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物理上册部分知识点整理归纳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年级物理上册部分知识点整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物理上册部分知识点整理归纳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

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

6、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公式:

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Q放=cm(t0-t)=cmt降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9、内能与热机

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或者Q放=qv;

(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Q放=qv计算

(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1、静电现象: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连线要横平竖直;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路径法拆除法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电流表的接法: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

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注意:

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

(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Q=It

(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瓦特(国际);

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

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相关推荐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知识点归纳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知识点归纳
[设计意图]
题目千变万变,可知识点是一样的。所以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分析,那么一般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互评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知识点的复习是通过题目的形式来回顾的,我选用的是实验题。这一是因为实验题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二是学生在实验上的问题较大,这样一举两得。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层层设问,如对每一个器材的选择,每一个步骤的作用,这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应该有的放矢。
其次反馈练习是让学生分析,教师只是做适当的补充。让学生多做多练多讲,掌握分析的思路,会解一道题也就会解了一个类型题;同时试着让学生讲出每题考察的知识点,加深对题目的实质题目实质的理解。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指导电阻的概念,会设计实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同时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同学之间互学互帮的好习惯。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与电阻的关系;变阻器的原理和接法。
难点: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具和学具]可调电灯
[课前准备]复习并列出本节复习提纲。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3分钟)
出示一盏可调台灯,调节灯忽明忽暗。提问:从你看到的现象中,说说有哪些物理知识?
回答:(例: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的大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灯泡越亮,灯泡的功率越大。)
一是对前后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二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例题精讲
(20分钟)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可以改变电流的电阻。
例1: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分析:
首先明确影响电阻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而要验证其中一个因素时必须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控制变量法一开始就体现在器材的选择上。
其次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例如:前三个因素可选同一电源,不同的电阻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电阻大小;如加上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则必须有电压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与温度的关系选择的是灯丝,也是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电阻的大小。)
提示:可以选择画电路图的方法代替文字叙述,更为准确和明了。
提问:实验中通过什么反映电阻的大小?加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什么?添加以后对整个电路又有什么影响?这时应该如何操作?本实验用到了几次控制变量?
拓展延伸:
1、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选用的为什么是灯丝?一般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何?是不是所有电阻都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1、把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的实验图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图作比较,比较中加深印象。
2、加上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图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实验?(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
例2: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分析:实验步骤中抓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知道了这个作用步骤也就基本能写出了。接着就为什么要有滑动变阻器即为什么要多次测量进行提问?这也就说明了表格中的重要一项求平均值。
拓展延伸:如果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表格中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可不可以用例1中的实验说明?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2、各组之间互评。
3、学生总结该实验的注意点。
1、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
2、同桌互相批改。
3、讨论出现的问题。
实验考察中开放型实验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表达不完整,思考不全面是学生的通病。而初中实验渗透最多的也是控制变量法。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也很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本题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这类问题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但实验不能仅仅掌握如何去做,而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另外一道题不仅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可以扩充延伸,所以如何用好一题也非常关键。
复习时知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有着联系的整体。所以涉及到这个知识的前后内容可以揉合在一起。
表格的设计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技能,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实验知道要测量那些量,这也是对实验的一个理解。
由学生批改点评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积极性。
三、反馈练习
(22分钟)
1、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长,但乙比丙粗,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注意:比较时采用的控制变量法)。
2、甲乙是铁丝制的线圈,在相同电压下通过甲的电流比通过乙的电流小,这表明甲的电阻比乙的电阻____;当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时,甲的电阻____乙的电阻(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把甲和灯泡、电流表串联,给甲加热,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灯泡变____。
3、如图,R0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当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源电压不变)。请写出Rx的表达式。比较例2的电路图,说说各自的优点。
(帮助归纳:如果没有电压表,要找个电压和它一样的,一般是并联;那如果没有电流表呢?请你设计电路试试看。)
4、如图,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连入电路,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则滑片P1,P2的位置应该放在()
A.P1方在A端,P2方在A端;B.P1方在A端,P2方在B端;C.P1方在B端,P2方在A端;D.P1方在B端,P2方在B端。
(补充: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什么改变电阻大小的?如果要使电流最大,又应该如何接?)
5、要求用滑动变阻器只改变灯泡L1中的亮度,且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灯L1变亮;电流表测出灯泡L2电流的大小。
(1)画出电路图。
(2)根据你画出的电路图回答: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怎样变化?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电流表示数怎样变化?学生在第二空会出现不同意见,让学生在争论并与第一问的条件的比较中得到正确结论。
学生回答并画图。
学生画图。
反馈练习主要是:
1、学生讨论,回答,并互相订正。
2、学生讲出题目考察的知识点。
3、教师只作适当的补充。这题考察的是控制变量,要求学生对电阻的影响因素熟悉外,还要能根据变量选择比较的对象。这题考察了三个知识点。一是在相同电压下用电流的大小反映电阻的大小;二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电流无关;三是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尤其第二空电阻与电流无关,第一空电阻似乎又与电流有关,加深学生对条件的理解。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本题是要学生除了掌握基本测量以外,还能掌握没有电压表(或拓展没有电流表)的特殊测量。并强调表达式要用测量的量来表示。
另外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的比较帮助理解如何更好地完成实验。前面只是穿插了滑动变阻器的一些知识,而本题对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和接入电阻的判断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本题是一个综合项比较强的题。考察了电路设计;考察了滑动变阻器要改变用电器的电流应该与之串联还是并联;考察了并联电路个之路互不影响的特点。
[教学评析]本届可从例题精讲到反馈练习,从知识点到电路图的理解和比较主要都是由学生讨论,互相评析,互相订错,所以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了本节知识。

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

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

6、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公式:

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Q放=cm(t0-t)=cmt降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9、内能与热机

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或者Q放=qv;(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Q放=qv计算(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82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