胸腹鳍和背鳍与平衡有关;尾鳍掌握方向产生动力。
陆生:蚯蚓用肌肉和刚毛运动,用湿润体壁呼吸。
家兔: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内有膈
空中飞行:鸟类:流线型,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翼;直肠短,排便频繁;气囊辅助呼吸
昆虫:三对足两队翅
二、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靠关节来连结。骨:杠杆,关节:支点,肌肉:动力。
①关节面关节头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增加灵活性。
关节窝
1、关节②关节囊:使骨牢固。
③关节腔:内有滑液,增加灵活性。
2.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提重物:累,两块肌肉都收缩。自然下垂:轻松,都舒张。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牵动骨绕着关节产生了运动。
三、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
(从获得途径分)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从现象分:取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节律等行为。
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工、等级,靠动作、声音、气味通讯。
四、动物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传粉和传播种子
课堂研讨巩固练习

一、探究回顾: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蚯蚓有环带的那一端是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辅助运动的小突起是。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的。
(4)我们用针分别轻扎蚯蚓的前后端发现蚯蚓的反应更加灵敏。
二、探究拓展:
蚯蚓生活在潮湿、松软的泥土中,夜间出来活动,那么蚯蚓是怎么感觉到天色是亮的还是黑的呢?也就是说蚯蚓有没有感觉光的能力呢?我们假设蚯蚓有感觉光线的能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假设正确与否。

三、运动体验:
运动总是由两组以上肌肉相互配合完成的。屈肘时()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伸肘时相反。直臂手提书包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仰面朝天躺在床上最舒服,是因为全身的肌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绕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四、外科诊治:
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某人患关节炎后,感觉胀痛,医生使用大量的针管抽出大量浑浊的滑液,是因为的分泌功能异常,致使内的滑液浑浊,严重者甚至产生了脓液。把两块骨牢固的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_____从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有可能是或拉伤。遇此情况应该怎么办?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动作特灵活是因为骨头软吗?体育锻炼能改善吗?

五、动物行为:
一只失去了雏鸡的母鸡,它把两只无母的小猫当作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像爱护雏鸡那样把小猫掩藏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面。这两只小猫也安然的接受母鸡的抚爱,它们把母鸡当作了自己的猫妈妈,并且同它顽皮嬉戏,甚至会亲热地去舔母鸡的羽毛。
1、母鸡哺育小猫的行为,从现象来看属于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所决定的。属于反射。
2、母鸡喂养小猫这一行为是与母鸡的系统和调节有直接关系的,是母鸡的。

将小猫关进有弹簧门闩的木箱内,从箱顶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小猫在箱顶内乱跳并向四壁乱抓。偶尔小猫触碰了弹簧门闩,就得以逃出木箱。重复这一实验,小猫在箱内乱抓,碰到门闩得以逃出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经过多次实验后,再将小猫关进木箱时,小猫不再乱抓,而是直接去抓门闩,“学会”了开门。
3、小猫的这种表现属于行为,这属于反射,是由的神经中枢产生,学习行为的建立大大增强了能力。
大猫生小锚时千万不要动了猫的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把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寄放在同时产生小猫的母猫窝中,被寄放的小猫会立即被母猫认出,常常被咬死或弃于窝外。
4、试分析:母猫是如何认出这只小猫的呢?请你想个办法,不让母猫伤害这只小猫,并给与正常哺育。

六、史料解读: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了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

(2)蚂蚁之间靠传递信息,但当一只侦察蚁发现食物时也会向其它伙伴做出什么动作?
(3)一窝蚂蚁有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的动物。
七、2、3、

1、蝗虫肺
家兔气管
蚯蚓湿润的体壁
家鸽鳃
鲫肺和气囊呼吸
八、探究设计:
观察右上图,大胆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
九、脑筋急转弯
把两个大小相同、体质一样的工蜂分别放在一个大瓶子(使其能在瓶中飞翔)和一个小瓶子(如指型管)中,用纱布包好瓶口(能通气,但蜂不能爬出)。试问这两只瓶中的蜜蜂哪只先死?为什么?
十、猜谜小游戏(在题号后面填写谜底)
谜语1: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欢它,捕虫最著名。
谜语2:鸟儿当中数它小,针状嘴巴舌尖巧,身子只有野蜂大,飞行本领却很高。
谜语3: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衫,飞进花朵里,传粉又吃蜜。
巩固知识自我反思

