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整理和复习(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整理和复习(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78-8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进一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乘法口诀,通过自

习方向与位置知识,学会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体会数

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把乘法口诀归类,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

诀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乘法口诀的能力和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同时,观察乘法口诀表的特点与规律,能对乘法口诀进行熟练地运用。

教学手段

1、教材第79页的乘法口诀表一张。

2、1-9的乘法口诀的卡片共81。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整理口诀。

1、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课前准备。将学生按位置分

成三大组,向每组发放已打乱的乘法口诀卡片各27张。

2、结合教材第78页上的要求,向学生讲明意图:同学们手上所拿到的是被打乱了的乘法口诀卡片,下面我们将两个相乘数中所有含有2的卡片归纳出来。

3、请同学们数一数共有多少张,然后想一想为什么。

4、积极点评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激励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要善于动脑,就像刚才一样,多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继续找出两个相乘数中含有3的式子。

5、总结学生的观察,指出:在完整的1-9的乘法口诀卡片中,两个相乘数中含有1-9的任何的一个数的卡片都有18张。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两个相乘数中含有4的式子,且4在式子的最前面。

6、让学生将这次归纳结果交到讲台前面,然后组织学生按上面的要求把1-9的都归类,全班汇总后交上来。

7、在学生中巡视他们的归类,并不时指点。当学生上交完毕后,总结各小组的情况,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二、动手动脑,整理乘法口诀表。

1、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数的乘法口

诀。

2、引导学生思考:1的乘法口诀该如何编写?

3、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加上1的乘法口诀,我们

就有9个数的乘法口诀,同学们算一算它们总共有多少句口诀?

4、出示乘法口诀表。

5、将剩下的卡片打乱,根据全班同学的人数,每人发

给两张。按照坐次,组织学生先后上讲,依照老师刚才的示范,将卡片贴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6、在贴卡片的过程中,积极在一旁辅助学生贴到正确的位置,并鼓励他们动手能力。

7、积极评价学生刚才的表现,向学生展示大家一起完成的“乘法表”,引导学生分组来观察讨论表格,你们从中能够发现那些特点或规律。

8、把握,当各小组讨论基本结束时,鼓励看哪一组先来汇报,最后看看哪一小组观察得最好?

9、表扬各小组的发言,并总结:这说明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去发现,就或多或少的能够得到一些知识。

10、引导学生根据表一起来说一说乘法口诀,然后闭上表格,同学两人一组练习对口令,强调练习时要随意性,不要按照表格上的顺序。

三、成长的足迹。

1、到现在同学们已学过数学上的很多知识了,有数

字,有加法、减法、乘除法,以及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如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等,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觉得自己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引导学生业展示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或作品,谈谈自己最感到自豪的一次使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完成练一练第1-5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二)

一、同类寻找

二、整理乘法表jAb88.Com

三、我们成长的足迹

编辑推荐

《整理与复习(二)》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整理与复习(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归纳,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

2.让学生经历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过程,体会确定标准按规律排列的必要性,了解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整理办法。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不仅让学生经历“观察―排列―归纳”的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更要让学生体验在互相鼓励与帮助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事情。

教学重点: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归纳,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排列―归纳”的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精灵兔,他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谁愿意打开信?

老师带来卡通玩具,请一位小朋友打开一封信,教师读信。内容是:小朋友们新年好,我是数学王国里的精灵兔,听说你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我是来请教小朋友的,首先请大家计算几道题好吗?

8+49+47+68+5

2+94+77+96+8

……

2、出示36个算式卡片,学生边算教师边随意贴在黑板上。由于算式过多,适当算8~10道,其他的直接粘在黑板上,

3、小朋友们算得真快!这些算式是小朋友们前段时间一直学习的,它们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知道吗?

