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2)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辨证的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6)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2)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3)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言部分: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
学习新课:
(一)、运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第一目“田园手工业’”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何时产生的?都有哪些主要的纺织工具?
(2)概括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点。
2、根据第二目“‘工官’制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3)、什么是工官制度?如何评价这种制度?
(4)依据课文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官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的差异。
3、根据第三目“织女的劳绩”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5)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产生于何时?最初的原料是什么?
(6)为什么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
(7)归纳唐、宋、明清时期纺织业发展的史实。
4、根据第四目“攻金之工”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8)、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最高峰是何时?例举一些重要的代表作?
(9)、人工冶炼铁器始于何时?生铁和块炼铁技术是何时出现的?
(10)、生铁冶炼使用煤作燃料始于何时?生铁冶炼鼓风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5、根据第五目“夺得千峰翠色来”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1)、中国古代陶瓷业始于何时?由陶向瓷过渡是在什么时期?
(12)、归纳唐至清瓷器业的发展概况。
二、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
(1)产生: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 品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
﹡2、中国古代官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的差异。
①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②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③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
④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⑤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的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
⑥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3、商周的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的造型有的纯实写真,有的简洁抽象,有的夸张而富有幻想,甚至离奇得不可思议;有的典雅凝重,有的繁缛富丽,有的异常筒略;所塑的鸟、马、牛、猪、象、犀牛等动物形象,或狰狞可怕、奇异怪诞,或憨态可掬、生动逼真,给生冷冰硬的青铜器具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可以说,每一件青铜器都是一件杰出的工艺品,反映了制作者具有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匠心,不愧是古代世界集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青铜器的用途,更是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按照它们的用途种类,主要可以分为:生产工具,有农业用的锄、铲、镢等,有手工业用的斧、锛、斤、凿、钻、锥等,或实用,或用作其器;军事武器,有矛、戈、镞、戟、剑等;礼器和生活用器,礼器主要用于祭祖、会盟和典礼等场合,生活用器大体与礼器相当,只是形体大小不同,一般有爵(饮酒之器)、觚(饮酒兼温酒)、鼎(煮食之器)、卣(盛备移送之器)、壶(贮酒器)、斗(斟酒之器)、尊(贮酒备斟之器)等不同名目的器具。此外,还有用作乐器的鼓、铙等。
4、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
朝代燃料动力或方法铁质规模比欧洲早
春秋木炭皮囊鼓风生铁小1000多年
战国木炭淬火及柔化处理可锻铸铁作坊几百人1000多年
西汉煤炒钢法钢1000多年
东汉煤水排、低温炼钢钢1000多年
北宋焦炭竖式风箱铁甲、马镫产量增加
明焦炭坩埚炼铁冶铁所
清焦炭土高炉炼铁资本主义萌芽
5、中国古代的制瓷业
(1)制瓷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
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从商代中
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末期的青瓷釉色光亮、质地纯净;唐代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久负盛名;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
2)我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的原因
古代科学技术的不发展与进步;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和聪明智慧。
3)中国古代制瓷业的世界地位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②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享誉世界;
③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地也开始生产瓷器;
④中国的制瓷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尊地位。
6、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前:最初的纺织品是麻和葛,后来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纺织生产为“国有六职”之一。
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纺织品的花色达20多种,丝织品轻柔优美,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
(1)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2)民营丝织业兴盛
(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
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课堂小节: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五、学案
1、单项选择题
(1)《四月民令》反映的是()
A、以家庭为单位的单纯的男耕女织
B、汉代田庄的生产形式和生活形式
C、南北朝时期的田庄经济
D、鼓励农民在四月及时耕种
(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3)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
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
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
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
(4)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
(5)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是在()
A、汉代 B、唐代C、宋代D、明清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材料二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统治者的手工业的发展持何种态度?
