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摘桃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摘桃子

教学内容

课本12页练一练第1、2题;课本11页练一练第3-4题。

教学目标

1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个、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五()五六()四五()五五()五七()

五九()五八()一五()

老师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2、看口诀说算式。

利用学生补充完整的口诀让学生看口诀说算式,如:二五一十2×5=105×2=10。

二、口算比赛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师:小猴最爱吃什么水果?

生:小猴最爱吃桃子!

师:是啊,你们看(指导学生看图),这两只小猴都很想吃到梯子上面的桃子,可是,必须计算完梯子上的乘法算式。你能帮帮它们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比赛,比一比谁能帮助小猴顺利地吃到桃子。

2、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比赛。

3、同桌相互交流、评议、订正。

4、学生反馈,反馈时,尽量让错误的学生说一说用哪句口诀求积。

三、解决问题

1、课本11页练一练第4题。

(1)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盘子有5个杯子,3个盘子就是3个5,一共有15个杯子;一件衣服需要5个扣子,4件衣服就是4个5,一共需要20粒扣子。

2、课本12页练一练的第1题。

(1)学生独立观察图,根据图列出算式。

(2)集体交流反馈。

第1幅图可以横着看,也可竖着看。5×3=15或3×5=15。

第2幅图学生有的用加法计算,如3+5=8(人),前排人数加后排人数或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有的学生会把4人或2人分成一组,用乘法4×2或2×4计算。

(学生只要写出结果是8的算式都是对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两幅图的对比。

师: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图每排小朋友都是5个,而第二幅图两排小朋友的人数不一样多。

师:正因为这样,第一幅图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来算,而第二幅图两排人数不一样,我们要先分,分成每份一样多,才能用乘法来解决。

3、拓展练习

教师出示3组图片,每组5个。问:能用乘法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吗?

生:3×5=15或5×3=15。

教师再出示另外3组圆片,一组4个,一组3个,一组5个。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组圆片不一样多。

师:同学们能想个办法,使每组圆片一样多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生:把5个圆片移1个圆片给3个圆片,这样每组都是4个圆片。就可以用乘法计算:4×3=12。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可见用乘法来求总和的时候,每份的个数要一样多才行。

四、巩固练习

课本11页,练一练第3题;1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算式进行比较。

五、教学万花筒

师:看看数学万花筒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数学知识?

(学生独立阅读,集体交流。)JAb88.CoM

师:看后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生1:乘法口诀的作用可真大。

生2:我们的祖先可真聪明。

师:是啊,只要每人都肯动脑筋,都能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

六、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扩展阅读

摘果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摘果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在这节课中,以编故事贯穿全课,从动画入手到看图说图意,学生踊跃发言,不停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减法故事,说出卖出了,吃掉了,消失等词来表示减法的意义,但上课时也出现了学生收不住说的欲望,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继续让学生说下去,会影响后面的精彩内容,不让说又扫了同学的兴致,此处比较难心!

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只要理由充分就要给以肯定。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知道对孩子应该用建议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对错好坏来评价。例如一个孩子上来摘果子,把得数是3的果子摘成3+1=4,我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个孩子很委屈地说:这里也有3呀。原来在这个孩子的眼里,我出示的数字3和算式里的3是有关联的。多么充分的理由,多么有创新!所以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把学生的想法作为参照物,,不要抹杀学生思想的真实性。其实我不妨肯定她的想法,再暗示她,如果老师让你找出得数是3的算示你能找到吗?我想这个孩子会很兴奋的再次寻找,并且会擦出机智的火花,这是多么好的评价,可惜我错过了及时评价的机会,所以我以后会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们经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也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存在过去的影子。经常说:说给老师听听拿给老师看看,无意中再次把老师的地位摆在学生之上,所以在意识上还要加强。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后才体会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克服不足,加强学习,为培养出更多的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而努力!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广饶镇莲花小学崔玉新 李义东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竖式除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试图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东西的过程,从中体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学好这节课,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奠定基础。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课件展示(课件内容)

( 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桃子纷纷落下,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来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象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子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聪明的同学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怎样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呢,并且使两只猴子都满意)

(评析:课件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师: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想说什么呢?

