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生活中燃烧、灭火的现象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
【投影】图片展示
【讲解】精彩的点火仪式向我们展示了火的魅力,熊熊的火炬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神圣。说到火,人们自然会想到燃烧。燃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火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燃烧会有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观看、倾听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课题。
【探究一】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燃烧事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燃烧现象。
事例
化学方程式
现象
镁条燃烧
木炭燃烧
铁丝燃烧

【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板书】1、燃烧的定义
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忆燃烧现象。
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
P129划概念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增强学生将化学原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过渡】燃烧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呢?
【探究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猜想。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统一以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小结】我们发现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着火点:是使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着火点。着火点和熔点、沸点一样,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被人为地升高或降低。
【板书】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三个小组上台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

P129划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完成对燃烧条件的建构。
【过渡】燃烧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吗?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燃烧现象还能发生吗?
【视频】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7-1
【提问】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
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为什么?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由该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结论的能力。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探究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
2、在讲台上点燃一根蜡烛,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让蜡烛熄灭的方法,写在导学案上,并请同学上台演示。
【总结】
1、吹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倒扣在烧杯中(隔绝空气)
4、剪掉烛芯(清除可燃物)
5、沙土覆盖(隔绝空气)
6、利用CO2气体灭火(隔绝空气)
【小结】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
【板书】3.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练习】
1、分析P129灭火实例的灭火原因。
2、说出下列灭火原理:1、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2、烟头引起棉被着火,可以用水扑灭。3、身上着火,就地一滚。4、麦田起火时,在失火区附近割掉一片麦子。
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真听讲,回忆本课学习内容
【作业】1、学评第一课时
2、思考书本课后练习1-6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三者同时满足)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取其一)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jab88.cOM

相关推荐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4、应用
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
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
7、小结
8、课堂练习
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五、板书设计(略)

燃烧和灭火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燃烧和灭火》,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课前预习】
1.描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有利和有害两方面);
2.请回忆哪些物质可以与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到的现象
红磷的燃烧发光、放热,有大量白烟
【情境导入】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到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但现场仍有大量浓烟冒出。据吉林省消防部门介绍,本次事故系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根据以前我们所积累的知识,你能总结出什么叫燃烧吗?燃烧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
【归纳】燃烧:可燃物与发生一种的、的的氧化反应。
【猜想】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P128实验7-1,并记录实验现象。
图7-5Ⅰ图7-5Ⅱ
现象
分析
【交流讨论】教材P129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结论】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并归纳。
燃烧的条件:①;②;③。
【注意】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1.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2.发生火灾该如何灭火?
【实验探究】小组比赛: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正在烧杯里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灭火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
1.
2.
3.
4.
【结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②;③。
【讨论交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家中棉被不慎起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4.如何解释“钻木取火”、“水火不容”、“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几个成语?
【自学】阅读教材P131表7-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灭火器适用范围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思考】回顾我们本节课刚开始时老师老师念给大家听的一段新闻,厂房大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自学】阅读教材P132~133.思考下列问题:
1.爆炸引起的原因:
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除像氢气、________等可燃性气体外,面粉、煤粉等______也能爆炸。
【演示实验】教材P132实验7-2并进行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现象
分析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记住一些燃烧与爆炸有关的图标。
【知识迁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

概念
能量变化放热明显放热明显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放热明显
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
是否发光发光发光
联系都属于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知识拓展】
1.可燃物燃烧的共同特征:发光、放热,且为氧化反应。
2.有些爆炸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如蒸汽锅炉的爆炸、自行车车胎爆炸等。

