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突显皇权的明孝陵”,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第3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明孝陵的

兴建

明孝陵的选址:南京紫金山;明孝陵的营建过程;明孝陵的命名与入葬。

明清皇陵以至中国历代皇陵建筑所反映的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以及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价值。

分析课文与阅读资料,探究古建与政治的关系。

理解文化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任何社会,文化都离不开政治的特色。

明孝陵的

设计理念

唐宋皇陵的上、下宫制度;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制度;突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阅读课文与相关资料,比较明朝前后中国陵寝制的不同。

历史和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中国的皇陵建筑制度随历史的发展,也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明孝陵的

布局和建

筑特色

明孝陵的布局:神道与陵寝两大部分;神道两旁的人兽石刻;陵宫的建筑群;建筑特点:人工建筑与自然形态和谐统一。

设计明孝陵布局平面图,分析明孝陵的“前朝后寝”特色。

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建筑艺术,理解为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增强对祖国文明的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明孝陵的建筑布局与建筑特色

难点

明孝陵古建的众多专有历史名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共分为三个目,教科书上规定用1课时讲完。教课内容比较单一,主题就是介绍明孝陵这一古代建筑群、这一世界古代文化遗产的情况:它的遗址所在地、营建经过,作为帝王陵墓的入葬情况、命名经过;作为一个豪华的古建群,尤其是中国帝王陵墓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特色,与前代的不同和对明清两代陵墓建筑的影响;以及具体介绍明孝陵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特色:它如何充分反映中国皇家陵墓威严和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政治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风水设计特色和在中国古建所特有的人文和自然美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建筑美学特点等。

本课的引言分为两段。第一段介绍我国历代帝王陵墓建筑的历史悠久性,构成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们建造形态之壮丽,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帝王陵寝中,已有秦始皇陵和明清皇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段介绍明孝陵的重要建筑学意义,由于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制度,开创了我国皇陵建筑史的新时代,明清共约二十多代皇帝陵寝,以后都继承这一建筑模式,前后五百多年之久。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达到顶峰的时期,自明孝陵至清末各朝皇陵的建筑形式风格,也充分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注意在本课引言中所提到的明清五处皇陵,即除明孝陵外,尚有明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等,它们加上东北的清初三陵,都属于明清皇陵内容,于2000年、2003年、2004年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内容丰富众多,教科书中仅将明孝陵和明十三陵作为教课内容,其他陵墓将在“单元资料与注释”中给予介绍。

第一目 “明孝陵的兴建”

本目课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了明孝陵的兴建。首先是选址,朱元璋和他的臣下为何选址在南京紫金山下;其次是陵墓的营建,主体工程前后达五年,附属工程持续营造二十几年,整座孝陵完工,前后共达30年;最后是为什么命名“孝陵”,以及朱元璋和马皇后先后入葬的情况。本目为配合课文,列有明太祖朱元璋古人画像和明孝陵神道风景图两幅,供教师在讲述课文时师生有形像的历史印象。目后有“历史纵横”阅读栏目,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启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功能,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将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1)明孝陵的选址

此段课文写得十分优美生动,可以由学生朗读或自行阅读,自行提出问题,由教师对一些较为生疏的专有名词(如“风水格局”或不熟悉的历史、地理知识加以点拨和解释补充,这样可使课堂比较活跃。有如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教师补充的:(一)为什么明孝陵在南京,而不是像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十三陵都在北京?这需要对朱元璋起义反元、定都南京并建明故宫过程作一简单回顾。因为从新世纪使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来,元末农民大起义和朱元璋起家建明的史实,尤其朱棣和建文帝“靖难之变”,学生几乎已全无常识和历史感悟,所以在讲授明孝陵为什么选址南京以及马皇后等故事,必须在此补充。(二)对课文中提到的明初开国功臣刘基、徐达、常遇春应作适当介绍,因为他们不仅帮朱元璋选择陵址,而且后来还作为功臣墓陪葬,也属于明孝陵景区一部分。(三)课文中提到的南京紫金山景区山水作适当介绍,如果能绘制一幅平面景区地图更好。(四)课文中提及的“风水格局”,什么叫“拱卫”、“环抱”、“朝揖”?都是较生疏的专有名称,应解释清楚。