生1.要让两只猴子都满意,那必须平均分桃子。

生2.要让两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样多,两只猴子才没有意见。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

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的一堆一堆的,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个组来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1:我们组用圆片当桃子,10个圆片一堆,每只猴子分到两堆,又分到4个,就是24个。

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40÷2=20,再算8÷2=4,20+4=24,

所以48÷2=24。

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哪个组还用竖式计算的呢(好几个组的同学举手,指两名学生板演)

生1: 生2:

√ 48 2√

师:(指着第一个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分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1: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

生2:我们组的分法与他们一样,只是竖式不一样。

师:肯定这两位同学做法是对的,表扬他们大胆尝试的做法,为了能清楚地看出分的步骤,这道题的竖式可以这样列:

(评析:把分桃子的过程与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巧妙地联系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索

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生(齐声回答)它也想参加分桃子。

师: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生“48÷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圆片,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10个圆纸片分成一堆,分了4堆,还余8个,3只小猴子每只1堆,还剩一堆零8个,也就是18个,剩下的18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个,6+10=16,所以48所以48÷

生2:我用的是竖式。

师:那就上来板演吧!

生2: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48个圆片,10个一堆,分4堆还余8个,每只猴子分到1堆。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落下来,再分剩下的1堆零8个,也就是18个,18÷3=6每人又分到6个,把6写在个位上所以48÷3=16,18-18=0,表示分完了。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1:很棒,他说的步骤很清楚,我听明白了。

生2:我原来只会用竖式,现在能将分法和算式联系起来了。

师:的确,这位同学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自己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 63 6√ 84 4√ 448 6√

学生独立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四个成绩中游以下的学生)

师:这四名同学都做对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让小猴子非常满意,他们拿着分得的桃子高高兴回家了。

评析:前后照应,教师的评价,使同学们非常自豪,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大青蛙说: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2:小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3: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教师板书)

……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2: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3: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积极主动,收获很大,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全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情境延伸,自主探索;情境再现,巩固强化等几个环节,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味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本节课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教师遵循“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的思想,本节课还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分桃子


分桃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今天看起来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都有谁来?(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桃子、小鱼、骨头。可是小熊遇到一点困难,这么多食物该怎样分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正方体代替桃子。(同桌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出示分得的结果。

(2)、两只淘气的猴子都想多吃一点,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同学们真能干,帮了小熊一个大忙,分给两只猴子一样多的桃子,令两只猴子都很满意。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互相说说怎样分、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3、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4、看到小猴和小猫吃的那么香,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同桌互相说说怎样分、全班反馈交流。请一个同学在投影机上用小棒分一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5、今天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来给小熊庆祝生日,他非常高兴,除了给它的好朋友们准备了前面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外,还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这些小动物们很讲卫生,跟我们一样要用筷子来吃饭,那么小熊家里的筷子够不够呢?(有12根筷子,也就是6双,但是有10只小动物,先不告诉学生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让学生去为解决问题寻找一些必需的条件。)

6、小动物们吃饱后非常开心,他们想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规则是4只动物一组,可以分成()组,还剩()只小动物呢?(每个学生发一捆小棒,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性情境,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帮助学生感知分不完的“平均分”。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书上p33第2,3题,然后集体反馈。(让学生说出他的解题策略的时候解释一下他的方法。例:如有学生用“二七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解决第2题,请他给同学们说说二,七和十四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其中这4个小朋友表现最出色,老师带了9个气球来奖励他们,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1、林老师每天上完课嗓子都很累,下课后总喜欢喝一杯蜜糖,同学们,你们知道蜜糖是怎样做吗?对拉,是勤劳的蜜蜂采花蜜的功劳。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些蜜蜂(16只)去采蜜,过了一会,有一半的蜜蜂采完了,飞走了一半,还剩()只。

2、秋天到了,同学们出去秋游,有20个小朋友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方法多样化)

