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标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2)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的考古材料、文献材料和文物插图对于证史的重要作用。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和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秦与西汉两朝统治者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所带来的不同政治结果,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与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和历史鉴别能力。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学习有关的问题。
(2)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使学生明白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崇尚节俭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1)原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表现:①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②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④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⑤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后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1)原因: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偏差。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发展机会。
(2)秦统一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了破坏。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地位。
(4)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扬州、益州等地成为了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也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三).工商业的管理
(1)秦:统一度量衡,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2)汉:征收重税;盐铁官营;王莽时期推行加强工商业管理的经济政策,对一些经济活动实行管制。
(3)明清:“海禁”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①.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
②.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③.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后果: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机户:早期的资本家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1)概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2)认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它的成长、发展,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关系。
(3)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五).禁奢侈
(1)抑制奢侈、提倡节俭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禁奢侈在某种意义上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
(2)效果不佳的原因: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由于贵族高官崇尚奢侈,民众效仿,而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对奢侈世风的纠治,应当先“上行”而“下效,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五、学案
1、单选题
(1)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新征服的六国实行重税重役的政策,目的是()
A、削弱当地的力量以防止六国故地人民威胁其统治
B、秦人对六国故地无感情C、六国故地经济较秦地富庶
D、修建的重要工程都地处关东,所以就地取材
(2)中国古代商人活动对统治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有():①城市繁荣,出现众多的商业都会②农民羡慕从商利润丰厚,弃田从商③商人凭财势侵夺地产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④奢侈之风导致人心腐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3)唐宋以后中国的东南地区赋税较其他地区更为沉重,这是因为()
A、该地区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百姓相对富裕
B、统治者对非统治中心的地区往往课以重税
C、削弱该地区人民的经济实力,防止人民的反抗活动
D、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重税传统
(4)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的各诸侯国为争取农民支持纷纷实行该政策
B、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D、汉武帝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与盐铁官营等政策同时施行
(5)古代中国“禁奢侈”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这是因为()
A、百姓收入多了都想过好日子,故不愿接受这项政令
B、统治者和贵族高官不能带头禁奢,无法做到“上行”而“下效”
C、商人的高消费生活败坏了社会风气D、社会富足无需禁奢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然朝廷不此之图,只图罢市舶司,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
材料三 (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其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说明了哪一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问答题:长安(今天的西安)、洛阳等北方名城在历史上曾是商品云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著名城市,尤其是唐代的长安还有许多外国人前来贸易学习,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会。而唐以后这些北方名城渐渐失去他们往昔的繁华景象,经济地位被扬州等南方城市所取代。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1、单选择题(1)A (2)B (3)A (4)B (5)B
2、材料解析题(1)南宋时对外贸易兴盛,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2)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大;政府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
3、问答题:北方当初的繁荣是因为北方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就比较发达,有浓厚的基础;而且北方是历代王朝的统治中心,由于统治者的地区性经济政策的倾斜,使得当地经济繁荣。转移到南方是因为唐以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而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发展经济。南宋等朝统治中心也迁移到南方,加上南方优越的条件。南以南方渐渐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
六、教学反思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五)──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
背景
内容
评价
成功或失败原因
商鞅
变法
1.战国初期,秦国经济、政治上,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2.秦孝公继位,决心变法图强。
3.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进行变法。
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秦国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第二、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体现阶级性)以强化统治。
第三、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第四、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第五、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任免,强化中央集权。
第六、统一度量衡。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
第七、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
1.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灭六国奠定基础。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要原因)。
2.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进取。
3.商鞅变法深入人心。
4.商鞅取信于民。
5.秦孝公的支持。
由于以上原因,“商君虽死,其法未败。”
北魏
孝文
帝改
革
1.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2.各民族在一起生活,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3.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
北魏早期的改革,以孝文帝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改革措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均田制。孝文帝改革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北魏政府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第三,整顿史治。为杜绝官吏贪污,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度。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第四,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进改革。他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平城地处塞北,气候寒冷干燥,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差,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这时。北方的少数民族突然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了威胁。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第五,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刻着手改革鲜卑族旧有的风俗习惯。
1.穿汉服。
2.改汉姓。
3.与汉族通婚。
4.说汉话。
5.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以上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封建化。
1.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经济发展。
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民族融合的趋势)。
2.孝文帝不畏阻力,改革决心坚定。
王安
石变
法
1.“三冗”与积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
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冗官”的弊端。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军费开支庞大,造成“冗兵”问题;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
