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
课题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型新授课



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教法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
互动
情境创设
活动与探究(一)
设疑:
联系实际:
教师设疑:
活动与探究(二):
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
现象
结论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
根据你们的观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
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溶剂溶质现象
水碘
水高锰酸钾
汽油碘
汽油高锰酸钾
结论
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
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
学生们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
均一、稳定。
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小结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
水乙醇
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
下面我们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
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
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教师介绍:这就是乳化现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然后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回答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均匀了,静置后它们又分层,把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但加入洗涤剂后用水清洗,试管又干净了。

相关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及其计算》学案三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及其计算》学案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及其计算》学案三

学习目标:

1.熟记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会运用上述概念,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简单计算。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二、先学。

1、复习指导。(15分钟)【投影0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33-38的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1)熟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熟记结晶的方法;能正确叙述海水晒盐的原理。

(3)熟记溶解度的定义以及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学生复习

3、检测复习效果【投影03-04】

1.下列因素中,与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是()

A.温度B.溶质的性质C.压强D.水的质量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时,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B.升高温度时,饱和的石灰水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使稀的碳酸溶液变成较浓的碳酸溶液

3.某温度下,ag硝酸钾放入到bg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m)是()

A.m=(a+b)gB.m>(a+b)gC.m<(a+b)gD.A与C可能,B不可能

4.把1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慢慢注入4mL水中配成稀硫酸,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则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6.l%B.31.l%C.30.9%D.19.6%

5.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中,倒出其体积的3/4后,再加水至原来的体积,然后在倒出其体积的2/3,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B.4%C.5%D.6%

6.现有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9.5g硝酸钾B.加入8g硝酸钾C.蒸发46g水D.蒸发42g水

7.向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再加10g水,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为15%,则原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250gB.200gC.140gD.102g

8.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

B.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垫上了干净的纸

C.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

D.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

9.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

①硝酸钾晶体不溶,②硝酸钾晶体溶解,③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变,④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减小,⑤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增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

10.把某温度下mg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以用下列曲线表示的是()

11.一定量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溶,溶液的质量碳酸钙与稀盐酸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下表是A、B、C、D四种固体各10g,在t℃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最小质量。则t℃四种固的溶解度(Sx)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B

C

D

135g

28g

50g

32g

13.在20℃时,取NaCl和Ca(OH)2各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是。

14.将100g硝酸钾溶液分成量等份,其中一份加入5g硝酸钾,另一份蒸发掉20g水,都恰好形成15℃时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5.在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g,该温度下把bg硝酸钾投入cg水中充分溶解: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四、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5】,中考指导P88-89

必做题1-2选做题3-4

五、精讲、点拨,更正、小结.

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情境导入
1.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
学习研讨
一、溶液
【自主学习】
【实验9-1】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阅读】阅读课本P27——28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___________叫做溶剂,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叫做溶剂。
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碘酒中_________是溶剂,______是溶质。
【交流讨论】
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实验9-2】
溶剂溶质现象
水碘
水高锰酸钾
汽油碘
汽油高锰酸钾
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3】
溶剂溶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前的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
【实验9-4】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9页最后一段至第30页第一段,了解乳浊液定义及其特点;及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学情分析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乳浊液溶液B.溶液悬溶液乳浊液
C.悬溶液乳浊液溶液D.溶液悬浊液溶液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D、都可以

拓展提升
【必做题】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混浊现象?为什么?
【选做题】
50g稀硫酸中投入5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溶液质量是()
A、55gB、大于55gC、小于55gD、无法确定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主备人:薛文文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情境导入——趣味实验
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察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呢?

学习研讨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根据课本第30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展示交流】
归纳整理:阅读P31第一段内容
吸热>放热;吸热<放热;吸热=放热。
学情分析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矿泉水C.汽水D.液氧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
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C.净化的河水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4.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5.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明显降低的是。
6.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在碘酒中,溶质的小微粒是,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拓展提升
【必做题】
请将下面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
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项
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e.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选做题】
物质溶解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请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下左图所示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能用它研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其原理。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
主备人:薛文文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情境导入
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
学习研讨
一、饱和溶液
【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现象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现象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分析归纳】:
饱和溶液二要素:、。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学情分析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法。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二溶解度(第二课时)
主备人:薛文文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情境导入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习研讨
二、溶解度
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6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小结】
1.。
2.。
【巩固练习】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8.0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g。
B.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g
C.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学以致用】
1、20℃时,100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2、30℃时,100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自主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讨论交流】:教材中图9-12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通过溶解度曲线,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①;
②;
③。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时溶解度的大小;
(3)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交流讨论】课本P38
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归纳总结】
气体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压强减小,溶解度;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主备人:薛文文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自主学习】
【活动与探究一】
【实验9-5】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填写下表
编号溶液颜色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
1
2
3
【交流讨论】如何区分溶液的浓稀?
【归纳小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P42,知道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交流讨论】
1、实验9-5中,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2、表达式的几种变形

【交流讨论】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概念
表示意义
条件
状态
联系
【活动与探究二】:【实验9-6】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看作1g/cm3)。
溶质质量/g溶剂(水)质量/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90
2080
【设问】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那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
【交流讨论】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请你试一试。

【活动与探究三】:【实验9-7】
【小结】
1.配制溶液的步骤:、、、、。
2.实验仪器:所需仪器:

溶解:;。
3.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主备人:薛文文审核人: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溶质质量分数。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情境导入
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及其变形:

那么你能用公式或公式变形来解决问题吗?
学习研讨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题一】:题目略
【自主学习】写出解题步骤和过程。

【合作交流】对学生板演和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更正、完善。
【拓展练习】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讨论】与例题1相比,两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

【评价】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
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抓住关键:。
解:

【拓展】如果把50g换成50mL那么还需什么条件才能解题?

