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jaB88.com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标中要求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学习本课题,需要知道溶液的浓度有多重表示方法,并重点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因为溶质质量分数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在实际中经常用到。本课题的知识体系是: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最后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本课题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溶液,进一步学习定量研究物质的方法及较简单的化学计算,为今后更深入的化学研究学情分析1.学生的现有认知是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知道溶液有浓有稀,在实际生活中见过一些标有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比如生理盐水等。但是,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并不理解。
2.学生认知障碍点: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掌握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会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在应用的过程中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并进一步的利用这一问题的实质解决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尊重化学事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溶液的稀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引入出示浓度不同的两瓶硫酸铜溶液提问:两瓶溶液哪一瓶浓度更大?
再出示两瓶氯化钠溶液,问是否可以通过观察判断浓稀?学生依据颜色回答颜色深的那瓶更浓
无法判断。因为氯化钠溶液无色。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印证前认知。
设置矛盾,引发新的思考。环节一提出问题:对于无色的溶液,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浓稀呢?
展示两种溶液的配料表,请学生根据配料表分析,对比哪一瓶溶液浓度大。
根据学生列出的式子进行总结:这些比例关系都可以体现出溶液的浓稀,其中溶质质量比溶液质量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式子可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再乘以100%,则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叫做溶质质量分数。
请计算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溶液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总结: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时候对溶液的浓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医用生理盐水是指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如果将生理盐水调稀了,就会引起血细胞的膨胀,甚至破裂,发生溶血现象。
反之,若生理盐水过浓,如果溶质量分数大于0.9%(即高渗盐水),血细胞内的水分又向外渗透,就有形成血栓的可能。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既要防止思考
回答
根据配料表进行计算,可能列出的式子有溶质质量比溶剂质量、溶剂质量比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比溶液质量
倾听
思考
计算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让学生体会溶质质量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血细胞产生血溶和皱缩,又要达到医疗的效果,医用生理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必须为0.9%。
在农业上优选种子往往需要用16%的食盐水,也用到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环节二提出问题:如果要配制2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请计算需要用多少氯化钠?多少水?计算在实例演练中加深理解环节三波尔多液是一种传统的杀菌剂,至今仍是果园用药的重要品种,可以用1%的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混合配制。
提出问题:现有500g10%的硫酸铜溶液。请通过计算说明如何把500g10%的硫酸铜溶液稀释为1%的溶液。
把单位g变为mL再请学生计算小组交流
计算
体会溶质质量分数是利用质量进行的计算。提升思维
强化认识板书设计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液的稀释
实质:溶质质量不变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根据溶质和溶剂质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3.能计算配制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质量。

4.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果珍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和稀释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相关计算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认识到严格控制浓度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通过配制16%的溶液和稀释溶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三、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水、药匙、果珍、氯化钠、玻璃棒、100ml烧杯、50ml量筒、托盘天平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分钟

实验引入: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g、2g、3g果汁,搅拌,得到的溶液哪个最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在科研、医药、工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含量。溶液的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今天我们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第三杯溶液最浓,判断依据是颜色最深,或者说溶剂的质量相等,而第三杯溶质质量最多。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植物营养液等这些溶液都标有一定的浓度。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讲授25分钟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式为:

请同学们计算刚才配制的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老师巡视、检查学生计算情况。

追问:你从溶质质量分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以10%的氯化钠溶液为例说明。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然后计算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讨论从10%氯化钠溶液中获得的信息。(1)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2)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10;(3)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等信息。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追问:将以上公式变形可以得到哪些式子?

讲解:根据推导出的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可以根据一定量的溶质,求出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质量。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追问,在20℃时,能配制40%的氯化钠溶液吗?

学生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计算,填写表格中空白。请三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印象。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配制40%氯化钠溶液。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运算。

通过讨论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布置试验: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注意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用相机拍下一些错误的操作,实验完毕,将所拍照片投影出来,和学生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

学生动手实验。

交流错误操作产生的误差。

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配制溶液浓度会对偏小或偏大。

烧杯中有水,结果会偏小。

培养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课堂小结3分钟

1.溶质质量分数含义和有关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配制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误差分析:称量固体药品时,量取液体时都会产生误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溶液稀释和增浓的计算。

2.初步学会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稀释16%的氯化钠溶液,分析稀释过程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2.通过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增浓的方法,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

3.分析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溶质、溶液质量进行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溶液稀释和增浓的计算。

2.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

三、教学难点

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水、玻璃棒、50ml烧杯、16%的氯化钠溶液、50ml量筒、细口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分钟

提出问题: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例如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而我们实验室里购买的过氧化氢溶液是30%的,为了在实验室达到反应速率适中的效果,我们需要将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稀释。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授26分钟

例:将50g3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指导学生实验:将10g16%的氯化钠稀释成4%的溶液。教师巡视,和学生交流,并指导实验。

实验结束后,追问:如果将溶液的浓度增大,应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溶质、溶剂量如何变呢?