(2)明孝陵的营建

本目课文第二段写得很有故事性,建议教师亦可采用学生自行阅读和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提出两个问题:(一)建明孝陵迁出当时七十多所寺院和费时30年,说明了什么?当地人民和全国人力物力受到什么影响?启发学生对封建帝王专制权力和阶级本性的认识。(二)明孝陵最终神道形成S形状,原因是什么?对朱元璋避开孙权墓的做法,你怎么看?可以结合当前保护古建进行经济建设的关系谈谈看法。

(3)马皇后、朱元璋入葬和明孝陵的命名

本目课文第三段为本目课文的最后一段,主要交待三个问题:(一)明孝陵都有哪些人入葬,主要提到先为马皇后,后才是明太祖朱元璋。其实这个皇陵建筑群内,还葬有死于朱元璋之前的皇太子朱标、殉葬的40名妃嫔,以及明孝陵周围起“拱卫”皇上的功臣们的群墓。这些内容在讲课时可以不予涉及,教师可参考后附资料。(二)讲清为什么课文先讲明孝陵“基本建成”时间为5年,后面为什么又说“前后费时长达30年之久”?应讲明5年是指1376年至1383年,这是指孝陵大殿建成,是为陵墓主体工程完成。后来又补建一些附属工程,直至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才最后完毕,从1376年开始筹建,至1405年最后竣工,达30年。(三)讲清明孝陵命名来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为1382年马皇后逝世时,谥号为“孝慈”,表示对马皇后的崇敬,称为孝陵。二则有更广的意义,取中国儒家重要思想“以孝治天下”之意,将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加之于陵墓的称呼上。

第二目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

本目和下一目,合成明孝陵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这应是本课讲授的重点,也就是明孝陵为什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原因。《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一书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群”的规范为:“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又说:“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祖国壮丽山河的缩影,国土景观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和国家文明形象的标志和骄傲”。明孝陵是中华古代建筑中陵墓类的代表,这类古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美的特色和历史人文色彩又是什么呢?本课的第二目和第三目主要讲述这些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应紧紧抓住这一重点这一核心。本目课文共为两段,第一段回顾我国明代以前皇陵建筑的风格和制度。课文中没有谈到秦汉的帝王陵寝制度和建筑风格,因为选修课本《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列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当会涉及这一问题,本目只从唐宋皇陵制度的“上、下宫”制度谈起,说明这也同样是封建帝王豪华生活和皇权至高无上的写照。第二段重点叙述自朱元璋起,我国皇陵建筑制度有进一步变化发展,从“上、下宫”改为“前朝后寝”是封建专制皇帝集权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专制皇权的政治发展在帝王陵墓制度上的反映。这是明孝陵从建筑学上设计理念最主要的特点。本目课文左方附有“明孝陵陵寝建筑复原图”,可引导学生仔细阅看,体会所谓“前朝后寝”的设计理念。

(1)唐、宋皇陵的“上、下宫”制

这一段课文实际回顾中国自秦始皇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帝陵寝制度的发展,本目特别提到的是唐宋“上、下宫”制度到明清“前朝后寝”制度的发展,前后的不同。应明白,自秦汉以来的我国皇陵建筑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前后有继承有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陵寝史研究的观点认为,其相同点更同于不同点,在几条共同原则下,各朝不过继承地发展,各有特色而已。这几条共同特点,正如一本《中国丧葬史》所说的:“汉唐以来前有神道、后有陵寝及封土起坟的陵墓布局制度”,明清自明孝陵以来不过是在前代制度基础上的发展。除此而外,尚有“依山为陵”、陵墓石刻制度、后妃功臣陪葬制度等等。这些陵墓制度总的特点则是我国封建帝王集权制度在丧葬制度方面的反映,表现了绝对的皇权至高无上。