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摘葡萄


葡萄科是一类双子叶植物,它和其他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鼠李目,属于蔷薇亚纲。但《APG 分类法》将其单列为不属于任何目的独立科。葡萄科有16属,约有770种,其中火筒树属约有70种。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有7属约110种,全国均有分布。本科植物除火筒树属外均为藤本或草本,借卷须攀缘;花细小;果实为浆果。葡萄是重要的水果和酿酒原料。

形态特征

攀援木质藤本,稀草质藤本,具有卷须,或直立灌木,无卷须。单叶、羽状或掌状复叶,互生;托叶通常小而脱落,稀大而宿存。花小,两性或杂性同株或异株,排列成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复二歧聚伞花序或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4-5基数;萼呈碟形或浅杯状,萼片细小;花瓣与萼片同数,分离或凋谢时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与花瓣对生,在两性花中雄蕊发育良好,在单性花雌花中雄蕊常较小或极不发达,败育;花盘呈环状或分裂,稀极不明显;子房上位,通常2室,每室有2颗胚珠,或多室而每室有1颗胚珠,果实为浆果,有种子1至数颗。胚小,胚乳形状各异,W形、T形或呈嚼烂状。

本科有16属,约7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种类分布于温带。我国有9属150余种,南北各省均产,野生种类主要集中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区,东北、华北各省区种类较少,新疆和青海迄今未发现有野生。

分桃子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分桃子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分桃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方法:
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猪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猪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猪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
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猪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猪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猪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猪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猪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先自己分一分,再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看哪组的分法多)
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
师:你说的真棒!(板书“同样多”)谁还想再说一说?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师:说的对,(板书“一样多”),分得同样多或一样多都是一样的意思,这种分法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词语叫平均分。
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师:下面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把6个木块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算平均分?
生:每堆3个木块是平均分。
师:为什么?
2、现在,小猪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在题卡上圈一圈)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猪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猪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请同学们在书上圈一圈)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12根筷子,可以分成()双。(师:一双筷子有几根?有两
根就是一双,也就是说每2个圈一个圈)在书上圈一圈。
2、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3、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有5个圆就可以拼成一个,那我们就要看什么?生:有几个5,也就是说每5个圈一个圈)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如果每人分一个气球行吗?
四、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我们课堂上这么热闹,小蜜蜂也被吸引来了,快看飞来了多少只蜜蜂?
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游戏,想玩吗?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看谁平均分得快。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
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在一起学习。
生5: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六、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摘月亮


关于月亮的名人名言

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2、浪漫是什么?是送花?雨中漫步?如果两个人彼此倾心相爱,什么事都可以做,静静想对的感觉都会是浪漫的。否则,即使两个人做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觉不到浪漫的。高寒

3、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远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林清玄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5、月亮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照不见灯光。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莎士比亚

6、我愿意听你骂我,也不愿意让别的女人吻你。你的缺点充满着那么强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该有月亮的。鲁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9、那种从早到晚,整天厮守的幸福,我受不了。我可以当一个非常好的丈夫,只是要给我一个像月亮一般的妻子,它将不是每天都在我的天空出现。李碧华

10、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可惜下雨了;你是我心中的月亮,可惜天阴了;你是天上的长娥落到人间,可惜脸先着地了。

11、年轻人搜集材料,预备造一座桥通到月亮上,或者也许在地球上造一座宫殿和庙宇,而最后那中年人决定用这些材料造一间木屋。卢梭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3、每个人就像一轮月亮,不愿意将黑暗的一面让别人看到。马克吐温

14、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张爱玲

15、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西塞罗

1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18、如果站在月亮的角度上看,它应该何等惊奇。一个个从它身边掠过的卫星,居然不是一个更比一个先进。和菜头

19、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郭敬明

20、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莎士比亚

21、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烟囱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顾城

2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24、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李商隐

25、有人跟我讲明年造一架飞机可以直接开到月亮上,我说很好,你做出来我投资你。马云

摘果子-北师大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摘果子-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摘果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4”,第一次可以拿出“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4”的时候,可以拿“2+2”“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摘果子-北师大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


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8个桃子图。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瞧!猴子妈妈从山上采来8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它要把桃子

分给它的2个孩子,你知道猴子妈妈是怎么分的吗?现在请你们扮演猴子妈妈,用手中的8个圆片代表桃子,动手分

一分,看一看这8个桃子你想怎么分?