按照幻灯片提示,计算并进行实验。

学生由生活经验可以讨论得出:(1)加溶质,溶剂量不变;(2)蒸发溶剂,溶质量不变;(3)或者加入更浓的溶液,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恒定。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能力。

提出问题:为测定某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指导学生解题。

学生思考、交流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的求法,及溶质质量分数求法,并进行计算,一学生板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列举实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题: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教师和学生互动并板书讲解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求法。

写出反应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与老师一起分析并计算:13g锌可以和多少克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能够生成多少克硫酸锌和氢气。然后计算出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老师讲解和黑板上的图示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计算式:100g+13g-0.4g=112.6g,最后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讲练结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综合计算的印象。

利用图示讲解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简单,易懂。

练习:100g稀盐酸和10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做练习,让两个学生板书,发现问题,然后交流,并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2分钟

1.溶液稀释和增浓计算

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增浓:

(1)加溶质,溶剂量不变;

(2)蒸发溶剂,溶质量不变;

(3)或者加入更浓的溶液,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恒定。

2.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综合计算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准代入方程式中的纯净物质量,计算溶质和溶液质量。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采取探究学习教学为主,学习和运用探究实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让学生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分析:
1、地位与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是九年级化学最新修订版(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是继溶液后的一个关于溶液知识升华的知识内容。该知识是一个承前和继后的过渡知识。学好这节知识内容,既对后面知识起铺垫作用,又能使同学们对生活中一些有关物质酸碱性的知识有起码的了解,。同时本节知识是酸、碱、盐的起点知识,定性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PH试纸定量的测量溶液的酸碱度,为后面系统学习酸、碱、盐做好知识准备。
2、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主要以农村学生为主,父母忙于打工,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身体发展和身心发展。根据本课以探究实验为主,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充分利用实验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①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②学会使用PH试纸定量的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③了解几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①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会运用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
②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视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化学思想和化学习惯。
②通过探究学习培育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行为习惯。
③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节约环保的绿色化学的理念。
4、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剂与PH的检验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5、教法:阅读法、实验探究法。
6、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三、教学准备
自制的紫甘蓝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肥皂水、自制点滴板、PH试纸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让小组展示自制的紫甘蓝溶液、白醋、肥皂水
以小组单位将自制的紫甘蓝分别滴入盛有白醋、肥皂水自制点滴板中,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过程中明显的颜色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布置阅读内容
阅读本节课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下面的探究作铺垫
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一:向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Na2CO3溶液、NaCl溶液、肥皂水中分别滴入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小组活动一:向自制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几滴白醋、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NaCl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再向上述每种溶液中分别滴入23滴石蕊溶液。观察并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小组活动二:向自制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几滴白醋、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NaCl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再向上述每种溶液中分别滴入23酚酞溶液,观察并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能力播放视频:波义耳发现指示剂
观看、思考运用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二:测定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Na2CO3溶液、水、肥皂水的PH。巡查各小组实验情况
小组活动三:测定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NaCl溶液、石灰水、Na2CO3溶液、水、肥皂水的PH,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PH的检验方法,认识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突破本节的重点难点。学习PH测定的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解疑答惑
各小组将测得的PH进行对比、交流、讨论,提出疑问。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结
展示本节课收获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反思,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找出生活中能制取指示剂的物品
2、自制2种指示剂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查阅整理、使用资料的能力。认识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树立学习化学、进行化学研究的目标。六、板书设计
8、1溶液的酸碱性
一、溶液的酸碱性
1、酸性溶液遇石蕊变红
遇酚酞不变色
碱性溶液遇石蕊变蓝
遇酚酞变红
2、PH测定方法:将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七、教学反思:
1、本节在课前让学生自制紫甘蓝汁液、肥皂水、自制点滴板、自带白醋。学生提前准备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生用冰箱中的冰晶盒、盛装片状固体药品的铝塑板等代替点滴板,非常具有创意。
3、将白醋、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氯化钠溶液、水、矿泉水滴在自制的点滴板上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同时测定其对应物质的PH,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经历参与,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学生在做化学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4、本节课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4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