(2)明孝陵“前朝后寝”制度,是明清时代我国封建皇权专制政治发展到顶峰的反映,从陵墓制度和建筑风格上更加体现“君主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课文上说:“明孝陵的设计理念就由注重灵魂变为突出皇权”。教师们在讲授此段课文时重点要放在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上。其次,要讲清什么叫“前朝后寝”,在建筑布局安排上和“上、下宫”有何不同。具体应仔细体会课文和本书所附参考资料。

第三目 “明孝陵的建筑特色”

这一目的内容是和上目紧密相连的,实际上建筑设计理念和布局以及建筑特色是由一根主线贯穿的,从政治上就是封建专制皇权意识的高度发展,但教师们还应当从课文叙述和描写的艺术上体会出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另一重大艺术特色,那就是人文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浑然一体。这是我国无论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和陵寝建筑一大统一的特色,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在世界艺术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本目课文共分五个段落,每段有一主题,布局方面讲得较多,但叙述建筑布局时明孝陵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特色也同时尽现眼底,教师们在讲述时应尽量利用课文、古建图和阅读材料,扣紧主题讲述明白,要点是重点讲清,具体专有建筑学名词可略而不详。

(1)明孝陵前三碑

明孝陵整个建筑群基本分为作为前导的“神道”和主体建筑陵宫两大部分。本目第一段落重点叙述神道最前面三块石碑:下马坊的“烈山碑”和“禁约碑”,以及原大金门高大碑亭里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简称“圣德碑”。教师讲授此段课文时应注意三点:(一)竖立三碑的主要目的在突出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朱元璋的开国功劳。(二)禁约碑在明末树立,也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严重,竖立此碑意在严惩违禁反抗者。(三)强调点出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圣德碑是目前南京最高大的一块石碑,为此明朝统治者曾浪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有成百上千的百姓累死在此工程上。讲到这里,可引导学生阅览课文正文左方的“历史纵横”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当时历史的感性认识。

(2)明孝陵神道

此段字数不多,但作为古迹旅游常识十分重要。因为不管是唐宋帝陵还是明清帝陵,都是神道作为前导,在神道中一般都残存各种石兽、翁仲等石刻,这些知识是学生感兴趣而且很想知道的。教师讲授此段课文时,应注意介绍这些神兽的象征含意,这些石翁仲又代表什么?它们和皇权至上有何关联?讲授此段课文时,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参阅左旁的神道石兽图,猜猜最明显的一对石兽是六种神兽的哪一种?

(3)明孝陵陵宫

此段课文应为本目的重点部分。因为:(一)它是明孝陵陵墓建筑主体部分的介绍,许多重点建筑布局都在这里一目了然。(二)此段课文重点叙述了作为明清帝王陵寝建筑的所谓“前朝后寝”制度。所谓“朝”,是朝觐之意,即在陵墓建筑前部,还应建有如同皇帝生前一样的朝拜制度,明孝陵陵宫主体建筑前部有享殿、东西配殿,都曾经是“前朝”的场所。后面的地宫“方城”、“明楼”、“幽宫”、“宝城”都是安放皇帝棺椁的所谓“后寝”部分,俗称“寝宫”。(三)本部分还典型体现了明孝陵的豪华、美观、人文美和自然美浑然一体的特色,最后一段十六个字可以鲜明的体会到这一点。