知识框架相关链接(填写题号)
水生、陆生、空中飞行动物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作用

动物知识抢答赛
1、蚯蚓用什么呼吸?湿润的体壁
2、鱼类用什么运动?用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3、什么动物在冬眠时全用皮肤呼吸?两栖类如青蛙

4、什么用肌肉和刚毛运动?蚯蚓

5、什么动物用肺和气囊呼吸?鸟类
6、不长腿只有体节的是什么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

7、有体节又长腿的是什么动物?节肢动物

8、什么动物具有三对足两对翅??昆虫。蜘蛛是昆虫吗?不是

9、鲫鱼用什么呼吸?鳃

10、用气管呼吸的是什么动物?昆虫
11、雷达是模仿什么动物研制的?蝙蝠

12、直升飞机可以在空中盘旋是模仿什么动物研制的?蜻蜓

13、哪些类动物是热血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14、奥运会的鸟巢是模仿什么动物建造的?鸟窝
15、哪一种恒温动物不尿尿?鸟

16、冷光是模仿什么动物?萤火虫

17、钢索非常牢固是模仿什么动物研制的?蜘蛛

2016届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复习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6届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专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一、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包括: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是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属于无机物。
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来源及其缺乏症:(“V”代表维生素)
营养成分主要作用主要来源缺乏症

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构成细胞的成分食糖、谷类、薯类、甘蔗等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含有能量鱼类、瘦肉、蛋类、奶类、黄豆等会患营养性贫血
(全身浮肿)
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构成细胞的成分肥肉、花生、芝麻等影响VA、VD的吸收

素V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
V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易患脚气病、神经炎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V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新鲜蔬菜、水果(柑桔)等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V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蛋黄、动物肝脏儿童:易患佝偻病
成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物无

盐钙
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鲜大骨、奶类、豆类等儿童:易患佝偻病,
成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铁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动物肝脏、血液菠菜等会患缺铁性贫血、乏力、
头晕
碘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海带、紫菜、食盐加碘等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或叫大脖子病)
幼儿:易患呆小症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良好的溶剂,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饮食、饮水、瓜果、饮料等细胞无法生活(脱水)

人体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统一的整体)
★2、人体的八大系统和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

管结构功能图示
口腔具有牙、舌和唾液腺,能咀嚼、磨碎和搅拌食物,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咽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
吸收功能
食道食物的通道
胃具有胃腺,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质,暂时储存食物。
小肠具有肠腺,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在小肠被彻底消化的,其营养物质主要也是在小肠被吸收的。)
大肠形成粪便。(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
肛门排出粪便

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和盐酸),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质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1、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消化的
最终产物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2、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内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消的
化吸
管收
各情
段况口腔、咽、食道没有吸收作用
胃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3、小肠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小肠很长,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5)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胆汁、胰
液和肠液)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4、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A淀粉糊+清水37℃10分钟变蓝色
B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色
C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色
D淀粉糊+唾液100℃10分钟变蓝色
(1)A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没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性质。
(2)B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是:因为淀粉被唾液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的缘故。
(3)若以A、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对照组为试管A。
(4)试管C变蓝色的原因是:温度过低,酶失去活性,淀粉没有被分解。
(5)试管D会变蓝色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酶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四、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

道功能

鼻腔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气体的通道和发音器官
气管、支气管湿润、清洁空气、形成痰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肋间肌
和膈肌胸廓膈顶肺肺内气压气体进出肺泡气体变化
吸气收缩扩大下降扩张下降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含O2较多
呼气舒张缩小回升缩小上升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含CO2较多

(二)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气体肺肺部毛细血管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肺的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三)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2、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温馨提示☆
(1)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体内产生CO2和含氮废物的部位:是组织细胞;氧在血液中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
(3)呼吸运动的原理: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4)气体交换的原理: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运动。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5)组织细胞需氧的原因:(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由于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氧气,才能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或能量)。