【巩固练习】课后习题3、4题。

3.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题3】: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这种与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的题目怎样来寻找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呢?
解:

【小结】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步骤。
【巩固练习】课后习题第6题。
学情分析
1.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B.溶液体积C.溶质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有40g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40g15%的CaCl2溶液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gCaCl2固体D.把溶剂蒸发掉20g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4.预防“非典”(SARS),家庭、学校经常使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消毒剂,它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分解产生氧气,有杀菌、漂白作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若要配制0.1%的该消毒液2000g,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
5.20℃时将60gNaCl放入150g水中,充分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拓展提升
【必做题】
配制500g20%的硫酸,需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水的质量为多少?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复习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时间:

知识梳理

相关的计算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1.已知溶质、溶剂、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求其余量。解答这类习题时可直接应用公式进行求解。
2.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解答这类习题时一般可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列等式进行求解。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解答这类习题时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智能训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蒸馏水C.石灰乳D.生理盐水
2.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水
3.现有100ml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4.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溶液的是()
A.4g氯化钠和16g水B.16g20%的氯化钠溶液和5g水
C.1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g水D.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1g氯化钠
5.把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减小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D.溶剂的质量不变
6.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MgCl2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
7.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冷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实验室欲配制50g5%的NaCl溶液,常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1)计算:需要NaCl质量为g,水的质量为g,约ml。
(2)称量: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g。检查时,若发现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至平衡。称量时若把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则称得NaCl的质量为g。若量取水的操作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际为。要把该溶液变成5%的溶液,需再加NaClg。
(3)溶解:应选择的量筒规格是(填“50ml”或“100ml”),量取时,若仰视刻度线,则量筒的读数偏,实际水体积偏,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
10.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九年级第九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三个课题,这三个课题中,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但是中考对能力的要求不高,能力要求不高(多数能力要求是了解或知道层次)属于“能”等级的包括绘制溶解度曲线及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信息和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计算,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接受概念。

二、教学建议

课题1溶液的形成

1、溶液概念的引入(发现式教学)

设置情境,由学生已经熟知的溶液引入,让学生自己得出溶液的特征及概念。准备自来水、矿泉水、蔗糖水、食盐水、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各一杯,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溶液,让学生通过讨论及观察,从宏观角度探究出溶液的特征:1、都是混合物。2、均一的3、稳定的[矿物质、糖、盐等成分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

再借助溶解动画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形成的实质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设计更多能感知温度差的方案

在进行活动前,可以先讨论,议论除了课本提供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案,最后确定几个方案,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后交流结论和体会。例如,可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试试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以在烧杯底部放一小块滴有几滴水的木块,观察溶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能否引起结冰等。

(2)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要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其中的原因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

课题2溶解度

1、饱和溶液概念教学补充

“饱和溶液”对于这个概念学生容易误解为“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可以增加一个实验帮学生清晰这个概念,可以在已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投影)当同学们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时受到启发,领悟到定义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是指原溶质,不是指其它溶质)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质)”,对书本上的定义有了完整、精确的理解。

2、“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的概念区分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在两个培养皿中盛相同体积的水,一个里面加食盐(用药匙大头取),一个里面加熟石灰(用药匙小头取)。(投影)很明显此时溶质取用量不同。搅拌后可见食盐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饱和)。为了证明食盐溶液未饱和再加食盐少许,搅拌后仍全溶。观察了这组实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从实验现象的启迪中逐步对“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这组关系相互成立,必须满足前提与条件。用实验辅助教学后,使这个过去一直用数据来解释的问题变得让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3、溶解度曲线

让学生自己去画出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跟学生一起分析出曲线上、中、下,各部分的意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溶解度曲线。

课题3溶质质量分数

1、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中第(1)类计算在填【实验9-5】和【实验9-6】的表格时已练习过,这实际上是直接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例题1]属于第(2)类计算,实际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只是把关系式稍作变换。[例题2]属于第(3)类计算类型。这类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因此计算时要以溶质量不变为依据来建立等式关系。例如,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稀释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g×a%=Bg×b%课题3习题5、6和习题7,属于第(4)种类型计算。这类计算的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是其中涉及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要求综合运用化学反应知识、溶液知识以及必要的密度关系式等。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意义。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水溶液最大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没有意义的。千万不要引入过难的有关溶液的计算,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关于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此实验原理简单,但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中要注意关注过程,尤其学生容易忽略的“贴标签”一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882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