(4)明孝陵的鲜明建筑特色

这一部分包括本目课文的第四、第五段,是明孝陵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的总结文字。内容包括三点:(一)明孝陵作为古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雄美壮观”、“金碧辉煌”、整齐对称、造型严谨,是世界少有的,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地。(二)明孝陵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气派和理念,依山为陵的博大气魄,漫长壮观的神道,以及神兽和翁仲石刻,都显示了皇帝的权威,死后仍有神化了的人、兽为之服务。(三)宝顶上“古木葱茏、浓阴蔽日”,陵寝周围的秀美山川,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明孝陵的兴建。(1)可以先用各类历史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有关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朱元璋建都南京的历史图景,起到对学生在感性上理解明初历史和明孝陵兴建过程的效果。(2)讲课时可以边讲授边设计有兴趣的问题,启动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思考的兴趣,如设问:明孝陵为何建在南京?南京还有什么明初的皇帝故迹?刘基是何人?知道刘伯温的其他故事吗?等等。(3)利用课文中的“历史纵横”阅读资料和问题,启发他们结合社会现象自主独立地思考,可鼓励他们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然后由教师比较深刻地总结出正确答案。(4)有条件的地区,比如江苏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对明孝陵的一次实地旅游参观,讨论明孝陵为什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和北京周围地区则可组织参观明十三陵,比较和明孝陵在建筑特色方面的相同和不同。

明孝陵的设计理念。(1)利用课文左方“明孝陵陵寝建筑复原示意图,用多媒体放大,然后由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这叫做“前朝后寝”式的陵宫建筑制度?(2)通过对学生补充介绍前朝陵寝资料,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为什么中国的帝王陵寝建筑,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建筑文化方面的反映?而明清皇寝建筑制度更是封建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文化缩影?

明孝陵的布局和建筑特色。(1)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明孝陵陵宫建筑的前后布局图表,在制作图表中增强对孝陵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布局的感性认识。(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自行归纳出明孝陵的建筑特色:一、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反映。二、人文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结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开始讲授本课课文引言时,可先引用清朝康熙和乾隆南巡谒拜明孝陵的一句题词和一首题诗,康熙南巡谒陵题有“治隆唐宋”四字石碑,乾隆诗曰:“金陵莅止为巡方,展谒龙蟠羹桂浆。保护遗规崇胜国,绍承家法礼前王。开基洵是过唐宋,继业无能鉴夏商。形胜不须矜壮丽,为天祐德慎周防”。可由此二段古人诗句评价明朝的历史作用,并引出我国各朝制度包括陵寝建度实际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各朝各代是互为影响的,后代总是继承前期的。

案例二 学习“明孝陵的兴建”一目时,可加强多媒体的图片展示。也可介绍有关的阅读参考书籍。

图片如:朱元璋的各种古人画像,南京的明初遗址,明初群臣像,南京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山景等。

阅读书籍如:《明朝史话》,《金陵十朝帝王州》,《洪武皇帝大传》的有关部分。M.Jab88.cOM

通过以上图片和阅读书籍,更多了解朱元璋的生平,明初南京都城和明故宫的修建情况,加深对本课课文的认识。

案例三 学习“明孝陵的布局和建筑特色”时,可尽量多用明孝陵现有古建筑照片、紫金山和明孝陵周围的风景照,以及明孝陵建筑群各部分的今存古建照片,或有关录像片,突出本目的主题。

精选阅读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学案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置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置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置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


基础巩固
精心选一选
1.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隶属于兵部与吏部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解决各种利益集团间的矛盾,收揽人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地主阶级内的决策民主权利
D.把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3.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产物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D.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
5.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6.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尚书省的职能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相同
B.明朝废除三省和六部
C.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D.元朝时期的中书省作用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中书省
7.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