(四)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两个过程的比较:
气体交换的类别气体交换的场所气体交换的过程气体交换的结果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
肺泡血液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
血液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五)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
将准备好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甲、乙试管中,并用洁净的吸管插入
乙试管的石灰水中,然后,用口轻轻地反复吹气,而将甲试管静置空
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现象:甲试管:不变浑浊。乙试管:变浑浊。
2、分析原因:甲试管: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乙试管: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在探究实验中,甲试管是起对照作用。

五、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在心脏和血管内还流动着血液。
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的成份: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所组成。
(1)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55%)
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
(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形态结构:呈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内含有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红色)。
正常成年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正常成年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
正常男性:120~160克/升
正常女性:110~150克/升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明显减少,称为贫血。)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形态结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
正常值:成年人是:(4~10)×109个/升。
(体内白细胞明显增多,说明人体内患有急性炎症
体内白细胞明显减少,说明人体内患有白血病)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
形态结构:形态最小而且不规则、无细胞核,数量少。
正常值:(1~3)×1011个/升。
(低于正常值,止血功能不健全,高于正常值,易形成血栓)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2、血液的功能:具有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等。
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4、贫血的原因、症状和治疗办法:
贫血的原因在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贫血的症状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办法应多吃含铁质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类和动物肝脏等。
(二)血量、血型与输血:
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若一次失血不超过5%(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若一次失血超过人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应及时输血,但在输血前必须先了解双方的血型。(即: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因为血型不同,输血后会产生凝集反应。
血型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系统,它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血型终身不变,而且可以遗传。
输血输血的原则: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危及生命。
无偿献血我国于199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三)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含“O型”血的人是万能的输血者,含“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一种血型。不过,异型输血一般要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输异型血时,输的血量要少,速度要慢,不然,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危及生命。
血液循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循环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1、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结构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的壁最薄。(这与心脏输送血液的远近有关)图示


腔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
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通,内流静脉血。
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通,内流静脉血

膜房室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
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温馨提示☆
(1)凡是心房都与静脉相连通(2)凡是心室都与动脉相连通
(3)凡是与左心房和左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动脉血。凡是与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静脉血。
(4)心脏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5)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6)血清与血浆相比:就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8)从静脉注射药水,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9)从主动脉或肺动脉注水,水会从主动脉或肺动脉流出。
(二)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
1、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
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
脉→流回右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
(3)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2、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肺循环途径:
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
(3)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外毛细血管处。
(三)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
类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概念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收回到心脏的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管壁的结
构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具有静脉瓣)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血流的
速度快速
(喷泉式射出)较慢
(缓慢流出)
血流的
方向心脏→全身各处全身各处→心脏动脉端→静脉端
图示

(四)人体出血的初步护理:
动脉出血特点颜色鲜红,血液喷射而出。
止血措施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带、绷带压迫止血。
静脉出血特点颜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
止血措施用手指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带、绷带压迫止血。
(五)血压:
概念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常值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血压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血压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六、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代谢废物指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由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分等物质,叫做代谢废物。(或叫代谢终产物)
排泄指把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汗液和尿液等的排出)
排遗指把消化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如:粪便)

排泄的途径少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

部分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由“皮肤”排出

大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由“泌尿系统”排出

排泄的意义(1)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人体内水分与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3)调节体温。
七、尿的形成与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
1、肾脏的位置: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2、肾脏的结构:由皮质、髓质和肾孟三部分构成;每个肾脏约由100多万“肾单位”构成的,所以,“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囊:储存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

4、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5、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成分的主要区别:
液体水(g%)蛋白质(g%)葡萄糖(g%)尿素(g%)无机盐(g%)
血浆90~937~90.10.030.72
原尿99微量0.10.030.72
尿液95~97——21.5
☆温馨提示☆
(1)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再由出球小动脉流出,其成份的变化是;由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中,尿酸、尿素、水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减少。
(3)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4)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5)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八、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主要区别:(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导管以及分泌物的排出方式)
名称特点举例图示
外分泌腺具有导管的腺,分泌物种类不同,量多,并通过导管排出。汗腺、胃腺、肠腺、唾液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分泌物是激素,量少,并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血液循环送至全身。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肾上腺等。

