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血液循环》这节内容是人体物质运输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教学重点。由于知识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怎样直观简单的让学生认识理解体肺循环的途径,无疑是众多生物老师的难题。在上这节课时,我主要的办法是------想方设法用好教材中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如果只就教材信息库中的体肺循环过程的文字介绍找出关键词语去认识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学生肯定是认识不深刻、记忆不牢固。因此,我在教学中抛弃了这段信息材料。板图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心脏的四个腔和心脏中的两种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以及与心脏相连的八条血管名称。并将血管的名称和血流方向用箭头标注出来。然后我将循环示意图以视频形式放大展示,然后以历史教学中的战争路线图识别法,指导学生按照箭头指定方向和在心脏一节课时总结的规律房连静室连动(心房和静脉相连心室和动脉相连,)上房下室(上为心房下为心室)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动脉血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血将血液由全省运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去观察体肺循环的全过程,不料学生很快就能够用语言描述出体肺循环的具体过程。接着让学生以箭头连接的方法将循环过程表示出来,板书循环过程,再让学生找出体肺循环的规律。这节课,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识图能力。
但因血液循环知识是教学难点,有些反应慢的或者听讲不够认真的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对他们加强课下辅导,对全体学生加强练习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认同健康而强壮的心脏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引导学生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设置疑问,引起思考。
2、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4、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学法指导:
1、联系已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相关知识认真仔细观看视频,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分析循环过程的血液成分变化,明白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协作关系、血液循环的意义所在。
2、分别联系“消化与吸收”和“人体的呼吸”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和作用,认识到人体生理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初步建立人体是一个整体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1、预习有关血液循环的内容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制作血液循环的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容易疲倦的症状?
2、识别图中的三种血管,指出适合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并说明其特点。
3、心脏有哪几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连通?
预习自测:
1、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成哪两条路线?
2、把这两者连通起来的是什么器官?这两条路线的共同点是都
从()→()→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3、你怎么理解体循环的“体”?你认为通过体循环起到什么作用?
4、肺循环是发生在哪两部分之间的血液循环?你认为肺循环有什么作用?
5、判断正误:(1)动脉里流的血叫动脉血()
(2)静脉里流的血叫静脉血()
6、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的内容,了解到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着。
播放视频:人体的血液循环
多媒体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适时暂停,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观观察提纲::(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细致观看视频,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教师指导: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2、体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3、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
改变?
4、体循环产生了什么意义?
再观察肺循环,教师指导观察:
1、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2、肺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3、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
改变?
4、肺循环产生什么意义?
5、肺循环和体循环哪个路线长?
6、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两条循环途径。
学生尝试:用文字和“→”绘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教师板图: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学生标注:分别用红、蓝色粉笔在板图中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比较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起点
终点
路线
长短
血液成分的变化
特点
体循环
肺循环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规律。
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
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
3、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为什么?
4、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教师出示:血液循环图解
课堂小结: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他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思维拓展:
1、心脏本身所需要的营养及氧由哪里提供?代谢废物如何运离?
2、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甚至晕倒的现象?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阅读:“冠脉循环”内容
师生小结:
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可见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冠脉循环的效率直接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
学以致用:
1、在左臂进行静脉注射,药液在进入体内后还会经过哪些循环途径才能到达病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2、若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则最先将在心脏的哪个腔中发现这种药物?
3、一般患病时医生往往建议患者首选口服药物,其次肌肉注射,最后才是输液,你理解其中的原因吗?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PPT)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二、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图)
二、血液循环的意义:
教学反思:
《血液循环》一节是我将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又一次探索,也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基本教学思路是:(1)选择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贪占探究式教学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强化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设计以发展理性思维。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注重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注重过程而非结论。
课后调查及学生作业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大多数学生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部位、原因、结果、意义等),动脉血和静脉血,在血液循环血液血管心脏间的协作关系,人体血液循环的意义等都有了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想。
尤其是“问题设计”始终贯彻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以“问”勾起学生的“忆”
“知识准备”环节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将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再认识,再加工,深化理解,以积极参与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归基础,以退为进。
2、以“问”勾起学生的“悟”
在播放“血液循环”的视频前,先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去观看,减少盲目性,并引导学生“悟”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间的联系,思前因后果,逐步深化结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关系的生物学思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以“问”引领学生的“做”
观察完视频,要求学生尝试着画出体循环(后画肺循环)路线图,并用红蓝色分别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这时一个引领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地过程,是学生完成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
4、以“问”引起学生的“反思”
通过“血液循环的意义何在?”“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身需要养料和氧气吗?”等的发问,引起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深入思考,检验和反思问题的解答过程和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深化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概念和方法。
不足:本节内容难度较大,且开展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具体过程中,而落实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结果对课堂节奏掌控不当,在前面过细、耗时过多,导致影响教学进度,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以致用”环节,不能当堂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和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需注意解决落实学生探究活动与时间分配之间的矛盾。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备课教案
人体的血液循环
什么是血液循环?由哪些结构组成?有什么功能?
观察:“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血液在不同的血管中是怎样流动的?
(板书血管中血液的流向箭头图)
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如何通过的?——单行通过——毛细血管腔最细(实验报告册36页)
请人都书53页倒数第2段。
按照血液流动的途径,血液循环分哪两种?
解读书54页图10-10“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
动脉血管中流的都是动脉血吗?静脉血管中流的都是静脉血吗?
体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边讲边板书)体循环的结果是什么?
肺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边讲边板书)肺循环的结果是什么?
巩固:集体朗读《随堂练》知识目标3-2
《补充习题》第31页第14题“循环系统模式图”
《随堂练》第21页第11题“挂盐水时,药物到达伤口处的途径”
3班学生赵阳问:我在脚上挂水。
启发我:手腕和脚上挂水有什么区别?
时常听到“三高”,哪“三高”?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如何表示一个人的血压?分子代表什么?分母代表什么?
一个人正常的血压数据范围?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高血压?
板书:
第二节血液循环
第十章血管
血管名称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血流
速度
出血情况
动脉
心脏全身
管壁厚,弹性大
快
喷射状
静脉
全身心脏
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
慢
不断流出
毛细血管
小动脉小静脉
(物质交换的场所)
非常薄(一层细胞)
数量多,分布广
最慢
慢慢渗出
⑴人体皮肤下一条条的“青筋”就是分布浅层的静脉血管。
⑵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第十一章心脏
⑴结构:
①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右心房
------------
右心室
②相连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
(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③瓣膜作用: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房→心室→动脉)
3、心率和脉搏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一样。
4、血液循环:
⑴血液循环的过程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全身各级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肺动脉
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①
体循环:左心室右心房(动脉血——静脉血)
血液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②动脉血管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流的也不一定是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多,鲜红色)—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含氧少,暗红色)—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⑵血压
①概念: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健康人的收缩压——12~18.7kPa
健康人的舒张压——8~12kPa
②表示方法:15/10.8kPa(15为收缩压,10.8为舒张压)
②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认为是高血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61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