4、引导学生思考:精灵兔带来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整理算式。

1.独立观察思考,探索整理算式的方法。

教师选几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按加数整理,例如9+2,9+3,9+4,……;按结果整理,例如先写结果是11的,再写结果是12的,……;按加数交换位置的方法整理,例如2+9和9+2,3+9和9+3,……

2.小组讨论,整理算式。

通过交流比较,先确定一种自己小组的整理方法,再明确每位小朋友的分工(谁说算式、谁找算式、谁摆算式、谁检查排列得是否正确),最后打开信封拿出36张算式卡片开始整理算式。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各个小组,指导整理的方法及小组的分工,帮助需要支持的学生完成任务。请一个小组集体上讲台在大黑板上整理算式。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时间和整理时间。

3.全班交流整理结果。

以展示“小组整理作品”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展示作品边讲解整理的方法。

4.根据整理结果探索加法表中的规律。

(1)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2)组间交流:每组选派1个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每组的加法表。)

(3)集体总结:出现一个完整的加法表,从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方面展示规律。(配合课件演示。)

教师拿出精灵兔的信接着读:小朋友们太棒了!会动脑,善于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你能告诉我这节课中你的收获吗?……

收获真多呀!我还有一份神秘的礼物等着你来找呢!赶快看看你们的课桌抽屉里!祝你们快乐!再见!

学生可能有这些收获:整理算式要按规律;把算式排列得整齐能发现更多的规律;我发现了加法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的规律……

三、游戏。

学生找出礼物――糖葫芦每个糖葫芦背后都是口算题,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先计算,再按算式的结果排成队,最后按顺序:结果是11的出教室、结果是12的出教室,结果是13的出教室……结束整节课的活动。

板书:整理与复习(二)

(加减法的表格)

《乘法和除法》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乘法和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复习重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题卡
【复习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揭示课题
师: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八单元乘法和除法整理和复习,那我们现在就来一起复习乘法和除法。(板书)
2、小组交流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整理的结果互相交流一下,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相互补充,看看谁整理的更全面,更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能让学生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归纳,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不足,同时也能互相补充。)
二、个别展示,构建知识网络
1.个别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都整理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就请几个同学分享一下他们的整理图吧。(并对该学生的整理图进行评价或给予建议)
[实物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因为每个学生都独立整理过知识图,让个别学生出来展示、分析,有助于其他学生视觉上的欣赏与学习,同时也给予优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2.学生之间评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看与听,再让他们对展示品作评价,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查漏补缺,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别人好的地方。)
三、回顾整理,解读老师的知识图
1.教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老师整理的步骤与方法,并板书。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展示知识图时能够看出很多的遗漏、不够完善,所以学生们会很期待看看老的知识图,有一睹为快的心情。)
2.学生对老师知识图的评价
(设计意图:能给老师提出建议,能肯定老师的整理,能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更加深刻,对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四、巩固练习
1.错题分析
(1)134
×16
804
134
938
(2)我国的花卉品种丰富,百合花约有40个品种,杜鹃花大约是百合花品种的17倍,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
40×17=680(个)
答:杜鹃花大约有680个品种。
(3)400×50的末尾有3个0。()
(设计意图:练习之前给学生打一针“强心针”,提醒他们以往经常做错的题,让他们自己发现,找出问题所在,为下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基础题。
(1)计算。
357×68=268÷53=
(2)填空。
1、笔算270×20时,先算27×2=(),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2、6(9×21≈12000,方框里最小填(),最大填()。
3、两个因数的积是810,这两个数各自扩大10倍后,相乘的积是()。
(3)应用题。
1、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19倍。一共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2、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错题分析”的铺垫,学生在做题时就会更认真,更细心,尽量不让自己犯以上的错。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拓展题。
小马虎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43错写成34,这样得到的商是32,余数是32,正确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课堂应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促使好学生更优,应潜移默化的发散他们的思维,教会他们数学学习的思考方法,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六、全课总结和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板书设计:
口算解决问题