用心想一想.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材料二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
精心选一选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为接近的是
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
10.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任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12.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设置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用心想一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承担何职能?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④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习题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比较可以看出,唐朝的中枢权力结构相较于秦朝较为复杂。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同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来具体执行政令。这样就以分权的形式把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参考答案:D
解析:要透过表象来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从根本上反映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而对权力机构进行的重新配置。三省制下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本身就反映了对相权的制约。
3.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机构设置都是分化、瓦解原有的相权,考查的仍是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逆向分析其目的,答案不言而喻。
4.参考答案:B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保留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行政权力,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联系三省的职权,应该与尚书省的权力相当。
 5.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增设内阁,其出发点都是服从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6.参考答案:C
解析:要根据史实用排除法来选择。A项中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B项中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另外明朝保留了六部,排除B;D项中元朝的中书省应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也可排除D。
7.参考答案:B
解析:军机处的设置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最高决策权,而且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遥控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因此前三个观点正确。皇权强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8.参考答案: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并保证皇帝直接决策前方的战事,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
②职能: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决策机构。
③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充当皇帝的传声筒。
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解答。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9.参考答案:C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来充当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与秦朝的丞相权力较为相似。
10.参考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的权力中枢,不可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利之争,排除A;B项错在“解决了”的表述;C项是当时科举制的作用。
 1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朝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且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根据清朝权力中枢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到军机处的设置并取代了前两者的决策权力这一条线索,再依据选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参考答案:A
解析: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核心措施就是军机处的设置。
13.参考答案:①A.三省各自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B.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
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A.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
皇帝直接控制。
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
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④A.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解析:本题围绕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一主线,旨在考查隋唐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明确各段材料反映的不同阶段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设计的问题。
 

1.(2002年上海,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明太祖采取的废丞相,撤行中书省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分割权力,防止中央和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分割权力的目的是便于明太祖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
答案:D
2.(2002年广东,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解析: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是允许诸侯从王国分出土地建立侯国。
答案:D
3.(2004年老课程文综,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此时社会上存在的“书”大多反映的是秦朝建立以前的政治主张,“儒”心目中的制度规范是周礼。这一切都与秦朝的新体制有着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2004年文综,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答案:B
5.(2004年文综,18)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解析:宋朝把全国划分为15路,每路设转运使,将一路各州县的财赋运输到中央。
答案:C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
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
一、秦:三公九卿制
二、隋唐:三省部制
三、宋:二府三司制
四、元:一省制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
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
提示: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1.秦: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设问:结合第二课的内容,思考: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提示:学生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总说: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三公中,太尉一职在秦代虚有其位而无实人,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公的职权划分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提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封驳审议,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二府三司制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提问:二府三司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实质是相权的再分割,财权划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军政归枢密院管辖,行政归于中书门下,三省形同虚设。相权的再分割实质上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4元:一省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采用侍御史高鸣的进谏,以中书省代替三省,而实行一省制。
课堂设问一:一省制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吗?
提示;没有
设计意图: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省制是螺旋式前进中的回流。通过上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情境营造: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克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收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的信用,而丞相安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为把持朝政,联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课堂设问二:你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提示:相权扩大而产生负面影响。
课堂设问三: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课堂设问四:以上四个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丞相(宰相)权力最大?
提示:元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了实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弄清趋势;皇权逐步加强。
5.明:废丞相、设内阁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设问一:你从右图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课堂设问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为此设立内阁。在明朝,内阁的职权有无变化?
课堂设问四:什么叫“标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加以解释?
提示:标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课堂设问一: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堂设问二: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不断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总结
本课通过对秦、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讲述,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教材是通过三大方面展现主题的。其一为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秦朝确立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以分割相权来体现皇权的加强;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架空三省上,以相权的再分割体现主题;元代出现历史的回旋,废除了三省,实行一省制,相权加重,但是元朝中后期这一体现己现弊端。其二为丞相制度的废除:相权的加重,影响到皇权,有鉴于元朝中后期因相权过重引发的政局动荡,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这样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其三为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以至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可以对各种奏疏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采用,地位变得重要,但所办之事是否算数,还要由皇帝最后定夺。清明的军机处重处在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轻处在于“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三历史教案:《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历史教案:《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内容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史实,分析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理解这些措施使我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探究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情境创设、史料研习、观点辩论、历史分析比较、探究学习等形式培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探究历史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与难点

内阁制,军机处,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影响。

2.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第2课讲的是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第3课讲的是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通过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较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且得出结论: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然后展开本节课明清政治的教学。

【新课讲授】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

问题一:明太祖废相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胡惟庸案: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

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

设计意图:补充胡惟庸案具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来深入理解朱元璋废相的原因。即根本原因是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是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废相使得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内阁应运而生。

