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

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

教案

1.知识与能力方面:

了解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及主要生平事迹,了解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政治理念、政治实践

活动以及雅典学园的活动,了解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不断求索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柏拉图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柏拉图在思

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及主要生平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他之所以成为哲人,是

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以及他本人不懈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分不开的。

(2)通过了解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政治理念、政治实践活动以及雅典学园的活动,正

确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树立正确的史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3)学生在了解柏拉图为实现其政治理念不断求索的史实基础上,从中感悟哲学对人

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精神的可贵。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观点及其影响与评价

1、柏拉图的政治实践及失败的教训

2、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最终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1课时

(导入新课)有关古代思想家的音像资料不多,建议本课用文字加提问的方式导入。

导入示例: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头像及以下文字“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

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

题?(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讲述:柏拉图,

他是古希腊思想史的丰碑,他是古希腊文明魅力的焦点,他留下了古代人类思维的梦想

与创意,他将真理之光带给了人类的未来。那么,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为人类文化发

展作出什么贡献?由此导入新课。

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

1.柏拉图生平事迹

(1)青年时代: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师徒关系

(提出问题)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柏拉图的出生背景、家庭环境后,便可进入本目

的第一个要点: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建议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对话集》

的部分选段,柏拉图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但其作品大多是以对话的

形式出现,请看他这些对话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活动)年轻的柏拉图曾师从年过六旬的苏格拉底,从此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便深受

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2)游历生涯:柏拉图在地中海沿岸的游历

(提出问题)除了作品表现方式之外,苏格拉底还给柏拉图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处死,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四处游历,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俗话说,读万

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丰富的游历最终使柏拉图在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

学思想体系即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

才是最理想的国家。

(3)柏拉图的政治实践。

(提出问题)正值中年,满腔热情的柏拉图立即将他的理想政治体制付诸实践,然而结

果如何呢?由此进入本目第三个要点:柏拉图的政治实践。

(学生活动)这个部分是本目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借用材料解析题的方式辅助学生思

考归纳柏拉图政治实践失败的原因在于其政治构想缺乏实践基础,当时实行僭主政体的

叙拉古无法为柏拉图提供实践理想的政治环境。政治主张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使柏拉图的

叙拉古之行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后,教师可对本目进行总结:叙拉古的风风雨雨使柏拉图的政治理想破灭,但政治的

失意并没有泯灭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他开始创办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

哲学、自然科学,又能治国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去改变社会现实,间

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由此进入第二目教学。

二、雅典学园

(师生互动)教师用多媒体显示雅典城外西北角阿卡德摩(Academus)即雅典学园的

遗址,并配以文字:阿卡德米(Academy),在这个风光明媚的学园里,柏拉图用诗意

的教育感化着未来哲学王的心灵,用遥远的生命之光照亮着追索者的眼睛。在这个门

上曾刻有“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的学园里,柏拉图用音乐和体育充实下一代的心灵,

用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哲学训练未来的哲学王。在这里,公平与正义成为人类大

厦永恒的支柱,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一个体验式的练习:假如

你是一个渴望进入雅典学园学习的年轻人,请针对学园的要求与特点,设计一份入学

申请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申请书应包括申请者渴望学习治国安邦本领的愿望,具

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等。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雅典学园的特点。

(学生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雅典学园的意义并总结:首先,雅典学园是古代

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

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

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雅典学园的

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最后,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

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

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等。雅典学园不

愧为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三、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1.哲学思想:

(提出问题)教师首先承上启下: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柏拉图的政治实践,那么

他的政治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了解了柏拉图的雅典学园,那么他在学园中又向人们

传播了哪些的思想?下面,让我们一起祭起柏拉图的经典,深入其思想的精微之处,用

哲人的智慧来启迪我们的灵感吧!