估算乘法和除法笔算
积和商不变的变化规律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谈话: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
谈话:哪个同学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呢?(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各种混合运算的算式,并请学生说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从而总结出规律)板书: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运算的;加、减、乘、除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先计算括号内。
2、你能做出这几道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38+48-6512+30÷624÷(6×4)6×(9-4)
38+(48-65)(12+30)÷624÷6×46×9-4
3、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回忆一下,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量,也就是先求什么。)
4、教材第57页第2题。
(1)要想求出小明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钱必须知道哪此条件?
(4枝康乃馨的钱和1枝百合的钱)
(2)4枝康乃馨的钱和1枝百合的钱题中都有吗?第一问应该先求什么?(4枝康乃馨的钱)
(3)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注意检查。
(4)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问。
5、同学们看,有的同学是从问题去找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有的同学是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路,虽然思路不同。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58页第3题。
学生说说先求什么?要用综合算式解答。
2、教材第58页第4题。
这类题通常的方法是通过错误的计算过程,找到正解的数。本题就是通过错误的计算过程,找到正解的与5相乘的数。
学生独立解答。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什么?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我们复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学会了两种解题思路,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教材第58页第1、2题。
【教后反思】

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25-12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均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辩证唯物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信息报道)据统计,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实际增长6.4%.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验收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达到85%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为比去年增加1.4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又9/20平方米提高到6又13/25平方米。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布,我国总人口数为1295330000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44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2.从这组信息报道中,同学们主能感受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出的?

3.揭示课题: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数的意义.

二、复习整理,形成网络

1.分组合作,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把信息中的数据分分类。(用展示台展示反馈)

2.分类整理,沟通联系。

(1)整数。

①请同学们举几个用整数表示的例子。

②哪些数属于整数呢?(自然数、0、…..)

③自然数的意义和单位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书回顾。(师板书复习步骤)

④介绍自然数的产生,引入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名言--数起源于数

(2)分数、小数。

①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整理复习分数和小数,看看你们打算从哪几方面来整理?(分组讨论)

②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书回顾、分类整理。

③小组分类汇报结果,并围绕整理结果提几个问题,随意点同学回答并作出评价。

(3)百分数

①现在我们还有什么数没有复习?

②百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

③请同学们举几个用百分数表示的例子。

④介绍几个百分数实际应用的例子。(课件展示)

胶东乡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百货大楼的帽子按八五折出售。

某针织厂抽查了50件针织内有衣,其中49件为合格产品,合格率为( )。

200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⑤分组讨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形成网络。(课件)

意义(略)

(2)复习计数单位、数位、进率等概念。

(3)让学生自由看数位顺序表提问质疑。

5.小结板书

三、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课件展示)..

1.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2)把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3)1又5/7的分数单位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4)40.04整数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小数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个()。

(5)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位数,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有()位小数。

(6)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2.选择:

(1)十万位上是6的数是()。

a.166023 b.6123412 c.36659571

(2)下面各数中,()是循环小数。

a.5.888 b.0.13939 c.3.1415926……

(3)三成五号百分数表示是()。a.35% b.3,5% c.350%

(4)分数单位是1/9的最大真分数是()。

a 7/9 b 8/9 c 9/9

(5)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a 1/7 b 3/7 c 3/7米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34的计数单位是0.010()

()1/4吨可以写成25%()

(3)自然数既可以表示"有多少个",又可以表示是"第几个"。()

(4)大于2而小于6的数只有3、4、5ρ()

(5)因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数单位比号的分数单位小。()

4.想一想:用0、1、9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真分数是()。

四、总结

1.小组质疑、评价(自评、互评)全课学习情况。

2.师做总结。

附: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数的意义

复习步骤:

1.看书回顾。

2.分类整理。

3.综合运用。

教学设想

"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是毕业总复习中的第一节整理复习课。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划过的数的概念的一次概括和总结,次沟通和联系。由于要复习的内容较多,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设计时我作了如下设想: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课前预习中我就布置学生收集?如一些用整数、百分数等表示的例子,让他们感受这些数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还让他们知道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用了一组信息;报道作课前引入。学生从信息报道中二能找到以前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等,还从信息中的数据看出国家形势发展变化。