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2.“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废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1.理财(经济富国)措施
(1)青苗法。既增加政府收入,又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2)募役法。也叫免役法。既增加政府收入,又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因此遭到强烈反对。
(3)农田水利法。修复和新建很多水利工程,将许多荒地辟成良田。
(4)均输法(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既保证了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又节省了购物钱钞和运费,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打击商人操纵市场的行为。
(5)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整顿军队(军事强兵)措施
(1)保甲法(体现阶级性)减少政府开支,增强军事力量,维护地方治安,镇压人民反抗。(2)保马法。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3)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3.培育人才和改革科举的措施
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不考士子对经文的死记硬背。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经义。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考时、务、策三道,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学校教育方面,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新法还设立了律学和医学,健全了武学,培养能适应改革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1.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共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开垦了很多荒地,军事力量有所增强。
2.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1.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2.实行过程中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以青苗法为例。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3.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法”意在抑制兼并。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
古代四类变法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如春秋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等。
2.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改革。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
3.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4.封建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改革。如北宋王安石变法。
古代变法启示
1.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
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须克服重重阻力,改革的决心要坚决。
3.要善于用人。
一、选择题
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罢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
3.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
4、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
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
5.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商君虽死,秦法犹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变法()
A.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C.顺应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潮流D.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7.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8.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9.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
C.俸禄制D.改穿汉服
10.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1.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2.汉化过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5.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16.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
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
17.王安石变法中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D.保甲法
18.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皇室、贵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费物供应而采取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募役法
C.市易法D.均输法
19.王安石变法措施实施一年多后,官员向宋神宗汇报说,地方治安大有好转,“盗贼比之昔时,十减八九”。出现此局面主要来自于()
A.将兵法B.保甲法
C.保马法D.设军器监
2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待遇不同。(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奖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上述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产生了的不同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一回答他迁都的原因?
(3)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1.D2.D3.A4.C5.B6.B7.C8.C9.B10.A11.B12.A13.D14.D15.C16.B17.B18.D19.B20.A
21.(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2)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按军功大小划分等级。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任免官吏;商鞅变法官吏由国君任免。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重农抑商。(3)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力,一定程度上确保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动摇贵族专制统治,奠定雅典民主制度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秦国: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提高军队战斗力;促进小农经济发展,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22.(1)北魏孝文帝。(2)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3)启示: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在遇到阻碍时,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目的。(4)材料三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各民族融合,表现在洛阳经济、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2)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进而深入了解纵深的发展历史和变化。
(3)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增强历史的直观印象。
(4)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并结合历史文学作品认识其当时的发展或繁荣程度。
(5)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运用能力和历史问题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6)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
(7)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1)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并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此,来对有名的商帮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学习。
(2)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这一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言部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学习新课:
“商人”的起源:商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武王把殷商遗民分给各诸候国,由于商族原是贵族,养尊处优,身无长技,一下变为贱民,又被剥夺了土地和特权,无力赡养家眷,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买卖为主要职业。周族人重视农业,鄙视生意人,认为买卖只是借交易获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是士农工商最后一等。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中国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缘由。“商业”、“商品”、“商旅”诸词也都由此而来。
(一)、古代商业的繁荣
1、汉代商业:乡村商业活跃,商运活跃
2、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至宋元时期,
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3、宋元:长途贩运
4、明代:会馆、商帮------(晋商徽商)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
知识链接: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二)、“市”的发展
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思考: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答: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市“的发展
朝代市的发展情况
秦代明码标价
汉代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
六朝草市形成
唐代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宋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明清商业区繁华
对比汉、唐两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
(三)、商人的活动
1、商人的生活方式: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2、发达的商运:商运集中
方式:水运:俞大娘航船陆运:丝绸之路海运:海上丝绸之路
(四)、商业都会的崛起
汉朝:都市商业集中新朝:五都、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唐朝:长安、洛阳、广陵
宋朝:汴京清朝:苏州
(五)、商业政策---重农抑商
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如何发展的?