三、自我检测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容易自燃,所以必须把它放在冰箱里
(C)向煤油的火焰中通入适量的空气,会使黑烟减少(D)燃烧都是由氧气参与的反应
2、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着了火,此时我们最好()
(A)用少量水浇灭(B)用锅盖盖严锅
(C)迅速向锅中倒入一些洗切好的蔬菜,并将锅移离炉(D)动用灭火器
3、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的相同点是()
(1)都发光2)都需要达到着火点(3)都发热(4)都发生氧化反应
(A)(3)(4)(B)(1)(2)(C)(2)(3)(D)(1)(4)
4、蜡烛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是因为()
(A)吹出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B)吹气时,气流带走了火星,使火焰熄灭
(C)吹气时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吹气时,气流使蜡烛火焰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5、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6、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7、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A)高压水枪(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黄沙(D)1211灭火器
8、下列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人和动物呼吸(B)食物的腐败
(C)钢铁生锈(D)植物的光合作用
9、下列物质与适量氧气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属于混合物的是()
(A)木炭(B)氢气(C)硫磺(D)含硫的煤
10、下列报道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煤矿矿井内发生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和氧气遇火引起的
(B)石油化工厂的工人可以穿化纤织物进行操作
(C)离开浓烟滚滚的火场,应尽量弯腰贴地而行,以避开浓烟。
(D)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
1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气体吸入体内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质在夏天容易自燃,是因为在夏天温度较高,容易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B)燃烧指的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C)缓慢氧化、燃烧、爆炸对人类有利也有害,可根据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加以防止或利用
(D)木炭、硫、磷、铁跟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因此所有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中考链接】
1.(20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2.(2012,副)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会产生尼古丁(C10H14N2)、烟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对他人健康也有害。
(2)乱扔烟头,会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是。
(3)CO是有毒气体,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资料卡片】
火场自救逃生方法
安全防火不可大意,特别是遇到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逃生,至关重要。这里,介绍几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火场自救逃生方法。
(1)当宾馆饭店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报告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要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门,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楼顶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于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区域着火,如楼层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围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临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物品、用手电往下照等,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
(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由于烟和热气上升,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床垫、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自救互救逃生方法:
(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员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3)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
逃生时注意事项:
(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烟呛和中毒。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

2、燃烧和灭火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教材将本课题内容放在最后,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突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便于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

3、本课题前,教材已经安排了很多具有可燃性物质的知识内容。

4、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教材从探究燃烧条件入手,引出燃烧概念,并由此推导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贴近生活,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并体会学以致用,将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物质具有可燃性,观察过很多物质的燃烧现象,会书写一些燃烧的方程式。

2、学习能力方法:部分学生会课前预习,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对较浅层次的知识进行整合,知道有多个条件时在探究中应控制变量,但多数学生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非智力因素: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跳动性大,尤其对化学实验有浓厚兴趣。

4、生活体验: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燃烧事实和现象。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由此得出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新课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熟悉生活情景入手,点燃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入手,逐一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进行灭火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各种进步和优秀表现,以保持对化学的持久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用来解释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计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获得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初步体验科学使用燃料和控制灭火的感性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简单火情(例如,酒精灯中的酒精撒出来、油锅着火等的应急处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

2.燃烧概念的构建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着火点、设计实验进行燃烧条件中“温度达到着火点”的验证。

六、实验用品:

木炭、红磷、白磷、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水、一瓶二氧化碳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支管试管、小试管、三脚架

打火机、剪刀、湿抹布、石块、沙子、气球、滤纸、蜡烛、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回顾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和已经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可燃性,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来。

回顾现象

讨论交流

书写化学方程式

为利用现有知识建构新知识打基础。

从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多方面引导分析燃烧事例。

分析、思考、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建构燃烧概念。

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新知识,体验成功。

引导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燃烧条件,

参与学生的设计,

解答学生随时产生的疑问

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设计,

体验探究。

展示学生方案

展示方案、交流方案、实施方案

分享交流、

合作学习。

引导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探究

设计方案并实施,然后交流

自主设计,

体验探究。

介绍灭火器

看课本131页,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将化学应用到生活。

引导讨论火灾中的安全自救

回顾生活现象

观看视频

阅读课本132页第一段

设计火灾逃生方案

强化生命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整理知识并展示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课堂反馈

当堂练习

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课后巩固。

八、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type=#_x0000_t75>

九、评价设计

在学生丰富多采地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和新体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反馈课堂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表》,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认知,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项目

内容

自我评价

知识与技能

什么是燃烧

燃烧的三个条件

灭火原理和方法,解释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善于合作

大胆创新,积极展示

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体会科学方法和态度

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

安全意识强,珍爱生命

备注:我学得很轻松,我完全掌握了

我学得很努力,我基本掌握了

我学得很困难,我还有一些困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24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