(一)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1、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其生理作用是:除本身能分泌激素外,还能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分泌。
2、甲状腺:位于颈的前部,它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3、胰岛:位于胰腺上,它能分泌胰岛素等。
(二)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
具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其特点是: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作用显著。
(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来源、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症:
1、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成人: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成人:分泌过多,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制剂”效果显著。
注:碘的生理作用、缺乏症及其治疗办法:
(1)生理作用: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
(2)缺乏症:易患“地方甲状腺肿”。(或叫“大脖子病”,但该病不是由缺乏激素引起的。)
(3)治疗办法:经常食用海带、紫菜或加碘食盐等。

九、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如右图所示)
(2)反射的概念: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
产生规律性的反应,叫做反射。如:膝跳反射等。
(3)反射的类型:
类型概念举例
非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其反射中枢是位于脑干和脊髓的低级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活动方式)。冷得发抖、热得出汗、强光耀眼、缩手反射等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其反射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属于高级的神经活动方式)。老马识途、猴子打蓝球、看到杨梅分泌唾液、听说杨梅分泌唾液等。
注: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能对语言、文字等抽象刺激建立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看到“杨梅”二字分泌唾液等。

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在个体生活或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中枢
(如脑干、脊髓)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外界刺激直接刺激(如:食物等)抽象刺激(如:铃声等)
神经联系永久固定,不会消退暂时的,既可建立又可消退,需强化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
大脑皮层具有的功能区有:语言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躯体对侧的运动,如:大脑皮层左侧运动中枢受损,则右侧躯体的运动就会受到障碍;躯体感觉中枢也是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

6、小脑的主要功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十二、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1)输卵管——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和输送卵细
胞的管道。
(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所需
要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
得的;胚胎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
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排出的。

十三、生殖的过程:

1、受精:指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成一个细胞(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的结果是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怀孕:从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做怀孕。
3、胎儿的发育:
(1)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
(2)营养:在人体胚胎发育初期,其营养物质是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植入子宫内膜后,其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和胎盘来自母体。
即:胚胎脐带和胎盘母体
4、分娩:怀孕到第40周(或280天)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就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称为婴儿)。
十四、人体运动的形成: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所组成,(或由骨骼和骨骼肌所组成)。其生理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等作用。人体运动的形成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并在神经系统的协调和相关肌肉协作控制下完成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是由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来的。(即: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是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的。)
1、根据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营养物质中淀粉的消化开始于[2]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
[5]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9]小肠。
(2)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溶菌酶的消化腺是[1]唾液腺;
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4]肝脏;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胆汁、它能使
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9]小肠。
(4)图中[6]除了能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外,还能分
泌胰岛素并主要参与调节糖类的代谢。
2、如下图所示的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分解淀粉”的实验装置图,请仔细分析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判断1、2号两支试管哪一个是对照组,哪一个是实验组?1是对照组,2是实验组。
(2)图C中将1、2号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加热的温度为什么要37℃?理由是:该温度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适温度。(即:模拟人体温度)
(3)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后,其颜色不变蓝,原因是2号试管中含有消化淀粉的
唾液淀粉酶。在它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4)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
3、如右图为新鲜血液的处理过程,请根据不同处理的结果分析回答:
(1)A、B、C、D分别为A血浆,B血细胞,C血清,D血块。
(2)在A、B、C、D中,呈淡黄色的是A、C,这两种液体在成
分上的主要区别是C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3)B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其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4、右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的人血涂片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数字①②分别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若让你用显微镜观察,你要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即从
细胞的大小、数量、有无细胞核。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
区别是①无细胞核。
(2)当人体内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图中细胞可能会在短时间
内增多的是②白细胞,其作用是防御、保护。
(3)视野中数目最多的是①红细胞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是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此外,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5、右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血管壁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则B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3)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出球小动脉,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6)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营养物质。
6、右图为人体心脏及相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各部分名称:
一是左心房与③肺静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
二是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三是
右心房与④和⑤上、下腔静脉相连通,(内流静脉
血)。四是右心室与②肺动脉相连通(内流静脉血)。
(2)取猪的完整心脏及相连的血管,将血管⑤下腔静
脉结扎,从血管④上腔静脉处灌水,并用手捏心
室,这时,水会从②肺动脉这条血管流出。如果从①主动脉处灌水,水会再从
①主动脉流出。
(3)在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7、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有四个腔,图中[3]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
[2]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
(2)由于有[A]动脉瓣和[B]房室瓣的存在,所以心脏
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
(3)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循环途径
叫体循环,经此过程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
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8、右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中,
空气中的氧在人体的肺泡处进入血液,
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
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
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的。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是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静脉血,原因是:氧气离开血红蛋白进入组织细胞。
9、右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周围的毛细管,一端连通A是肺动脉,另一端连通
C是肺静脉,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在肺泡这一部位
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氧由肺泡进入血液,b二氧
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2)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D是静脉,另一端
连通F是动脉,D内流动的是静脉血,F内流动的是动脉
血。在组织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中:a氧气是由血液扩
散到组织细胞中,b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中。
(3)血液流经E后,其血液变为暗红色,其原因是血液中氧的
含量减少。
(4)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的换气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两个
过程,它们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
救灾。请你结合下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
援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A呼吸系统
的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
需依次经过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缓缓流出,救援人员
应在他下肢的远(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注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B]腔,
最终送达全身组织细胞,供呼吸作用分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1、如右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食物中通过消化管进入循环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
(2)外界空气中氧气通过①肺的通气和②
肺的换气进入循环系统。
(3)人体内代谢废物在组织细胞部位产生,
同时又通过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12、右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注:图中O2代表氧气,CO2代表二氧化碳):
(1)完成过程①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2)在过程①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
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体
内产生这些物质都是由细胞产生的。
(3)通过过程②(填序号)把含氧较少的静脉
血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4)氧气通过过程③运输到组织间,再通过过程④(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13、右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如果指的是血管,那么,它是出球小动脉。
(2)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它由图中④⑤⑥组成(填序号)。
(3)尿的形成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⑤]肾小球,
重吸收作用发生在[⑥]肾小管。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都被[⑥]重吸收。
(4)图中[④]的液体叫原尿,它与[②]中的液体相比,
就是原尿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尿液与原尿成分的主要不同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健康人)。如果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即血尿),其病因可能出现在肾小球滤过的环节上,如果出现糖尿,说明患者患了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应注射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5)②与①相比就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酸明显减少。
14、右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若此图表示“缩手反射”,当手指偶然被针刺到,手上皮肤里的[A]感受器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B]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D]传出神经元传达到手臂上的[E]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
(3)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流唾液的反射弧,则[A]是代表眼睛的视网膜结构。
(4)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结构中的耳蜗内。
(5)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内。
(6)此题中(3)、(4)提到的反射是属于条件反射,(5)提到的反射是属非条件反射。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节。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所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许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参与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

