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年历史中考重点问题、热点问题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历史中考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2年历史中考重点问题、热点问题

重点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

重点二、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

重点三从习近平访美看中美和谐相处之道

重点四、从西亚北非动荡看政治民主化

重点五走向海洋

重点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

A、材料: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

B、知识链接

一、世界历史

1、上古农业文明:大河流域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2、中古时代的欧洲: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

3、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错误在于:不相信农民;不承认农民有不同于工人的特殊利益;侵犯农民利益。控制了农民人身,剥夺了农民选择的权利。

4、美国: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对于西部土地的要求;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

5、日本:大化改新,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二、中国历史

(一)、近代

1、孙中山采取“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3、1927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使贫苦农民得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抗日时期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军队在敌后建立根据地,实施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二)、新中国成立后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3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为后来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重要作用。

3、启示:

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制定任何农村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农业的发展,既要靠好政策,又要靠科学技术。

重点二、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

A、重点提出: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视角一人类文明的开端、传播与发展

知识链接:

人类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即古代东方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随后,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即希腊、罗马文明。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等方式不断传播、融合和发展,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视角二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科学精神的凝结历程

A、重点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是千百年来无数前人探索自然奥秘、进行科学发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是我们认知世界惟一可靠的途径,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培养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B、知识链接:

一、世界史

1.科学理论的创新对人类思想解放和新技术诞生有重大作用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其成就: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达尔文:1859年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2.三次工业革命

二、中国史

1.近代中国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贡献

2.现代中国在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有: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等。

启示

www.

视角三思想解放吹响了社会进步的号角

A、提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固然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但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迪民智、掀起革命斗志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家们适时地提出其思想主张,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开启人们的思想,号召人们为推翻旧社会而斗争,从另一个角度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B、知识链接

一、世界史

(一)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开启了明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促进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二、中国史

1.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产生重要影响。

2.严复(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3.戊戌变法(1898年)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7.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果。

9.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全民族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1.各种精神的含义: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抗日精神、红都精神和苏区传统等。

三、启示:

1.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2.革命与改革必须有先进思想理论作指导才能成功。

3.实现近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4.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视角四挖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

弘扬伟大井冈山精神

A、重点提出:

2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到吉安、景德镇、南昌、九江等地进行调研。他强调,充分挖掘江西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弘扬伟大井冈山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量。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加深刻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B、知识链接:

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和中央苏区的不朽功勋和光辉历程。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

重点三从习近平访美看中美和谐相处之道

A、重点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双边关系之一。

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月13日至17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5天,103个小时,27场正式活动。从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到港口、农场、学校……习近平飞越新大陆,带来了中方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明确信息,带来了维护和发展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坦诚意愿,带来了13亿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B、知识链接:

1.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二战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后扶蒋反共。

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对抗关系,70年代以后走向正常化。

3.目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贸易争端等。

重点四、从西亚北非动荡看政治民主化

重点提出: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要求。

2010年12月中旬以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政府相继垮台,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叙利亚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西亚北非地区进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阿拉伯世界新一轮求新求变、探求民族复兴的努力和尝试,会带来哪些影响,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视角一民主政治的进步历程

A、提出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温家宝在回答法国《观点周刊》记者关于“西亚北非动荡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问题时说到,“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一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认为,我们国家还得继续坚持我们的发展道路: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知识链接:

一、世界史

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文明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也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欧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献等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三部文献开启了近代民主政治社会的先河,西方民主政治建设对世界影响巨大。

二、中国史

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这些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这些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随着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共诞生后,她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人民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民主化的正轨。

三、启示:

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任何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民主政治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模式。

视角二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

A、提出

改革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一个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从我国社会层面看,呼唤改革是一个很热的言词,一些绕不过去的社会矛盾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化解;今年又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20周年,东风吹来满眼春,进一步唤醒了人们的改革意识;欧美金融债务危机和西亚北非的动荡也引发了人们对改革的深层次思考。改革已成为中央的要求,社会的共识,人们的呼声。

B、知识链接:

1、地主阶级改革:

洋务运动

2、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美国罗斯福新政

3、无产阶级改革:

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

C、启示:

1.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2.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3.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锐意改革,与时俱进,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重点五走向海洋

A、提出

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为什么我们在陆地上能与大多数邻国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在海洋方向却难以突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时被国人提起并引发了诸多争论,只有建设“和谐海洋”目标下海权,做到“主权属我”,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海洋强国。西塞罗说“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的统治者们大多“重土轻海”,特别是近代,海上崛起的列强泛波而来,使华夏历史屡屡蒙受耻辱。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随着中国航母的首次试航,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

B、知识链接:

一、世界史

1.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争霸的“布匿战争”;罗马征服地中海;亚历山大东征。

2.西班牙、葡萄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成为当时的海上霸主。17世纪荷兰掌握了海上霸权。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并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3.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舰队抵达日本,日本打开国门。

4.华盛顿会议:《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中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5.一战:日德兰海战、首次使用潜水艇;二战:珍珠港事件

二、中国史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及签定的有关条约。

2.洋务运动中建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3.对外开放: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启示:

世界上陆地是分割开的,只有海洋是相连的。只有通过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和平与发展的空间。

2012年周年大事

中国史大周年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70周年)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刊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70周年)

1862年,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教育近代化)(150周年)

1872年,《申报》创刊(文化传媒近代化)(140周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00周年)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提出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90周年)

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80周年)

1932年1月28日,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80周年)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60周年)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40周年)

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30周年)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周年)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周年)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0周年)

小周年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85周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12月,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75周年)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65周年)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5周年)

1987年,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5周年)

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5周年)

