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必修一第三单元问题研究 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必修一第三单元问题研究 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从容说课

在讲述了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设计一个研究主题,探讨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可行性。初看上去,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情,但实际上有很多方面值得去思考和研究。从问题的设计来看,首先还是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从本章知识的角度来讲,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水资源的知识,在选择运输路线的过程中要结合这一章中所学习的洋流知识。

本研究主题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为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第三部分为运送冰山,第四部分是分析反思毁坏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气候和水资源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培养学生运用洋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反思和批判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沙特阿拉伯和南极)

延伸阅读

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教学设计


“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教学设计


1、背景说明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各国采取多种方法试图解决。沙特阿拉伯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将眼光转向南极洲的冰山。问题研究其思路的可行性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相关分析问题能力。
2、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体验,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是水资源这一章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升华。因此,利用此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将地理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1、知识与技能:认识沙特阿拉伯缺水的原因;了解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基本方法;理解因地制宜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客观实际地提出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对策。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结论;学会团队协作的技巧;学会科学地评价他人,欣赏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与同学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养成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学会关注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需求,渴望提出个人观点;但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程序比较陌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具备一定的阅读图文资料的能力,但在归纳总结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通过全球水资源短缺国家的数量、以及沙特阿拉伯的现状引入课题研究。学生讨论分析沙特阿拉伯缺水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基础知识。
知识铺垫引导学生列举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般方法。教师进行板书。学生集体回答,互相补充。回顾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为下一步“因地制宜”打基础
深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适用于沙特阿拉伯。教师评价学生掌握解决问题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学生逐个评价每项措施适用与否的原因。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注意“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转入课题转入南极洲的冰山,用词语描绘南极洲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南极多冰山的原因。学生描绘南极特征。活跃学生思维以及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分析南极多冰山的原因。
绘图让学生完成练习,标出具体冰山位置学生完成练习,使问题更具体。回顾经纬度相关知识
转入实际问题展示冰山图片,如何将冰山运回沙特阿拉伯。学生自由讨论各种方法。不考虑成本、技术,放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集中如果用船拖冰山,经过哪些洋流?应该选择什么季节学生回忆洋流以及气候方面的内容,得出结论。将方法集中到一点,分析可行性。
解决问题考虑影响教师评述将冰山拖回是实际可行的,而且成本很低。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学生讨论运送冰山对全球造成的后果。解决问题要考虑对环境各方面的影响,要有可持续发展观。
提出新问题中国在解决水资源短缺方面提出引渤入新的方案,讨论其优点和缺点学生讨论引渤入新的优缺点。引入中国的案例,增强学生的感受。
总结教师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本节所注重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研究性学习学案

《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学案
一、学习资料: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ofSaudiArabia)。在阿拉伯语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人口2460万(2005年),其中沙特公民约占70%。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首都利雅得。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全境大部为高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1.51亿吨,天然气储量为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10074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近年来,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目前,沙特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特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二、学习任务:
1、在图中用▲标出冰山的位置。
2、在运输冰山之前你认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哪些?
3、如技术问题解决,你会选择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和航线来运送冰山?

沙特阿拉伯 ,


教案示例

——“沙特阿拉伯”

石油王国

沙漠王国的粮食自给

西亚政区图、沙特阿拉伯政区图、沙特阿拉伯地形图、沙特拉伯农业景观图

(展示地图)西亚政区图

(导入)我们在“居民和经济”一节中学习过,西亚和北非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年有数千万伊斯兰教徒到西亚的伊斯兰教圣城朝拜,现今伊斯兰教主要有哪几座圣城?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属于哪个国家?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地图)沙特阿拉伯地形图图

(提问)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从他的纬度位置看,沙特阿拉伯应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教师归纳)沙特阿拉伯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北回归线横穿沙特中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沙漠国家。

(展示地图)沙特阿拉伯政区图

(讲解)沙特阿拉伯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仅2047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0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由于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为沙漠,环境恶劣,因此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中。