2.尊重学生主体,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自主探究。首先我让学生从信息中的数据着手分类,根据学生自己的分类来分几块进行整理和复习。在分数和小数这两块整理复习时,我放手让学生与设想从哪些方面来整理,然后让学生严去按自己所想的进行整理和复习,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3.查漏补缺,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由于这节课中出现的概念是学生以前陆续分段学完的,因此在这节整理复习课中除了着重复习数的意义、单位和分类外,还让学生去初步了解数系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的知识有序、系统化。

4.创建活泼、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造一种民主、轻松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参与,敢想敢说。在复习完分数小数及数位顺序表后,我都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几个相关的问题,考考其他同学,并作出评价。老师把发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5.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一节整理复习课,除了有归纳总结,必定有应用提高。我设计国了一系列综合练习,旨在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有机地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6.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当,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静止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这节课我从引入到知识网络到综合练习,设计了一套生动、美观、实用的双课件,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一股活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性环境。

7.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可以得到持续发展的教育。正是从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坚持向学生"授之以渔",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这节课是节整理复习课,当上完课后,三个复习步骤已清晰地印入学生脑海中,为后面的复习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逐步积累,学生就能脱离老师这个拐杖,学会自己主动学习了。

8.加强合作交往,注重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正因如此,这节课我设计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让学生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合作。一节课的设想可以从多角度考』虑,但必有轻重之分,才会有层次起伏之感。在信息时代的新世纪,在教导育改革争鸣的今天,希望能以此文抛砖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表内乘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90—91页的整理和复习,处理练习二十一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的全部口诀,提高表内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根据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口诀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其思考、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感受我国渊远的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自己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空白的乘法口诀表、小彩旗等。

教学过程:

一、同整理

(课前给每位小朋友发一个空白的“九九乘法表”)

1、导入:我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要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现在运动员们正在紧张的训练,你想去观看他们的训练吗?可是教练伯伯告诉我:想去的小朋友要把这些题目做正确才能上车,你有信心吗?

2、用口诀写算式。

(1)课件出示九九乘法表。

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发的空白的“九九乘法表”,请你根据口诀在上面写出45到乘法算式,注意只写算式,不写口诀。咱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写得又对又快的前10名小朋友每人奖励一面小彩旗,到时候可以为运动员们喊加油。(做完了举起你的小手)

(2)教师根据做题情况发小彩旗。

(3)同桌交换,根据大屏幕对改。(课件出示答案)

3、做习题,讲思路。(处理90页第二题)

(1)课件出示题目。

教练对我们大家的表现比较满意,他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爱动脑筋,让大家坐车出发,看开来了两辆汽车。(课件出示)

他对我们说:一辆小汽车最多可乘5人,一辆大客车最多可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9倍。大客车最多可乘多少人?(大家齐读)

(2)请小朋友们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用你的行动告诉其他的小朋友。

(3)咱们找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就是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小结。

二、齐练习

1、处理练习二十一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

在车上,小红和小亮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咱们一起来看看。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

(2)你能做在练习本上吗?做完后用你的姿势告诉同伴。

(3)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答的?又是怎么想的呢?其他小朋友做的和他说的一样吗?

2、处理练习二十一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

说着说着,到了训练基地。教练伯伯请小朋友们一起观赏“水上芭蕾”组姐姐们的表演。(课件演示)漂亮吗?他请小朋友们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人?请小朋友们快快动手吧。

(2)讲评。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3、处理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出示题目。

水上芭蕾组的姐姐们跳累了,休息时,想看大家做题是不是很认真,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91页,做练习二十一第一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讲评。

找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答案,其他小朋友看着自己做的题目是不是和他说的一样?(课件出示结果)。

4、处理练习二十一第2题。

(1)出示题目。

水上芭蕾的姐姐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能干,给我们带来了蛋糕,及时奖励,又让我们和她们一起分享快乐。(课件出示蛋糕图片)

你能说出是什么意思吗?动手做做吧。

(2)讲评,找学生说说他的想法。

三、学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90页下面的“你知道吗?”

教练伯伯看我们的小朋友这么爱学习,就忍不住想告诉大家一些课外知识,你有兴趣知道吗?

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呢?(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在数学文化的氛围中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共总结

这节课中,你们跟着教练伯伯转了一圈,最后他问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1.6.15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

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

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

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

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

生:好!