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

[教学策略:这是学生初步体验的过程,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教师关注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操作感知的过程。]

3、汇报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呢?(请不同分法的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一说)

生1: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3个桃子,小猴子5个,因为猴子妈妈比较疼爱小猴子。

生2:大猴子分得2个大桃子,小猴子分得6个桃子。

生3: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7个桃子,小猴子1个桃子,大猴子常常帮助妈妈做事情。

生4:大猴子只要1个桃子,6个桃子给小猴子,大猴子懂得疼爱小弟弟。

生5: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和小猴子各4个桃子。

……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3 2 7 8 4

8

5 6 1 0 4 同样多(一样多)

[教学策略:不要追求分法的全面性,关键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及解决问

题的大致过程。]

师:如果你们是这2只可爱的小猴子,妈妈的这种分法,你们会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甲:我觉得生5的分法比较好。大猴子、小猴子都是妈妈的子女,猴妈妈分给子女的桃子

应该是一样多的。

生乙:我比较赞成生2的分法,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好东西给弟弟比较多,我比较少。

生丁:弟弟妹妹年龄比较小,妈妈多分几个桃子给他们,当哥哥的不应该计较。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认为,子女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给子女的爱是一样的深,

一样的多。但是小弟弟小妹妹年龄比较小,比较不懂事,父母亲会多一些关心与照顾是自然的,当哥哥姐姐的也应

该多关心他们呀。

[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找准教材的渗透点,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母爱是崇高伟大的,为了子女的幸福劳累一生。]

师:这些同学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

二、关注过程 自主发展

1、通过分类,提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请拿出6根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同桌同学摆一摆、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学生合作操作。

3、小组汇报。

生1: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1根,一堆5根。

生2: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2根,一堆4根。

生3: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6根,一堆0根。

生4: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3根,另一堆3根。

……

4、教师整理板书。

1 2 0 3

6

5 4 6 3 同样多 (一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说一说,哪种分法使每份分得的结果是同

样多?

生:分成2堆,每堆分3根。

师:那么你们能给这些分法分类吗?想一想好吗?

生1:我们分成2组: 1和5 2和4。

生2:我们分成3组: 1和5 4和2 3和3。

生3:我们分成4组: 1和5 2和4 6和0 3和0。

生4:老师,我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一样多的:1和5 2和4 6和0;另一类是同样多的: 3

和3。

师:全班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这几位同学谁分得比较好呢?

生甲:我认为生3分得比较好。因为6根小棒可以分成4种情况:1和5、2和4、6和0、3和0。

生乙:我造赞成生4的分法,6根小棒可以分成1和5 2和4

6和0,它们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6根小棒分成3和3,分得的结果是相同的。(掌声热烈呼起

……

师:大家说得真棒!棒棒星奖给你们。

[教学策略: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分类必然多样,教师要积极肯定其隐

含的合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那一种找出来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看

一看。

5、提示平均分。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

〕 平均分

一样多

6、出示小星星贴图。

判断练习,加深领会平均分。

1、☆☆☆ ☆☆☆ ☆☆☆ 2、☆☆☆ ☆☆☆☆☆

师:谁先来说一说,上面的题目是不是平均分? 生1:第1题是平均分,有9个小☆ ,平均

分成3堆,每堆3个☆。

生2:第1题是平均分,第2题不是平均分,有8个小☆,分成2堆,一堆3个☆,一堆5个小☆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同桌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边操作边想一想,改一改,怎样

才能使第2题变成平均分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老师,我们是用“调动”的方法,把这堆5个☆,调一个放在那一堆3个☆上,使两堆

的*都是4个。

生2:我们是用“增加”的方法,把这堆3个☆,再增加2个☆,这一堆变成了5个☆,两堆

的结果都是5个☆。

生3:我们是用“减少“的方法,把这堆5个☆,去掉2个,这一堆就剩下3个☆,两堆的☆

也都是3个。

师:同学们这三组“合作之花“改得怎么样呢?(掌声起伏不断)

师:这三组“合作之花”是学习上的小博士,奖给他们每人一颗棒棒星。

[教学策略:1、学生操作活动,应该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形成“知识结构”。2、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不追求“精确表述”。]

师:哪一组的行为最美呢?

