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⒈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⒉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⒊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⒋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导学提纲:
㈡预学导航:
⒈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过程演变而来的。
⒉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过没有________。
⒊原始海洋是由_____变成________,然后越积越多变成的。它是__________诞生的摇篮。
4.1965处我国科学家利用_________成功合成_________。1981,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_________。它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_阶段。
5.课本中的分析讨论
第一个分析讨论:⒈

第二个分析讨论:⒈

7.课后题
第一题:

第二题:

新课
㈠导入:同不们,关于生命起源问题,多少年来一直是科学家在探索的问题,并且至今仍然存在多种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比如说“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至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是如何出现也没有给出定论,不过有一种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就是“化学进化说”请看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许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神创论2、宇宙胚种说3、物质化学进化论4、自然发生说请同学们阐述自己支持哪一假说,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和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二、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这些物质是从那里来的?。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地球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使原始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认为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个阶段?。
5、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那里?。
6、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初产生的有机物的汇总场所,有机高分子的形成,多分子体系的组成,以及原始生命的诞生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而海水能阻止强烈的紫外线对原始生命的破坏杀伤作用。所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三、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学习提示:阅读课本5页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小组合作完成
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2、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过程?烧瓶中的暗褐色液体含有成分。
3、该实验中,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米勒实验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这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四、为什么要研究生命的起源
1、用比较的方法记忆化学进化的4个阶段:即从无→有、小→大、分子→体系、体系→生命,强调4个阶段中最复杂最有意义的是第4个阶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诞生。
2、现在地球上会不会再有新的原始生命的诞生?研究生命起源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学生指疑

㈣师生解疑

五、随堂反馈
选择题: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A海洋B原始森林C原始陆地D原始海洋
2、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没有的气体是
A氨气B甲烷C氧气D水蒸气
3、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的是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4、从生命起源的过程看,组成生命体最重要的物质是
A水B蛋白质C蛋白质、核酸D氨基酸
5、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
A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大分子物质C单细胞生物D原始生命
6、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发展成单细胞生命
二、非选择题
7、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_________。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
⑵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_________生成,此装置模拟原始条件下的_________。
⑶D装置是_________,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_过程。
⑷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相关阅读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八下生物教案)


§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重、难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有多大年龄了?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二、新授

如何得知生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确凿的证据

㈠科学推测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㈡资料分析

P47资料分析1.2.3.

讨论: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②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③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测?

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分析讨论:①原始大气成分:H2O、H2、NH3、CH4、CO2、H2S

现在大气成分:N2、O2、CO2、NO2、等

最大区别:有无氧气

②没有,因为高温、高热、辐射太大等。

③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形成完全有可能。

④其他星球也存在生命物质;也有类似原始地球状态。

㈢技能训练

P50技能训练

㈣生命起源

米勒实验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有机物地球降温与水蒸气原始海洋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生命10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三、练习

P511.2.3.

讨论:阅读P51《科学、技术、社会》谈谈各自看法。

四、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确凿的证据

科学的推测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的想象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有机物地球降温与水蒸气原始海洋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生命10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3.2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平均寿命大致是多少?地球已有多少历史?如何研究地球上生物的演化?

二、新授

㈠资料分析

①化石:生物的遗物、遗体和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化石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出现地层

较古老地层┅┅┅┅┅┅┅┅┅┅┅┅较晚近地层

③始祖鸟被覆羽毛,有翼,嘴呈喙状同鸟类特征

前肢末端有指,指的末端有爪,有牙齿同爬行类

讨论分析:①资料1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资料2仔细观测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资料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差异性,比较亲缘关系。

②均采用比较的方法。

③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

始祖鸟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中间类型。

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马、果蝇、向日葵则越来越远。

㈡比较的方法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

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㈢综述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同时也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较。

科学家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生物进化大致过程

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

三、练习

P57练习12

例:右图其中一层含物种A化石,另一层含物种B化石,

Ⅱ物种A

问:比较物种A和B有何差异?

Ⅰ物种B

在第Ⅱ层中能否找到物种B?

四、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3.2生物进化的历程

化石:生物的遗物、遗体和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

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2生物进化的历程(第2课时)

教学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重、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一、导入

地层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化石,这些化石的出现大致告诉了我们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新授

㈠观察图Ⅶ-22,填充其中的空缺。

生物树

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

技能训练:

P56-57技能训练

解析:证据123支持假说A,其中说服力最大的是1,

证据4567支持假说B,其中说服力最大的是5。

三、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3.3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事物的原因,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为什么扬子鳄一直生活到现在?

二、新授

㈠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观看录像,说说原因

原因:①先期浅色桦尺蠖较多,因为无污染。

②中期深色桦尺蠖较多,因为环境污染。

③现代又是浅色桦尺蠖较多,因为注重环保。

2.模拟探究

1)观察

P59具保护色的动物

说说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2)模拟实验动物的保护色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A、作出假设

B、制定计划

C、步骤:①准备布料及100张颜色各异的小纸片。

②5、6人一组并推举组长。

③展开布料,放上纸片。

④组长监督,其他同学“捕食”。

⑤“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选一张小纸片。剩下25张小纸片时停止。

⑥统计幸存纸片的数目。

⑦假设“幸存者”都产3个后代,且体色与自己相同,取相应备用小纸片。

⑧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第4—7步。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D、实施计划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布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又有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颜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三、练习

1.如果众要使浅色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该怎么样做?

2.家养动物与同种野生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异,为什么?

3.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何无翅昆虫特别多?

四、作业

§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

教学目标: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一、导入

为什么浅色桦尺蠖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为什么恐龙会灭绝?生物为什么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新授

生物进化的思想基础。

拉马克进化思想

孟德尔遗传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最为推崇

1.物种繁殖能力强,但生存条件有限,故为此而斗争。

达尔文观点2.遗传、变异普遍存在,有利变异个体容易生存,不利变异个体则淘汰。

观察、讨论

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形成的?

长颈者,获得食物的空间多,所以生存下来

短颈者,获得食物的空间小,所以最终死亡

归纳总结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练习

1.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判断

①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②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四、作业

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

板书:§3.3生物进化的原因

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不适者淘汰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八下生物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一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新课讲解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104页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页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提问: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主要通过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生命的历史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类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产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温、地壳薄、有原始大气,后来才有水。

2.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较大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界膜原始生命

2.生命诞生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几个主要年份

46亿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亿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亿年前形成原始生命。

六、习题与解释

1.随堂练习

(1)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人是()

(A)米勒(B)雷地(C)巴斯德(D)达尔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直至产生生命物质所需的条件有()

(A)高温(B)闪电(C)紫外线(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质演化为生命的场所是在()

(A)原始海洋(B)原始土壤

(C)原始大(D)原始陆地

2.课后练习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

(5)米勒的实验及后来许多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实验用来证明

(6)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有、、、

等气体,没有、和。

(7)原始生命起源于物质,原始生命在形成的。是进化的结果。

(8)科学家推测,地球形成于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年前。

(9)你认为在现在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参考答案

(1)B(2)D(3)A(4)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5)天然蛋白质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方法合成(6)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臭氧氮气功(7)非生命海洋化学(8)483835

(9)答: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为再产生原始生命。因为,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已不存在,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等,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没有持续不断的雷电。另外,现在海洋成分也改变了。

小资料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生物发生说(生源论):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源。

2.宇宙发生说(宇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达到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
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②学生准备生物标本。
③有条件的地方,学生可去观察珊瑚。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988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