(师生互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与《法律篇》的封面缩影,

并简要介绍:这两本著作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它们(尤其是《理想国》)浓缩

了最完整的柏拉图思想,论述所及不仅包括关于国家及人的思想,也包括其著名的

关于形式的学说,关于知识的理论,以及关于音乐、诗歌在社会中作用的见解。它们

对于西方人有关正义、统治、服从以及恪守道德的等观念问题具有强烈的影响。首先,

我们来了解柏拉图在著作中提及的第一个重要哲学观点——理念论。由此进入本目第

一个要点的教学。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显示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故事并加以图示。提问:这个

故事中的囚犯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爬到洞口,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又比喻现实生

活中的什么人?柏拉图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柏拉图用囚犯来比喻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获得了自由,看见了真实世界的是哲学家。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念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2.政治思想——理想国

(提出问题)柏拉图提出这样的哲学观点目的是什么?由此进入本目第二个要点的教学。

(师生活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理想国”示意图并配加如下文字说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个“原型”因为天长日久而被历史尘封起来,从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柏拉图认为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或改变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呢?指导学生看教材,并结合多媒体的示意图对其进行说明。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理想国”的认识。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正义与幸福)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三等级各尽其职)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

然后,教师可以调查学生,愿意扮演“理想国”社会分工中的哪种角色并陈述理由。在绝大多数学生因为不愿成为被统治阶级而愿意扮演“哲学王”时,教师可以过渡: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法律篇》部分选段并旁白: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政制,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政制。当然,柏拉图依旧念念不忘“哲学王”般的“人治”,他提出一旦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夜间议事会”出现,就应该把城邦交还给他们。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柏拉图设计的这两类“理想国”有何现实意义?教师可以从第一种“理想国”强调“德治”;第二种“理想国”强调“法治”方面引导。

3.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如果人们承认西方文明是一种以理想为代表价值核心的文明的话,那么,柏拉图便是这种理性主义的肇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

(2)柏拉图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基督教神学从他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的思想来源。

总之,不理解柏拉图,就不能理解基督教文明,也就不能理解整个西方文化。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所组成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课堂总结:当苏格拉底这颗巨大的星辰陨落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柏拉图却熠熠升起,创造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诚如开篇所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

问题探究: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相同之处:

①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

②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③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不同之处:

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

1.柏拉图的主要活动:师从苏格拉底、在外游历12年、创立柏拉图学园从事教育教学。

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知识是人天生固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评价: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针对各国政体的弊端,设计理想国。

主要内容:a.国家由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要勇敢和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组成,各自恪守职责。b.统治者由真正懂哲学人做国王;c.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正义与幸福;

评价: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

③教育思想:创立柏拉图学园,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培养学者和治国人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采用对话式教学。

3.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柏拉图是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

[阅读与思考]

思考柏拉图《理想国》中选段的含义。

提示:1.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城邦进行了社会分工,而其分工恰是建立在城邦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在选段中,柏拉图将城邦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并认为这三个等级的灵魂中被注入了不同的金属成分,在进入城邦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注入铜铁成分的从事农业与手工业,注入银质成分的成为军人,注入金质成分的成为统治者。柏拉图从经济和政治分工的意义上,对城邦居民和公民进行等级划分,目的是社会成员各自发挥才能,各尽其责,保证国家的秩序井井有条。2.这段话并非宣扬“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血统论,相反,柏拉图提出一旦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就要及时地“优胜劣汰”,保证优秀人才进入统治阶层的贤人政体。所以柏拉图划分等级的关键不是看血统而是看其对理念真理掌握能力的大小。

[自我测评]

1.柏拉图学园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结合课文有关的内容从三个方面作答。1.是当时政治思想的“集散地”。2.对自然科学的重视。3.深远的影响。注意:第3点是由前两点派生出来的。

2.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意义。

提示: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影响和大。本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他的政治思想对于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影响。2.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他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还被继承。4.他创办的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相关阅读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识点归纳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xx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2015·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D
2.(2015·北京文综·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2-D
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是xx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考点归纳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考点归纳

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1.(2015·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D

2.(2015·北京文综·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2-D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柏拉图所处时代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波拉图哲学思想的形成。柏拉图的哲学观、理论观、理想国的设想(内容、实践及评价)。阿卡德米学院教学内容,学生来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柏拉图的历史地位。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希腊的城邦政体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天才设想。运用比较雅典民主政体与中国民主改革。比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结合柏拉图的教学目的、方法,总结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字材料归纳和谈话法;分析图表比较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时代造就思想家,其思想又影响后代。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
[教学重点]:
古代雅典民主政体
如何看待唯物和唯心的哲学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那么同学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
(学生回答:柏拉图。)
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
(讲授新课):
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出生雅典贵族家庭
2、柏拉图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
3、追随名师: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终成明哲。
5、创办学校:387BC,阿卡德米学院Academy