6、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看谁平均分得快。(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

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

在一起学习。

生5:老师,我也有不同的分法。我把12个同学分成一组,这一组12个同学,正好是排成一

队早操队。

生6: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教室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

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以及与别人不同分法的交流,将深化对“平均

分”的感知,促进“平均分”表象的建立,甚至有相当多的同学已能完成单一表象向一般表象的过渡,对以后学习

“每几个一份”的分法将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8、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第一份的结果都是一

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

1、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做一做第2题。

师: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鱼呢?请同学们动一动笔,画一画,连

一连,你是怎么分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老师,我用连线的方法,每只小猫连到3条鱼。

生2:我用画圈圈的方法,把3条鱼圈起来,一共圈3个圈圈,表示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给他们鼓励一下。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

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 根骨头呢。(略)

[教学策略: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班上的小组进行奖励,并正面表扬刚才小组合作学习时

表现好的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行为最美?

2、数学游戏——分豆子。

每组发一包豆子。

师:这个游戏是这样:组内的同学轮流一次豆子,抓在手中的豆子,若能平均分成2份,就

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得3分;若能平均分成4份,就得4分。比一比,哪一组得分最多。

游戏开始(声音响起)——游戏结束。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哪一组共得几分?

生1:我们组共得8分。我抓到9颗豆子,平均分3堆,每堆3颗豆子,得3分;雅澌抓到11颗豆子

,什么也不行;佳境抓到14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7颗豆子,得2分;静妮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

,得3分。

生2:我们这一组得4分。阳春抓到8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2颗。我抓到13颗豆子,庄

燕和文思分别抓到7颗和17颗豆子。

生3:我们这一组共得11分。我和少默都抓到12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豆子;丽霜

抓到6颗豆子,平均他成3堆,每堆2颗,得3分;东旭抓到11颗豆子,什么也不行。

生4:我们这一组得9分。泽国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绵绵抓到12颗豆子

,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雅珊抓到10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5颗豆子;我抓到13颗,什么也不行。

……

师:哪一组得分超过11分的呢?请举手。

师:那么,生3这一组“合作之花“是这次分豆子游戏中最佳得分手,奖给他们‘团结合作

”奖章。

[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直观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倾听同伴不同分法的能力。]

四、小结引伸,扩展应用。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生1:我分过筷子,一双一双

的分,分给6个人。(全家6口人)

生2:我分过玩具,一次姑妈从香港回来,带来9件玩具,我们兄妹3个人,每人分3件。

生3:我分过钱,昨天妈妈拿出4元6角(2张2元、1张5角、1张1角),给我和姐姐,我到小

店换1张5角的,找回5张1角,我和姐姐每人2元3角。

……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给他们鼓励一下。

[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练习:

完成书第33页“试一试”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1、体现合作性。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让学生探究平均

分的方法。在教学法中,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

赏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不同分法;注意

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

学习气氛。

2、体现亲历性。

亲自经历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

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体现个性。

人们常说:“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数学的感受,

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本节课,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

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的迸射出来。

4、体现生活化。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生活化地学习。课堂上我把教材进行创造处理,巧妙地把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在数学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便于学生迁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1)讨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19+18=□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10-10=209+8=17

20+17=37

算法二:19+10=29

29+8=37

算法三:20+18=38

38-1=37

算法四:列竖式19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46+3551+29

25274651

+18+24+35+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2、用竖式计算

44+1852+297+5621+79

27+2435+1569-1138+19

3、我们去春游

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

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案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摘苹果》教案设计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71-72页。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教师完善。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中加数与和,说一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找一找变化规律。

四、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五、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桃子》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桃子》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 流,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类比、建立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1.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法竖式计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结合具体的情 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 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猴子们收桃子的情景)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来了,果园里的秋桃也该收了,小猴子们在忙着收桃子。有两只猴子早就摘完了,它们正忙着分桃子呢,不过,它们并不高兴,眉头紧皱,看来是遇到麻烦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 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展示情境,引导观察,诱发思考。

希望你们做个公平使者,帮它们分一分,使两只小猴子都能满意你们的分法 。

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探究分法,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解读除法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1)怎样列式?