(学生活动)找出沙特主要城市:麦加、利雅得、吉达

(简要讲解)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是一片绿洲,有宽阔的枣椰林和涓涓清泉。红海沿岸的吉达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中途港,现今外国使馆都在此,故有“外交之都”的美称。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宗教首都。

(承转)在建国初期,沙特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王国,生活在海湾地区的人民靠打鱼、捞虾、采集珍珠为生,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经济乞丐”,但是如今沙特富得流油,是名副其实的“海湾富翁”,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促使沙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石油资源

(展示西亚北非的石油分布图)

(复习提问)在本章第2节“居民和经济”中学习的西亚和北非最主要的产油国是哪四个?沙特的石油主要输往那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相当于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墨西哥储量的总和,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居世界之首,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因此,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石油王国。

(设问)石油是沙特阿拉伯主要的经济来源,石油及石油产品占沙特出口总量的90%,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的资源,无论多丰富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到时沙特阿拉伯如何持续发展它的经济?为避免出现单纯依赖石油出口,沙特应采取哪些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

(提问)沙特阿拉伯当前有哪些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目前,沙特阿拉伯的经济正在向多样化发展,逐步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这种不只顾眼前,而是立足长远的做法应值得我们学习。

(承转)同以色列一样,沙特阿拉伯的农业在西亚国家中也非常有特色。20世纪80年代前沙特阿拉伯的粮食几乎全靠进口,而今已实现粮食自给,这个沙漠王国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提问)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荒砂遍野,缺乏淡水,无流国)

(提问)沙特阿拉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

(展示沙特农业景观图)

(简要总结)近20多年来,沙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并把粮食自给当作一项战略来抓,提出“一蒲式耳小麦换一份自尊”的口号,将巨额石油收入投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节储雨季山洪、淡化海水、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建立农业研究站等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农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产业,小麦的单产面积产量已突破世界纪录,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可出口,是中东地区屈指可数的粮食出口大户。从这一点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沙特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

一、沙漠王国

1.位置:阿拉伯半岛

2.地广人稀

3.热带沙漠气候

二、石油王国

1.石油经济

2.经济向多样化发展

三、农业迅速发展

1.面临问题—淡水缺乏

2.粮食自给

教案点评:

本节课教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明确,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较好。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合理的课堂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沙特阿拉伯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沙特阿拉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沙特阿拉伯

 主要国家――沙特阿拉伯(1)热带沙漠国家沙特阿拉伯位于红海、波斯湾之间,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领土面积达225万平方千米,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利雅得。沙特阿拉伯人口约2074万(1998年),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0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2)石油王国丰富的石油资源是沙特阿拉伯的主要财富,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沙特阿拉伯年产原油占世界原油产量的1/9,位于世界前列。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为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这个石油王国的经济已向多样化发展,除了石油、石油化工工业外,建设了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还在发展钢铁、炼铝、水泥、电力等工业。(3)农业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前,沙特阿拉伯从事游牧业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饲养单峰骆驼、绵羊、山羊和马,粮食几乎全靠进口。这个盛产石油的王国,虽然两面临海,却是最缺淡水的国家之一。荒沙遍野、干旱缺水限制了沙特阿拉伯农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沙特阿拉伯利用巨额石油财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他们兴修水利,截储雨季山洪;淡化海水,应用高效节水技术,把许多昔日黄沙滚滚的土地,变成可灌溉的农田。目前,沙特阿拉伯的耕地已从15万公顷扩展到370多万公顷,实现了粮食自给。

必修一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必修一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自主预习例题一)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自主预习例题二)
二、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89页—91页)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学习重点
3.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4.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三.学习难点
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
2.正交分解法。
四、学习过程
探究一:(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题1
分析这个问题是已知物体受的力,求它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先考虑两个问题。
(1)物体受到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
(2)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
解题过程:

对应练习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A.7m/sB.10m/sC.14m/sD.20m/s
探究二:(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例题二
分析这个题目是已知人的运动情况,求人所受的力。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分析人的受力情况,滑雪人共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各沿什么方向?其中哪些力是已知的?哪些力是待求的?
(2)根据运动学的关系得到下滑加速度,求出对应的合力,再由合力求出人受的阻力。
(3)适当选取坐标系,使运动正好沿着一个坐标轴的方向。
解题过程:

对应练习2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取10m/s2)。
提示将运动员的运动分为下落、触网和蹦回三个阶段研究。
解析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的质点,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为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为
(向上)。
速度的改变量Δv=v1+v2(向上)。
以a表示加速度,Δt表示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则
Δv=aΔt。
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由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数值得F=1.5×103N。

(三)反思总结
1.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
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
③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⑤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五.当堂检测
1.如图4—37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为20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将该物体由静止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求物体被送到另一端B点所需的时间。(g取10m/s2)
提示本题要计算物体由A到B的时间,分析物体运动过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从静止开始一直加速到B,知道加速度就可求出运动时间;另一种可能是,物体加速一段时间后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接着做匀速运动,有两个过程,要分别计算时间。
2.如图4—38所示,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解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等大于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固定时,调解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的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0.6,cos370=0.8)
提示注意(1)中小球做匀速运动,(2)中小球做匀加速运动,两种情况风力及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不变,不要错误地认为滑动摩擦力相同。
解析(1)设小球所受风力为F,则F=0.5mg。
当杆水平固定时,小球做匀速运动,则所受摩擦力Ff与风力F等大反向,即
Ff=F。
又因Ff=μFN=μmg,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2)当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时,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杆加速下滑。设下滑距离s所用时间为t,小球受重力mg、风力F、杆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沿杆的方向Fcosθ+mgsinθ-Ff’=ma,
垂直杆的方向FN’+Fsinθ-mgcosθ=0,
又Ff’=μFN’,F=0.5mg,
解得小球的加速度

因,
故小球的下滑时间为。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如图4—39所示,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杆上套着一个圆环。箱子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圆环沿杆滑动时与杆间有摩擦。
(1)若环沿杆加速下滑,环与杆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2)若环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3)若给环一定的初速度,使环沿杆上滑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仍为F,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4)若给环一个初速度v0,环沿杆上滑h高后速度恰好为0,则在环沿杆上滑的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提示由于环沿杆下滑和上滑时的加速度与箱子不同,因此应分别以环和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解析(1)环沿杆下滑时,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箱子(即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箱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N=Mg+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FN=Mg+F。
(2)环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
故环受到的摩擦力F=m(g-a)。
直接应用(1)的结果,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Mg+F=Mg+m(g-a)=(M+m)g-ma。
(3)环沿杆上滑时,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箱子(即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箱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N=Mg-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FN=Mg-F。
(4)由运动学公式v02=2ah,
可得环沿杆上滑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故环受到的摩擦力F=m(a-g)。
直接应用(3)的结果,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Mg-F=Mg-m(a-g)=(M+m)g-ma=(M+m)g-。
点悟上述将圆环和箱子分隔开来,分别对它们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在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常常运用隔离法分析求解。
本题第(2)小题也可采用整体法分析:圆环和箱子组成的系统受重力(M+m)g和地面的支持力FN的作用。因为圆环向下的加速度a应由系统的合外力提供,故有
(M+m)g-FN=ma,
解得FN=(M+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FN’=FN=(M+m)g-ma。
本题第(4)小题在求得环沿杆上滑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后,也可采用整体法分析,请自行解答。
2.一个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竖直升空,探测器的质量为1500kg,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9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图4—40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地面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H;
(2)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3)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F。
提示题给速度图象中,B点时刻是速度正负的转折点,故B点时刻探测器升至最大高度;A点时刻是加速度正负的转折点,故A点时刻是发动机刚关闭的时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5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