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思想产生的背景
A、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理念论(哲学思想)
A、观点:
①世界:

②理性世界——————————————————感性世界


③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B、评价:
①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
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理想国(政治思想)
A、代表作:《国家篇》(《理想国》)
B、观点:
①理想国家:

②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有正义感和理性)
C、评价:
①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算、几、天
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
3、影响:
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
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

四、评价柏拉图
1、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探究问题):简述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
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

(课堂反馈练习):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B)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
2.他设计了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指(B)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莫尔D圣西门
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C)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家D公民
4.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A)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5.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
B曾三次到北非文化中心居勒尼,希望把那里的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院,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D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智慧的启发
6.《理想国》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
A什么是正义
B法治优于人治
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6、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源的地位。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⑥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赂,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案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探究毛泽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

问题探究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明,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建议在教学时对有关史实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历史作用的深层次了解,为学生全面而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图片展示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场景,文字内容则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体系。建议教师以图片为突破口,提出问题: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至此,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胜利,你知道中国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理论是什么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并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材从以上几个角度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选取有关毛泽东早期活动的资料片或图片,边向学生展示,边对毛泽东的有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毛泽东崇高的人格品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毛泽东思想的发端和初步形成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哪些实际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毛泽东指出: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使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为革命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群众条件。第三,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毛泽东认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建议教师选取有关的党史资料片或影视作品的片断,使学生加深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的第二部分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条件、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内涵、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等等。他明确指出:“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毛泽东思想,就是这次被修改了的党章及其总纲的基础。”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样,党的七大就完成了一件在党的建设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建议教师在处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点: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结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本栏目内容学习的最后,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讨论:毛泽东本人对毛泽东思想有何认识?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目“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本栏目内容由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两部分组成。教材首先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十年建设时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总结了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既叙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又从高度上深化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教材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十年建设时期三个历史时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程。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归纳毛泽东思想在这三个时期发展的重大表现及其重要作用,并请同学把归纳的内容作简短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播放七届二中全会的资料片,引导学生讨论七届二中全会的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所学内容归纳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和完善。毛泽东思想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建议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广泛的讨论,请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三目“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教材从三个角度进一步升华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首先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随后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最后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教材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的叙述,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讨论:一、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三、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

教材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从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阶段进行了归纳。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概括归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材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要求我们实事求是,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第三,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本部分内容的概括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建议教师将有关内容做成投影片,边向学生展示边作一定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最后,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讨论:邓小平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建议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以及有利的国际条件,从而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教师可把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有关内容,设计成表格,制成投影,向学生展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中要求填写的内容。

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建议选取一些有关的党史资料片或影视作品的片断,向学生展示毛泽东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伟大作用,加深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性认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下列两个问题:问题一、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毛泽东思想有何特点?问题二、为什么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有了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一目的教学。建议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脉络。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上一栏目的学习,自己设计表格,自己填写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为补充,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选取有关党史资料、影视作品的片断,向学生直观展示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提倡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总结出毛泽东思想的六点内容,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通过讨论这一问题,学生又可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的认识。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一目的教学。本栏目升华和归纳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一系列的理性认识。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又要选取一些资料,把理性的内容直观化,如选取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在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趣的讨论,如我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对我的几点启示,也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如毛泽东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影响、毛泽东思想与新时代的青年,也可拟定题目,如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初探、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或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等,鼓励学生进行有关学术研究的尝试。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小结,教师可选取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片断作为结束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本课的学习可以这样导入:

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案例二 学习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时,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请学生观看录像:

场景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场景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场景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场景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案例三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时,可以这样处理:

教师先阐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然后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请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准,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成就来进行说明,以培养学生用史实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问题三、请举例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选取典型的代表人物,说明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四、问题解答

联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说“直攻长沙”大城市是教条主义?

解题关键:中国与俄国的国情不同。

思路引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答案提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势力十分强大。因此,在中国坚持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的经验,就是教条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一、本课测评

1.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

思路引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有其必要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答案提示: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解题关键: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思路引领: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答案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2.阅读与思考

原文略。

思考提示:理解刘少奇报告的关键是要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46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