(2)为什么这样列式?

2.学生独立计算“68÷2”。

3.在小组 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4.全班交流。

﹙1﹚摆一摆。

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 )60÷2=30 8÷2=4 30÷4=34

(3)抽象概括。

①师引导。

②用竖式计算

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桃子”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含义,并通过比较,加深认识,拓宽笔算除法运算的思路和应用空间。

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教师让学生自己做,边做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三﹚情境延伸,自主探究:多一只猴子怎么分?

1.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68个桃子除以2,每个猴子分得34个。”这两只小猴子对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非常满意,正要按这个方法来分,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师在情境图上再贴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师:怎样列式呢?

生:68÷3。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

生开始动手分,边分边想,并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师: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根据分的过程,你是怎样列出竖式的,并 选出小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发言。

生讨论: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

学生代表发言:

一组观点。

生1和生2-起来完成这道题,生1说过程,生2分小棒。生1先写上了3﹙板书),先分6捆,每只猴子分2捆(生2演 示),在竖式中,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6,6除以3商2,把2写在十位上。(板书)2×3 =6,把6写在6的下面,表示巳经分掉的数。6﹣6=0,0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板书),再分剩下的8个,8÷3=2﹙个﹚还剩2个,每只分2个,把2 商在个位上,3×2=6﹙生2演示),把6写在8的下面,也就是写在个位上,然后﹙板书﹚个位上的8﹣6=2,剩下的2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不够分,就不再分。

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这两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讲得特别清楚,我听懂了。

生2:我 想说,Good,Good,very good!

师:的确,这两位 小老师当得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归纳计算方法。

师:观察黑板上的竖式,都是先从哪一位除起?

生:十位。

师:每次除的商写在什么位上?

生: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时,商要 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如果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去除,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你总结得真不错。笔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师:有68个桃子,分给了3只猴子,还剩2个桃子,为什么不再分了?

生1:因为2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不够分,无论怎么分,总有一只猴子分不到,所以不能再分了。

生2:我也同意这种看法,要是分了桃子,就有一只猴子少一个桃子,就不公平了。

师:桃子的个数比猴子数少就不能再分,多就可以再分,是吗?

生:(异口同声)对。

师:那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真不错,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教师不直接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学生更好记忆。

4.展示余数的写法。

师:那么,余数怎么表示呢?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1:我先从68个桃子里去掉2个多余的,再用66÷3=22﹙个﹚。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2 :因为有68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所以用68÷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师:噢,谁也遇到这个困难了?举举手!没关系,咱们看这位同学写的(出示第三种写法﹚解决你们的困难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它是什么意思?

生:有68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22个,还余1个,

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3: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可真聪明,帮我们大家解决了困难!这还有一种写法 呢,你能看懂吗?(出示第四种写法﹚跟上面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 :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 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68÷3=22……2,读作:68除以3商22余2。(齐读一遍)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摘苹果》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摘苹果》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算。

2、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计算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操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淘气和笑笑邀请我们一起去果园摘苹果,让我们看看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寻求算理。

1、师:估一估,箱子里能装得下这些苹果吗?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 7=57,57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 0,20+40=60,60=60。

师:刚才大家都是往大了估的,往小估行不行?

师:除了估算,还可以怎样解决刚才的问题?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的计算方法。

计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精确)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或计数器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为什么在竖式中要相同数位对齐?这是摆小棒中的哪一步?

师:“8+7”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进位点你就想到了什么?

师:“3+1”表 示什么?

(3)体会在竖式中从各位算起的好处。

师:从这到题中,在竖式计算中,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 的基础上, 请学 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教师完善。

3 8

+ 1 17

5 5

3、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中加数与和,说一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找一找 变化规律。

3、拓展练习。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 把能坐一辆车 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 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摘桃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13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