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师: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师:怎么排列比较好?

生:按一定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

师:这是小朋友们自己整理出的10以内数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说一说,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

[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找出规律。]

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减法表。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广泛参与,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表中写出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顺序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学生分组边讨论边完成填表的任务。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巩固所学方法并提高口算准确率和速度。]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分组活动: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另外的学生很快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和得数。

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师:智慧爷爷也来参加我们的做题比赛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两道题。(课件演示:出示第79页第5题)谁能解答出这两道题,谁就能得到智慧爷爷的礼物。你想得到这些礼物吗?

生:想!

师:好,开动脑筋,加油。

生:动作表示。

学生先讲图意,再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73=10

生:7-2=5

[潜心设计“智慧爷爷带来的问题”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学生兴趣盎然。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使学生手、眼、口、脑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帮智慧爷爷解决了难题,我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在头脑里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在对1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时,结合教材第78页的第1、2题,引导学生全面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家住在几号楼几单元几号,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时,我注意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积极思维,认真计算,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顺序,让学生自己说出应该怎样排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整理算式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复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找出规律,想想怎样才能记住它。学生的思维再次被调动起来,并在此处得以升华。

整理减法表时,先向学生出示不完整的减法表,只在表中填出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的算式,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整理、填写,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减法算式排列的过程中去,并说出自己的排列规律。这样学生对所发现的规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在教学中,我潜心设计了“小小邮递员”、“击手掌”、“对口令”、“智慧爷爷带来的问题”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互相交流,争先发言,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教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猜一猜”、“拍拍手”、“扮演小小邮递员”等,使数学知识变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减法表的复习中让学生先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把表补充完整。这节课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寻找问题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重视掌握基础知识,落实教学目标。在课改中,既体现了改革的思想和新教法,又继承了我们过去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练习形式,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目标。老师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横看、竖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的方式找出规律,使学生脑子里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整理和复习打下基础。

执教: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程永春

指导教师: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教研室刘玉珠王瑞玲

评析: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王瑞玲

1.6.15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86-34=47+33=36+20=
23+69=62-18=70-26=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能力点:1、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70-4158+2989-346+4868-65
46+2391-8343+1917+7992-5690-54
90-60+2443-8-3050+27-917+26+18
3、数学医院。
82399527
-17+48-16+73
7977799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该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钟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课后小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课本第35页~36页的内容,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6+6+6+6=24

6×4=24或4×6=24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

因数因数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

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

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

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

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13+3+3+3+36+6+6-6+6+6

三、开放题:

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

(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课后小结:

五、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能力点: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2、出示67页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

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

2、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前、后、左、右)

3、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4、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德育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课件、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得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怎样验证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二、自主探究:

1、师:这些风筝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你想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吗?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电脑演示剪法。

师:现在自己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看谁剪的与众不同?

学生动手剪,把剪好的有创意的贴在黑板上。

2、师:同学们剪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我们把这些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3、揭示对称轴的含义,教师画出自己贴的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指出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不是对称图形的说出理由。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建筑、桥、古钱、生活用品、数字、文字、字母、体育用品等等)

4、拿出圆、正方形、长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5、开放题:小组合作,贴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师出示贴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学生自己贴另一半。)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方格纸、镜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车的表象,再连线。

2、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3、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房子、树叶、中国结、桥、鼠标。

二、拓展练习:

1、练习十五第3题。

先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动手画一画。

2、练习十五第5题。

让学生运用想象,直接判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用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3、分类。

0123458

ABCDEF

国一王旦元由美春

对称的:不对称的:

4、开放题:

先在纸上写数字,拿镜子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再完成。

教师出示两幅镜子图,一幅是镜子里的数字,一幅是镜子里的钟面,要求学生写出实际的数字和时间。

介绍: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拿镜子对着镜子图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课后小结:

北京版一数下:《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版一数下:《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能正确计算加减法。

2. 发现算式间的规律。

3. 提高计算能力及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算式间的规律。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复习进位加法

1.(1)出示一些写有进位加法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师小结。

2. 出示加法表。

(1)填写加法表。

(2)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二、整理与复习退位减法

1. 出示一些写有退位减法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1)讨论:哪些算式能放在一起?