2.过程

由学生看教材整理,教师用多媒体呈现。

设计意图:梳理内阁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一目了然。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问题二: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结合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宰相制和内阁制来认识内阁制的特点,明确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内阁制的确立有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3.特点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3)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评价:加强君主专制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清初政治状况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南书房等。

2.清雍正设军机处

(1)设立原因

学生看材料回答: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设计意图:阅读古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古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2)军机处的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设计意图:读古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古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3)军机处的特点

简、速、密。

设计意图:读古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古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4)军机处的评价

①简、精、速、密,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1.与蒙古的关系

明成祖封号蒙古地区部落,设奴儿干都司。

2.与西藏的关系

明制定僧官制度,修通四川至西藏的驿道。

清顺治赐封“达 赖喇嘛”。

康熙赐封“班 禅额尔 德尼”。

雍正设驻藏大臣。

3.与新疆的关系

清乾隆平定回部叛乱,设伊犁将军。

设计意图:配合地图,列举史实说明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让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四、拓展延伸

问题三: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首次失去了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

材料:“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别人的观点引入这个问题,根据材料和教师的提示:首先,分析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即: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其次,比较同一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工业化进程起步。而中国,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使学生认识到东西方文明已开始拉开差距,进一步深入理解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五、总结本课和本单元

问题四:简述从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过程。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得到巩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汉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隋唐逐渐完善。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进一步加强。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新发展。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一举措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建立后,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述这一过程,得以回顾和整理已学知识,然后教师展示本单元的框架,并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两条线索,即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不断缩小,以此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数的概念的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数的概念的发展》,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数的概念的发展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概念发展的过程和动力;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简明扼要地对已经学过的数集因生产与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的过程作了概括;然后说明,数集的每一次扩充,对数学学科本身来说,也解决了原有数集中某种运算不是永远可以实施的矛盾,使得某些代数方程在新的数集中能够有解。从而引出虚数单位i及其性质,接着,将数的范围扩充到复数,并指出复数后来由于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应用而进一步发展。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
②从解方程的需要推进数的发展
负数分数无理数虚数
(2)重点、难点分析
(一)熟悉数的概念的发展的动力
从正整数扩充到整数,从整数扩充到有理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数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产生了整数;由于测量的需要产生了有理数;由于表示量与量的比值(如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边长的比值)的需要产生了无理数(既无限不循环小数)。
②解方程的需要。
为了使方程有解,就引进了负数;为了使方程有解,就要引进分数;为了使方程有解,就要引进无理数。
引进无理数后,我们已经能使方程永远有解,但是,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当时,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为了使方程()有解,就必须把实数概念进一步扩大,这就必须引进新的数。
(二)注重数的概念在扩大时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中或数学内部的矛盾。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在实数集中,方程无解这一矛盾。
第二,要尽量地保留原有数集(现在是实数集)的性质,非凡是它的运算性质。
(三)正确确熟悉数集之间的关系
①有理数就是一切形如的数,其中,所以有理数集实际就是分数集.
②“循环节不为0的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③{有理数}={分数}={循环小数},{实数}={小数}.
④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之间有如下的包含关系:
2.教法建议