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4.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

老师和学生亲切谈话,让学生说说每天从醒来睁开眼睛到现在坐在这里听老师讲课,都经历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生物和哪些生物有接触,并让学生说说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然后引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生物圈”。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做游戏、观察分析图片、亲身体验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生物圈的范围

请同学通过讨论,说说地球上都有哪些地方有生物的生活,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己说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问题拓展: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问题转承: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承开始上课话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一种生物),介绍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并告诉同学这个“家”给他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哪些条件。

(2)学生观察书上六幅图片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题:①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③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3)做游戏:在地上画两个大小一样的圈,请男生和女生分别站在这个圈内(脚不能站到圈外),圈内所站人数多而且所站时间长的组获胜。

(4)亲身体验:这里有盆花,来体验做园丁的感觉养花。

总结: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也正是由于地球上只有生物圈上才为所有生物的生活提供了这些基本条件,所以生物圈中有生物,而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

(三)通过角色扮演、联系实际,拓展新知,巩固学生对所新知的理解并拓展学生思维。

1.问题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类面正面临着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不足和能源短缺等危机问题,我们能不能再寻找一个类似生物圈的地方来缓解这些危机呢?我们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上寻找呢?

学生提供他们在课前收集的其他星球的一些资料,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我们襄樊籍的航天飞行员聂海胜和其他星球。假定聂海胜现在想去这些星球旅行,请其他星球向地球人介绍他们星球的条件,然后让聂海胜来决定他的去否。

2.读一篇报道《白河怎么成了“吃人”河,十年夺走近百村民性命》。让同学谈感受。

3.让学生谈谈自己作为襄樊的小主人能为襄樊的环保做些什么贡献。

六.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32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