(2)交流。

2. 出示减法表。

(1)填写减法表。

(2)观察减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说一说

1. 看图理解题意。

2. 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复习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6.15整理复习(二)

课型复习课学校使用教师

主备人修改人孙晶时间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78页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求“两数相差”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2.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爱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2.根据所给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复习,看看大家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掌握情况怎么样。

(板书课题: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看图填空,再列式计算。

○○○○○○○○○

□□□□

求()比()多多少。

求()比()少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小结:一般过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是把比较大的那个数分成两部分,从它里面减去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2.填空。

15只小鸟比8只小鸟多()只。

8只小鸟比15只小鸟少()只。

□读题后,在头脑中想象,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两种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两个问题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解答时都需要先找出较大的那个数,从里面去掉与较小的数同样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教材第78页第2题。

(1)投影出示彩图,根据图意,说出获取的信息。

(获取的信息是:小羊每天产5瓶奶,大牛每天产36瓶奶。)

(2)根据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比—比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多。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所提出的问题。

①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②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y

③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3)独立解答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分析过程。

①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②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③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4.练习十四第7题。

(1)投影出示彩图,根据图意,说出获取的信息。

(从图上知道了小明射中了12个球,小东射中了8个球。)

怎样求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球?

(小明和小东比,小明射中的多、小东射中的少。小明射中的12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东射中的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东射中的个数多的部分。从12里面去掉8个,就可以知道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

板书:12—8=4(个)

(2)提出其他的问题,开解答。

(9小明和小东一共射中了几个?12+8=20(个)

②小东比小明少射中了几个?12—8=4(个)

5.练习十四第8题。

(1)投影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杨树有46棵,柳树有38棵,松树有27棵,杉树有19棵。)

(2)两人—组,—人提出问题,另一人解答,

(3)通过提出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分析解答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自主检测。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又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自主检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8—5=36十40=46十4=62+7=

20十50=35十9=80—30=70—9=

53—6=38十7=95—30=64—8=

30十24十5=60—20—6=44—20十7=62十8—40=

2.填空

(1)70里面有()个十,9个十是()。

(2)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厶厶厶厶厶厶厶

OOOO

O比厶少()个。

厶比O多()个。

4.解决问题。

(1)—年级(1)班有图书65本。借给同学30本,还剩多少本?

(2)两只花猫吃小鱼。上午吃了19条,下午吃了9条,一天吃了多少条?

(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

①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68棵,其中苹果树有30棵,梨树有多少棵?

②有苹果树30棵,梨树38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③再提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4)评价完善。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大家检测的结果。(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同桌互评。最后让得A的同学举手;让出错的同学说一说出错的原因并改错。)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板书设计:

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①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②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y

③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①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②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③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作业设计:

基础:

一、算一算。

2+54=38-20=50+26=84+4=

4+43=49-7=60+6=23+50=

19+40=13+30=88-4=58+7=

57-6=6+57=36+20=65-30=

49+6=95-60=5+38=4+56=

二、比一比。

1.45+4○502.82—9○613.53+9○61

4.4+56○965.86—60○266.93—7○23

7.68+8○758.52—9○439.25+7○95

10.64+2○8411.47—4○3312.76—6○66

13.47+4○5114.80—30○7615.30+50○80

综合:

1.9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85比60大———,40比9多————,30比74少————

3.56加上,与34+30的和同样多。

4.90加上,比100少1。

5.★★★★★★★★★★★★

☆☆☆☆☆☆

★比☆多个,

☆比★少个。

□○□=□(个)

拓展练习:

1.小图书室有90本故事书,借出40本,还剩多少本?

□○□=□(本)

2.买玩具。

42元40元28元30元

2.小明买一辆和一架,一共多少元?

(2)小丽拿50元去买一种玩具,找回20元,她买了什么玩具?

(3)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整理和复习(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复习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5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