(1)注重知识的连续性:数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每一次发展都来自于生产、生活和计算等需要,所以在教学时要注重使学生熟悉到数的发展的两个动力.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由于本节课要了解扩充实数集的必要性,所以,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数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科学史,课堂学习的气氛可以营造成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的气氛。
数的概念的发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数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了解虚数产生历史过程;
2.理解并把握虚数单位的定义及性质;
3.把握复数的定义及复数的分类.
教学重点
虚数单位的定义、性质及复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
虚数单位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原始社会,由于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记数的符号,进而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的全体构成自然数集.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正负数以及表示没有的零,这样将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
有些量与量之间的比值,如用正方形的边长去度量它的对角线所得的结果,无法用有理数表示,为解决这种矛盾,人们又引进了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合并在一起,构成实数集.
数的概念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也推动着数的概念的发展,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时刻离不开的科学语言和工具.
二、新课教学
(一)虚数的产生
我们知道,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把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才能解决.对于复数(a、b都是实数)来说,当时,就是实数;当时叫虚数,当时,叫做纯虚数.可是,历史上引进虚数,把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可不是件轻易的事,那么,历史上是如何引进虚数的呢?
16世纪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重要的艺术》一书中,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被后人称之为“卡当公式”.他是第一个把负数的平方根写到公式中的数学家,并且在讨论是否可能把10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时,他把答案写成,尽管他认为和这两个表示式是没有意义的、想象的、虚无飘渺的,但他还是把10分成了两部分,并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给出“虚数”这一名称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在《几何学》(1637年发表)中使“虚的数’‘与“实的数”相对应,从此,虚数才流传开来.
数系中发现一颗新星——虚数,于是引起了数学界的一片困惑,很多大数学家都不承认虚数.德国数学家菜不尼茨(1664—1716)在1702年说:“虚数是神灵遁迹的精微而奇异的隐避所,它大概是存在和虚妄两界中的两栖物”.瑞士数学大师欧拉(1707—1783)说:“一切形如,习的数学式子都是不可能有的,想象的数,因为它们所表示的是负数的平方根.对于这类数,我们只能断言,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纯属虚幻.”然而,真理性的东西一定可以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最终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法国数学家达兰贝尔(.1717—1783)在1747年指出,假如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规则对虚数进行运算,那么它的结果总是的形式(a、b都是实数)(说明:现行教科书中没有使用记号而使用).法国数学家棣莫佛(1667—1754)在1730年发现公式了,这就是闻名的探莫佛定理.欧拉在1748年发现了有名的关系式,并且是他在《微分公式》(1777年)一文中第一次用i来表示1的平方根,首创了用符号i作为虚数的单位.“虚数”实际上不是想象出来的,而它是确实存在的.挪威的测量学家未塞尔(1745—1818)在1779年试图给于这种虚数以直观的几何解释,并首先发表其作法,然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德国数学家高斯(1777—1855)在1806年公布了虚数的图象表示法,即所有实数能用一条数轴表示,同样,虚数也能用一个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上取对应实数a的点A,纵轴上取对应实数b的点B,并过这两点引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它们的交点C就表示复数.象这样,由各点都对应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后来又称“高斯平面”.高斯在1831年,用实数组(a,b)代表复数,并建立了复数的某些运算,使得复数的某些运算也象实数一样地“代数化”.他又在1832年第一次提出了“复数”这个名词,还将表示平面上同一点的两种不同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加以综合.统一于表示同一复数的代数式和三角式两种形式中,并把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对应,扩展为平面上的点与复数—一对应.高斯不仅把复数看作平面上的点,而且还看作是一种向量,并利用复数与向量之间—一对应的关系,阐述了复数的几何加法与乘法.至此,复数理论才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建立起来了.
经过许多数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深刻探讨并发展了复数理论,才使得在数学领域游荡了200年的幽灵——虚数揭去了神秘的面纱,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虚数不虚呵.虚数成为了数系大家庭中一员,从而实数集才扩充到了复数集.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复数理论已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它不但对于数学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为证实机翼上升力的基本定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解决堤坝渗水的问题中显示了它的威力,也为建立巨大水电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虚数单位
1.规定i叫虚数单位,并规定:
(1)
(2)实数与它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2.形如()的数叫复数,常用一个字母z表示,即()
注:(1)()叫复数的代数形式;
(2)以后说复数都有;
(3)a叫复数()的实部记作;b叫复数()的虚部,用表示;
(4)全体复数的所成的集合叫复数集用C表示.
例1.指出下列复数的实部、虚部:
(1(2)(4)(5)
(6)(7)(8)10
3.复数()当时z是实数,当时,z是虚数.
例2.()取什么值时,复数是()
(1)实数(2)纯虚数(3)零
解:∵,∴,
(1)z为实数,则解得:或
(2)z为实数,则解得:
(3)z为零,则解得:2339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50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