战国时期,商鞅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秦代继续推行“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政策;汉朝则用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唐中期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推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以后,政府重又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导致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严重摧残,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
(六)、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3、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课堂总结:
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有力的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然而,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给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重阻碍。
五、学案
1、单项选择题
(1)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明中后期()。
A、富起来的地主较多
B、原来富有的地主被后起的超过
C、商品经济发展,经商致富者多了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封建经济
(2)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开始于()
A、战国时期B、汉代C、隋唐D、明清
(3)下列对汉代都城长安的“市”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长安的集中贸易地 ②官府对市的场所和时间有严格规定 ③已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 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民间集市“草市”出现于()
A、汉代B、六朝时期 C、唐代 D、宋代
(5)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不迟于()
A、汉代B、六朝时期 C、唐代 D、宋代
2、材料解析题
北宋时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材料一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材料二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出当时北宋都城的商业状况?
(2)举出中国古代几个著名的商业都会(三个以上)
3、问答题:简述北宋“市”比前代有什么发展?
1、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B(5)A
2、材料解析题(1)“市”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分散于宅屋之间;城市繁荣,店铺林立,商品丰富;有繁华的夜市。(2)长安、洛阳、扬州、苏州等
3、问答题:宋代的“市”不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再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原本不许设立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视;草市、夜市更加繁荣,草市内还有完备的饮食设施。
六、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备考复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备考复习教案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言部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习新课:
(一)、运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第一目“‘神农’传说”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
(2)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①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③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④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2、根据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产工具有没有变化?
(4)、《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体现了牛耕在春秋时期的开始兴起,也说明了人们对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视。应该说.牛耕的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但也应当看到:牛耕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自出现以来,历千百年而无根本性的变化,至今仍是大部分农业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3、根据第三目“泰半之赋”和第四目“沉重的力役”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5)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4、根据第五目“贫者无立锥之地”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6)“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7)概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
5、根据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继承者”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8)、我国古代兴修了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至今仍在起作用的有哪些?
(二)、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2、生产工具的演变
(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
历史上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臿,?(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粘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锄(耨”、“镈”)。在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铲、铁锄。收割的主要农具有镰。在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已有石镰,最早的铁镰是战国时期的。钹镰,使用时需双手执之,可以说是一种大型镰刀,适用于收割撒播的麦子和牧草等。
西汉耧车,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创造的一种畜力播种机。该机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个部分组成。耧架用木制成,供人扶牛牵。耧斗是放种籽的木箱,分大小二格。大格储种籽,小格相当于播种调节门,有一个带闸板的出口,可以控制下种速度,均匀地播撒。耧腿是开沟的铁铲,耧犁按播种幅宽、行数的不同,有一腿、二腿、三腿乃至更多的腿,其中以三腿的较多。耧犁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压土等多项工作,提高了播种的质量与效率,是当时较高水平的播种机,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播种机。
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
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明末农民战争,“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②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③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4、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①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②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秦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洪道三大工程组成。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③秦:灵渠、江南运河。
④两汉P10
⑤隋炀帝在历代运河的基础上,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⑥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5、几个重要问题阐释
(1)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
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
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
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2)正确看待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与此同时,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为此,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但是,历代王朝后期封建剥削的加重、灾荒疾疫的发生等,都对小农经济具有毁灭性的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
(3)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①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
②中国古代战乱频繁;
③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④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
⑤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五、学案
1、单项选择题
(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
A、火耕水耨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D、使用铧犁垦荒
(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
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 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
C、花钱招募工人 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
(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A、农耕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
(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
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的名称
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
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
(5)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
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C、东汉的王景治河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
2、问答题:
概述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
1、单项选择题(1)A (2)B(3)A (4)B (5)C
2、问答题传说中神农氏创制了耒耜教导民众耕作,上古时期人们通过刀耕火种拓荒营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和大镰出现;东汉出现二牛抬杠、一牛挽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西汉司马迁时代的南方地区还是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在原先经济比较的淮河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得到推广。
农耕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山地的开垦,也使农产品的产量提高,有利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其缺陷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六、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230.html
更多