世界史大周年

前492年—前449年,希腊—波斯战争(1520年)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1390年)

1492—1493年,哥伦布初次远航美洲(520年)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490年)

1642年—1646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第一次内战(370年)

1782年,瓦特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230年)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220年)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遭失败(200年)

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50年)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130年)

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90年)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90年)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0年)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20周年)

小周年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105年)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95年)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75年)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抛出“杜鲁门主义”,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65年)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55年)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45年)

1997年1月,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15年)

相关知识

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海防、海洋、海权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海防、海洋、海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海防、海洋、海权

(一)海防、海洋、海权

1、列举世界近代“有海无防”,落后挨打的史实及影响。

(1)中国近代:被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失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世界近代: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日本国门被打开,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中国近代海军建立:洋务运动时期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9世纪80年代)。其中北洋舰队最强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中国现代海军发展:1949年4月成立人民海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除舰,1974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成立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4、回顾世界各国和中华民族的海洋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即我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面对当今复杂的海洋海权争斗如何维护海洋权益?)

(1)面海而兴,背海而衰。(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3)主要走向海洋,重视海权,开发和建设海洋,反对海上霸权,主动维护海洋主权。

(4)加强国防建设,特别重视海军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营造稳定良好的沿海周边国际环境。

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外交、对外交流、经济全球化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外交、对外交流、经济全球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归纳整理:外交、对外交流、经济全球化

外交、对外交流、经济全球化

1、由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和现在的对外开放,对你有何启示?(外对关系的认识)

(1)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落后与衰败,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

(2)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3)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促进共同发展;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2、中国自古至今对外开放交流的代表有哪些?

(1)西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

(2)唐朝——中日友好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中印友好交流:玄奘西行。

(3)宋代——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3、当今中国推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有哪些?(必要性)

(1)对中国:有利于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有利于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2)对世界:有利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有利于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模式,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4、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哪些?(可能性)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各国加快经济发展,力争提高综合国力;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积极抓住机遇,相互竞争也相互依存;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技日新月异,推动经济的发展;

(4)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共识。

5、同样是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开放有什么异同?

(1)相同:都主动对外开放。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都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不同:经济特区的开放是“引进”,即主动把外国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引入到中国;“一带一路”的开放是“输出”,即主动把中国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输出到其他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获得更多海外市场。

6、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开放有何不同?

(1)性质不同:旧中国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被迫开放;当今中国是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独立自主前提下主动开放。

(2)内容不同:旧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按照平等互利原则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与交流。

(3)影响不同:旧中国开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中国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2012年中考历史重点、热点复习(图表类)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图表类)

近代开放政策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比较:

项目

近代开放

新时期对外开放

背景

西方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主动开放

国家行使主权情况

关税自主权等主权受损

中国依法行使主权

内容

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如: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影响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影响: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道光帝)

1856-1860(咸丰帝)

1894-1895(光绪帝)

1900-1901(光绪帝)

侵略者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八国联军

经过

火烧圆明园(攻入北京)

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覆灭)

攻入北京

签订

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协商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口岸

赔白银4.5亿两,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俄国趁机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

会议

内容

意义

备注

中共

一大

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上海)

八上

47页

中共

二大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

八上

48页

八七

会议

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1927年)

八上

56页

遵义

会议

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月)

八上

61页

中共

七大

1.中心任务是讨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要努力实现光明前途。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这是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45年延安)

八上

81页

中共

八大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

八下

P24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

八下

P36

中共

十二大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

八下

P46

中共

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87年)

八下

P46

中共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2年)

八下

P42

P47

中共

十五大

江泽民作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八下

P47有关新疆、西藏和台湾的历史知识:

时期

新疆

西藏

台湾

西汉

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

西域都护

三国

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临海水土志》

唐朝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金城公主和亲(唐和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和同为一家”);

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

(宣政院辖地)

加强对琉球(台湾)的管辖

清朝(1840年前)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①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②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840年后)

①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②曾纪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③1884年清朝设

新疆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给中国;

民国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致使台湾与大陆分离,这是今天台湾问题的由来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谈判,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0世纪60年代,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今天,西藏自治区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

民歌《弦子舞曲》

……毛泽东提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改革开放后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海基会(辜振甫)1991年海协会(汪道涵)1992年,两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共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P62

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代背景

国内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国际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领导者

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在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精练陆军,扩建海军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

革命

兴起

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成就

意义

共同影响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改良蒸汽机的应用;火车、汽船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发现;家用电器的发明;电车、电灯、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

年代

电子计算机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克隆技术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洋务派与近代工业:

近代工业

洋务派代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教育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

中国近代化历程:

历史事件

口号

领导阶级

学习内容

性质

时间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师夷长技

地主阶级

器物武器练兵方法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百日维新

救亡图存

资产阶级改良派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898年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爱国知识分子

思想文化

思想解放运动

20世纪初(1915年开始)

(3+1)战役相关知识:

名称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场中心

战术

意义

共同意义

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锦州沈阳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优势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淮海战役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徐州碾庄陈官庄

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为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张家口北京天津新保安

瓮中捉鳖、先两头后中间

基本上解决了华北全境

三大宗教相关知识:

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区

创始人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释迦哞尼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刻苦修行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按照其教诲去做,就能死后,进入天国获得永生,宣扬对人类的博爱是基督教义的核心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宣扬主神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就会坠入地狱,并宣称创始人是安拉的使者.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共同影响

1.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3.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不断调整;

4.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5.影响了世界工业布局,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40、下图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从图中可得出一个结论是()

A、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斗争过程

D、资本主义政权是通过殖民掠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统一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党对党的交流后,两岸发展的趋势

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启示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35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