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1单元 第二节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1单元 第二节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二节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巩固夯实基础

一、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区位条件

(1)高温多雨的气候。jAB88.COM

(2)平坦的地形。

(3)劳动力丰富。

3.典型分布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

(1)区位优势

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地形以平原为主;③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④种植历史悠久。

(2)特点--"三低一高一大一小"

①规模: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二、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2.区位条件

(1)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2)植被:稀疏,不适于经营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典型分布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1)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②植被:草类茂盛;③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④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主要特征

①商品率高;②农场经营规模大;③科技水平高。

(3)促进措施

①科技--培育良种;②交通--改善交通条件;③改造自然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相关知识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4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4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

巩固夯实基础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谋求人地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核心: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原则

公平性原则:人类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开发资源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协作,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思想观念的转变:如公众参与;

生产方式的改变:如实行清洁生产;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3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


第二节交通运输

巩固夯实基础

一、交通运输中的线

1.类型:铁路、公路、航道等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铁路建设

(1)作用: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农、城乡的联系;进行文化科技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京九铁路

区位因素评价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紧张情况,缩短运距,节省运费和时间,活跃整个路网;

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穿越9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最长的铁路;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最大意义:激活全国的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4.公路建设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省道等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选线:平原区尽量少占好地;山区避开陡坡,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避开沼泽地等。

5.航道建设:内河航道网由天然水系航道和运河组成。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1单元 第一节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区位选择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提纲挈领

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3.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5.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6.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7.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第一节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区位选择

巩固夯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生产特点

(1)地域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周期,发展农业生产时应不违背农时。

2.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

(1)投入要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2)产出要素:生活需要品、工业原料。

3.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两者兼顾为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低投入-低产出-生产力水平低地区;

密集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农业发达地区。

(3)按生产目的分类

自给农业:自己消费--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销售产品--发达国家。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1单元 第四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第四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巩固夯实基础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

1.工业联系

(1)物质联系

①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与产出的联系。

②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共用市场,或共用廉价劳动力。

(2)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1)工业集聚

①优势: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

②集聚状况

传统工业区的集聚: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即传统工业区),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分别集聚形成钢铁工业区及石油化工区。

新兴产业的集聚:在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因要获得规模效益而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形成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即新兴工业区),如电子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

(2)工业分散

老工业区的分散: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

工业特点--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运量小,甚至可以空运,例如跨国公司的区位原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57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