(2)这种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3、问答题:简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有哪些成就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1、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B (5)C
2、材料解析题(1)统治者压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2)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不利于 社会的进步。
3、问答题纺织业发达,丝织业享誉世界,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商周青铜器文明发达,秦汉时还掌握了青铜防锈蚀的技术;生铁和块炼铁同时出现,比西欧早两千多年,使用水力的鼓风装置先进;瓷器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世界闻名
六、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了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通过掌握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状况,思考分析推动的因素。
(1)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
(2)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了解
(1)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2)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西部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历史的责任感。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当代社会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其中,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世界也正因为此而变得更加渺小。那么,交通和通信工具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地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讲授新课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板书)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问)近代交通工具更新有哪些特点?
答:(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
(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也日趋重要;
(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
2、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板书)
(问)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1)人力车,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2)三轮车,(3)马车,(4)自行车,又称脚踏车。
(问)自行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发展的概况如何?
答:(1)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
(2)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3)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
3、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板书)
(问)靠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呢?
答:(1)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2)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
4、先进的交通工具:(板书)
(问)现代社会中,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1)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轮船。
(2)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5、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板书)
(问)新中国交通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1)发展速度较快。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交通获得快速发展;
(2)多层次性。
(问)为什么新中国交通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合作探究: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板书)
1、邮政通信的发展:(板书)
(1)背景:19世纪中叶,中国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第二课堂]驿站:亦称“置邮”,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
(2)过程:
(问)阐述中国邮政通信的发展历程?
答: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信事业的发展:(板书)
(问)中国的电信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电报和电话。
(问)电报和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如何?
(1)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沟通了各大城市与边疆之间的联系。
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讨论)请归纳邮政、电信发展过程中的“第一”。
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
请回答:(1)通过图一可知,19世纪中叶,我国尚处于依靠驿站来通信的落后状态。图二所示通讯工具于1882年传入我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我国邮政、电话事业是怎样发展的?
答:邮政: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电信: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本课小结
电车、汽车等取代人力车、马车交通工具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五、学案
1、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
A、晚清时期B、19世纪中后期C、20世纪初D、20世纪50年代以后
2、自行车传入中国是在()
A、19世纪前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初
3、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民族资本主义的丢失”
4、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A、民国成立后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1949年以后
5、我国近代邮政事业开始于()
A、1856年B、1866年C、1876年D、1886年
6、电话传入中国最早是在()
A、1882年B、1906年C、1912年D、1922年
7、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邮政②无线电报③有线电报④电话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8、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始于()
A、邓世昌B、丁日昌C、李鸿章D、朱其厚
9、中国邮电合一的出现是在()
A、清末B、民初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D、新中国成立后
10、20世纪初的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A、骑自行车B、乘有轨电车C、坐火车旅游D、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六、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备考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十)──古代中国的思想
背景
情况
影响
奴隶社会
1.老子
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言行被后人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
(1)“道”是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2)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诸如有和无、难和易、贵和贱等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
(3)政治上“无为而治”(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使民无知无欲”。
2.孔子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2)“礼”。“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克己复礼”。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3)“为政以德”,要求爱惜民力。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
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1.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得到很大的启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打破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
对保留文化典籍作出突出贡献。
战国秦汉
百家争鸣的背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井田制瓦解,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历史经历划时代变革。当时战争动荡,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
2.“士”阶层空前活跃。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和崛起。
3.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儒家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
孟子,代表新兴地主利益。
①提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道德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人格精神。
荀子,代表新兴地主利益。
①继承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教治国,但又对法家思想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
②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教育。
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2)法家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利益)。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1.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道家)对孔孟儒学加以改造而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1.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大一统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学说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同时,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支持,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
夏金(两宋)
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代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1.“三教合一”。
唐宋时期,儒学、佛教、道教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
(2)主张:“理”是世界本原,表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即要“存天理,灭人欲”;认识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③地位:朱熹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3.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南宋时期,陆九渊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求理的方法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元明清
1.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严苛;一方面封建体制日益腐败,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暴露得更加充分。
2.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王守仁的心学。
明中期,王守仁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称为“阳明心学”。
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
2.李贽的“异端”思想。
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基本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
他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随便套用。他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李贽反对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由此而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人。
顾炎武,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等重要著作。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思想共同点: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的设想。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要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2.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现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缺陷。原因有:①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孔子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
2、下列是孔子思想内容的有()
①“仁者,爱人”②严刑峻法③“政在得民”④天道无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相似之处()
A.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否认天命 D.都强调贵贱有序
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
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D.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6.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A.取消文字B.以法治国
C.实行吏治D.厚今薄古
7.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D.“致良知”的思想
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
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
9.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10.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11.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2.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3.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道教的发展
1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15.陆九渊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认为求“理"应该是()
A.“格物致知”B.努力读书研究圣贤之道
C.进行内心的反省D.“致良知”
16.王阳明主张()
①“心外无佛,即心是佛”②“宇宙便是吾心”③“心即理也”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7.《焚书·答耿中丞》说道:“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此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将孔子奉为偶像B.否认孔孟学说
C.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D.维护传统的礼教
18.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专制腐败的王朝统治③八股取土的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9.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
20.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贽《焚书》卷1《答邓石阳书》
材料三“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利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李贽《藏书》卷32《德业儒臣后论》
材料四“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焚书》卷3《童心说》
材料五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传习录》下
请回答:
(1)前四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揭露和批判?对此你作何评价?
(2)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四与材料五中的观点有何不同。
1.B2.D3.A4.D5.D6.B7.C8.A9.B10.B11.D12.B13.A14.C15.C16.B17.C18.A19.B20.D
21.(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2.(1)材料一中李贽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反对封建正统派“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了他反传统反教条的无畏精神。材料二中他认为穿衣吃饭,解决温饱问题,是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大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批判理学家们“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材料三所示,李贽在揭露批判理学家们“道心”“天理”等说教时,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这种利己主义的人性论,显然是错误的。材料四中反映出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弊病”,李贽要求“真心”、“真人”。这是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2)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义理,是否合乎天理,要以良知为准则。李贽则相反,认为义理蒙敝童心,义理懂得越多,童心丧失得越多。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分封制和宗法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一)──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古代称为“封建”,封邦建国)
宗法制
目的
1.加强巩固西周的统治。
2.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拓展疆域。
1.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保证王权稳定。
3.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
内容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1)同姓亲族是主体。
(2)功臣。
(3)姻亲。
(4)古老附属国维持原状。(5)殷商降族。
(6)恢复被商灭掉的古国。
2.诸侯义务: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3)忠于职守,朝觐述职。
(4)缴纳贡赋。
3.诸侯权利: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2)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4)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特点
1.受封对象多样。
2.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
3.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1.嫡长子继承制。
2.血缘关系维系。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影响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统治效果加强,周王朝延续数百年。
3.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
4.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5.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1.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破坏原因
1.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
2.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发展演变
1.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
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宗族观念
二者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
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选择题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D.郡县制的实行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宗法制
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
C.扩展疆域D.规定义务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缴纳田租 ②镇守疆土 ③派兵作战 ④朝觐述职
A.①B.②C.②③ D.③④
6.《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7.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井田制D.世袭制
10.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1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D.井田制的兴衰
12.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D.保证王权的稳定
13.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A.保证王权平稳过渡B.巩固中央集权
C.维护国家的统一D.确立等级制度
1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
C.单一的血缘关系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15.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
C.卿大夫D.士
1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7.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有()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18.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政治上体现为分封制②周王的嫡长子与分封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君臣关系
③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与团结④保证了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④
19.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内外服制
20.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
C.臣属关系D.血缘关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又是周礼的根本原则。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4)周天子常称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结合材料解释原因。
1.B2.D3.B4.A5.A6.B7.A8.A9.B10.D11.A12.D13.A14.D15.B16.C17.B18.C19.C20.D
21.(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生他子及庶子被封为诸侯。对异姓有功的贵族,则进行联姻并封为诸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28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